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81章 懲漢舊官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1章 懲漢舊官僚

第481章 懲漢舊官僚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30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480章建立科技大學

“就是要這樣,要不然你們付出了艱苦的勞動,生活反而不如工人們,那不就讓生產者失去信心了嗎?我們的國家就是要讓我們的人民全都富裕起來,你只要勞動,那就一定要得到報酬的,當然了誰要是不勞動那就沒有辦法了,你要是挨餓,是沒有人會去可憐你的。”

利用這一段,李振華還到當地的一些農戶家里去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當地的風俗、民情,看到那些人生活的都還算可以,總之這里原來是天高皇帝遠,沒人管的地方,現在已經改朝換代了,人們的生活沒有大的變化,但是相對來說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是非常低的,這里的人們大都是文盲,這不行,要盡快地讓他們進行改善,生活要好一些文化水平一定要提高。

人們對于他這個皇帝并不了解,但是他們是皇帝的,那些英勇的軍人們把俄軍給打跑了,他們也有一些人參加了戰斗,是誰領導他們打敗了俄軍的,他們對于新政雖然了解不多,但是他們都最起碼是沒有那些兇狠的官員們來這里和他們要稅了。

看到當地人的生活,李振華覺得這里的管理是相當落后的,要派出一些年輕,有責任心的官員到這里來進行管理,這些官員一字不茍要把民眾的疾苦放在心里才行,現在當地人挖的藥材、打獵收獲的皮子,都要有人來收購,不能讓那些黑心的商人在繼續欺騙他們,要組織官方的收購隊伍下來,對他們手中的進行收購。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動員他們搬家,集中到一起去住,如果有了病的,不至于因為種種原因的耽誤而無謂地犧牲,還有孩子們的教育等,這都是要考慮的,還有以后農場擴大了,他們那一點點的地也要集中起來,雖然國有資產,但是人們現在還認識不到,那就要逐步地讓人們都能明白才行的。

還是干部不足啊,那就先從軍隊中選派吧,那些有血性的戰士們是會對的同胞非常好的,只要上面引導的好,下面是不會出大問題的,一個縣一級的領導干部,要是把心全放在老百姓的身上,那這一方的老百姓是會得到好處的。要進行這一方面的工作,在全國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官員,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作出更大的成績。

幾天以后,張作霖派出車隊給他們這里送來了大批的給養,全是按戰斗部隊的標準發放的,張作霖也清楚,沒有糧食那是不行的,人家在那里辛辛苦苦地勞動種糧食,而且勞動強度很大,特別是那里的一些人可都是勞苦功高的英雄,沒有誰吃的也要保證他們的,要不然皇帝那一關可是不好過的呀。

張作霖很聰明,他孔同時派出了一些官兵們幫助這些農場的工人們,幫助他們進行工作,增加人手,以后不要大量地增加人口和勞動力,只有人口增加了,勞動力多了才會有大量的產出的。

看到農場的給養問題解決了,李振華、孫文高興地笑了,兩人離開了這里,但是在火車上他們還是在繼續為這個問題在籌劃著,一是勞動的人手要夠,設備機器也要上馬,他們的經驗已經有了,那就是進一步地去擴大了,以他們的模式為樣本,在這里大張旗鼓地進行農業建設,要在各方面對他們進行,同時還要建立一個科研機構,對糧食作物、棉花、油料等農作物進行培育研究,一是提高產量,再就是在提高他們的適應性,再者就是對那些糧食進行深加工,后世的水稻已經種到了最北面的漠河,現在只有想法不行要有一批農業方面的科學家。

光是依靠傳統的方法是不行的,要敢于創新,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對于國外的一些好的農作物品種,也要想辦法進行引進,農業科技主要在基層,但是也要有一些高級的農業科技人員在北京,原來對于軍工企業抓的比較多,現在形勢需要去管理更多的,那就要在北京建立一個綜合性的科技場所。

