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219章 蘇聯精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19章 蘇聯精神

第1219章 蘇聯精神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1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有人專門對他們進行了登記,不過很可惜,這些人的文化水平都是很低的,一些重要的工作他們根本就作不了,重要的部門他們根本就進不去,只能是安排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讓他們去作了,

當問到他們會干什么的時候,他們都說自己只是會種地,不過在這里就是種地也是需要文化的,這里已經不再單純地是用人力再去工作了。有的人說自己可以去干力氣活,可是這里的力氣活也不單純地只是出力就行的,反正是費了好大的事才把他們都安排好了。

先把他們按年齡分開,一些身強力壯的人站在了一起,他們讓工廠領走了一批,農業合作社也去了一些人,市政工程那里也去了一些人,一些建筑工地也要了一些人,很這些人就都分配完了。

這些人的家屬也同樣的先由這些單位養起來,有一個人上班也就可以養活一家人了,另外還有一些人卻是不好說了,就是他們的家中沒有年輕力壯的,只有老弱病殘的人,沒辦法,這些人也得養起來,咱們不能和他們一樣的沒有人性,把人往死路上擠,只好也把他們養起來。

還有一些就是純粹的是孤兒了,這些人比老的要好說一些,全部進入了孤兒院里去,到第二天的晚上,那一片收容地已經沒有人了,可見這烏拉爾的工作效率有多高了。

邊青山和李建非常明白,有了這樣的一些人在邊境地區,那絕對會替你守好國門的,這些跑過來的人,對于對面的人可是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的,他們過來時手里沒有一個戈比。要不是這些人收留了他們。他們的下場是可想而知了。隨著冬天的到來,他們只能是凍死餓死。

來到這里以后,上班的第一天就發給了他們一個月的工資,讓他們去采購自己所的東西。這采購東西的時間也算是他們上班了,手中捧著幾十元的華元,讓那些人的眼淚全下來了,你們的這是在救命啊!

凡是安排了人的單位和企業。他們那些領導人也在第一時間和這些人見了面,對他們說道:“從現在起,你們就是咱們烏拉爾的公民了,你們已經不再是下等的人了,你們和我們的人都一樣,都是在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在工作,在這里你如果過的不好了,是會受到人們的恥笑的,在這里,你只要是努力地去工作。吃飯、住房這都是沒有問題的。”

這些領導們在走的時候,對那些來的人說道:“好好地工作吧。過去的事情就讓它們過去好了,從現在起,開始你們的生活,有什么困難,你們就和你們的工友們說,直接去找我也可以,總之我們不會讓你們的再過原來的生活了。”

當他們在工廠里的時候,他們的家屬們也已經被人領到了一處家屬區,指著前面的一片房對他們說道:“從現在開始,這里就是你們的家了。”于是他們在那些人的引導下,開始參觀自己的住房,房是的,可就是里面什么也沒有,看來這以后的生活還是有一些困難的。

可當他們再次的來到門前時他們馬上就楞住了,只見許多鄰居正在把自己家里暫時用不著的家具給他們送來了,他們只是傻傻地站在了那里,不知道說什么好了,鄰居們看他們的樣有些好笑,也不管他們了,只是把家具全給他們弄進了屋里,然后對他們說道:“你們自已在收拾一下吧,也不知道合不合適?”

他們拉住了那些鄰居們的手只是剩下流眼淚了,在哪里能夠有這樣的一片真情啊,可在這里卻是真正地看到了。當自己家的工人從廠里拿著錢回來以后,他們只有是在一起抱頭痛哭了,他們的不是在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沒有能到這里來的人,和那些死于蘇聯暴政下的人。

這一幕也同樣地出現在了其它的地區,凡是和蘇聯接壤的地方,都要會有一些蘇聯人過來,對于跑出去的人,蘇聯方面也是在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正那都是他們的棄民,他們不要了還不讓別人收留啊。

在這樣消滅富農的的形勢下。蘇聯的工人階級自然是站在了斗爭的最前面,同時在工業生產第一線上,他們也是發揮了他們最大的工作潛力,斯大林格勒的拖拉機廠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工人階級的力量是窮盡的,在其它的方面他們同樣地也發揮出了主力軍的作用。

軍事工業和其它的輕、重工業建設上,工人階級也是發揮了極大的積極性,他們都不是白癡,誰也不愿意過貧困的日,在建設工地上,工作雖然說累一些,工作時間長一些,但是相應地工資也可以多得到一些,而且和中國人在一起工作還可以學到一些技術,有了技術以后

