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415章 海關的稅收問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海關的稅收問題

第415章 海關的稅收問題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好的,從現在開始我們要從各個方面對我們的法律、法規進行大規模的宣傳,以各種形式展開宣傳工作,可以用報紙、公告、開會等形式,還可以搞一些文藝活動,讓一些企業、軍隊有組織地對這些法律、法規進行宣傳,總之一句話要讓全體人民都知道才行。”李振華一口氣把這些說完,伍庭芳、岑煊等人也都同意他的說法。

李振華繼續他的關于財政方面的議題,最關鍵的問題就海關問題了,現在自己的總稅務司還是由那個英國人赫德在把持著,一想到這個問題,所有的人心里全都是一個心愿,那就是快點把他從這個位置上拿下去。

但是目前的情況還不允許人們這樣干,憑心而論,赫德這些年來,讓我們從不知道海關是怎么回事,到把它建立起來,并且讓它成為了整個清政fǔ的一大收入,赫德也是立下了功勞的,但是他本人是英國人,在遇到與英國人的利益相沖突的時候,他是一直站在英國人一邊的,現在的一段時間,由于和英國人沒有什么沖突,他還是在為這個國家在兢兢業業地工作著,對于調出的款項,他也從來沒有阻撓過。

鄭觀應自從自從去了海關以后,赫德對他委以重任,給了他一個相當于副職的位置,很多的工作也讓鄭觀應參與其中,鄭觀應再加上認真地進行學習對于海關的一些正常工作,也是很快就能掌握了。(w/w/w.shouda8.c/o/m手、打。吧更新超快)

但是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的對外稅率要低于其它國家的,具體的海關稅主要包括進出口稅、子口半稅、復進口半稅、船鈔和洋yào厘金等。進出口稅是海關對進出口貨物征收的稅,采用值百抽五(即5)的協定稅率(就是和外國商人進行協商而定),由此,中國近代海關稅率便大體上確定下來。

子口半稅是在內地設關對商人貨物過一道卡征一次稅,稅率按進出口稅率之半(即2.5)征收;復進口半稅是洋商運販土貨,從中國一通商口岸到另一通商口岸,在正稅之外另征2.5的稅。船鈔是海關對往來的船舶征收的稅,按噸位征收,又稱噸稅,但由于列強各國的chā手,征收標準屢有變更,失去了固定xìng和穩定xìng;

洋yào厘金,就是進口外國鴉片時課征的進口稅,和運銷內地時課征的厘金,又稱鴉片厘金,這樣,清政fǔ被迫承認了鴉片貿易的合法化,便利了帝國主義國家的鴉片在中國的傾銷。

關稅是清政fǔ在內地關卡征收內地通過稅,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征收農作物稅、食物稅、用物稅和雜貨稅等;二是通行船舶的地方,對帆船及貨物征收船稅;三是代地方征收房稅、牲畜稅、牙稅、鋪房稅、車馱稅和船契稅等。常關稅稅率最早為5,但后來各常關紛紛采用特定稅率,直至現在,常關稅無統一的稅率。

晚清時期,在帝國主義cào縱下的總稅務司具有雙重身份,一方面是中國的官吏,另一方面又是帝國主義侵略者的代理人,實際上卻是帝國主義安chā在中國的財政監督。總稅務司名義上原來是受清政fǔ的總理衙mén管轄,但總稅務司掌握了海關行政和用人的大權,連清政fǔ的總理衙mén都無法干涉,各口岸稅務司的權力很大,待遇非常優厚,他們只對總稅務司個人負責。

而總稅務司職務被英國人赫德把持了幾十年,海關高級職員半數以上也由英國人充任,英國對中國的經濟和政治侵略,很大程度是通過赫德以海關工具來進行的,他們不但cào縱著中國的財政和稅收,甚至還干預中國的內政和外交。為了避免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妒忌英國獨霸中國海關,赫德還邀請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參加對中國海關的共同管理,這時中國的海關已強烈地反映出半殖民地的sè彩。

現在的中國海關,在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過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不僅有利于外國資本家和商人向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和偷漏稅款,同時也使當時晚清政fǔ的關稅喪失了保護中國民族工商業的作用。當時的關稅制度,不僅阻礙了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而且方便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和財政掠奪,從而加速了清末社會的半殖民地化進程。

這樣分析起來,更是要盡快把海關收回為好,協定關稅就是加在中國人頭上的一道枷鎖,直接影響了我們的海關職能,即不能保證自己的收入,又不能保護自己的民族工業產品。

給自己又加上了一把鎖的就是現在執行的厘金制度,國內的商人把貨物運輸到另一地,在路上的各關卡要交納眾多的厘金,這讓本來利潤就低的民族工業產品,利潤就更低了。

現在就取消厘金制度,是有好處的,但是要想取消它,影響到的地方也很多,一是海關的子口半稅沒有了,二是一些地方上的財政收入要受到影響,三一來,那些原來以此為生的人,生活就沒有了著落,安置他們就又要付出一部分資金。這也是清政fǔ所沒有辦法解決的一個問題。

但是在我們的手中,既然他不利于國情,那就要取締它,但是不能搞一刀切,要有個妥善的辦法才行。

徐世昌根據自己在東北的經驗,他提出了先在一部分地區先行取締,比如新興的東北地區,發達的兩江地區和比較落后的甘肅等地,發達地區是可以不用它也可以,落后地區本來就是沒有什么厘金的收入,沒有厘金也可以,這樣一來取兩頭然后就是中間,就可以取得一定的經驗,然后在全面鋪開。

同時鐵路的開通也讓一些地方的關卡受到了影響,火車飛馳而過那些關卡根本就不能收取厘金,火車的開通也在促使厘金的取消。但是沒有了厘金,那就需要在產品的出廠時進行征收稅款,以免發生漏稅現象,這樣就比較圓滿了,但是這一頂工作必須要跟的上才行的。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