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履)
求推薦求收藏
凌蕭是被丟入到鬼冢中的……
他先是被帶到一個巨大的峽谷,一路怪石嶙峋,峰巒崢嶸,顯然是一處罕有人跡的險地。然而深入峽谷中很遠后,卻見這樣人跡罕至之處,竟突兀地立著一處半塌的殿宇,斷壁殘垣,早不知多少年沒有人來過了。
接著就見郝安上前,打出幾道法訣,破開殿門前簡單的封印屏障;接著伸手將大門緩緩向著一側推開,“咯吱——”的聲響中,灰塵撲簌簌地落下,露出里面的景象。
里面正是祠堂的大殿,但殿內的大門口處,卻是一個蜿蜒向下的洞穴。從洞口向下望去,下面好像是一處更加寬廣的殿堂,透著陰森詭異的感覺。
“扔他下去吧!”
郝安轉身向著身后的幾個弟子吩咐,又望向凌蕭,“這是司馬熾,司馬師兄的意思,你需怪罪不到我們頭上。”
司馬熾早在進入峽谷前,就已經離開向司馬殿稟報去了。
凌蕭也是第一次,直到此時才恍然明白,這里竟是鬼冢,傳說之中的有來無回之處!登時一驚之下拼命掙扎,但一身功力被封印,又哪里能反抗得過他們?便被他們幾人一推,便跌落到了那處洞穴中去。
接著他們立刻將殿門重新封閉,便急匆匆地離開了,一刻也不想在這里多呆。
路上一個內門弟子,忍不住道:“郝師兄,我們這樣,是不是做的太過了些?他可是伏靈師叔看重的,萬一……”
“別說了!”郝安制止住他,忍不住回頭望望鬼冢方向,眉宇間也透著心事重重。
鬼冢,相傳在百多年前,是齊云宗收殮歷代宗主遺骨的地方。
所以才會有這樣的殿宇、地穴,還有身前擺放著的宗主雕像、蒲團、法架、香案等等事物。這里之前的名字,原本叫做祖宗祠堂。
但近百年前,卻不知發生了一次什么變故。
祖宗祠堂好似遭受天殛,偌大的一片殿宇,竟被損毀大半,只留下現在的這般模樣。而更為詭異的是,也不知其中究竟發生了什么,竟然接連有人在這祖宗祠堂內失蹤,一時弄得人人自危,再無人敢輕易靠近這里。以至于都不能夠將祖宗祠堂修復。
當時剛剛接任宗主的伏煌,和已經在門中聲名鵲起的司馬殿、耿辛,三人聯袂深入祖宗祠堂中探查。但一番辛苦,雖然最后安然脫身出來,卻也沒有能夠深入到底,更沒能把失蹤的弟子救出來。
出來后,更是將這里化為禁地,嚴禁旁人再靠近。而祖宗祠堂這里本就偏僻,再有禁令之后,更加沒有人會來了。
而將嚴重觸犯門規、判罰償命的弟子送入到這里,卻是道門寬憫的心思。相當于給犯下禁條的門下弟子,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若是能將這里的前因后果打探清楚,便會免去死罪。但百余年間,這里前后也關押過十數位門下弟子,不乏練氣八層、九層的弟子,卻始終沒有一人能生還出來。
因此久而久之,這處地方在門下弟子眼中,變得越發詭異恐怖,私下便稱之為鬼冢……
這些傳聞凌蕭自然也是知道的。
那么多練氣八層、九層的弟子,都不能安然從這里脫身出去,他即便再自信,也不會覺得自己能夠勝過他們。
但既然已經被關押在了這里,也只有定下心來,看看有沒有脫身的機會。
因此最初的慌亂之后,凌蕭便安靜了下來,耐心地等著身上的封印符失去作用,或者等著發生一些什么旁的事情。抬頭看看,他被推下來的那個蜿蜒向下的洞口,依然在那里。距離他也不過才有十余丈高,若他恢復了修為,只怕一躍就能出去。實在想不明白,究竟陰森詭異的地方在哪里。
此時靜下心來細看,才發現那處蜿蜒下來的洞穴,竟像是被人以莫大神通,生生一掌打出的痕跡,斷裂的四壁宛如一個并攏的掌印。
一掌,破開足有數丈深的地壁……
這個發現,讓凌蕭也不由倒吸一口冷氣。這要怎樣的修為,才能夠有如此威力?凌蕭自付,他一爪甚至連讓地板搖晃的能力都沒有。
上面是拜祭、供奉歷代宗主塑像的地方,而下面則是歷代宗主的墓穴所在。但卻被這一掌,生生將上下貫通了起來。登時便把生人和死人的場所,連接了起來,給人說不出的怪異感覺。
忍不住去想關于鬼冢的傳聞,這個洞穴,不會就是所謂的天殛吧?
