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外傳 賈文和縱論大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外傳 賈文和縱論大勢

外傳 賈文和縱論大勢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05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過了子時之后,眾人紛紛從密道離開司徒府,楊奉則和賈詡一起回到了府中,到了內堂堂中只剩下二人,楊奉才與賈詡相對而坐。

“文和,你素來眼光深遠,智計不凡,以如今形勢觀之,馬騰劉毅加上朝中一干老臣,能否一舉除掉董卓?”楊奉與賈詡都是涼州之人,后者原本為董卓部將,但其時卻并未用上本名,是以劉毅派人萬般打探也不得其所,后楊奉擔任禁軍首領之后便請故友相助,蓋因此人有大才也,其實當時賈詡也算是碌碌無為,可名士閆忠卻對楊奉言及此人有張良陳平之謀。

賈詡聞言卻是微微搖頭,片刻之后方才言道:“前番董卓麾下李傕郭汜,呂布李進等人皆懷不臣之心,長安亂象已現,此時誠宜靜候其變,待到眾人互相攻伐之時方可成事,如今王允雖有鋤奸之心,卻無掌控之能,這一次他們求之過急了,恐怕不但不能剿除董卓還會為之所破。”

“哦,文和且細細言之,真若如此我等又當如何自處?”此時楊奉對賈詡已然極為信任,見他說的嚴重不由立刻問道。前者不知道的是現在賈詡能坐在他面前也是歷史在這里出現可拐點,文和對形勢的分析當真不錯,原本時空董卓就在今年伏誅!之后王允掌握大局卻是殺心太重,后正是賈詡力勸李傕郭汜反攻長安,破城之后呂布逃遁,王司徒則為亂軍所殺。

劉毅的前來就像是一顆小石子投入池塘,帶起了無數的漣漪,令得賈詡的人生軌跡也發生了變化,如今他為楊奉出謀劃策,想來當不至輕易再為李傕郭汜設謀。賈文和算是真正的大器晚成,今年他已經四十有三了,在漢末這個時代都可以稱得上老者,建功立業必須把握時機。

“目下來看,王司徒雖有失策,但董卓也是未能應對得當,長安有函谷之險,屯重兵與此便可拒劉朗生西來,徐榮的五萬大軍當用于全力對付馬壽成,只要將此人擊潰怕便是燕侯亦要不戰而退。更可將計就計,借馬騰之事引出長安一眾內應斬草除根,若他如此為之,王司徒便一點機會也無,但眼下還有變數,就看馬騰能否抗住董卓大軍,三位中郎之言倒是真知灼見。”賈詡侃侃而言為楊奉解釋起來,言語之中自然而生一股全局盡在他掌握之間的氣勢。

長安楊奉府邸書房之中,賈詡賈文和對當前局勢一番分析深入到位,種種變化娓娓道來,令得楊奉大為佩服,他與閆忠相交莫逆,亦是佩服對方的為人氣度。他推薦賈詡,又是自己故識,自然極為信任,而如今后者也在不斷證明他的才能,眼下長安波譎云詭,楊奉也需要文和這樣的智謀之士為他指點迷津,由此亦可見董卓不會用人,錯過如此大才。

“得文和一析,當是豁然開朗,當年董仲穎麾下不用文和當真有眼無珠,此番長安之戰,他若得文和妙計,真可一舉數得。”聽完賈詡之言楊奉是由衷言道,固函谷,擊馬騰本就是上善之法,而賈詡還要計上加計引誘長安一眾老臣動手,讓他們的力量暴露更好的一網打盡。設若此時文和還在董卓麾下效力,后者又對他言聽計從的話,楊奉都不敢想下去了。

“將軍謬贊了,董卓兇殘暴虐又是大漢叛逆,以之為人為事或可稱雄一時但絕不會長久,詡斷不會與此人為伍。不過將軍有報國之心,忠君之義,亦該為國惜身,當要派人詳細打探董馬之戰詳情,一切動靜都要以此為準,否則不但救不得天子,還會為董賊所害。”賈詡謙然一笑又是正色言道,在他心中司徒王允是有些好大喜功的,他也怕在這個節骨眼上生事。

“文和所言極是,當年在洛陽之時劉朗生雖是善于治軍,為人卻是張揚,頗有紈绔之氣,因此奉對之一直不喜,未料在三位中郎心中竟有這般地位,卻不知文和對劉朗生其人做何評價?”楊奉聞言連連頷首,方才見三位中郎和幾位老臣都極為推崇劉毅,他亦在心中檢討自己的看法。不管劉毅為人是否張揚,他的統軍作戰和忠君愛國的確沒有人可以非議。

“劉毅名門之后,戰功標榜,年少成名,左右得人,世人每每提之皆言衛霍之輩,但以詡觀之,其十七歲便可在萬軍之中擊殺敵酋,令異族膽寒,更是殺得娥賊聞其名而喪膽,種種戰績雖衛霍也未必如之。且肖征北不但有戰陣無敵之號,治理州郡亦得其所,今日幽州確是上善之地,三位中郎不算夸獎了,若是此人與馬騰換位,擊破董卓當有八成把握。”賈詡聞言微微一笑言道,對劉毅此人他還是比較關注的,言中亦不掩欣賞之意。

