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第二十二章、趙云的往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 >>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二章、趙云的往事

第二十二章、趙云的往事


更新時間:2014年06月08日  作者:深幻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深幻 | 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 
第二十二章趙云的往事

(抱歉有點小感冒,本來想寫多一點,只能到這里了,求訂閱!)

雖說趙云陪著小公孫信這么些日子,兩人之間積累了濃厚的感情,不僅是趙云對小嬰兒不舍那小娃娃雖然還不能夠辨認出趙云與呂布的區別來,但天生的敏感使他僅僅通過氣味就能感受到趙云是這么就一直照顧關懷著他的人,也自然會更加親近一些,一般只要是趙云抱著,就算是哭的再狠也會很快平息下來,對別人就未必了;所以哪怕是很有經驗的奶娘,在剛開始從趙云手中接過了照顧小公孫信的重責的時候,也是一陣手忙腳亂,好幾次都需要趙云親自出馬去哄。

不過小孩子的優點是敏感,缺點卻是沒法記人,經過了最初的適應之后,當漸漸習慣了完全不同于趙云的更加溫暖柔軟的奶娘的懷抱之后,小公孫信立刻就“叛變”了,在除了趙云之外的人的懷里也是睡得正香,而且哪怕他哭得再狠,也不需要趙云一個大男人去變著各種花樣的哄了,只要奶娘解開自己胸前的扣子,將飽滿的人工擠女乃器湊到他嘴邊讓他叼著,就什么哭聲麻煩和不滿都沒有了。

對此趙云的感覺是松了口氣,相比于照顧小孩子,還是這種未在斷女乃期的嬰兒,他更愿意走上戰場去多殺幾個敵人。

呂布看他如此也不禁笑道:“這些日子看來子龍很是受了一番累啊!”

趙云搖搖頭,苦笑道:“溫侯就別再取笑云了……”

在這樣的時代環境背景下,趙云的觀念也是趨向于保守,若非聽著公孫瓚臨終托孤的遺言,自己又很鄭重的答應了,有著這樣的承諾以及對公孫瓚這個主公要報一番知遇之恩的心態,打死趙云也不會帶著一個小嬰兒這么東奔西跑還得要去照顧他的吃喝拉撒睡,不僅麻煩更讓他覺得丟臉,有誰見過這時候的大男兒做這種事情的?

趙云從小所受到的熏陶便是好男兒志在四方。更崇慕的是漢武帝時冠軍后霍去病封狼居胥的偉業,他希望自己也能做到那樣,至不濟也要成為邊疆一員守將戍土的猛士,所以出身冀州常山的他卻投奔了幽州的公孫瓚,就是因為在這里公孫瓚是對抗異族烏丸人最強硬的一個。

劉虞雖然貴為幽州之主。但他在對待異族的態度上。卻屬于溫和派;他在任期間,烏丸、鮮卑等異族都對他心服口服,也甘愿向朝廷納貢。這雖然與當時異族本身式微的現實有關,但劉虞的個人魅力和交際手段也是叫人不得不服,可這只能歸功于劉虞個人的成功,卻很難當成是對付這些異族可以持續有效的手段。

與其相比,后來隋朝時期的重臣長孫晟,則是一個更值得效仿的對象,在以個人魅力和出色射術折服突厥異族的同時,長孫晟卻沒有沉迷于與異族的交往和以此所獲得的榮耀,因為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對于突厥的定位也很清楚,所以他還是提出了分化突厥幾大勢力,以達到削弱對方從而減輕隋朝邊界威脅目的的計策。

但顯然,劉虞不是長孫晟,公孫瓚同樣不是,劉虞是溫和派。公孫瓚則是激進派,在他在任時期,對烏丸的策略與劉虞時期完全就是兩個極端。

一個是溫和的過分簡直當成自己人來對待,這樣在邊界穩定的同時,一方面使得異族們獲得了休養生息的最好時機。另一方面卻又使得自己麾下守邊的將士們得不到充分的鍛煉,自然而然他們的戰斗力在長期沒有實戰考驗的情況下不僅裹足不前甚至可能在后退,而異族們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擔憂,因為不需要外敵在他們內部各部落之間為了爭奪糧食、水源等都很少能夠較長時間維持和平相處,與漢軍的安逸環境相比,他們生存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長時間能夠保持自己的戰斗力。

此消彼長之下,本來在騎射方面對陣漢軍的騎兵就有優勢的異族將士,優勢更加明顯,漢軍愈顯弱勢,一旦發生戰爭,勝負手在未開戰之前就已經注定了。

而公孫瓚如此一面倒的傾向于主動進攻,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若是無法一擊就將異族完全打死打殘的話,陷入持久戰對于漢軍反而是更不利的,后勤線的支持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這也是公孫瓚數次想要對烏丸圍而殲之卻始終不能成功的原因,機動性不如對方,無法形成真正完整的包圍圈,那此后做得再多,也都是白費功夫。

