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385章 賣國賊與民族英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5章 賣國賊與民族英雄

第385章 賣國賊與民族英雄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6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中隊立即開始遣返戰俘,分四次于四年時間完成,第一次于條約簽約之后,俄方交付完第一次賠款,即開始遣返,第一次遣返俄軍上將、中將、少將及準將軍銜的高級軍官,第二次遣返校級軍官,第三次遣返尉級軍官,第四次遣返士兵,但是每次遣返需要在俄羅斯完成還款之后開始遣返,他們急于nòng回去的是高級軍官,他們對于基層的官兵勻就沒有放在心上,而我們用于勞動的是基層的官兵,雙方的意見一致。這事情就好辦多了。

再有就是遣返戰俘必須是他們自己愿意回去的官兵,對于自己不愿意返回俄羅斯的官兵,中國方面不會強迫他們回去的,這就是說那些愿意留下的俄羅斯人,以后就永遠也不會回去了。

俄羅斯方面將向中國方面交納戰俘管理費三百萬兩,第一次一百五十萬兩,以后分三次還清,每次五十萬兩,不過這最后一次能回去多少人那就誰也不知道了。

簽約地址中國奉天

中國新軍總司令李振華新軍總參謀長馮國璋東北總督徐世昌

俄羅斯帝國外交大臣洛巴諾夫財政大臣維特俄羅斯駐中國公使喀西尼

本文件一式四份,中文、俄文各二份,雙方各持中文和俄文原件一份。{手、打\吧.首.發}

1898年7月14日

條約關于附件:

附件一,附有一張地圖,上面是中俄文對照的地名,文件上面明確地標示出了俄軍撤軍的詳細計劃,地點、時間、需要撤退的部隊名稱及番號等,但是上面特別提出來的是庫頁島是今年必須要完全歸還的。

關于在條約上的簽字,李振華本不打算寫上自己的名字的,但是徐世昌、馮國璋等人卻都是持反對意見,他們說的都是一個意思,那就是中國要有一個真正的領導人,你必須要在全國人民面前豎立你的威信,這是最好的機會了,李振華一想也明白了他們的意思,現在國內正處于一個敏感時期,那幫子“維新”人物正在鬧騰,他們和守舊派的茅盾越來越大,大有立即開仗的趨勢,萬一國家出現什么問題,那就需要有一個人登高一呼,全民響應的局面。

在東北和西北的兩次戰役和戰爭賠款,讓俄羅斯可是大大地吐了一回血,關于和俄國人的談判結果,很快就在報紙上全文登載了,舉國歡慶,自1864年以來哪一次和外國人的談判、交涉,不都是以我們吃虧而告終,而現在這位李將軍,卻是兩次讓中國人能夠揚眉吐氣,上一次是對日本人,這一次又是俄羅斯人,這一次人們不光是收復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失地,而且還和俄國人爭到了戰爭賠款,現在又輪到俄國人給咱們中國人拿銀子了,那些官員和老百姓們有個不高興嗎?

既然簽字租借“膠澳”的人是“賣國賊”,那戰勝俄軍簽字的就是“民族英雄”了,于是李振華的名字,是人們茶余飯后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了,全國幾十家的新聞媒體,都在說著李振華的英雄事跡,就連對李振華不屑一顧的康有為等人,也不得不佩服李振華了,那些保守派們也覺得李振華是他們的人,他們也在到處吹噓李振華是他們多遠多近的親戚,滿人和漢人原來不通婚,他們當時可沒少罵大街,可現在他們又在到處吹噓,讓人們可是對他們嗤之以鼻了。

那些洋務派的人也在為李振華高興,他們聯合起來向李振華捐獻了大批的捐款,那些各地的商人們更是積極響應,因為有了李振華,他們在經濟上的活動更方便了,從政治上也提高了商人的地位,人們現在已經對于商人不是那么看不起了。

由于地位的提高,他們一致認為這是李振華的功勞,因此一聽說李振華讓中國人再一次的揚眉吐氣了,他們捐獻了大批的資金,從戰爭結束到現在前后已經接受捐款達到了六百多萬兩,這讓東北的建設增加了大量的建設資金。

朝鮮、安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日本等幾個國家和地區也都來了賀電,對李振華的簽約表示贊嘗。

那些興華公司的下級單位也紛紛打電報進行祝賀,一些和興華公司有業務往來的國家和企業,也紛紛表示祝賀,國外的眾多華僑也來信來電報表示了他們喜悅的心情。

波斯那邊也來信了,只不過路途太遠了,這讓王欣和波斯美女思念丈夫的信件,慢了很多,那里的電報線路和道路建設正在修建,現在還不能用電報聯系,阿芙娜艾比爾先是說了自己思念丈夫的心情,這讓李振華非常的惦念她。

李振華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讓想讓她到自己的身邊來,由自己來照顧她,但是看到了后面,自己卻是不能說了,因為阿芙娜艾比爾和他說了,父親的身體每況愈下,已經不能理事,哥哥實在不是管理國家的材料,自己已經把所有的國家事物,全都擔了起來,要不是有了王欣的幫助,她還真不知道要如何處理這些工作呢。

信中王欣和阿芙娜艾比爾還把近來波斯的一些情況和李振華說了一下,一切工作都在按李振華走前的計劃執行著,兩萬名優秀的波斯青年人在中部地區的訓練,由于許峰工作的很好,在他的努力下,那些部隊已經有了軍隊的樣子了。

他們那里的訓練非常的刻苦,和舊軍隊已經根本不能相比了,在她倆的授意下,那兩萬人組建成了四個步兵旅的架子,現在全部由中國人擔任正職,而那四位波斯領導人現在正在進行學習,暫時掛名任副職,為了更好地進行培訓,那些中國人現在全部都是教官,那些中國士兵真好啊,他們已經把這里當成了他們的第二故鄉,每天都在和那些波斯士兵們摸爬滾打在一起。

不過有一樣,那就是原來各國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培訓外軍的士兵,都要用英語,不過現在這種情況被許峰的手下給打破了,既然那些教官都是中國人,所以對手下士兵的訓練,那就全是用漢語了,訓練、演習、生活全是用漢語,就和原來的北洋水師所有的作戰命令,全是用英語一樣,不知道的還以為到了中國了呢。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