“呵呵,看來文和對這劉征北亦是極為欣賞,奉之前怕是有失偏頗了。那倘若讓文和為董仲穎設謀,又該如此對付這百戰百勝之將?”楊奉聞言笑道,有賈詡為他謀劃心中頓時安定許多,更有心來分析全局。

“撤洛陽張濟之眾至函谷之上,重兵死守,以函谷之險除強攻之外除非幽州軍能生出翅膀,否則斷難對西都形成威脅,便可全力擊破馬騰,此時倘若劉毅不退,經雄關消耗他的兵力士氣必受影響,此刻攜得勝之軍擊之,當可破敵。”賈詡沒有考慮便立刻言道,顯然此事已經在他心中過過。

“撤洛陽張濟之兵至函谷死守?那豈不是將東都拱手讓人?是否太過示弱損及士氣?難道以董卓麾下軍力就不能派出一軍與馬騰糾纏,然后全力在東都之處擊敗劉毅,則董卓豈不是聲威更甚。”見賈詡說的如此堅定楊奉也來了興趣,又是出言問道,董卓在西都實力還是極為雄厚的。

“兵家之爭,只論勝敗,一城一地但為全局當棄則棄,棄之便如棄履,馬騰劉毅相較,無疑后者更加強勁,劉毅三軍之帥,幽州各軍名將云集戰力堅強,況且還有智謀之士為其羽翼。公可知潁川郭奉孝?涿縣之火,寧河之水,使得白馬將軍數萬精銳毀于一旦,當真要真面對抗,即使幽州軍依舊站在上風也絕不會如此輕松,據聞郭奉孝被人稱之為鬼才,確有出鬼入神之計。”提起郭嘉賈詡的欣賞之情更甚,此人設計精巧很是可怕。

喝了一口香茶,楊奉這里親自給文和斟滿,后者接著言道:“劉毅在戰場之上的確有無敵統帥之姿,加之如今勢大,大軍十萬前來,董卓豈有將之擊潰的把握?對付其人要從戰場之外設謀做文章,否則便是居雄關而守之,攻城戰頗為單一,難以有什么奇謀妙計,便乃最穩之法。”

“文和言之有理,董卓對付劉毅絕無把握,對付馬騰卻不然,就兵者論先打弱敵亦無可厚非,但洛陽亦是雄城,豈不更因借此而消耗并州軍兵力?”楊奉頷首言道,賈詡的看法當真一針見血,出手亦是精準。

“洛陽雖是雄城,但城池太大,沒有七八萬大軍根本難以兼顧,如今張濟手中只有三萬人馬,面對的又是劉毅這般良將,豈有不敗之理?倘若洛陽被肖朗生拿下,再擊敗徐榮,函谷說不得也會落入手中,此時董仲穎就當真難以回天了,徐叔耀的西涼鐵騎的確厲害,可肖朗生當年的定邊騎軍還在其上,此一戰我絕不看好徐榮。”賈詡解釋道,面上越見從容。

“嗯,看來劉朗生的運氣不錯,倘若董仲穎能對文和言聽計從,以君之謀說不得就可破肖朗生百戰百勝之名了。”楊奉聞言重重頷首,如今他對整體戰局的脈絡已經十分清晰,不禁卻是有了笑言的心情。

“將軍抬舉詡了,以劉毅郭嘉之能當真如此又豈能看不出強攻函谷之害?那么拿下洛陽大造聲勢便可,此戰對幽州軍而言還是軍威無損。”賈詡擺手笑道,真若如此劉毅還要強攻函谷的話,絕與之名聲不符。

“幽州軍真有可能如此,到時劉朗生只需佯攻幾下函谷便是全勝之局,不過聽文和這么一說,那劉朗生還當真全無破綻,其人難道便無所缺?”楊奉細細思量一番便知賈詡此言不假,當下便是笑道。

“人非圣賢豈能無過?肖朗生自然有不足之處,且他若不加自省,日后還極為致命。”賈詡正色言道,語氣十分鄭重。

聽賈詡說的如此正式,楊奉更來了興趣,很想聽一聽名揚天下的劉征北到底有什么樣的致命弱點,這也符合一般人的獵奇心理。

“劉朗生素來都是待下極善,如此可讓三軍用命,眾吏心服,但此處不單有利亦是有弊,弊便在他對敵人不夠決絕,似對公孫瓚余部與公孫度都太過和緩,所謂斬草除根,欲成大事沒有殺伐決斷定然不成,此便是他弱點所在,如今天下豪杰并起,倘若他對袁紹曹操還是如此那便是取禍之道。”賈詡冷然言道,亦是一語中的,怕是劉毅親在此間也難以辯駁。

可惜劉毅聽不見賈詡這番言論,后世形成的性格讓他很難能做到曹操那般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雖然他也一直在尋求改變,但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長期以來的性格豈能說改就能改掉?不過賈詡所言乃是在戰場之下,戰陣之上劉毅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新書、、、、、、、、、、、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