這也是看著公孫瓚與烏丸交戰那么多次,白馬義從的確在這過程中越來越強,還能活下來的都是在血與火中歷練被擇選下來的精英,但也始終未見烏丸的實力有多大的削弱,這等于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到最后就會發現連番的戰爭其實都沒有什么實質意義,烏丸損失了還可以搶漢人百姓的,而漢軍損失了……也是“搶”漢人百姓的,最終遭殃的是普通百姓,可受到波及的卻是整個社會結構。

趙云剛開始可想不到這些,那時候的他初出茅廬,一心只想著熱血殺敵,但漸漸也發現了這種無意義的戰爭并不是自己想要地,所以在公孫瓚死前,他其實已經有了脫離公孫瓚另投它途的想法,只是他的觀念上還沒有轉過彎來,始終覺得公孫瓚并沒有做什么對不起自己的事情,沒有刻意打壓自己,反而屢屢加以重用,這種知遇之恩拼盡性命都難保,何況當時河北兵鋒又起,公孫瓚加上韓馥的聯合,面對袁紹來勢洶洶也是令人堪憂,又叫他如何能夠心安理得的抽身而去呢?

如果不是趙云這一猶豫留了下來,如果不是他隨公孫瓚一起出征,然后又一起遭到埋伏,如果不是在終于明白大勢已去的時候公孫瓚托孤于他,如果不是……最后如果不是呂布突然出現,他與小公孫信的命運又會是什么樣呢?

或許很多事情本來就是注定了的,就像是他與公孫瓚留下來這個幼子的緣分一樣,又像是這公孫信與呂布之間的聯系一樣。

趙云的思緒陷入回憶不可自拔,被呂布叫了幾遍才終于驚醒,又聽呂布道:“這可不是取笑,與子龍推心置腹地講,在本侯看來,子龍最可貴的品質,也是本侯最看重的地方,不在于能萬軍之中取敵將首級的勇猛,也不在于面對舊主幼子一心維護的忠義,而正在于對信兒這一路過來的照料,看得出來除了吃食,他沒有受到絲毫不好的待遇。”

這時候可沒有女乃粉,只有母乳,不吃這個小嬰兒還真就只能喝點水了,那顯然無法滿足,最后趙云只能喂他一點稀粥,許是真的餓到極點了,居然也真能夠咽進去,如此才能夠撐過這么些日子,否則即便趙云照料得再周全,以嬰兒的體質也沒法撐得過來。

趙云微愕,回頭卻見呂布臉上表情認真,完全不像是在說笑的樣子。

仔細想想,他在從那平原上回到漢昌城內的這一路行來,有關于呂布的所見所聞,其實已經給了他不小的沖擊了,現在看呂布這個樣子,給他的感覺,就好像是這就是這呂溫侯、虎牢戰神本來的面目,但這種與公孫瓚等其他的一方諸侯截然不同的地方,這種意外的新鮮,又何嘗不是他的一種獨特魅力。

趙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被吸引,但他知道自己已經是無話可說了,或許呂布的想法太超前讓他有些難以消化。

見趙云陷入了沉默,呂布又道:“在本侯看來,生而為男,當立足于天地,但這不只是要能開口議政、執矛克敵、揮筆成文,還要能做好每一件大事小事。或許在別人甚至是子龍自己看來,能將信兒照料好顯不出男子氣概,一個八尺大漢糾結于照看嬰孩的小事,也是一種恥辱,但在本侯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子龍你所為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忠義不二、稱信重諾,以此為出發點,所為的一切,難道不都是大丈夫所該為、應為之事么?”

呂布這番花,說得趙云是自愧不如,慨嘆道:“溫侯心胸,果非凡人可比,云……”他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好,說是佩服吧,這太假了點,因為他真沒法和呂布走到一個思路去,可要說不贊同,他心里又隱隱覺得呂布說的很有道理。

呂布笑了笑,也沒有在意,繼續說道:“明日咱們就要啟程返回雒陽了,到那里之后,本侯會舉辦一個宴會,到時正式收信兒為義子,本侯想子龍不會拒絕參加吧?”

呂布說的漫不經心,趙云卻知道這是要將自己引入他麾下的第一步,既然都已經決定留下來那也是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并且在心里已經接受了,所以趙云倒也不意外,也并不排斥,笑了笑就應諾道:“溫侯相邀,敢有不從!”

經過這一番交談,不知不覺他對呂布的認識似乎深了一層,而對于之前呂布半威脅讓他為公孫信而留下來的事情,也似乎沒再放在心上了。


上一章  |  三國重生之戰神呂布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