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帝王傳奇第526章 書院山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穿越之帝王傳奇 >>穿越之帝王傳奇最新章節列表 >> 第526章 書院山長

第526章 書院山長


更新時間:2013年10月03日  作者:菜無心不活  分類: 歷史穿越 | 不堪風雨的南宋重新走向世界之巔 | 菜無心不活 | 穿越之帝王傳奇 

,


開門的老人乃是王家當代族長王謙,論起輩分,應當是王安節父親王堅的堂弟。1

王安節道:“老人家,我們正是宋軍。您看,前面那位身穿黃袍之人就是當今大宋王朝的皇帝,還有,皇上左邊有位手持長槍的白袍小將,他就是當年孟珙大帥的后人孟天翔。”

“啊?”王謙大吃一驚道,“皇上,皇上親自來了?忠順軍也回來了?”

“哈哈。”王安節笑道,“老人家,我軍的這次北伐,皇上御駕親征,必定會光復我朝所失之領土,而且,忠順軍也重新組建起來了。”

對于鄧州王家而言,忠順軍就是宋軍的絕對主力,只要有忠順軍在,便能戰無不勝。王家老一輩的族人都知道,王堅投軍之初,就是加入的忠順軍。

王謙低低的“恩”了一聲,下意識地將大門打開道:“安節將軍,老夫是王家本代族長,單名謙,是你父親最小的堂弟,幾十年過去了,沒想到還能見到王堅大哥的后人。當初,你父親投軍之時,老夫還只是一個七、八歲的稚童,不過呢,老夫始終記得你父親穿上戰甲的英姿,這一轉眼啊。。。。。。啊,安節將軍,你看,老夫嘮嘮叨叨,喋喋不休的,還不快請皇上入內。”

“好,謙叔。”

王家是鄧州望族,不過,這王家宗祠卻是顯得極為寒酸,與望族的身份毫不匹配。留守在宗祠里面的王姓之人加在一起也就十來人,且都是婦孺老人。

在王謙的帶領下,一眾王家之人齊齊跪倒在地道:“草民叩見皇上。”

“免禮,老人家,請起,大家也都起身。”

“謝皇上。”

我隨便找了張凳子坐下道:“老人家,坐下說話,今年高壽?”

當著我的面,王謙哪里敢坐,依舊畢恭畢敬地站著道:“回皇上,草民比王堅大哥小十一歲,今年剛好六十。”

“六十?老人家看上去精神矍鑠,朕以為也就五十出頭呢。”我笑笑道,“老人家,朕問你,這鄧州城里的百姓家家戶戶都是緊閉房門,莫非害怕我朝軍隊嗎?”

王謙道:“皇上,只要是軍隊出沒,百姓都很恐懼,前些日子,鄧州城一下涌進來近三萬名元軍士兵,好在統兵主將張弘范將軍極力約束,才沒有釀成大亂,但仍有少數蒙古族士兵到處鬧事,是以在這數日中,百姓們全都是小心謹慎,閉門不出,倒不是專門針對宋軍的。愛夾答列”

“原來如此。”我點點頭道,”老人家,王家宗祠里就只有你們這十來個人嗎?”

王謙嘆了口氣道:“皇上有所不知,我王家曾是鄧州城里最大的家族,用名門望族來形容毫不為過。三十多年前,自從鄧州被蒙古人占領后,城里房產的絕大部分都被官府強行征去,如今就只剩下這間宗祠和后院的三間房屋了。所以,大部分宗族之人都回到了鄧州郊外的彭橋村。”

“老先生,如今的鄧州城已經回到我朝之懷抱,回到朕的統治之下,所有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王謙點點頭,卻又猶豫了片刻,問道:“皇上,這,這次我軍不會再撤回南方了吧?”

我明白王謙之意,是擔心我軍再度敗北,遂即語氣堅定地言道:“老人家盡管放心,朕既然御駕親征,必會收復我朝之失地,如若不然,朕就不會返回臨安。”

“那,那敢情太好了。”王謙眼里有些濕潤道。

“老人家,朕有兩件事尚需麻煩你。”

“皇上請講,草民能為皇上辦事,乃是草民之榮幸,自當不惜余力。”

“好。第一件事,你和左鄰右舍講講,讓他們只管放心,打開家門,過上正常的生活就是。在鄧州城里,除了少數維持秩序的將士外,大軍全部駐扎在城外,不會進城,我軍軍規森嚴,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王謙微微一笑道:“皇上,這點毫無問題,草民在鄧州城里還是有些號召力的。”

“很好,這第二件事嘛,朕打算在當地人中挑選一位德才兼備的賢者來擔任鄧州縣的縣令,不知老人家你有沒有可以推薦的人選?”

