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

第1171章 到底是多少米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23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卷發展


中校向李振華回答說道:“總司令,我覺得那不能說明問題,在戰場上我們每一個人就要發揮出一個人的力量,不能有了數量而沒有質量,我要求我的學員以后都是最好的射手,他們不能是專門用來給人看的,他們是軍人,是戰士,在戰場上他們都要發揮出自己的作用來的。”

李振華站了起來,他拍著手說道:“好樣的,我們的訓練就應該是這樣的,我們的訓練不是為了讓人看的,我們的訓練是為了實戰而作的準備。”..

聽了皇上的話所有在場的學員和教官都一起鼓掌,那個中校卻是在下面說道:“我想請總司令為我們露一手,您可是當年的奧運會冠軍啊。”

有些人在為那個中校在擔心了,你這不是在讓皇上難看嗎,皇上已經四十多歲了,他不可能和你們一樣天天練習打靶的,要知道這總司令每天得有多少工作啊,還有這么遠的距離,這可不是一人能打的著的。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李振華高興地說道:“那好啊,就讓我試這槍好使不好使吧?”

那個中校其實也就是在這個場面上說一下,他倒不是想讓皇上真的打,要知道自己的士兵除了睡眠以外天天就是在和槍找交道,他對自己的士兵是最清楚的,他們在天天練習著,在自己的要求下,他們每天都要打上幾百發的子彈,而皇上一定是多年來沒有打槍了,想到這里他就有些后悔了,現在皇上說要打幾槍,他也只好是答應下來,讓下面的人進行準備。..

李振華接過了中校遞過來的一支狙擊步槍。他拉開了槍栓看了一下子彈。這是7.92的子彈。他就已經知道這槍后坐力一定是很大的,他也就加了小心,下面的人給李振華準備的靶子,距離為四百八十五米。他們這是在為皇上找面子,怕皇上打不好,其實他就是把子彈打飛了,也不會有人說什么的。因為他們可以為他找出一百個打不好的理由來。

李振華也沒有多說什么,他馬上就在那主席臺上,就地臥倒,那些人一看這總司令的戰術動作非常的好,動作干凈利落,想來這槍法也一定是很好的,中校走過來,對李振華說道:“總司令您可要小心,這槍的后坐力是很大的,您的標尺要定在五百米上。槍沒有誤差,早就已經校好了的。這槍很是好使,您就放心的打就行了。”

李振華馬上說道:“你原來還是打了埋伏的,五百就五百吧,我聽你的。”

這種五倍的瞄準鏡原來也用過,就是槍沒用過,不過這都是大同小異的沒有什么,但是中校卻是對大家宣布:“下面請總司令先試槍。”

這就是為了讓李振華先熟悉一下,皇上打無非就是意思一下就行了。總不能真的和戰士們一樣去比試吧。

雖然已經有了一個試槍的名義,但是李振華還是認真地開始了瞄準,從感覺上他覺得還不錯,他伸出手來試了一下風向和風力,自己的心里有了底,然后屏住了呼吸,手下輕輕地一動,就聽一聲槍響,子彈已經出了膛。

前面的靶子是鋼板靶,很快那里就傳來了一聲清脆的響聲,命中。命中,李振華的心里更加的有底了,五個目標最后是全部命中,但是李振華卻是不敢保證能打的有多好。

很快地那一輛負責報靶的汽車沖了過來一個戰士把五塊靶子一起送到了主席臺上,中校走上前去先是自己看了一下,五發全是打在了頭上,只有一槍偏了一些,其余的四槍全是打在了當中的位置上,不過就是這樣也可以讓那一個目標去了半條命的,死不了也差不多。

這一回中校再也不用擔心了,他馬上把靶子拿到了李振華的面前對他說道:“總司令,我是真的服了您了,這‘槍王’的稱號永遠是您的。”他又轉身對上的領導們大聲地進行報告:“報告各位首長,總司令的五槍,全部是爆頭,距離是六百米。”

臺上臺下一起熱烈地鼓掌,有人高呼:“皇上萬歲!”場面非常的熱烈,李振華走到了臺前,他伸出了雙手向下一壓,全體人員的歡呼馬上停止,李振華嚴肅地對遠處炮兵隊列中的一名迫擊炮教官說道:“中尉,你過來一下。”

那一名中尉聽了以后馬上向這里跑步過來了,他跑到了總司令的面前對李振華敬禮:“總司令,您找我?”

