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32章 航空母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2章 航空母艦

第432章 航空母艦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7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書名:



航空母艦的工作(戰斗)區域劃分主要就是三方面,一是飛機的起飛區、二是飛機的降落區,三是飛機的停放區,現在的母艦上飛機還是比較少的,可以在下面的艙里停放上百架飛機,但是要有一個能把飛機從機庫到甲板進行升降的幾臺升降機,用于飛機的進入艙內,和取出飛機用于戰斗或者是執勤。

新設計圖把這些問題都考慮了進去,總長度為二百一十米,航速為二十七節,以煤和重油為燃料,這也是與其它國家不同的,連續航行可以達到四千二百海里,這和一艘大型的戰列艦是差不多的,由于它沒有那么多的重炮,防護用的裝甲也比戰列艦要薄的多,所以重量輕了很多,飛機放在了中層和下層,由四個升降機提升和降落。下面可以存放八十多架飛機。

飛機的起飛不是問題,關鍵是降落,經過飛行部隊提出的數據,起飛只要用幾十米就可以了,但是降落用的跑道就要長一些了,但是李振華建議:航空母艦在起飛飛機和接收飛機時要逆風行駛,起飛時飛機向前起飛,降落時飛機在它的后面對準跑道,這就可以減少降落的跑道了;再有就是可以在飛機的后面加上一只降落傘,當飛機降落時,降落傘打開,可以降低飛機的速度。迫使飛機逐步降低速度到最后停下來,也可以在飛機的后面加上一個尾鉤,用它掛在航空母艦上的攔阻索上,就可以讓飛機停下來。

最主要的問題是,中間的航行控制部分給放到了一側,這是現在的各海軍大國所沒有考慮到的。這也是讓一些海軍大國所看不上眼的,當他們以后看到中國的航空母艦照片以后,他們認為中國人這是搞了一個大玩具,這根本就沒有什么實用價值,那位中國的最高領導人的腦子進水了,搞什么不行非要搞這樣一個偏離重心的東西出來,要是有了風làng,那還不馬上翻了嗎?

他們對此的反映如此強烈,也讓中國的海軍大為高興,我們要是不把重心問題解決了那還能是航空母艦嗎?那就干脆叫“翻船”得了。這樣一來航空母艦的設計就定了稿了,由旅順船廠開始建造,對于那三艘巡洋艦按原來的計劃由防城、上海和福建建造。

下面就是新式的護衛艦了,他們的設計中新增加了一個聽音室,專mén用于對敵方的軍艦進行監聽,現在只能是被動“聲納”,以后有了經驗和條件再搞主動的“聲納”系統。同時要在護衛艦的軍艦上面,搞深水炸彈用于對敵人的潛水艇進行攻擊。

等搞出經驗以后在潛水艇上也要搞“聲納”系統,這是便于對敵人進行攻擊的主動武器,在水下就可能聽到敵人軍艦的聲音了,軍艦和貨船的聲音是不一樣的,但是對于停止中的軍艦,它就沒有作用了,不過潛水艇還有它原來的潛望鏡可以用的。

魏翰他們用了兩天的時間,最后同李振華把所有的軍艦要求全都定了下來,派出專人送到各造船廠去,對于送航空母艦的圖紙到旅順去,魏翰決定自己親自到旅順去一趟,因為這個航空母艦的情況只有他最清楚,其它的圖紙就由別人送吧,送到那里以后就要在當地和那些船廠一起建造軍艦了,等到把軍艦完成,他們才能回來的。

但是對于魏翰,李振華卻是讓他送到以后,馬上讓他回來,終究魏老年紀大了長年在外邊也不是好事,但是魏翰卻說道:“我到了旅順,就在那里在建立一個家好了,所有我的人都和我一起去,在那里呆上一段時間,不會有事的,你就放心吧。”

經過在火車上的長途旅行,魏翰到了旅順,前來迎接的人很多,有海軍的、有船廠的還有地方上的官員們,站在最前面的是那位自己推薦來的張佩倫,終究是在福建船政大臣的任上呆過的,他現在已經作好了一些準備工作,就等魏翰的到來了。

魏翰一到各位有關的人中就先召開了一個工作會議,會上魏翰把旅順廠的任務交待了一下,他們說了一些注意事項,特別是保密工作,他是特別強調了的,在航空母艦形成戰斗力之前不能讓外國人得到一點的消息。

作為船廠老大的張佩倫是深知這個問題的重要xìng的,因此他也一直強調這個問題。他這一次是鐵了心的要把工作作好的,這一次和原來不一樣了,原來是自己的工作要處處受到上面的約束,現在李振華根本就不管你的過程,他只要你的結果,因此張佩倫知道,這是自己一生中最后為這個國家出力了。

自己這一來只能搞好,不能出一點的問題,否則的話自己對不起李振華的知遇之恩,也對不起自己的老泰山李鴻章,他一來就把自己的夫人,李菊藕帶來了,他要以這里為家,把這一艘代表中國人的最高智惠的巨大戰艦造好,這可是包括李振華、李鴻章和全體造船工人的心血啊。決不能出現一點的紕漏。

錢早已經到位了,設計人員重新對有關的數據進行了一次核對,供應人員在核查所有的用料問題,整個船廠已經開動了起來,在全體人員的努力下,很快第一塊龍骨開始安放了,人們歡欣鼓舞,興高采烈,只是那位造船廠的廠長先生,人卻是已經瘦了一圈了,魏翰一看這可不行,馬上對張佩倫說道:“張兄,如果你再這樣干的話,那我就要向上面告你的狀了,我可以推薦你來的,當然也可以推薦你回去。”

張佩倫說道:“仁兄萬萬不可,你是知道我當年在福建的遭遇地,我當時已經是身敗名裂,我已經作好了永遠不會再出山的思想準備,可是你老兄推薦我來這里,好不容易讓我再次有了為國效力的這樣一個機會,我能不努力嗎?我這是在雪我自己的恥辱啊。就請老兄網開一面,讓我把這一艘航空母艦造成吧,就是累死,我也是含笑九泉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