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61章 詹天佑(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61章 詹天佑(三)

第61章 詹天佑(三)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61章詹天佑(三)


為了克服陡坡行車的困難,保證火車安全爬上八達嶺,詹天佑獨具匠心,創造性地運用“折返線”的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龍橋地段設計了一段人字形線路,從而減少了隧道的開挖,降低了坡度。列車開到這里,配合兩臺大馬力機車,前面一輛負責拉,后面的一輛負責推,保證列車安全上坡。

詹天佑對全線工程曾提出“花錢少,質量好,完工快”三項要求。京張鐵路經過工人們幾年奮斗,終于在1909年9月全線通車。原計劃六年完成,結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費用只及外國人估價的五分之一。一些歐美工程師乘車參觀后嘖嘖稱道,贊譽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卻謙虛地說:“這是我們京張鐵路一萬多員工的力量,不是我個人的功勞,光榮是應該屬于大家的。”

京張鐵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繼任了粵漢鐵路督辦兼總工程師。這時,美國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要他親自去美國參加授銜儀式。為了全力參加祖國鐵路建設,他放棄了這一榮譽。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為了振興鐵路事業,和同行發起了成立中華工程學會,并被推為會長。這期間,他對青年工程技術人員的培養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為作出榜樣外,還勉勵青年“精研學術,以資發明”,要求他們“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釣譽。以誠接物,毋挾褊私,圭璧束身,以為范例。”

詹天佑從事鐵路事業三十多年,幾乎和當時我國的每一條鐵路都有不同程度的關系。到晚年,因積勞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終年56歲。周恩來同志曾高度評價詹天佑的功績,說他是“中國人的光榮”。

想到這里,李振華認真地看完了詹天佑的設計圖紙,把它放到一邊,真誠地對他說道:

“詹總,你的設計圖紙我看過了很好,我的意見是按你的第一套方案執行,畢竟你們是有了實際的操作才搞出來的。明年一過年我們就開工,你在總結一下這方面的經驗,但是我對你有一個要求,那就是中國不能只有一個詹天佑,你同時還要為我們的國家培養出一個這樣的群體來。

同時你還要多注意你個人的身體,不能鐵路也完工了你的身體也垮掉了。如果要是那樣,我就要讓你去學校當個老師,專門負責培訓人員,不讓你再上工地了。你考慮一下,我的這個決定,你是必須要服從我的這個決定的。”

詹天佑一看李振華是真心在關心自己,于是對李振華說道:“我一定聽你的,但是這第一批學生無論如何我也要和他們上工地的,光憑說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有很多的情況是要在實際工作上才能解決的。”

李振華一想也是這個情況,于是就答應了他,但是馬上就又給他派了一個警衛排對他進行專門的照顧,一是進行保護,二是從生活上進行照顧,反正不能讓他在五十多歲就英年早逝的。然后又給讓謝纘泰專門調配一架飛艇,歸詹天佑的鐵路建設總公司調動,這也是為了讓他能夠工作起來更快一些。

詹天佑走后,李振華馬上通知約翰遜,讓他想辦法在美國找到一對兄弟倆,查理斯·杜里埃和法蘭克·杜里埃,這兩兄弟是自行車機械師,一定要把這兩個人給弄到中國來,如果他們兄弟倆有什么發明也一起帶過來。

他們是美國的汽車之父,那就把他們給挖過來,讓他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生產,我們自己的汽車,這不光是為了詹天佑,李振華不惜要再上一套汽車生產設備了,當然了這也是為了自己的起家嗎,只要是對于中國的富國強兵有用,那就一定要上的。一個汽車工業,那是要牽動多少個相關行業的,那就可以使中國更快的進入工業化社會。

約翰遜這個老外是不習慣過中國的年的,那就讓他去忙吧,我這里要準備過年了。臘月二十,李振華開始動身了,他要去昆明一下,前去看望一下王熾老先生,人家對自己的支持那么大,必須要去看望他一下的。

李振華通知謝纘泰,讓他準備一架飛艇,他要去昆明,謝纘泰一聽急忙跑來了,他對李振華說道:“你就不要乘座飛艇了,上一次可把我給嚇死了,要是找不到你,我死的心都有了,別人還不把我給罵死啊,你這一回就不要坐這個玩意兒了,我可不敢保險。”

李振華聽了一笑,說道:“這不是你的事兒,這是天氣的事情,你們以后也要想想辦法,搞一下天氣預報,要注意搜集一下這方面的人材。如果現在沒有也不要緊,找一些歲數大的老漁民、農民、他們對于天氣都有自己的預測方法的,把他們的經驗總結一下,然后選拔一些年輕有文化的,讓他們重點對這個天氣問題專門研究,等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就可以準確地進行預報了。”

“好吧,現在只能是這樣了,現在我也在作這方面的工作呢,只是現在只能進行短期的預報。”

“那也好啊,有了短期預報以后,慢慢地就可以進行長期預報了,慢慢來,注意積累經驗。”

飛艇升空了,李振華讓飛行員飛的低一些,他要和詹天佑從空中對詹天佑設計的線路,再仔細看一下,詹天佑在飛艇上指著圖紙對李振華進行解說。

飛艇先是從防城起飛,飛過了欽州,然后向北直到南寧,從南寧上空又開始向西北,到達百色,再向西直奔昆明,飛艇上的人看到那高山深谷,有的地方是橋梁,有的地方卻是要鉆山洞的,根本就沒有多少平整的地帶,這和華北平原上可是大不一樣啊。飛艇上的人都非常敬佩詹天佑的工作精神,李振華也更加堅定了保護他們這些科技工作者的想法。

來到了昆明以后,李振華他們到了自己的分公司進行休息,王欣就先回家去了,讓她先和王老先生打個招呼。李振華先是和詹天佑說了一下關于年后鐵路工程上馬的事情,李振華對他說這一次要總結一下,仔細觀察發現人材,讓適合管理工程、負責管理財務等方面的人材,得到人盡其用。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