“對,你給我測一下我的射擊距離是多少?”

誰也沒有想到,李振華會來這一手,那個中尉馬上轉身,跑步到了李振華射擊的地方,他幾乎就是把手抬了一下,就回來了:“報告總司令,您的射擊距離是……”

李振華沒有給他猶豫的時間,馬上就說道:“說,真正的距離。”

中尉沒有在猶豫,他立正回答:“四百八十五米。”

李振華對那個中校說道:“你讓我相信誰呀?說實話,到底是多少米?”

中校馬上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應該是四百八十五米。”

“確定嗎?”

“確定,他們是在五百米的距離上,又向近處移動了十五米。”

李振華又看向了那個迫擊炮的中尉教官:“看來你的功底不錯嗎,一眼就看出了準確的四百八十五米,應該受到嘉獎。”

“總司令,這是我們的必修課,三百米到八百米是我們練習的最多的,不能有差距的。”

李振華說道:“就應該這樣實事求是,不能搞弄虛作假,中校回去以后你要很好地檢查一下,你這是在欺騙大家嗎?我隨便的打幾槍,你用不著這么搞的,你這樣一來,會讓你的戰士們看不起你的。”

“是!總司令我一定認真檢查,保證以后再也不會弄虛作假了。”

“好了,你可以回去了,我希望你以后能帶出更多高水平的狙擊手出來。”

中校向李振華敬禮跑步返回他的隊列去了。

李振華再次地走到了臺前對大家說道:“我剛才的射擊距離是四百八十五米不是六百米,而且有一槍算是重傷敵人,而不是全部擊斃,讓大家見笑了。”

李振華說完向大家舉手敬禮,表示了自己的謙意。李振華認真的態度再次地贏得了官兵們的的掌聲。

院長對李振華說道:“你是怎么知道這距離是不對的呀?”

“我瞄的是頭部的中間位置,現在都偏上了,那還用說呀,肯定是槍口高了唄。”

李振華和王欣又到造船廠去看了一下,現在這里已經能夠生產五萬噸的巨輪了,當時這里是從生產幾百噸的小船開始的,后來生產自己的第一艘巡洋艦,中rì甲午戰爭的勝利,他們是功不可沒的。后來隨著全國政治中心的北移,他們現在只是在生產一些民用的船舶。

不過上面的zhèngfǔ高層的領導們都沒有忘記這里,每當有了任務的時候,還是首先要考慮他們這里的,不過他們也是一直在非常努力地在工作著,他們的口號是“發揚歷史傳統,爭取更大光榮”,他們也是一直生產在科研和新技術的最前沿,有了新技術就努力地去學習,他們的能力在國內依然是第一流的。

現在國內的許多的大型造船廠里都有他們的人在那里,說這里是中華帝國造船業之母,也是非常的貼切的。

李振華夫妻在這里意外地見到了李婕,原來她到這里來是和他們在一起研究以后關于船廠的生產的,她想要采用“模塊式”生產的辦法,也就是在制造軍艦時,采用預留的辦法,一種武器系統留出一塊多大的地方來,到時候武器一到馬上就可以進行安裝了,這樣一來多個部件在多處生產,然后在一起進行組裝,這樣可以大大地縮短制造的時間。

小型的武器裝備還顯不出來但是大型的武器和裝備那就顯示出來了,像一門二八零毫米的主炮,這里不能生產,那就要在其它的工廠生產,然后到這里進行安裝,假如說要是等候武器到了以后再裝,那就會影響整個軍艦的生產時間了,要是采用提前預留的辦法,那就不用等武器到了以后再進行生產,也就是說可以提前進行生產,等武器生產出來以后再進行最后的組裝,少了一個等候的環節,那自然也就是更快了。

這么大的國家不能什么全是等候,要是那樣就會有很多的地方誤工,極大地影響工作效率。

現在作為設計師的李婕,現在只是有了這樣的一個想法,以這里來也是為了先和這里的總工程師在一起進行商議,然后再開始進行這一方面的布局,李婕把自己的思路和父親說了一下以后,李振華馬上就表態說道:“太好了,這可以解決很大的一個問題,這樣的話的生產周期,將會提高最少要有四分之一的時間的。”

爺倆在一起商議了以后,他們馬上就去找船廠的總工程師在一起進行商議,進行測算,看這樣的方法利弊各有多少,那位總工也同意這樣的作法,于是他們就又在一起進行了一下測算。(。)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