李振華把的想法和孫文說了一下,孫文很感興趣,他也同意在北京搞一個農業科技大學,專門對各個領域的尖端科學進行研究,然后進行有償服務,沒有經濟收入那就先由國家養著,時候有了收入再說好了。

在火車上只是一個想法,但是到了北京以后,思路就完全清楚了,李振華馬上請在北京的各位領導,大家在一起商議一下,關于建立一個科研機構的問題,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決定馬上就在北京建立一所科技大學,它將包括各種領域的關鍵問題,像是鋼鐵方面對于鋼鐵的冶煉、提純,節約燃料等方面的問題,煤炭的綜合利用,石油產品的研究開發,電子工業、汽車工業,水力電力,船舶工業,航空工業等,關于軍工方面先不在一起,讓他們先搞著,以后是不是合并看情況再說。

建立全國的軍火科研基地,那就讓他們在天津大學吧,天津大科學校,以它們為主搞一個科研基地,專門進行武器方面的研究。

散會以后,各有關的部門馬上行動起來,開始作必要的準備工作,另外李振華提示大家,我們的勞動力現在還是不足,那就想辦法讓婦女們能夠參加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為的家庭增加收入,在這一方面那些滿族人作的比較好一些,原因一是她們的家庭失去了原來固定的收入,必須出去工作,才能讓的一家子都能吃飽吃好,再一個就是原來的滿人并不像原來的漢人那樣封建。

現在的一些地方是有一些婦女在工作了,南方的紡織工人,不全都是女工嗎,一些老師、記者、商業等行業都出現了女性,現在還不夠,那就再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和鼓勵,讓更多的婦女從家庭中解放出來,還有各地的政府官員、軍人家屬,知識分子、商人等都要領頭動員的家里人出來工作,同時也要對女孩子的教育進行扶持,請基層的教師們在這一方面多作一些工作吧,對于那些家中有孩子的家庭,多跑一下,誰家有女孩子,也要去上學,慢慢地也就行了。


各位政務院的領導們下去這一轉,還是很有作用的,他們對于發現的問題都能很好的進行處理,對于下面的工作,對于能夠認真地執行上面政策的官員進行了大張旗鼓的表揚,同時對于一些遠遠落后于形勢有官員們,他們也能夠敢于進行處理。前往廣東的馮國璋就是一個典型。

廣東的廣州,很早以前就是洋務工作最為活躍的地區,再加上李振華的興華公司最早從兩廣這里起家,新的中華帝國建立以后,人們從心里感到高興,但是也總是有一些的人思想還是停留在滿清政府時的態度,惠州地區的最高首長劉寶林,現在人們已經把他稱之為惠州市長的劉市長,他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盡管朝代已經變了,但是他還是在用滿意清時的那一套作法來行事。

上面的有關條令下來,他還是用原來的辦法,讓下面的人去干,劉寶林只是每天在喝著小酒,對于上面布置的工作,從來沒有認真地去執行過,雖然省城不遠,由于省長是他的老上司,他也一直沒有重視起來,只是到時候會給省長送上一份厚禮,工作則是得過且過了,每天還是該吃就吃,該拿的照拿。

馮國璋到了廣東省以后,沒有久留就去了廣西,因為廣西那里有很多的事情,他要代表李振華去看一下的。特別是防城的工作,一直在全國走在了最前面,他是必須要關心的,也就沒有怎么耽誤,就去了廣西的防城市,劉寶林知道以后,心中大喜,他認為馮國璋這個欽差大臣是不會再回來了,他就和原來每天一樣,繼續地在喝他的小酒,然后經常到青樓里去花天酒地,手下的一幫子人也投其所好,不斷地給他找個美女,以博得他的歡心。

可是有一件事卻是讓他開始頭痛了起來,由于這里執行的是開放政策,很多的外國人到這里投資作生意,給當地也創造了更大的收入,但是有一個英國人從香港來到了惠州,他看上了一家中國人商鋪的位置,通過送禮等暗箱操作方式,得到了這個店鋪的地方。

