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外傳 每日當三省其身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外傳 每日當三省其身

外傳 每日當三省其身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05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白云鄂博鐵礦也就是現在的奔狼原鐵礦的開采對劉毅而言只是第一步,接下來他還要在這里建立起與之配套的煉鐵設備,讓礦石出產之后可以直接投入生產,大大的節省人力物力。

想要做到這一點圖葛虎和赤忽兒的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奔狼原就在他們兩大部落的勢力范圍之間。雖說三人是結拜兄弟,二人也是主動幫忙,可劉毅向來就不會把公事的基礎架構在感情之上,那樣是無法長久的,唯有利益的結合才可以真正穩固,他也不會虧待自己的兄弟。

現在奔狼原鐵礦只是初步開采,等規模不斷擴大之后劉毅還準備在這里筑城,名字就叫白云鄂博!他要將之打造成漢末的鋼鐵之都!

在奔狼原劉毅一共考察了七天,與他一道前來的器具所建筑工匠們也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出了幾套方案。白云鄂博不會似善無城那般有那么大的規模,它將以防御性為主,就似冀州安縣一般成為要塞。當然此事劉毅也需要對蹋頓作出解釋,否則怕會生出不必要的麻煩。

七天的時間,劉桓與乎茶及格勒之間的關系也是迅速升溫,對此劉毅只能感嘆這個時代的孩子太容易早熟了,否則甘羅也不可能十二歲就當上宰相。身為長子雖說現在談還為時過早,不過肯定不是壞事。

待得劉毅一行回轉晉陽,乎茶和格勒都跟在劉桓身邊,對名滿大漢的閉月閣他們有著極大的興趣,還有劉桓繪聲繪色所說的那些美食,美景,二人都很是向往,圖葛虎赤忽兒對此亦是樂見其成。

六月的天氣更加炎熱,百姓都是換上了褡褳和短褲,這些衣料以麻為主,吸汗透氣,坐在樹蔭之下手搖蒲扇倒也頗為愜意。衣著也是劉毅帶給這個時代的改變之一,對農家而言求得就是方便,至于世家子弟的那些裳在朗生眼中就有些裝十三的意思了,以后找機會再慢慢解決。

經歷過后世的溫室效應全球氣候變暖,又是在北地居多,大漢的夏天并不能會讓劉毅感覺到炎熱,一路行來他最為關切的就是莊稼的灌溉。北地缺水,夏日少雨,干旱的威脅在夏天就會越來越大……

令朗生欣慰的是他沿途所過的鄉村都沒有出現干旱的情況,或者說程度普遍較輕,近十年打下的水利基礎不斷發揮著更好的效用,除了利用自然湖泊和建造蓄水池之外,還有一項基礎建設發揮了奇效。

微服私訪是劉毅的習慣,張十八與藍箭都是深知,不過隨著君侯形象在并州越來越深入人心,如今再為此事就要經過一些改裝,亦是天耳為主家的安全考慮,比如說現在坐在一戶農家院中的燕侯面部皮膚就呈現黝黑,還有著濃密的胡須,看上去要比實際年紀大了四五歲。

華夏古代有易容術的說法,也被很多的武俠小說描繪的神乎其神,藍箭便是此中高手,劉毅對之也頗感興趣,便任其施為。在他看來效果還是極好的,自己都要認真辨認一番,倘若藍箭回到后世也不會沒有飯吃,憑他的手藝混個化妝師是妥妥的,還是最為頂級的那一種。

“老哥,今年的水夠地里用嗎?”并州民風彪悍,但也很是淳樸,對于偶爾來到的客人都比較熱情,幾句話一說距離就更加拉近了。

“聽老弟的口音是外鄉人吧,今年的雨水不多,要是放在七八年前不是咱君侯當家的時候那日子就難過了,收成肯定不好,不過君侯數年前就在派人在這里挖溝渠,還用上水車,地里夠,人也夠用。”劉毅說話故意帶上一點洛陽口音,老漢也聽了出來,當下便緩緩言道。

此時老漢的兒子提了一個木桶進來,桶中清水很是清澈,且靠近還有一股冷氣升騰,老漢見狀便讓劉毅等人擦把臉,天氣實在太熱了。

“嚯,好清涼,老哥這是井水吧。”劉毅也不拒絕,直接捧了一把撲在面上,頓時一陣清涼舒適,也不將水珠擦去便是問道。由此亦可見藍箭易容術的高明之處,要用特殊的汁液加在水中方能洗去。

“呵呵,老弟你走南闖北果然有見識,這井也是君侯派器具所的大人們給我們打的,只要半石糧食的工錢,咱們村家家都有,都打了十幾丈深了,有這些水井再少些雨我們也撐得住。”老漢一笑很是得意的言道。

這邊方仙兒也用井水凈了凈面,她今日是特地要求陪著夫君前來的,也經過了藍箭的妙手。原本只是換了布衣釵裙,可劉毅一看不行,仙兒的身材樣貌那就是一個衣架子,任何衣服穿在身上都不損其艷!且還更添韻味,但太過美麗就和他的形象不搭了,也會引起不必要的關注。

