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536章 專業事情專業解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6章 專業事情專業解決

第536章 專業事情專業解決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原來李振華是不打算現在開發盤錦油田的,但是由于沈陽汽車廠的投入,讓這里的成品油需要大增,他只好是把這里也放開了。一支勘探隊伍在盤縣和大洼縣沒怎么費事,就發現了這里的地下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那些勘探隊的工人們都說,皇上是怎么知道的,這里的下面就會有石油,結果,人們只是打了一口探井,就發現了這里的下面全是油啊。

他們不知道,那東營的地皮也是皇上先要下來的,然后開采出了石油,就是那新疆的“黑油山”克拉瑪依,也是皇上先提出來的,現在又在這里發現了大油田,這皇上的心里還有多少秘密?

別人不知道,但是作為遼寧省的行政長官唐杰書,他是清楚的,也就堅定了他繼續為這個國家努力工作的信念,當然了李振華對他的工作也是最為滿意的,因為只有這個唐杰書在東北搞出了這樣大的一個重工業基地。李振華又在想要是讓他來管理整個帝國的工業建設,那一定會比張之洞要強的多的。

現在提出來明顯是不合適的,等到對俄軍的戰爭結束之后再說吧,一些高層的領導,也要適當地進行一下調整了。

李振華又在看著墻上的東北地圖了,唐杰書知道李振華現在的心里正在想什么,他是從經濟的角度去看的,他知道皇上要在海參崴一帶發起大規模的戰役,沒有一條快速的后勤供應通道是不行的,而通往海參崴的鐵路是沒有的,最近也就是從吉林的長春,向向東修建一條鐵路,現在是考慮戰爭,那以后就是經濟建設的一條大動脈。

沒有鐵路的支持是不行的,從庫頁島進行支援那是舍近求遠,根本就不合適,那就是說,自己要為皇上考慮在長春吉林到延邊一帶修建一條鐵路了,要是沒有這樣的一條鐵路,那皇上的總體計劃是不能完美的實現的,于是唐杰書指著地圖對皇上說道:“皇上,我想在這里修建一條鐵路,以后便于我們和東部地區的聯系。”

李振華聽到唐杰話,笑了,他對唐杰書笑道:“知我者,唐省長啊。”李振華轉身回到茶幾前:“來我們坐下說。”

“其實說起來,我是猜到皇上的想法,才說的。”唐杰書喝了口茶,接著說道:“此一時乃是軍事用途大于民用,然而戰爭之后則是民用大于軍事了。”

李振華笑著鼓勵他讓說下去,唐杰書也不客氣,接著說道:“假如我們前線一打起來,作為遼寧省,當是支援前線的第一線,這個是誰也可看出來的,如果沒有一條方便快捷的鐵路,那必然是以汽車為主,如果要是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對前線進行支援,我估計得要三千輛汽車,這還不能保證軍事上的需要,如果要是有一條鐵路,那我們就可以方便多了。”

唐杰書在桌子上用水比劃著:“現在我們已經把鐵路修到敦化了,在往前也就沒有多少了,以東北地區便利的條件,要想修通這一條鐵路,根本就用不了多少時間的。”

李振華笑著點頭,唐杰書又用手指著背面的牡丹江說道:“如果在這里也可以,從北面接近海參崴和雙城子,也是個不錯的辦法,不過從這里走的話,那修鐵路的時間要長一些了。”

“為什么?”

“相對來說,這里的氣候要比那里強一些,那邊一但要是下了雪,那里也就不能施工了,而這里要好一些。”

“對,就是這個道理。”李振華在沉思,究竟走哪邊比較合適,說實話,李振華自己心里沒底,這個問題要專業的人員來回答,自己不能盲目地就說話,雖然李振華并沒有把皇權看的過于重要,沒有像人們說的那樣。皇上是“金口玉言”,還有什么“君無戲言”,但是作為一個高級領導,也是不能隨便亂說話的。有時造成的影響,可是很壞的。

于是李振華就把蔡鍔叫了過來,對他說道:“你專門到北京去一趟,找到鐵路方面的人專門咨詢一下,我們打算修建這兩條鐵路當中的一條,以一年時間為期,看哪一條比較合適。”

蔡鍔仔細地看了一下這兩處鐵路的情況,心中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然后他向李振華和唐杰書告別,出門走了,這事不能用電報,只能是面對面的去進行探討,研究或者是要進行論證,不是一兩句話就可以定下來的。鐵路方面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論證,找出一條合適的線路來。

李振華提出要到鞍山鋼鐵廠和汽車廠去看一下,唐杰書高興地答應了,第二天倆人一身便衣到重型機器廠去了。幾個警衛員跟在了后面,一共是兩輛汽車,很快他們就到了重型機器廠,這個重型機器廠就是一些小型機器的母機,只有用它們的那些大型設備地可以制造出一些小型的機器和設備。

我國的煉鋼最早的是在1890年當時的“江南機器制造總局”建立3噸和15噸酸性平爐各一座,是中國最早的煉鋼平爐。

他們先是來到了重型機器廠的煉鋼車間,巨大的煉鋼車間里,一臺平爐正在出鋼,身穿白色帆布工作服的工人們,正在緊張地工作著,平爐的門打開了鋼水從爐中奔騰而出,直接就流進了下面的鋼水包中,鋼水出完以后,上面巨大的天車把鋼水包吊起來,到一邊的鋼模那邊去,開天車的是一位姑娘,她準確地把鋼水包吊到了,鋼錠模前面的出口處,鋼水包下面的出口打開,鋼水順利地進入了模型中。

整個工作順序井然,每個人都準確地執行著自己的任務,幾個鋼水包順序而行,沒有出現任何的混亂。

車間內的噪聲很大,他們之間也不好說什么,他們出來以后,唐杰書才對李振華說道:“原來我們只有最大十五噸的平爐,現在已經是三十噸的了,尤其是咱們盤縣和大洼縣出了石油以后,重油和碴油的供應充足,平爐的燃料供應量十分地充足,鋼的產量也提升了很多。”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