本來這家的中國老板經營也是不太好,但是他也不愿意就這樣把一個鋪子讓給了外國人,但是由于官府的一些人對他進行威脅利誘以后,他也就放棄了和對方進行爭執的心思,準備把豪俠鋪子轉讓出去,但是這家主人的孩子叫作林繼先,他正在廣州大學上學,而且學習的還是經濟管理科,正巧學校放假,他就回到惠州的家里來了。

看到家里正在準備把鋪子撤銷,于是急忙就問是怎么回事,他的父親就和他情況說了一下,林繼先是個孝順的孩子,他原來由于上學,也沒有過多地參與父親的商鋪,但是他早就準備等自己畢業以后,父親年紀也大了,他打算以后由自己出面來經營這個店鋪了,現在父親要撤銷這個鋪子,他就表示了自己不同的意見。

但是自己的父親就把官府來人進行威脅利誘的事情和他說了,父親認為這是胳膊擰不過大腿的事,只好是認了,但是這關系到以后自己一家子的吃飯問題,林繼先就和父親說了這一個店鋪的重要性,以及自己想利用這個問題店鋪實現自己夢想的計劃。

聽到兒子的計劃,老人有些后悔了,但是由于已經同意了把店鋪交出去,自己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由于兒子和老伴的堅持,讓老林頭有些不好辦了,但是他還是答應,等第二天去向英國人說明,自己的店鋪不再轉讓了。

第二天,老林頭看到前來接收的英國人對他們說道:“這個店鋪我不再轉讓了,要留下給孩子自己經營。”惱羞成怒的英國人馬上就急了,他到惠州市政府去,向他行過賄的市長大人去進行要挾,看到這樣的刁民出爾反爾,這個劉大人馬上就火了,要是這個轉讓不成,自己拿人家的錢也就不好說了,馬上下令讓手下的士兵把老林頭給抓起來,對于這等出爾反爾的人不來個嚴加管教是不行的。

這一抓人事情就鬧大了,林家雖然說了先是答應后來又反悔,事情作的有些不對,但是作為地方上的官員,你把工作作了,也就行了,但是不能馬上就抓人的,但是由于這個劉寶林,還是用的清時的作法,他認為自己就是這里的老大,沒有必要去給他作工作,你出爾反爾就是不行,就是刁民。

一過堂,那個林老爺子,認為現在是中華帝國了已經改朝換代,你在這樣就不對了,他也硬了起來,死活不同意轉讓了,那里英國人又是不依不繞的,弄的這個問題劉大人很是被動,一看自己的臉面已經丟了,于是就對這個“刁民”大刑伺候,可沒想到林老爺子,卻是一下子死于非命。

于是劉大人馬上命令自己的手下,把再次到市政府來喊冤的林繼先也給抓了起來,并且讓手下的人封鎖消息,不讓消息傳出去,等級以后時間表長了再解決這個事情。

然而沒有不透風的墻,事情很快就傳了出去,不久廣州的報紙上也登載了這件事情,這一下子事情就鬧大了,正在廣西進行考察的馮國璋就知道了這個事情,于是他在廣西的工作結束之后,就再次回到了廣州市,他向當地的官員們了解上事情的情況。

廣州的那些官員們由于和劉寶林同時在一起當官的,都有些官官相護的意思,馮國璋也沒有了解到真實的情況,馮國璋馬上就明白,這里面是有問題的,于是馬上派出自己手下的人員到惠州去了解情況,很快就把事情的原委了解的一清二楚。

馮國璋由于經常和李振華在一起工作,知道李振華的脾氣,馬上就親自趕到了惠州。

劉寶林正在和幾個青樓的女子尋歡作樂,當他聽到馮國璋已經到了惠州的消息以后,他馬上就嚇壞了,急忙召集手下的那些官員們,商議對策,如何逃過這一劫。

請大家每天一次,我們的發展,謝謝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