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鍵→)
(108尒説鯁噺)(看到有人不理解,這里注釋一下:呂布打孫策一點兒也不費勁,和打關張一樣都沒有被形成要挾,當然兩者也是不一樣地,終究打關張會費勁一些,不理解的仔細去看原文,我這里面除了嘍啰出現就死或者是劇情需要,很少會出現逆天的一招制敵,當然我也不排除的確有夸大了未成年孫策一點的嫌疑,但是我也有說了呂布和關張打相互都沒多少損傷,但是孫策已經是渾身掛彩,能活下來是運氣也是拼命的結果,我想沒有人能夠否認這種現實存在的可能,所以……不多說了,如果還不能夠理解我也沒辦法,只能說我們思路不一樣,求同存異吧;最后更新提早了,求票吧!)
/a/6334/2743863.html108尒說更新
“吾?不過一無名小卒耳,只是見不得你們仗勢欺人!”
聽得對方這番話,呂布卻又哪里會信,只是冷笑不語,而后突然再次動了起來,這一下勢若雷霆、動如驚雷,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反應過來,而這家伙,竟然第一時間提槍頑抗,撐過了呂布這一下試探性的攻擊。
不過此人雖也是實力不凡,以至在呂布感覺還要強大于孫策,但在呂布眼前還是不夠看,不管是典韋、張飛還是關羽,在呂布心中分量都要高于他。
當然和孫策一樣,此人看上去還是年紀不大,應該不會超過十六歲,就算強大也是有限,主要卻是潛力還未能夠完全挖掘出來,假以時日成長起來,必然會是一個不世猛將。
這時候呂布心中突然有一種想要將之招攬麾下的感覺,也總算是能夠明白了曹操見到關羽時候的那種心情,只是他向來不習慣去遷就別人,而今和這人既然莫明其妙就有了敵對之意,也不可能做到那些了,還是專心打了再說吧。
而在程普、黃蓋以及季昭和并州騎兵們那個戰團在旁被這一切崎嶇變故看得目瞪口呆,因為之前誰也沒有料到會突然有一人插進來,而且是如此強勢姿勢,被呂布挑掉手中古錠刀地孫策此時已經撿回了寶刀,如果不是想要看看來人究竟什么情況,而且身體暫時也不允許他做出太劇烈運動,他此時說不準又已經沖過去了。
就看著那將與呂布竟就這么纏斗起來,他自然看得出來,此人武力不見得比自己低,以至可能猶有過之,終究還有年齡上的優勢,而且武藝明顯也更強,終究孫策更倚重力氣與氣勢,而他明顯更多了幾分機巧,看起來不僅是好看,倒是比孫策還要厲害幾分。
只見此人手中一桿鐵槍好像出云入海,舞的是百花亂放一般,卻又不失殺傷力,只可惜這一切放到了呂布的面前,卻似乎都顯得不值一提,就象是被疾風驟雨摧殘的嬌弱花骨朵一般,此將拼盡全力以出的殺招,雖然虎虎生風,卻總是能夠被呂布適當化解。
好一個呂布,好可怕的實力!
如果從虎牢關開始算的話,不斷追到這里,這般披星戴月日夜兼程的奔襲,還和他們多番交手,本以為也會和自己等人一樣,也會人困馬乏,卻沒想到那赤兔寶馬好似根本未盡全力,他也同樣應對自若,給人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的感覺。
孫策對于這個算是救過自己一命的不知名武將明顯很有好感,幾次三番提示他,那將剛開始大概真就只是抱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想法,還以為面對著呂布這等“惡霸”能夠挽救一下孫策這個“失足少年”是一件很光榮很行俠仗義但同時又不至于太難辦到的事情,那個時候孫策在他想法里自然是比較弱的,而教訓了孫策的呂布也不定強到哪里去,這也是眼界和閱歷的問題;但等到現在和呂布真地交上手了,他卻是越來越心驚于呂布的厲害,過往他雖然不敢說無敵于天下這樣狂傲的宣言,也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卻實在沒有想到第一個遇到這樣的對手竟然全面壓制自己,這令他以至有些喪氣地想到:莫非自己真的是很蹩腳,只是以前坐井觀天了?
“你到底是誰?”雖然很輕松,場面上也是壓倒性地,但呂布卻更感疑惑,一個突如其來的猛將,還是只比孫策略大的年紀,可想而知其潛力,這到底是誰?
在再一次將對方逼退之后,呂布喘了幾口隱隱的粗氣,死死盯著對方。
他以至在想,如果能夠的話,此人絕對能夠拉過來作為自己的助力,多一個幫手總要比多一個對手好。
而此時那邊受了震蕩和一些小傷暫時不好出手的孫策也在問道:“閣下能夠拔刀相助,實在高義,孫策敬服!但不知閣下名姓?”
孫策雖然驕傲,卻不是沒腦子的魯莽,所以面對能夠在實力上折服自己的人,除非是呂布這樣間接的敵人,否則都還是很禮貌地。
而對方明顯也對孫策很有好感,這種好感很奇怪,好似天生就有,也大概是現在和孫策也算是并肩作戰了,所以他根本沒去理會呂布,而是回過頭來朝著孫策拱一拱手回答道:“在下太史慈,字子義,乃是青州東萊人士。”
說著,他又嘆了口氣,“慈立志行遍天下,卻沒想到,竟然會在此處折戟……”后面這一句明顯就是說的呂布;而那邊呂布聽說了那少年竟然叫做太史慈,就是一愣。
他當然不會不知道太史慈,太史子義,與江東孫策之間的關系在歷史上可是很好地,但呂布還記得,明明在歷史上,初平年前后太史慈應該還是在劉鯀麾下的,而且還曾經和孫策打過一場,后來才被孫策招攬過去,成為江東大將,為孫策平定江東可是出了不少力,后來似乎四十多歲就死了,可算得上是英年早逝。
可現在……眼前這少年又怎么會是太史慈?
終究按照歷史的記載來看,當時、或者也能夠說是現在的太史慈,年級絕對超過二十了,可現在看起來卻比孫策也就大不了兩三歲,這又是何故?
且不說呂布這邊想法,那里孫策也是看出這太史慈也是個驕傲之人,言語間更有所感受,倒也是、有這樣的本事也有驕傲的資本,若還是怯懦性格才奇怪了,不過對于他的話,孫策卻是笑笑,似是安慰又似是嘲諷道:“子義還不知道吧,此人乃是那國賊董卓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將呂布,虎牢關之戰此時大概已經名傳天下,那個號稱戰神的就是他了。說起來,子義敗得也算不冤。”
ps:暈,竟然發錯了章節數,重發一次吧
尒説更噺
(右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