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781章 德國的軍事代表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781章 德國的軍事代表團

第781章 德國的軍事代表團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當時在帝國內部是有很多的人要求將香港收回的,但是李振華卻是一直沒有同意,他的目的是以后拿香港作為一個談判的籌碼,以后在和英國進行談判的時候也好說話,現在自己還沒有能力到他們那里去取得一塊租借地的,要是有他倒是愿意也在英國本土租借一塊地方,讓自己也到英國去釣釣魚什么的

繼俄羅斯的政府代表來了以后,1908年的春天,德國方面又派出了他們的一個軍事代表團,這個軍事代表團的規格是最高的,帶隊的是德國赫赫有名的參謀總長,小毛奇上將

毛奇將軍的全名是赫爾穆特約翰內斯路德維希馮毛奇,這個健壯高大、長著一副寬大肩膀的人,還有著一副漂亮的八字胡,他待人和藹,舉止端莊,他與施利芬不同,他具有極為廣泛的興趣愛好,因此極受皇帝的寵信此外,在宮廷中一個人的外部儀表即所謂的“堂堂的軍人形象”也起著重要作用,至少威廉二世是這樣看的皇帝還深信,總參謀部由第二個“毛奇”來領導,會在世界上產生極好的印象

毛奇將軍在與皇帝的交往中要比他的先輩們精明得多,他并不是一個簡單盲目順從的士兵,也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宮廷侍臣他在接受參謀總長這個職務之前,向皇帝提出了一個先決條件,使皇帝及其侍臣們為之瞠目他接受這一職位的前提是:自他上任之時起,皇帝不得介入任何軍隊指揮問題,包括總參謀部的大型圖上作業或皇家演習這大大出乎威廉二世的意外,沒想到這個“尤利烏斯”皇帝習慣這樣稱呼小毛奇將軍,他竟然以這種方式將皇帝逼進死胡同但威廉二世還是屈從了

總參謀長這一職務對毛奇將軍而言可謂千斤重擔,因為在偉大先人的豐富遺產面前,他有些自慚形穢在培養總參謀部軍官的工作中,他不想讓任何不熟悉軍事情況的人介入也許他也看到了,皇帝在人品方面可以贏得人們的尊重,但在軍事上卻是個門外漢

如果說皇帝已經是一個性格復雜、神經敏感的人,那么毛奇的性格就加復雜和敏感在他當面向國君提出的條件中還有一個要求,即他在接任總參謀長之職前,還想以軍需總監的身份自主地領導1905年的大型秋季演習,這其中含有幾分驗證自我的意思

根據原參謀總長施利芬的評價演習的結果自然是出色的毛奇將軍在上任之初遇到一些困難之后便以驚人的度熟悉了他所肩負的繁雜工作,其地位也與日俱增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他繼承的是一個群絕倫的、打上施利芬烙印的機構用中華帝國的話來說,那就是有些“狐假虎威”了,不過不管怎么說他還是順利地接過了總參謀長的職權

在俄國革命和德、法在摩洛哥問題上日益緊張的陰云籠罩下,毛奇將軍于1906年1月1日登上軍隊總參謀部參謀長的寶座,同時他也成為了陸軍上將兩年以后,因為國家的利益,他親自來到了中華帝國就解決以后德國在軍事方面的補充問題,他要親自向中華帝國的高層進行會談,取得一個能讓他徹底放心的保證

和毛奇將軍同來的人包括:第一軍需長施泰因將軍和進軍處處長魯登道夫少校,自1908年起他們就經常在一起研究有關《計劃》的執行問題,探討了他的最考慮施泰因將軍是一個勤奮忘我、仔細認真但也拖泥帶水、優柔寡斷的人而魯登道夫少校則是親身參與了制定《計劃》的人

既然有這兩個人一起前來,那就說明毛奇將軍對于《計劃》的執行,他是有顧慮的,要是沒有顧慮完全可以不讓這兩個人到這里來了施里芬對于自己的計劃是肯定的,但是他同樣對于中華帝國方面能在兩天的時間內,就會出現一個與自己的思路完全一樣的東西他也感到很是吃驚,回去他自然要和自己的繼任者去說了

而小毛奇將軍聽了以后也是感覺有些不可思議,德國的這一《計劃》那絕對是絕密級的,向外透露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們對于中華帝國方面的軍事指揮手段也不得不服,既然有了知音,那就應該在一起進行一下探討了,再加上有一些需要和中華帝國方面當面談的東西,毛奇將軍也就順理成章的到中華帝國來了

一方面是和中華帝國目前關系比較好,再一個是已經提前進行了協商,毛奇將軍在到達北京的當天,就受到了中華帝方的熱情歡迎,第二天就和軍方的高層進行了會晤,大家在一起談的很愉快,對于雙方多年來的合作都表示了滿意,同時對于以后的合作也是充滿了希望同時他也知道中華帝國的皇帝陛下,將要于兩天后接見他們一行

在他們的盼望中,他們終于見到了這位中華帝國的皇帝陛下,他們都知道中華帝國的皇帝年輕,但是他們沒有想到他會如此的年輕,他們對于中華帝國的皇帝陛下那是非常的尊重的,因為他們是軍人,而能讓軍人敬佩的,那只能是他那赫赫有名的戰功,而李振華最不缺少的就是戰功了

而李振華許多的軍事理論和著作,也已經在世界上開始流傳了,本來他也沒有什么興趣對外說這些地,但是他在軍事學校里一開始親手寫的東西,以后人們總結的東西,隨著他的身份的變化,這一切也都被人們收藏了起來,而他的一些戰術原則,指揮作戰的戰例也都已經收入了中華帝國的軍事著作中去了說他是現代戰爭中最偉大的戰略家也不為過,這樣的人物對于自己將要執行的《計劃》,是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面對這一位比自己小了將近一半的年輕皇帝,毛奇將軍的心中沒有一絲的不敬,既然是來請教的很快他們就談到了《計劃》上,由親自參與制定《計劃》的魯登道夫少校講了一下大概的情況)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