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186章 殘酷的政治斗爭(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86章 殘酷的政治斗爭(二)

第1186章 殘酷的政治斗爭(二)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3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托、季反黨聯盟的活動遭到沉重打擊以后,暫時有所收斂。當英國張伯倫政府同蘇聯斷絕外交關系和貿易關系,各帝國主義國家企圖重新發動反蘇武裝干涉之際,托洛茨基又加緊了他們的活動。炮制和散布了大量綱領和宣言,其中有《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反對派)提交聯共(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的提綱》等等,對黨的方針政策進行了全面攻擊。

對托洛茨基這些言論和活動,聯共(布)中央決定把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先后開除出政治局和中央委員會,解除季諾維也夫的共產國際主席、托洛茨基候補執行委員的職務。

季諾維也夫在這場你死我活的斗爭中,他扮演了一個極不光彩的角色,他的下場也十分可悲。開始時,他為了實現其權力野心,無原則地與斯大林勾結在一起,并且比斯大林更加迫不及待地想把托洛茨基驅逐出黨的領導層,在蘇共十二大上,又是他主張扣壓列寧的“遺囑”。

季諾維也夫此時也打著他的如意算盤,他想利用擅長搗陰謀詭計的斯大林除掉托洛茨基,只要托洛茨基一垮臺,第一把交椅非他莫屬。列寧建立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最高領導核心,畢竟具有很高的理論水平、黨的最高領導權決不會落到一個只會在幕后摘小動作的人的手中。但他錯了,他想利用斯大林時卻被斯大林反過來所利用,他也沒有想到他與斯大林聯合進行無原則的權力斗爭時,對布爾什維克的理論基礎和黨的原則破壞有多大。

托洛茨基垮臺之后,斯大林馬上把矛頭對準了季諾維也夫。季諾維也夫發現上當,便轉而與托洛茨基結盟,但為時已晚,斯大林已牢牢地控制了全黨,他動用一切力量,使反對派處于被動挨打、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政治斗爭的地步。

季諾維也夫這個小人為了免遭滅頂之災。轉而又向斯大林投降。此后,他更是被斯大林玩弄于股掌之上。基洛夫被暗殺后,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被以“列寧格勒反對派總部組織暗殺基洛夫”的罪名逮捕并判刑,后來斯大林覺得不能再保留他們,于是又再一次地進行審判。被判處死刑。

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他們早就了解斯大林的為人和殘忍本性。他們在與托洛茨基結盟前就寫下遺書,一旦發生意外死亡,一定是被斯大林暗殺。盡管如此,他們在內務部嚴刑逼迫他們承認捏造的罪行時。仍相信斯大林虛假的承諾,而在法庭上自作自踐。季諾維也夫臨刑前的最后一句話是:“看在上帝的面上,同志們,看在上帝的面上,請給斯大林同志打個電話吧!”(見《斯大林肅反秘史》)

托洛茨基被開除后。從原來受人景仰的革命領袖變成了一個罪人,他被從克里姆林宮趕了出來,他的妻子寫道:“1928年1月16日從清晨起來就包裝東西。我發著高燒,在剛剛從克里姆林宮運來的無數亂七八糟的東西中頭暈目眩,這些東西也要打包隨我們一同運走。到處是家具、箱子、內衣、書籍。”

顯然,他被“自己人”掃地出門,處境十分狼狽。本來這一天,他們夫婦將被強行押解走,但是在車站。發生了支持托洛茨基的騷亂和示威,“人們一邊在車站上等待,一邊高呼:‘托洛茨基萬歲!’但是托洛茨基一直也沒有露面。

……在指定給我們乘坐的車廂旁邊人如潮涌。年輕的朋友們在車廂頂上豎起一幅列達(托洛茨基姓名簡稱)的巨幅肖像,人們對著他激動地高呼“烏拉”。列車動了一下,又動了一下。開始向前方行駛,突然又停了下來。示威的人們跑到火車頭前,有的人抓住了車廂,攔住了火車。

他們要見托洛茨基。示威者與警察和格別烏(國家政治保衛局的簡稱。蘇聯的這個秘密警察組織后來幾經變化,后來改稱國家安全委員會。簡稱克格勃)發生沖突,雙方都有損失。”

這樣的群眾運動理所當然地被稱為“反革命暴亂”,加重了托洛茨基的罪名,也使他的對手更加堅定了將其置之死地的決心。這天,托洛茨基沒有走成,行李被從車站運回,通知兩天后出發。可是第二天清早,托洛茨基的房間里擠滿了穿制服和便服的格別烏人員,“他們向列達出示了逮捕證,并宣布立即押往一個邊境的小鎮”。

此時秘密警察不準托洛茨基接、打電話,不準他向過去的朋友和同志告別,要把他秘密押解走,并想在群眾中造成他自愿流放的假象,以便欺騙輿論。托洛茨基把自己和妻子反鎖在屋子里,格別烏人員在請示上級后,打碎門上的玻璃,破門而入,把他拖了出去。他們把他強行押解到火車上,托洛茨基現在也只好是接受現實,他安靜下來。此次隨同流放的人當中,除了他的妻子外,還有他的大兒子廖瓦。

對異己分子采取了冷酷無情的鐵腕措施,托洛茨基當年也曾經干過,現在輪到他自己了。托洛茨基身為軍事委員會主席,有一個協助他工作的秘書處,這個秘書處的人員全部被清除。其中謝爾穆克斯追隨托洛茨基來到邊境的小鎮,當晚就被格別烏人員逮捕,先是在地牢里關押了幾個星期,隨后被押解回莫斯科;

另一個波茲南斯基也想自愿隨同托洛茨基流放,但在半路上就被捕了,兩人被流放到后被索爾仁尼琴稱為古拉格群島的不同“島嶼”上,分別死于不同的流放地。在托氏身邊勤勉工作,被稱為“和藹可親而謙虛的格拉茲曼”于1924年被迫自殺;還有一個“勤勞而恬靜”的布托夫,被捕后受盡折磨,斯大林一伙要他作偽證,他因長期絕食死在監獄的醫院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