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

第480章 建立科技大學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第二卷發展

“就是要這樣,要不然你們付出了艱苦的勞動,生活反而不如工人們,那不就讓生產者失去信心了嗎?我們的國家就是要讓我們的人民全都富裕起來,你只要勞動,那就一定要得到報酬的,當然了誰要是不勞動那就沒有辦法了,你要是挨餓,是沒有人會去可憐你的。”

利用這一段,李振華還到當地的一些農戶家里去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當地的風俗、民情,看到那些人生活的都還算可以,總之這里原來是天高皇帝遠,沒人管的地方,現在已經改朝換代了,人們的生活沒有大的變化,但是相對來說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是非常低的,這里的人們大都是文盲,這不行,要盡快地讓他們進行改善,生活要好一些文化水平一定要提高。

人們對于他這個皇帝并不了解,但是他們是皇帝的,那些英勇的軍人們把俄軍給打跑了,他們也有一些人參加了戰斗,是誰領導他們打敗了俄軍的,他們對于新政雖然了解不多,但是他們都最起碼是沒有那些兇狠的官員們來這里和他們要稅了。

看到當地人的生活,李振華覺得這里的管理是相當落后的,要派出一些年輕,有責任心的官員到這里來進行管理,這些官員一字不茍要把民眾的疾苦放在心里才行,現在當地人挖的藥材、打獵收獲的皮子,都要有人來收購,不能讓那些黑心的商人在繼續欺騙他們,要組織官方的收購隊伍下來,對他們手中的進行收購。

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動員他們搬家,集中到一起去住,如果有了病的,不至于因為種種原因的耽誤而無謂地犧牲,還有孩子們的教育等,這都是要考慮的,還有以后農場擴大了,他們那一點點的地也要集中起來,雖然國有資產,但是人們現在還認識不到,那就要逐步地讓人們都能明白才行的。

還是干部不足啊,那就先從軍隊中選派吧,那些有血性的戰士們是會對的同胞非常好的,只要上面引導的好,下面是不會出大問題的,一個縣一級的領導干部,要是把心全放在老百姓的身上,那這一方的老百姓是會得到好處的。要進行這一方面的工作,在全國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官員,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和鼓勵,讓他們作出更大的成績。

幾天以后,張作霖派出車隊給他們這里送來了大批的給養,全是按戰斗部隊的標準發放的,張作霖也清楚,沒有糧食那是不行的,人家在那里辛辛苦苦地勞動種糧食,而且勞動強度很大,特別是那里的一些人可都是勞苦功高的英雄,沒有誰吃的也要保證他們的,要不然皇帝那一關可是不好過的呀。

張作霖很聰明,他孔同時派出了一些官兵們幫助這些農場的工人們,幫助他們進行工作,增加人手,以后不要大量地增加人口和勞動力,只有人口增加了,勞動力多了才會有大量的產出的。

看到農場的給養問題解決了,李振華、孫文高興地笑了,兩人離開了這里,但是在火車上他們還是在繼續為這個問題在籌劃著,一是勞動的人手要夠,設備機器也要上馬,他們的經驗已經有了,那就是進一步地去擴大了,以他們的模式為樣本,在這里大張旗鼓地進行農業建設,要在各方面對他們進行支持,同時還要建立一個科研機構,對糧食作物、棉花、油料等農作物進行培育研究,一是提高產量,再就是在提高他們的適應性,再者就是對那些糧食進行深加工,后世的水稻已經種到了最北面的漠河,現在只有想法不行要有一批農業方面的科學家。

光是依靠傳統的方法是不行的,要敢于創新,敢于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對于國外的一些好的農作物品種,也要想辦法進行引進,農業科技主要在基層,但是也要有一些高級的農業科技人員在北京,原來對于軍工企業抓的比較多,現在形勢需要去管理更多的,那就要在北京建立一個綜合性的科技場所。

李振華把的想法和孫文說了一下,孫文很感興趣,他也同意在北京搞一個農業科技大學,專門對各個領域的尖端科學進行研究,然后進行有償服務,沒有經濟收入那就先由國家養著,時候有了收入再說好了。

在火車上只是一個想法,但是到了北京以后,思路就完全清楚了,李振華馬上請在北京的各位領導,大家在一起商議一下,關于建立一個科研機構的問題,他的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同,決定馬上就在北京建立一所科技大學,它將包括各種領域的關鍵問題,像是鋼鐵方面對于鋼鐵的冶煉、提純,節約燃料等方面的問題,煤炭的綜合利用,石油產品的研究開發,電子工業、汽車工業,水力電力,船舶工業,航空工業等,關于軍工方面先不在一起,讓他們先搞著,以后是不是合并看情況再說。

建立全國的軍火科研基地,那就讓他們在天津大學吧,天津大科學校,以它們為主搞一個科研基地,專門進行武器方面的研究。

散會以后,各有關的部門馬上行動起來,開始作必要的準備工作,另外李振華提示大家,我們的勞動力現在還是不足,那就想辦法讓婦女們能夠參加勞動,為社會創造財富,為的家庭增加收入,在這一方面那些滿族人作的比較好一些,原因一是她們的家庭失去了原來固定的收入,必須出去工作,才能讓的一家子都能吃飽吃好,再一個就是原來的滿人并不像原來的漢人那樣封建。

現在的一些地方是有一些婦女在工作了,南方的紡織工人,不全都是女工嗎,一些老師、記者、商業等行業都出現了女性,現在還不夠,那就再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和鼓勵,讓更多的婦女從家庭中解放出來,還有各地的政府官員、軍人家屬,知識分子、商人等都要領頭動員的家里人出來工作,同時也要對女孩子的教育進行扶持,請基層的教師們在這一方面多作一些工作吧,對于那些家中有孩子的家庭,多跑一下,誰家有女孩子,也要去上學,慢慢地也就行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