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866章 詹天佑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866章 詹天佑

第866章 詹天佑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9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當時的詹天佑是從美國畢業回國的,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但是愚昧無知的清政府,他們不知道培養一個像詹天佑這樣從童年就出國的留學生,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他們稀里糊涂的就把詹天佑給派到福建水師去了,他被派到軍艦上去以后,因其是留洋的幼童,懂洋文,也會一些技術也就直接上了軍艦作了管輪,也就是一個輪機兵,而這時的一個輪機兵,從完全不會到精通也就是兩年就可以了,而詹天佑卻是整整地在美國學習了十幾年的時間。[]

直到和李振華見面,他的命運才改變了,而他們第一次見面,李振華就安排他去進行鐵路方面的建設工作去了,那是從防城到南寧的第一條鐵路的勘察工作,從那時起詹天佑也就和鐵路結下了不解之緣,而他們二人之間也結下了濃厚的感情,他們之間是弟兄關系、是朋友關系,最后才是君臣關系。

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近二十年了,雖然李振華要小一些,但是他對于詹天佑的關心,卻是遠遠地超過了對其它人的關心,有時為了他的身體健康問題,還要對他用命令的方式,但是他們之間的關系卻一直是十分地融洽的。

李振華尊重詹天佑,是因為他是一心為了國家的建設,他從來不顧自己的身體,因李振華最擔心的就是他的身體健康問題。他決不會讓他早早地就因積勞成疾而去世的。李振華認為詹天佑是國家的財富,決不會不珍惜他的。

李振華現在想的還是整個國際方面的問題,從今年開始戰爭就會不間斷地開始了,先是意大利與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之間的戰爭,而這一次的戰爭,就連飛機都會出現在戰場上的。軍事科技、戰術思想都會有新的進步的。

而現在自己帝國的軍事綜合力量,李振華已經覺得以中華帝國的實力,應該是達到了現在的最高水平,無論是陸軍、海軍(或者是空軍)都是世界第一位的,無論是對上任何的一個國家的軍隊。我們都可以占勝他們。

但是在一戰中,我們卻是不愿意參加他們之間的戰爭,讓他們去狗咬狗去吧,自己只要是能得到利益就行。自己不會白白地去損失自己的戰士的生命的。現在自己的帝隊有著二百萬的軍隊,以后還要進一步地減少,自己帝隊的數量要的不是多而是精,但是如此大的疆域要是沒有足夠的軍隊來保衛,那可也是不行的。(就到)

今后的發展方向那就是提高部隊的作戰能力,利用高科技戰爭來打擊自己的敵人,根本就不和他們進行面對面的戰爭,在他們還沒有發現自己以前,就出手消滅敢于來犯之敵,縮小部隊的傷亡減員。要想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只有一條,那就是利用高科技的作戰手段,打擊敵人消滅敵人。

要想真正的達到那樣的一種水平,那就是要繼續提高軍事科技方面的投入,提高部隊的科技能力,對敵人進行遠程打擊。

大橋上的路燈亮起來了,兩個人從深思中清醒了過來,他們緩緩地在大橋上向前走去,后面的隨行人員在后面慢慢地走著,詹天佑給李振華算了一筆帳。他說:“只需要五年的時間,每年以一百萬噸計算,我們過橋所省出來的時間和資金,就可以超過大橋的建設投資了。”

李振華笑了,這就是經濟效益。不過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時間上的節約,是不可能用金錢來計算的。現在雖然看不出來。但是很快人們一定會說出:“時間就是金錢”那一句名言的。

武漢市市長王文學找來了,原來做為東道主的武漢市,要宴請一下中央和各地來的有關領導及貴賓們,人已經到的差不多了,就是還少這兩位重量級的關鍵人物,所以他也就親自找過來了。

王文學也是從部隊轉業過來的,他見到李振華以后先是敬禮,然后把情況和李振華說了一下,請李振華趕緊的過去,李振華對這些是沒有什么興趣的,他看了一下詹天佑,詹天佑知道李振華的意思,但是他怕李振華要急著回北京,他就對李振華說道:“皇上,我們今天晚上再在一起談談吧,我現在回不去,想和你再說說,你就明天再走吧。”

李振華對詹天佑說了一句:“你也會這一套了啊,那我就明天再走,不過我估計今天你是沒時間陪我了,你就忙你自己的吧,有事我們回去再說好了。”

宴會上由于有了皇上的參加,氣氛自然也就熱鬧了許多,但是人們自然也就拘謹了很多,不過來賓們卻是異常的高興的。

詹天佑留下的原來他主要是為了對武漢長江大橋進行總結,同時也是對南京大橋的一個促進了,這兩條南北干線的復線工程已經完成了,現在主要是對南京大橋的攻關了,南京大橋之所以慢了一些,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長江在南京的這一段下面的地質情況過于復雜了。

南京長江大橋一共是九座橋墩,十孔,跨度超過了武漢長江大橋的跨度幾十米,武漢長江大橋的橋墩間跨度為一百二十八米,而南京長江大橋的橋墩間的跨度則為一百六十米,水下的地質情況分為了四種。

一是位于淺水面覆蓋層深厚的橋墩位,二是基巖好而覆蓋層較厚的橋墩位,三是基巖較好,覆蓋層較厚,但水位甚深的橋墩位,四是在水深、覆蓋層厚,但基巖強度較低的橋墩位,這四種橋墩位不能用同一種辦法建設橋墩,建橋梁的工程技術人員,他們采用了不同的處理方法來建設橋墩,這也是耗費時間最長的地方,李振華和詹天佑在這一方面觀點是一樣的,那就是時間必須是要服從質量,質量是絕對不能出現問題的。

大橋的使用時間,那最少也是要一百年以上的,南京長江大橋連接津浦鐵路和寧滬鐵路,它處于中華帝國最為發達的東部地區,所以說建設南京大橋的責任比武漢長江大橋還要重要的。(。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