“這個就更沒問題了。”王謙直截了當地答道。

“怎么?有現成的人選不成?”我的第一感覺是,王謙會毛遂自薦。

“皇上,您剛剛是從花洲書院過來的吧?”

“不錯。”

“皇上,這花洲書院里就有一位大賢者,可以說是鄧州城里的不二人選。”

“是嗎?”我暗自想道,“莫非是范仲淹的后人?”

這次的感覺完全正確。只聽王謙繼續道:“皇上,此人姓范,名直尚,乃是當年的名臣范仲淹范大人的嫡系后人,現今在書院里擔任山長兼首席教授。范教授學究天人,人品高尚,蒙古人數次請其出山,都被他婉言謝絕。十年前,據說時任蒙古中書省的平章政事王文統還親自寫信與他,但仍然被拒。”

“范直尚。”我念了念道,“朕當見見此人。”

“皇上,那草民現在就去書院,將范教授請來。”

“老人家,不用,朕還是親自上門拜訪。”

世事真的是多變,剛剛方靈還在說,要不要進入花洲書院,我說不入,沒想到現在又來到了花洲書院的門前。

進入書院,但見亭臺樓榭錯落有致,山湖洲林相映成趣,這些建筑皆為江南風格,和臨安的園林極為相似。往里而去,古柏森然,春風閣、文昌閣掩映其間。

王謙介紹道:“皇上,花洲書院是鄧州城里唯一沒有被蒙古人破壞的場所,雖然數十年來沒有進行過維修,顯得陳舊,卻基本上保留了當年范仲淹大人第四子范純粹任鄧州知州時,整修花洲書院后的原貌。”

我嘆道:“看來,蒙古人對文化古跡還算是照顧有加。”

“皇上,并非如此。這花洲書院能夠保存下來,多虧了蒙古朝中的幾位漢臣,像前期的王文統大人,后期的竇默大人等,如果沒有他們,這書院的結局也不會好到哪里去,至于具體原因,皇上很快便知。”王謙邊說邊指著前面的一排寬敞房屋道,“皇上,到了,這就是書院的主要建筑講學堂。”

到了后世,花洲書院因其風景優美而被列為鄧州八景之首,只不過,后世的花洲書院和宋朝時期的模樣已是大相徑庭。

走到近前,王謙繼續道:“皇上請看,這學堂前立有一塊石碑,這塊石碑就是書院的保護傘。”

“保護傘?”我一時沒有明白王謙之意,遂上前看著石碑,上面的字跡是用漢蒙兩族的文字所刻寫,漢文我認識,是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蒙文我卻不識。

“皇上。”王謙笑道,“這塊石碑上的文字是蒙古大汗忽必烈親筆題寫,蒙文之意等同漢文,這也就是花洲書院能夠保存下來的唯一原因。”

我點點頭笑道:“忽必烈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這時,學堂的大門突然打了開來,從里面走出一位老者,這位老人約莫六十來歲,身穿一件打著補丁的淡藍色長袍,長須飄然,倒是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范教授。”王謙喊了一聲。

被王謙稱作范教授的中年人正是花洲書院的首席山長,范直尚。山長是古代對書院講學者的稱謂,宋元時期,山長相當于后世學院的院長,而書院的院長一詞最早出現在清朝乾隆年代,清末仍然復稱山長。廢除科舉之后,書院改稱學校,山長的稱呼也隨之廢止。

范直尚沒有答話,眼睛卻直盯盯地看著我。

我身上的黃色龍袍太過顯眼,無論走到哪里,都能讓人很方便地認出。

王謙見范直尚沒有說話,略微提高了聲音道:“范教授,皇上在此,還不快來參拜。”

“皇上?大宋朝的皇帝?”范直尚聲音很小,似乎是在自言自語。

王謙見狀,急忙又喊了聲:“范教授。”

“范教授,朕不像嗎?”我笑笑,走上前去。

“啊,不,不是,我,草民。。。。。。”范直尚一時之間似是不知所措,愣在當場。

“皇上莫要生氣,范教授一定是喜極而楞。”王謙怕我動氣,趕緊解釋,隨后上前扯了扯范直尚的衣衫,小聲道,“范大教授,如假包換。”

范直尚這才跪倒在地大禮拜道:“草民范直尚,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先生免禮,請起。”

“謝皇上。”范直尚起身后對著王謙道:“王老,這是真的?”

“老夫還會騙你不成?”王謙指了指我身旁的王安節道,“范教授,這位乃是我王家之人,老夫兄長王堅之子王安節將軍。”

“王堅?”范直尚當然聽說過王堅之名,小的時候還見過,有些印象。

王安節略微上前,行禮道:“晚輩王安節見過范教授。”

“不敢當,不敢當。”


上一章  |  穿越之帝王傳奇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