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145章 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5章 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

第1145章 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老沈陽)

第1145章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

第1145章卡拉什尼科夫和他的AK47

米哈伊爾季莫費耶維奇卡拉什尼科夫和他設計的AK47突擊步槍,得到了后世軍人的極度崇拜,人們公認他為世界級的槍王,世界級的槍械設計大師,按現在來看他,卡拉什尼科夫成為武器大師并不僅僅是靠的是運氣,同時他還有少見的天賦和不可多得的機遇。

1919年,(也就是現在他才剛剛出生),他的家就在哈薩克地區阿拉木圖的一個小自耕農家庭。7歲時入讀10年制學校。據說,他童年時期就喜歡別出心裁搞點小發明。“說白了我從小就沒有接受過槍械的任何教育,也從來沒想過當槍械大師完全是自學的。”到了1936年,他畢業后在西伯利亞鐵路的一個部門找到一份工作,從事機車修理。那時,在本職工作之外,他最大的興趣是研究軍用裝備,對槍械等有著執著的偏愛。卡拉什尼科夫還從未想到會成為槍械大師,擺弄那些東西只不過是他的業余愛好。

衛國戰爭爆發時,19歲的卡拉什尼科夫應征入伍,奉命負責駐守在基輔軍區。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卡拉什尼科夫被召回部隊擔任T34坦克的車長。在一次戰斗中,卡拉什尼科夫駕駛的坦克被德軍炮火擊中,他身負重傷被送到后方的陸軍醫院搶救。他的生命雖然被挽救過來。但是從此卻成了殘疾人,特別是右手。后來一直都不能活動自如。卡拉什尼科夫當然不會想到,這所醫院竟是他走向武器設計的轉折點。

在醫院里,卡拉什尼科夫和一些戰友們談起戰爭,談起武器。期間一名病友閑聊時問他,“為什么只有德軍才會有自動步槍,而我們就連老式步槍都供應不足?”這一席話激發了卡拉什尼科夫設計一種全新自動步槍的奇想。在住院期間,他還讓護士把醫院圖書館所有關于輕武器方面的書籍找來閱讀,其中一本叫《輕武器的演進》對他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1942年春。卡拉什尼科夫被授予“紅星勛章”,他要求出院歸隊參加戰斗,醫院未能批準,只是讓他回家養傷半年。卡拉什尼科夫決定到以前工作過的鐵道機車修理站,一邊工作一邊摸索槍械設計。他找到了在鐵路技術科工作時的摯友克拉琴科——一位熟識機械加工技術的火車司機。在摯友的幫助下,在簡陋的小工棚里他們開始了一個偉大的夢想。

他們找來了舊的步槍,拆下了槍管。這都是可以通用的,然后他們就開始琢磨機匣部分,如何能夠讓子彈可以連續地打出去,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著試驗,最后他們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試驗,終于硬是用手工打磨出了一支自動步槍。

自動步槍做好以后。卡拉什尼科夫專門送到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進行試驗和評審。經過試驗,評審委員會認為步槍的機構過于復雜,整體性能上沒有超過當時裝備蘇軍的蘇達耶夫(即PPS43)步槍。

但這一支并不成功的自動步槍,卻引起了蘇聯裝備規劃委員會的勃拉貢拉沃夫中將,他是當時蘇聯步兵武器的權威人物、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院長的注意。他對該步槍的獨特設計贊賞有加。同時也對設計出這一支步槍的人發生了極大的興趣。

其它的槍都是由一些專業的人員設計的,而只有這一支步槍卻是一個普通的下士設計的。而且他還只是一個坦克的下士,同時他還是一名負傷而且現在已經是殘疾人的,這樣的一個人,于是他馬上就召見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卡拉什尼科夫(坦克兵下士)。

經過了一番的長談,他認真地聽取了他從為什么要設計,一直到兩個人硬是憑借著一雙手和簡陋的手工工具,就能制造出這樣的一支自動步槍出來,勃拉貢拉沃夫中將被他的精神感動了,于是在1943年,他親自推薦卡拉什尼科夫下士,到高級步兵槍械學校接受專業深造。結業后他被分配到昂斯克軍用武器試驗場擔任技術員工作。

現在卡拉什尼科夫終于可以正式地進行這一方面的設計和試制了,一年以后的1944年,卡拉什尼科夫在經過了無數次試驗失敗以后,已經25歲的卡拉什尼科夫終于設計出了一種7.62毫米的半自動卡賓槍。1946年,他在這種半自動卡賓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步槍,卡拉什尼科夫把它取名為AK46,并送去參加莫斯科的國家靶場選型試驗。一同參加競爭的還有多位著名專業步槍設計師的作品。