,這就是自己以后可以說話的資本。

在他們這里,還有另外的一種企業形式,那就是由中華帝國的企業家在這里開辦的企業,他們就是在向蘇聯政府交納稅款,給自己的蘇聯工人發工資。

有一位有著中華帝國國籍的猶太人,和他的幾位中國朋友,在靠近烏拉爾山脈的地方開辦了一個鉛筆廠,他們的建設進度那就了,他們全部的工作分為了三期進行,第一期工程只是用了六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

廠房建設完成,機器設備安裝完成,馬上就要開始試車,這一天所有的人都來到了車間外,他們要等待著成功的喜訊傳來,上午九點整,負責試車的工程師發出了開始試車的命令,各種機器轉動起來,由于都是從中華帝國進口的小型機器,并沒有什么噪音出來,已經分割好的木材從機器的一頭進去,同時進入的還有早已經成型的鉛條。

機器里面正在進行的工作,就是先把提前成型的木條用一只滾動的刨刀,在當中刨出一個細小的槽,同時對它的后面用磨床磨成園型,再后面就是刷膠放入鉛條,后面則是烘干,然后對鉛筆的表面進行彩繪,再次烘干就完成了。

不一會兒從機器的另外一頭,一支支的鉛筆出來了,十二支一打,已經分好了,由幾個女工利索地把它們裝進了那一個個的彩色的包裝盒里去,十五分鐘后機器停止了工作,技術人員要對一些部位進行調整,那些成品已經被人們拿到了車間的外面,向人們展示。

當第一批產品出來以后,所有參加建設的人們全都高興地歡呼起來,“烏拉”的喊聲響徹云霄,這幾個月的辛苦終于有了回報。

中國人大方地給他們每一個參加建設的工人都發了一個紅包,這是他們從來沒有過的事情,他們手中拿著那小小的紅包,對著中華帝國的管理人員一個勁地說著:“謝謝,謝謝,非常的感謝。”

管理人員對他們說道:“我沒有別的說的,就是一句話希望大家以后一定要努力地工作,讓我們為蘇聯人民生產出多好地鉛筆,為蘇聯的建設事業作一份貢獻。”

這一場景在其它的幾個分廠也在進行著,伐木場、分割廠、運輸處、鉛條廠等地方。

事情還沒有完,這幾位中華帝國的商人,沒有讓這些剛剛制造出來的鉛筆進入商場去進行銷售,他們卻是把生產出來的一百萬打鉛筆,用汽車送到了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他們要把這一百萬打鉛筆捐獻給蘇聯的小朋友們,讓他們學習用。

蘇聯高層的那些領導們馬上就被感動了,他們看著這一支支精美的鉛筆,心中想到:“誰說這資本家的心都是黑的,他們也在為我們的建設項目作貢獻嗎,他們也在關心我們的少年兒童的。”

于是斯大林的大筆一揮免除他們一年的稅收,聽到消息的中國商人們笑了,他們早已經想到了這個斯大林的驢脾氣了,以十幾天的產量換取一年的稅款,這可太值了。

不過以后有了斯大林的這一棵大樹在那里,自然是要用一下的了,“借勢”一說,中華帝國的商人是沒有不知道的,以后有時間還是要往斯大林那里去跑一跑的了,這樣一來下面的那些人,也就不敢隨便的進來了,要知道那些下面的人可是不好惹的。

制做鉛筆這個行業剩下的廢木材也是很多的,于是他們又成立了一個膠合板廠,把所有的下腳料集中起來進行粉碎,加入了合成膠以后,用一支巨大的滾筒進行滾動攪拌,等攪拌均勻以后,進入模具高壓成型,上面再貼上一層合成的面膜就完成了,為此他們又給莫斯科的《真理報》打了電話,向他們進行介紹,得到消息的《真理報》,馬上派出了他們最為得力的記者前來進行采訪。

那些極富有想像力的記者們到了這里以后,看到那些爛樹枝,碎鋸沫在他們的加工下都成了一張張非常漂亮的板材,他們馬上驚呆了,這些人也能想像了吧,比我們的這些人都能想,他們馬上就有了的名詞。有了一個“蘇聯速度”還不行,稱他們為“蘇聯精神”。。)

說一個笑話,當年長春一汽與美國人合作制造汽車,當時一汽的墻壁上就有這樣的一條標語“修舊利廢”,當時美國人說問:“這是什么意思?”廠領導就解釋了一下。美國人火了,他們說:“這是對我的客戶的欺騙行為,舊的怎么能當成是的?廢的怎么能當成正品?你們馬上把這一條撤下來,否則終止我們的合作。”當時長春廠的領導研究了一夜,才把那一條拆了下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