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979章 耶路撒冷的設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9章 耶路撒冷的設想

第979章 耶路撒冷的設想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就在破爛的耶路撒冷城中,李振華和蘇珊正走在城中的土路上,蘇珊在為李振華講解著有關于耶路撒冷的過去——

公元前1028年,掃羅王及其繼承人大衛王將各部族聯合成一個民族。公元前1004年大衛王將首都建在這里,并把“約柜”移置至此,從此確立了耶路撒冷城在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大衛王之子所羅門王在這里建了猶太人的第一圣殿。

這之后近3000年的漫長歲月之中,在外國占領和統治下,耶路撒冷城歷盡磨難和滄桑,幾經興衰。有些統治者在此大興土木,有些統治者進行掠奪和破壞。亞述人、巴比倫人、波斯人、希臘人、羅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十字軍、馬穆魯克軍、土耳其人等均作為征服者在此行使過統治者的權力,少則幾十年,多則幾百年。

他們積極確立本民族的勢力范圍,努力傳播自己的文化和宗教影響。但前進的歷史車輪輾碎了侵略者的美夢,耶路撒冷城在劫難中逐漸成長、壯大,成為舉世矚目的歷史名城。

耶路撒冷是猶太教的發祥地和教徒們心目中最圣潔的地方,是猶太民族歷史的見證和民族復興的象征。

李振華和蘇珊一起來到了舊城內錫安山上的西墻,這是公元70年遭羅馬帝國摧毀的第二圣殿殘留的遺跡,原來是第二圣殿庭院西側的圍墻。是猶太教徒的朝圣地。相傳羅馬人占領此城時,猶太人每逢安息日常來西墻下哭泣哀悼,以寄托對故國的哀思。此后,各地猶太人亦常來此嚎哭,故又稱“哭墻”。該墻現在已成為阿克薩清真寺西院墻的一部分。此外,還有著名的大衛塔、圣安妮教堂、圣雅各教堂等具有濃郁東方色彩的建筑和眾多的古猶太會堂等。

對于這個“哭墻”,李振華原來是聽說過的。但是現在處于這面墻的面前再聽蘇珊的解說,那就完全的明白了。

而耶路撒冷又是是基督教的圣地,據傳。基督教創始人耶穌被其12門徒之一的猶大出賣后,被猶太祭祀長和守殿官并長老拿住,羅馬帝國猶太省執政官彼拉多判無該死的罪后。迫于猶太民眾和宗教人物的壓力,將耶穌釘死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十字架上。據《圣經》所說,耶穌去耶路撒冷僅僅是遵照上帝的旨意,為救贖世人之罪而死。但他死后得到了復活,40天后升入天堂,重又回到了上帝的身旁。耶路撒冷是耶穌一生中在最關鍵的時刻度過的地方。

這些事情李振華也是聽說過的,他原來的一些朋友們也是和他說過不少這方面的事情,尤其他對于那一副名畫“最后的晚餐”記憶深刻,復活節的事情也是知道一些的。

對基督教來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上帝賜予人類的救世主。耶穌被釘死的受難地,最后一次晚餐餐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之母,海倫娜太后于公元335年巡游耶路撒冷城時在耶穌墓地上建造的圣墓教堂等等,均是世界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地。一一地在這些地方走過,再加上蘇珊的講解。他對于這些引起各民族茅盾的地方,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

耶路撒冷自7世紀后又成為僅次于麥加、麥地那的伊斯蘭教第三圣地。相傳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52歲時,在一個夜晚被天使從夢中喚醒,騎上一匹銀灰色人頭牝馬,追隨天使從麥加來到耶路撒冷,腳登一塊巖石。升上“七重天”。在接受“天啟”后,于黎明時又返回了麥加。用這塊圣石薩赫萊(阿拉伯語意為巖石)命名的清真寺,坐落在舊城東部錫安山臺地上的26萬平方米的圣殿區里。

該寺建于公元668691年,結構嚴謹,色彩絢麗,造型美觀。圣地南端有座建于公元709年的宏偉的阿克薩清真寺。“阿克薩”阿拉伯語為“極遠的”意思,來源于傳說中的先知穆罕默德的那次神游。該寺的建筑風格比較獨特,沒有一般清真寺中所必備的宣禮塔。在伊斯蘭教寺院中,該寺僅次于麥加圣寺和麥地那先知寺,堪稱伊斯蘭教的第三大圣寺。