“老哥,你把君侯說的那么好,怎么打口井也要收錢?”劉毅一笑問道,這打井收錢的確是他定下的方略,經過數年的發展,并州的民生已經比較富足,那么州府的財政就要能做到自給自足,基礎建設可是極為耗費錢糧的,老是靠自己貼不是長遠之計,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乃是正道。

聽了夫君此言,看著他一副一本正經的樣子,方仙兒忍不住一笑,但隨即便反應過來此行不妥,急忙用手捂住。

果然老漢聽了眉頭便皺了起來,打水來的男子面上更有不悅之色,劉毅的問題加上方仙兒的舉動在他們眼中是對君侯頗為不敬的。

“老弟,話不能這么說,老漢我當六口人的家都要精打細算日子才能好,咱們君侯當的可是幾百萬人的家,不算行嗎?大道理我不懂,做人要知恩圖報,之前州府免掉我們多少錢糧?”老漢語重心長的言道。

“這井水幫了農家多大忙?半石糧食又算什么?占便宜的還是我們,再說今年還有新規,我那媳婦懷了二子,要是生下男孩稅收逢十減二,女孩逢十五減二,老弟你在哪里見過?州府幫你養孩子啊。”也許是感覺劉毅的態度還不是太端正,老漢又接著言道。

劉毅反應多快啊?察言觀色就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當下便是作出一副心悅誠服的神情:“老哥你行啊,你們州府的事情都知道。”

果然看見劉毅虛心受教之后,老漢和男子的神情立刻就和緩了許多。

“不是我們行,是君侯想的細,咱村頭就有公告欄,有什么對百姓有好處的規矩,縣府一定會派人來說清楚,還有時候不識字也沒關系,那上面的畫畫咱一看就清楚。”此時老漢出言形容之間便很見得意之色。

“客人,這句話我本來不該說,不過你在并州走生意就不能不敬君侯,剛才是我二弟不在家,否則他能立刻趕你出去。”老漢的兒子想了一想還是說道,百姓還好些,被當兵的聽在耳里那多多少少要吃些苦頭。

“對對對,說的對,要尊重君侯,我記下了。”劉毅頷首道。

此時方仙兒心中又是一陣莞爾,但再也不敢表現出來,聽著尋常百姓對夫君的尊敬她的心里也是甜絲絲的,很以丈夫為榮。

老漢所言皆是并州這兩年以來的新政,除了農業是永遠的重點之外,鼓勵生育增加人口也逐漸成為重中之重,按照精算師劉毅同志的計算,并州的糧食產量已然足夠養活五百萬人口還有的多,那么他還有二百萬的空間可以努力,在農耕社會人口增多就是發展的硬性標準!

應該說不僅僅是在漢末,放在后世也是一樣。劉毅一直覺得華夏在二十一世紀有著飛速的發展與龐大的人口基數分不開。簡單的說按照大數法則,人口基數大人才也會越來越多,他們對社會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便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遠的不說,現在給劉毅兩千萬人口和能維持他們生計的條件,他就有把握在五年之內完成對大漢的統一。

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來刺激民間是最為穩正的方法,事實證明也是成功的,從老漢之言就可見一斑,生下來,養得起亦是基礎所在。

與這些政策配套的就是宣傳,解說也罷畫畫也好都是手段,劉毅的目的在于要讓普通百姓發自內心的感受到州府政策的好處。那么他們就能及時行動起來,家家戶戶都如此的話,有個一二十年的時間效果就能體現出來,而對霸業而言,一二十年還真的算不上太過漫長。

謝絕了老漢留他們吃飯的好意,劉毅一行重新啟程,于路之上朗生也想了很多,他的心中有著無數的良策,但一定要配合這個時代的基礎。拔苗助長的事情是不能干的,比如現在在幽州和兩郡的做法就不能完全與并州一致,它們的基礎不夠雄厚,所有的政策也需要因地制宜。

古人云,吾每日三省吾身,劉毅如今對自己就是嚴格要求,隨著他的威望提升,便更是一言九鼎。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在只要他是對的行政效率就會無比高效。但同樣他若是出錯損害的就不止一人一家,而是兩州數百萬百姓,因此謹慎的態度是必須的,寧可步子慢一點也不能激進。

現在應該是將言官機制提上日程的時候了,兼聽則明偏聽則暗,要避免一言堂的錯誤就離不開監督,它的作用和軍中參謀有些類似,可以輔助大將進行決策,審視戰局更加全面,還有集思廣益之效。

和軍中不同,想要讓言官起到監督和批評行政的作用,首先要保證一個垂直的并列體系,否則就會流與表面,還要制定言官的免責條款,這些亦不是簡單之事,需要劉毅去做細致全面的考慮。

新書、、、、、、、、、、、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