經過初選,包括AK46在內的三種型號的步槍被指定參加最后一次評審。嚴酷的試驗可以很好地檢驗步槍的真實作戰能力。在極限射擊評審中,AK46的出色表現讓在場的眾多評委刮目相看:AK46連續射擊了1.5萬發子彈,雖然槍管打紅了,可射擊精度卻沒有什么大的變化。競爭對手的樣槍打幾發后就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有的已經完全打不響了。

評審委員會進行了非常仔細地計算、統計試驗結果,對每一組射擊數據進行對比,將全部數據整理成綜合報告,上報蘇聯國防部。評委們一致認為:“推薦卡拉什尼科夫上士設計的7.62毫米突擊步槍列入正式裝備。”

不久,評審委員會決定生產第一批AK46步槍,同時進行一次比選型更重要的試驗——部隊試用。結果,部隊對這種簡單易用、火力強大的AK46自動步槍贊口不絕。蘇聯國防部決定內定AK46為陸軍制式步槍,并將該步槍正式定名為AK47。

1947年的一天,一位名叫德明的上校工程師闖進了卡拉什尼科夫的繪圖室,一進門就抱住他激動地說道:“你親手設計的AK47步槍,已經被定為我們蘇聯紅軍的制式裝備。斯大林同志親自為你頒發了15萬盧布的獎金。”當年卡拉什尼科夫才剛剛28歲。

AK47自動步槍的各個單項指標其實并不出類拔粹,但是綜合性能很平衡,結構簡單,結實耐用,故障極少,造價低廉,威力巨大。AK47的編號來歷也很簡單:所謂47是指這種步槍的面世時間,即1947年;A是指自動步槍,K是它的設計師——卡拉什尼科夫名字的第一個字母。

從1949年開始,AK47正式大規模裝備蘇聯紅軍。到了20世紀60年代,蘇聯開始向華約盟國和第三世界國家提供這種便宜的槍械。1956年,中國也根據它制造出五六式沖鋒槍,裝備全軍,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停止生產。除了蘇聯以外,其他一些國家也對AK47自動步槍進行了大量的仿制。可以這樣說,AK47自動步槍是原社會主義陣營眾多國家的槍械鼻祖,成為槍械世界的兩大流派之一。

卡拉什尼科夫之所以能設計出這么優秀的自動步槍,得益于他曾經是一名真正上過戰場的軍人,他知道軍人最需要什么樣的武器。在設計槍械時,他首先考慮的是要使槍械結構簡單,能在寒冷、炎熱、風雨、沙漠甚至水中都能使用。卡拉什尼科夫認為對一個槍械設計者來說,最大的悲哀是不被使用者接受,因此,設計師首要考慮的是它的使用者。

AK47突擊步槍動作可靠,勤務性好;堅實耐用,故障率低;結構簡單,分解容易,經久耐用。但是連發射擊時槍口上跳嚴重,影響精度,在連續射擊時,基準度極差;與小口徑步槍相比,系統質量較大,攜行不便。該槍有配用固定式木制槍托和折疊式金屬槍托兩種。

該槍槍管與機匣螺接在一起,其膛線部分長369mm,槍管鍍鉻。無論是在高溫還是低溫條件下,射擊性能都很好。機匣為鍛件機加工而成。彈匣用鋼或輕金屬制成,不管在什么氣候條件下都可以互換。

而它的下一代產品,AKM的零部件大量采用沖壓、焊接工藝,機匣用沖壓工藝制造代替了機加工藝,重量減輕到3.15千克。扳機組件上增加了擊錘減速裝置,消除擊針打擊子彈底火時啞火的可能性。槍口安裝一個簡單的斜切口形槍口防跳器,提高連發射擊時的散布精度。

而李振華在設計自己的步槍時,他不光是參考了AK47和AKM,同時他對于后世自己國家的81式步槍也進行了對比。

81式步槍它的前身也是AK47的變化而來的,在簡化結構方面很有成效,例如自動機、發射機、機匣等都比56式沖鋒槍簡單。以機匣為例,同樣是沖鉚機匣,81式機匣的剛度、強度、制造工藝要好得多。

機匣體由厚度1.5mm50鋼板沖壓而成,盒形斷面,形狀簡單,兩側突出大筋增加了剛度,前部與節套鉚接,中部有中襯鐵支撐,后部有尾座固定,機匣的剛度、強度得到保證,使用和生產中沒有變形。機匣的導軌、創造性的只用一層,在機匣體沖壓時形成,取消了一般槍機匣上均具有的下導軌,方便了生產。(。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m)、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