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崛起第186章 也想“龜蛇鎖大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晚清崛起 >>晚清崛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6章 也想“龜蛇鎖大江”

第186章 也想“龜蛇鎖大江”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5日  作者:老沈陽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老沈陽 | 晚清崛起 


聽到各地巡撫們都要到漢口,李振華也急忙趕到了漢口,一見到詹天佑,他就特別進行叮囑,讓他一定要好好注意身體,千萬不萬因為工作而把自己給累垮了,但是一心為了搞好中國鐵路建設的詹天佑,他總是以工作忙為借口進行推托。.76zw

李振華聽了以后只好是苦笑一下搖頭不已,但是他對詹天佑那些身邊的工作人員和警衛們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注意詹天佑的身體,要適當地給他增加營養,定期半年給他檢查一下身體,每次的檢查結果必須要報給自己知道。李振華還特意走了“夫人路線”,讓詹天佑的夫人隨時跟著他,對他進行照顧。

看到李振華如此的關心自己,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了,他對李振華說道:“將軍啊,我一定要修好咱們的這一條南北大動脈,為聯通咱們的南北而努力。然后我就聽你的,馬上開始進行休息,絕對不到第一線的工地上去了。”

李振華覺得他太累了,今天沒有什么事情,就叫他乘座游艇到長江上去玩一下,實際他是要看一下長江上如何修建大橋的事情了,詹天佑和他一樣,倆人是心有靈犀一點通,他們先是上了長江上的游艇,在江上走了一趟,然后兩人又在武昌的黃鶴樓舊址處上了岸。

幾個人在黃鶴樓的舊址處,感慨萬分,李振華對于這些歷史雖然不是特別有興趣,但是這座黃鶴樓卻是聞名遐邇的,詹天佑對這些卻是很清楚,此樓最早建于三國時的吳國(公元二二三年),然而兵火頻繁,黃鶴樓屢建屢廢。最后一座“清樓”建于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毀于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

現在要想修建大橋,就要從這里的蛇山上修,這就要占去此處的舊址,那以后要是再修此樓就要從旁邊再行選擇地址了。大橋的地址應該在這兒的蛇山上到對面的龜山上,這就是后世偉人的那首詩詞中的一句:“龜、蛇鎖大江”了。

兩人就這樣看著,李振華對詹天佑說道:“看來這座樓以后的修建,也是你老兄的事情了。”詹天佑說道:“我若能有此福分就好了,修這個我是不在行的,到時我就另外選能者了。不過在我的有生之年是一定要修建這座大橋的,現在只能是用輪渡的方法了。”

他們又一起到了張之洞那里,張之洞熱情地接待了他們二人,對于能把此事促成,李振華對他表示感謝,張之洞說道:“此事就不要謝我了,這是咱們國家的需要,也是以后民眾的需要,你看泰西諸國,誰不是先從修建鐵路開始發達起來的,我們這也是在學習他們吧。”

幾個人在這里談了一會關于鐵路的事情以后,張之洞把話題轉到了編練新式部隊的事情上來。

李振華清楚地記得,張之洞以后所編練的新軍,雖說人數和戰斗力不如袁世凱的北洋六鎮新軍,但是張之洞的新軍卻也是很有特色的,他的新軍一是文化程度比較高,二是不要那些兵油子之類的人,因此在以后的反清“辛亥”中,武昌成為了的首義之地,這也是張之洞當時所沒有料想到的。

他也在向李振華要教官了,他讓李振華幫他訓練一支新軍,同時提供必要的武器,李振華一聽很高興,馬上就答應了,這一來張之洞的那些新軍還不全成了自己的啊。于是李振華馬上痛快的答應了他。

幾天以后,南、北方的總督和巡撫們都到了,這是李振華沒有想到的,他原來以為只能是來一部分就行了,可不想到所有的人都來了,只是差了老李一個沒有到,看來自己這次的邀請,還是讓大家都滿意的,另外也說明了這些巡撫們也都是愿意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的。

詹天佑以總工程師的身份和他們一一見面,到了開會的那天,李振華、張之洞都到了,大家先是請廣東巡撫倪文蔚,給大家介紹了他們的廣州到南寧的鐵路建設和運營情況,倪文蔚很高興大家抬舉他,就和大家詳細地介紹了鐵路開始運營以來的情況,一是方便了廣大的老百姓,自己的收入也增加了,以后要是運送兵員,那是相當快捷的。這使那些總督和巡撫們的興趣大增,紛紛表示要大力支持。

然后李振華請大家在游艇上一起相聚,額駙和格格都出面了,他只是和大家說,這些錢湊起來不容易,對于使用權,我就不下放了,請各位原諒,不要再發生廣西那位記名知府康有財的事情了。

這些總督和巡撫們都是知道這個事情的,他們也討厭那些人,鐵路修好了虧待不了自己的,再說了自己還沒見到銀子呢,你在下面就先動了手了,不砍你砍誰呀,應該的,就是要砍了他。于是各位總督、巡撫們也都痛快地答應了這一條。

再有就是讓他們積極地進行配合,加快工程進度,這一條那些總督、巡撫們也是同意的,因為以后只要是開始運營了他們的收入也要增加的,早一天運營早一天收效,于是也一致同意,并表示回去以后要加大工作的配合力度,盡可能地加快工作進度。

最后就是一個占地問題,農民以地為主,他們的土地被占用了,人們的生活就成了問題,李振華根據在防城的經驗,提出了新辦法,那就是誰家的土地被占用了,不光是要在經濟上給予賠償,同時還有給誰家安排人員到鐵路上去上班,解決生活問題,眾位總督和巡撫一聽這也是好事,要不那些人還不天天到官府去鬧事啊。

還有一個事情,那就是活人好說,就是那些墳地的問題,作為李振華來講,他是不在乎這些的,可是多年來人們的傳統風俗習慣,那也要處理好,不要讓老百姓產生抵觸情緒,讓人家遷移墳地那就要進行賠償,盡可能地作好老百姓的工作。

經過這樣的一番工作,那些總督和巡撫們統一了思想,他們紛紛表示一定要作好自己的工作,同時也請李振華以后可以考慮在他們的地盤上幫助搞一些產業,李振華高興地答應了大家,他們都高高興興地回去了,鐵路建設工程同時開始了施工,由于當地官員們的大力支持那進度明顯地加快了。


上一章  |  晚清崛起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