回頭打量四周,道門修士求的是長生之道,對死后的葬所倒是并不如何重視,因此這里的結構也很簡單。此處應該是墓穴的前殿,再往內去,應該便是后殿,放置歷代宗主遺骨的地方了。
凌蕭想著自己畢竟是齊云宗弟子,既然到了這里,無論如何也不能不去拜祭一番。
便掙扎著起身,慢慢順著墓道,向后殿走過去。
四周點著長明燈,墓道并不長,很快便道了后殿。后殿比前殿要低矮了許多,透著幾分壓抑的感覺。
并排排著一列的棺槨,不過凌蕭清楚,里面大都是空的。修士死后,大都會把焚化,以防被一些修煉詭異術法的修士利用了。修士的身體,特別是突破到筑基期之后,的強度已經極為驚人,在一些邪道修士、精通煉尸的修士眼中,可是珍貴的材料。
每尊棺槨前都豎著一面石碑,上面記載著歷代宗主的生平和功績。
凌蕭小心走上前去,挨著在每一塊石碑前,跪下恭恭敬敬地叩首行禮。第一任宗主龍羿,第二任宗主俞一,第三任宗主云霆……一直到第八任宗主姜瀾。
到第九任宗主伏煌時,這里已經出了變故,自然沒有留下棺槨來。
凌蕭挨著畢恭畢敬地行禮完畢之后,才好奇地去看每塊石碑上記載的文字。
第一代宗主龍羿,他原本是中原地帶的一介籍籍無名的散修。但后來因一番奇遇,才僥幸結成金丹。后來又因一些變故,孤身來到齊云山脈,才只手建立了齊云宗,并且留下了宗門的根基心法《九炎訣》。便也是凌蕭現在所學的功法,當然,他只被傳授了部分。
自那時起,開始了齊云宗千余年的傳承。至今宗門的根基心法依然是九炎訣,而齊云宗也依然以御火和煉丹為長。
石碑上詳細記載了龍羿宗主10歲開始修煉,20歲才突破到練氣四層,打通天關,將一身后天真氣轉化為先天真氣。而直到53歲,已過天命之年,才勉強筑基成功。之后又匆匆幾近百年,卻一直進境緩慢,直到147歲上,一番奇遇,僥幸結成金丹……
關于他每一步的修煉,以及遇到的困難,建立齊云宗后的種種作為等等,都記載詳盡。但關于他的那次奇遇,卻語焉不詳。只簡略提到一句,在竹湖深處,偶有奇遇,僥幸結成金丹。
凌蕭將竹湖反復念幾遍,暗暗記在心中。
話說當時齊云山脈一帶,許多勢力各據一方,各不相讓。齊云宗也只占了齊云峰,和山腳下的云谷一帶而已。
而龍羿宗主在立宗十數年后便撒手歸西,繼任的為第二任宗主俞一。
俞一宗主是跟隨龍羿宗主多年的弟子,但是天賦并非絕佳,更沒有什么合縱連橫的手段,因此擔任齊云宗宗主六十余年間,也只是勉力維持而已。
但是,他雖沒有做出什么經天緯地的大功績,但卻勝在穩重老誠,在任期間,將齊云宗的大致輪廓逐一完善了下來。許多制度都由他定下,并且一直沿用至今。這卻是一份枯燥繁瑣的工作,俞一宗主卻不辭辛苦地一一細致完成,為日后齊云宗的崛起,打牢了基礎。
只是他忙于俗務,最終修為止步在筑基十層。距離金丹只差一步之遙時,大限已至,只能徒呼奈何,溘然長逝。
不過,他卻給齊云宗留下了一位,奠定千年基業的宗主,云霆。
云霆是俞一宗主的弟子,8歲拜入宗門的時候,便被俞一宗主一眼看中,直接收為親傳弟子,親自教授他修煉、煉丹、煉器等等。
而云霆宗主也確實不負眾望,8歲開始修煉,兩年時間便突破到練氣四層,又用14年時間筑基成功,時年方24歲。而后又過10年時間,俞一宗主去世,當時修為筑基四層的云霆,接任為齊云宗第三任宗主。
他又閉關苦修33年時間,以不足七旬之壽,成功結成金丹。修煉只六十年而已。
這份修煉速度,即便放眼天下,都堪稱逆天。
然后便如凌蕭所知道的宗門傳聞中那樣,單人仗劍,挫敗了周遭方圓千余里內,大小十數家修仙勢力,一舉奠定了齊云宗,在這齊云山脈的第一勢力的領袖地位。
引出地火,鍛造冰窟,演化云爪,布設護門陣法……
一項項,一樁樁,或是凌蕭聽過的,或是沒有聽過的,盡數被石碑詳盡地記錄下來。即便是千余年后,凌蕭一一看過去,遙想云霆宗主當年的英姿偉業,依然不由有種熱血上涌的感覺。
也從石碑上看到了許多齊云宗的秘聞。
譬如鍛造冰窟,所謂冰窟,卻是指一處名為“冰樹根窟”的地方,與地火之根,并列為齊云宗兩大秘地,立宗根基。這原本是只有進入內門后,才有資格聽聞的事情,凌蕭只暗暗記在心中。
接著看下去,云霆宗主在結成金丹,又奠定了齊云宗在齊云山脈第一勢力的地位之后,猶未滿足,依然仗劍天下,使得齊云宗的名聲遠播,響徹萬里。
但是,也因為在此間耗費了太多精力,此后三百余年,以云霆的卓絕天資,竟始終未能破開金丹,凝練元嬰。由此固然可見步入元嬰期的艱難,卻也是他在結成金丹后,分心俗務,而失去了銳意直前的進取之心的緣故。
最終壽387歲而逝。
凌蕭悵然追想了良久,才接著去看下一任宗主的生平和功績……
不知不覺間,便過去了一個多時辰,凌蕭才將所有石碑上的文字都看完。算算再有一個時辰左右,他身上的封印符便應該會失效了。鬼冢詭異莫測,關押進來的弟子從不會封印修為,凌蕭會被封印三個小時,已經算是極為倒霉了。
忍不住回頭,沿著順序,將每一塊石碑打量一番,龍羿,俞一,云霆……姜瀾……
回想著他們的生平,一個個平日遙遠而威嚴的名字,仿佛都漸漸變得熟悉起來。一個個,天資或是極佳,或是平平,但無一意外的,盡數在百年、或者數百年后,都化作了一抔黃土,只在這里留下一尊棺槨和一塊石碑。
而且,除了龍羿宗主和云霆宗主,其余六人,竟都未能結成金丹!
面對著這六尊棺槨,凌蕭登時更加真切的,感覺到了沉甸甸的壓力,感覺到了修仙之途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