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760章 商品博覽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760章 商品博覽會

第760章 商品博覽會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卷發展

本站公告


與此同時,中華帝國的商品博覽會,也在上海如期進行,上海市長朱保三和商業部的幾位領導羅漢,曾經到美國去過的宗新華,還有一位就是從河間來的陸軍平,以他們三位在上海進行負責。

除了正在進行全運會緊張工作的北京市以外,同樣是在緊張地工作著的,還有上海市和它周邊的一些地方,為了搞好這一次的商品博覽會,朱保三和北京來的三位領導,可真是費盡了心機。

他們幾個人作了一下分工,由朱保三負責博覽會會場的建設工作,陸軍平在會場內進行各種商品的組織、調運和實地安排的工作,宗新華負責整體的廣告處理,而羅漢則是在進行總體的負責,每天他們都要在工作一天之后進行總結,然后提出第二天的工作重點,同時他們還要穿插一下,相互之間還要都看一下,看看工作有沒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

博覽會的主會場在靜安寺的西面,一大片地早已經全部清理干凈,建起了一大片新的展覽用的大廳,同時用臨時的建筑材料在它的周邊搭建成了許多的小型展覽廳,大廳里進行了分割,按一些商品和國家、地區進行布局,他們所有的參加展覽的商品,都是提前報名參加的,如果你要是沒有提前報名,那地方就不好安排了。

后世的世界商品博覽會,是按國家和地區進行布局的,但是現在的博覽會卻是按商品來分布的。首先是中華帝國的一些傳統出口商品,如瓷器、茶葉等,瓷器那是一定要擺放在明顯的地方的。再說了其它的國家也不生產這玩意兒,在瓷器的展出大廳里的。也就全是中華帝國的產品了。

茶葉一項也是大宗的產品,人們一走近那里就已經聞到了濃濃的茶葉香味,雖然包裝已經大部分的都換了,但是還是有一些散裝的貨,同時也有一些是要讓人們進行品嘗的。

白酒也是一大類,傳統的名酒茅臺、五糧液、山西的汾酒、陜西的西鳳酒,北京的牛欄山二鍋頭,安徽的古井貢酒,產品的包裝也是五花八門的有瓶子裝的,有壇子裝的。還有木桶裝的。

他們擺放的也很有創意。一只巨大的壇子可以裝下將近一噸酒,而一只小巧玲瓏的小瓷壇,卻是只能裝下一兩白酒,但是它的造型卻是古樸典雅讓人愛不釋手。還有一些古代有名的畫像在那里,什么“李白斗酒詩百篇”、“魯智深醉打山門”等。

蘇杭一帶的那些精美的絲綢面料。獨特的繡品,現代工藝水平的布匹,也是非常的吸引人的。

沈陽的重工業產品、江南機械總公司的產品,造船設備,這些重型機械,他們的廠家只是把一些模型擺放在了那里,這些模型制作的惟肖惟妙,和真的機械設備是按比例縮小的,水壓機。龍門吊等,每一件設備的前面都有一本小冊子進行介紹。而對產品的介紹卻是圖文并茂了,既有文字的介紹,還有一些照片附在上面,大量的數據也在上面。

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忙碌,所有的產品都已經擺放完畢。一些國外的產品也加入了進來,英國的機器電力設備、德國的一些新的科技產品,美國的一些機械,印度的茶葉,蘭芳共和國的香料,橡膠等。

幾位領導坐到了一起,雖然北京的全運會還沒有開始,自己定的開始的時間還差兩天,但是各地的商家卻是來了不少,因此幾個人在一起經過商議,決定不再等候全運會的開幕了,他們考慮到一些商家的利益,決定開始進行展出。

在展覽主大廳的前面,他們也豎立起了一溜十幾根的旗桿,同時舉行了一個升旗的儀式,把參加展覽國家的國旗掛了上去,順序就按中華帝國的傳統作法,首先是自己的國旗,因為自己是東道主嗎。

然后就是按其它國家翻譯成中文以后的文字筆畫,按數字多少進行排列,人們對這種方法覺得很新奇,他們也沒有提出什么意見來,不過每個國家要提供自己國家的國歌樂曲,東海艦隊的水兵軍樂隊為他們演奏國歌,升起他們的國旗。十幾面國旗在那里迎風招展,也是非常的好看的。

儀式結束以后,展覽會開始,眾多的商家和觀眾一起進入了大廳里,各自對自己所中意的產品進行參觀和選購。

個體的商家中間的只能是一些日用品,他們有的是要采購布匹、服裝、家用電器、糧食,還有那些傳統的商品等,商品如此之多,讓他們大飽眼福,數不清的商機在等待著他們,這一次的中華帝國之行可不白來,大量的產品可以供自己進行選購,回去以后那就是大把的票子啊。

一些采購都是有針對性的,如有的國家要看一些機器設備、鐵路交通方面的有的是在采購軍火裝備,有的是造船機械,有的是糧食作物,有的就是石油產品了。

商品博覽會的當天,一些負責軍火方面銷售的有關人員正在自己的心里抱怨,別人都在忙著,而只有我們這里卻是冷冷清清,根本就沒有人前來,哪怕就是來看一看也好啊,而他們的負責人卻是說道:“不要著急,我們的商品和其它的商品不一樣,我們這里就是來了人,他們也不會馬上就下定單的,我們商品那必須是要由他們的國家首腦來定的,他們只能是來看一下,他們作不了主的。”

原來這些人員只有一部分是真正的軍人,而另外則是一些軍事科技人員,還有一些則是由軍事學院來的“志愿者”,同時她們也要兼任翻譯的工作。那些人們正在說著,突然看到有幾個人正在向這里大步走來,領頭的人有七十左右歲的樣子,他是一個高鼻子,藍眼睛,金黃色的頭發,頭頂上的頭發已經有些謝頂了,臉色有些蒼白,而鼻子上則是一副近視眼鏡。

幾個負責軍火銷售的軍官們馬上就精神了起來,他們要把最標準的軍人風度來迎接自己的第一批客人,因為他們已經看出來人絕對是一群軍人,而且是紀律最為嚴明的軍人,他們有著整齊有序的步伐,身板都是挺直的,雖然沒有穿著軍服,但是軍人的風度卻是一點兒也沒有減少。(。。)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