從三個民族的圣地中游覽,李振華覺得自己很好地補上了一課,這里以后會是各民族茅盾的沖突點,現在就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后世的解決方法很多,首先一點是要考慮到各民族的利益,如果要是傾向于一方,那其它的民族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想全部考慮進去,那同樣也是很困難的,原來自己不想介入到這里來,就是因為它的民族茅盾太多了。

可是一想到后世的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持下,它們慢慢地壯大起來,周圍的阿拉伯國家根本就不是它們的對手,弄得這里成為了一個世界的焦點地區,現在自己在蘇珊的要求下已經進入了這里,那中華帝國就要成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讓他們消除茅盾,以后能夠和平共處,這才是自己的最終目的。

以后它是屬于誰的,那就都不能天天在打仗了,不過要是真的以后讓蘇珊和阿芙娜艾比爾倆人來管理,那肯定是不會打起來的,她們姐妹二人一定會處理好這里的問題的,那就把這里按現在的居住區進行劃分,而舊城內則是幾個宗教的共同財產,不把它分給哪一個國家那就好說了。

內城里光是旅游觀光的收入,信徒們的捐獻就可以維持他們的生活了,而且他們一定還會生活的不錯的,而外部地區,那就要他們向周圍發展,那要是分開了以后,就是茅盾的地方,要不就讓他們在一起混雜同居,慢慢地同化。

不過在這里,自己現在根本說了就不算,要想讓自己能說了算的話,那就只有是搶在英國人進入之前,自己提前占領這里,以自己的文化形式,來占領這里,不過這當中也是有一些問題的。也就是說以蘇珊和阿芙娜艾比爾的能力,是不是能夠得到伊斯蘭教和猶太人的認可。

再有就是他們已經認可了,那阿芙娜艾比爾的影響力如何能到達這里,如果不行就得考慮在這里重新找代理人的問題了。不過李振華此時卻是想起了那一個,法國人嘴中野蠻“將軍”的形象,又出現在了李振華的腦海里。

要是把他放到這里來,那以后英國人要是來了,他一定會像是玩法國人一樣開始玩弄英國人了。

看到李振華一直在低頭沉思,蘇珊以為李振華面對著這里的復雜形勢,他要打退堂鼓了,于是她就小心地問道:“怎么對這里沒有信心嗎?”

李振華對她說道:“有了你的支持,我能沒有信心嗎?”

“不是我支持你,而是你在支持我,你怎么說反了?”

“不,這一定要得到你和阿芙娜艾比爾的支持才行的,走吧,我們回去。”

于是倆人又慢慢地走了回來,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好好地考慮一下的,回到了回到蘇珊的住處,李振華又了解了一下蘇珊現在手中的兵力情況,現在已經能夠拉的出來的部隊只有一個師,一萬多人,另外還有一個師也已經開始了訓練了,李振華知道只要是有了這兩個師,那問題就好說多了。

阿芙娜艾比爾那里的部隊不會比蘇珊少的,不過她那里還有一個伊拉克地區需要她去運作,她的部隊應該不算富裕,不過拿出一個師來那也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是在這里有上兩個師那就沒什么問題了。

一個是武力問題,再一個就可以是經濟方面的了,現在這里的人們生活上是極低的,那只要是讓他們的生活好起來,那同樣地也是可以收買人心的,生活好了他們就不會去再老是想著怎么去反對你了。

轉天又到特拉維夫去看了一下,這里的情況要比耶路撒冷好一些了,主要是這里靠近地中海,交通便利,土地也好一些,人民的生活也要富裕一些,據這里的情報人員說,英國人在這里的人員增加了很多,他們肯定要對這里下手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年去的。

李振華可以理解英國人的心理狀態,現在他們正在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那里打著呢,只要是他們在那里失敗了,他們下一步的計劃就一定會是這里了,在歐洲部分他們不行,那下一步他們就會對奧斯曼帝國(土耳其)的亞洲部分下手了。

而最好的地方也不過就是這里了,首先是地中海的沿岸地區,便于皇家海軍的進攻掩護,集結在埃及的部隊距離又近,而同樣地是支持了俄羅斯方面的戰場,同樣地是在打擊德國人的盟友,這里一定會把德國人的注意力牽扯過來的。

想到英國人的作法,自己也應該采取一些措施了,決不能讓英國繼續在亞洲地區繼續的搶占地盤了,他們的胃口很大,是永遠也不會停止他們擴張的腳步的,不過我們也要作一些工作了,本來是不打算參戰的,但是為了限制一下英國人。有時也不得不變更一下自己的計劃的……)更多舉報錯誤和落后的章節是對來書最大的幫助。本月來書小說推薦榜

小說分類排行榜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