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4章 潛水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潛水艇

第44章 潛水艇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一部起步


(今天還有一更,請朋友們支持一下吧。)

作為一個真正的海軍軍官,鄧世昌看出了自己要帶的那支海軍人員素質的低下,他馬上向李振華建議,現在的天津水師學堂學生又要畢業了,每年有幾十人,但是能夠真正到軍艦上去的人并沒有多少,只有有數的幾個人,大部分都上了岸,如果李振華能和李中為堂說一下的話,那么李中堂是可以答應的。

李振華一聽馬上想起來了,這些人上不了軍艦的原因遠不像鄧世昌說的那樣,他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多年來沒有增添新的軍艦,有人畢業也沒地方安排;二來是那位副提督劉步蟾對于不是福建出來的人,那是容不下的,三者就是由于軍艦少學生多,那只能是選最好的了。那樣一來很多的學生,雖然是經過了幾年的學習,最后卻只能是去干其它的工作,而不能到軍艦上去成為一名海軍軍官。

于是李振華馬上說道:“好!就這樣,趁楊玉苓回天津就和李中堂要人,另外還要聯系其它的水師學堂,像南洋、福建和廣東的水師學堂都要聯系一下,爭取把今年的畢業生多拉過來一些,我們的海軍軍官問題就可以解決了,正卿,你這一句話可是幫了我的大忙了。”

鄧世昌與李振華告別,率領他的艦隊出了軍港,向大海深處而去。

正好黃建新和楊玉苓也來找他,準備要回去了,李振華關心地問他:“怎么樣?技術全掌握了吧?”

黃建新笑著說道:“楊大人是專業人材,他一看基本上也就差不多了,他還給我們提了一條好建議呢。”

李振華:“什么建議?”

黃建新說道:“這個苦味酸炸藥極為不安全,容易發生事故,楊大人建議我們在炮彈的內壁上搞上一層涂料,使之與金屬隔絕,那樣就安全多了,另外在使用時,不能堆放在高溫處和曝曬,那樣就安全了。”

李振華馬上說道:“太對了,真是謝謝楊大人了。”

楊玉苓說道:“李大人,我還沒有對你們說謝呢,你倒謝起我來了,這真讓我無地自容啊。”

李振華說道:“我們就都不要說謝了,今天晚上我給楊大人送行,你們給楊大人準備一下,各種樣品,同時把各種實驗數據也給他準備一份,讓他回去馬上就可以進行工作了。”

二人走了,李振華就去給李中堂寫了一封信,另外讓王欣給準備了一張一百萬兩的銀票,晚上讓各單位的負責人們來一下,給楊玉苓送行,席上楊玉苓舉起了酒杯對李振華和眾人說道:“李大人,各位大人,我在防城的這幾天,讓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在你們身上我看到了我們大清的希望。李大人和諸位對北洋水師的一片真心玉苓敬佩之至,我就借這一杯水酒表示感謝了。”說完一飲而盡,然后用手擦了一下眼睛。

李振華對他說道:“楊大人言重了,北洋水師守衛京師的門戶,以后當是保衛國家的第一線,我們也只能是給北洋水師提供一點后勤服務了。以后如有戰事,我們‘防城海上護衛隊’也必將同北洋水師一起戰斗。”

眾人也開始加入了進來,氣氛也慢慢地熱了起來。

第二天,楊玉苓來到了碼頭上,防城這里的一些負責人也都前來送行,李振華交給了楊玉苓一個信封,楊玉苓知道這個信封的分量,他對李振華說道:“我替中堂大人和北洋水師的將士們謝謝大人了。”

鄧世昌給他的也是一個信封,鄧世昌說道:“楊大人這是我在這里的幾張照片,請你帶回去給李中堂和丁軍門及水師的弟兄們。”

羅世軍給他的是一艘潛水艇的模型,對他說道:“楊大人,回去以后對中堂大人說一下,以后一定會讓他看到真的東西的。”

黃建新交給他的是一只小木箱,對他說道:“這是全部配料的樣品,請楊大人保管好了,千萬不要讓日本間諜知道了。”

其它的各位也都把一些禮物送給他,楊玉苓告別了眾人,登上了貨船,大家和他招手致意,汽笛長鳴,貨船離開了碼頭,帶著防城人保家衛國的一片真心駛向大海。

李振華又開始對潛水艇進行關注了,水下方面的工作進展也很快,有了羅世軍的潛艇樣子和他的圖紙,約翰·霍蘭頓和他二人重新對潛艇進行設計。

外觀還是用水滴式,這樣一來可發減少水的阻力,兩側加上了平衡舵,當中則有一個橢圓形的進出口,在水面戰斗時,有一門三十七毫米的速射炮,備彈五百發。全長大約在五十二米,寬四米,動力采用柴油機和電瓶兩種動力的方式,水面工作時用柴油機,同時對電瓶進行充電,水下就只能是用電瓶儲存的電量來前進了,按李振華的要求,在水下要用魚雷攻擊敵人,在前面加裝了兩具魚雷發射口,后面一具,可以攜帶八枚魚雷。

原來制造的潛艇,羅世軍那只是有一個想法,盡管是在天津機器局里生產,但是完全不能得到別人的任何一點的幫助,現在李振華用一個造船廠的力量來支持他,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要錢有錢,所以他們的進展就快多了,只是用了二十多天第一條潛艇就出現在碼頭上了。

經過幾次試航以后,他們邀請李振華前來參觀指導,李振華先是看了一下外觀,他覺得還是可以的,隨后和他們進行了試驗,先是航行,水上用柴油機達到了十四節,水下以電瓶作為動力,航速達到了五節,下潛時間是兩小時,同時進行下潛、上浮,都很順利。水下射擊的魚雷,用的還是老式的魚雷,它們的射程只有八百米,但是對五百米固定目標的射擊沒有中的,讓魚雷與目標擦肩而過。李振華知道這是第一次射擊,如果要是固定的目標,它已經打中了,因為軍艦要比他們的靶子大的多,但是要是正在行駛的目標,那就要靠以后的多次訓練了,準確性是用多次的實彈射擊堆積起來的。

不過現在的魚雷效果是不行的,速度慢受水流的影響大,爆炸的威力也不能讓人滿意,這是必有要進行改進的,他向羅世軍和約翰·霍蘭頓提出了這個要求,讓他們進一步地進行研究。

回來以后,李振華和他們好好地慶祝了一番,并且給他們又提出了一些建議,關于下潛時間還要長一些,續航能力還要延長,還有關鍵的一點是通訊問題,各艇之間要進行了聯系,因為現在的世界上各國海軍對于潛水艇還沒有重視起來,最好能夠遠洋航行,李振華是知道以后的二戰時期,德國的狼群戰術那可是讓盟軍吃盡了苦頭的,那么李振華這是要出奇制勝了。當其它國家明白過來,開始重視潛水艇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