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三國外傳 北漠大戰觸即發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重生>> 狼行三國 >>狼行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外傳 北漠大戰觸即發

外傳 北漠大戰觸即發


更新時間:2019年01月05日  作者:諸葛不要太亮  分類: 重生爭霸種田穿越 | 諸葛不要太亮 | 狼行三國 


大漢開元五年六月,公元二零五年七月十三,常山王趙云率領的漢軍北伐大軍到達了漠北,一年之前同樣實在漢軍所在的戰場,鮮卑軍在拓跋玉的統領之下以十五萬的兵力大破匈奴烏桓聯軍二十五萬!至此漠北一帶便重新確立了霸主,鮮卑一族強勢崛起,卻比原本歷史時空之中早了許多年,恐怕這便是開元天子劉毅在給漢末帶來巨大變化的蝴蝶效應。

匈奴單于于夫羅,烏桓單于呼延碩聯袂進京向開元天子求援,請求大漢出兵對付鮮卑。劉毅與群臣一番仔細商議之后還是決定由常山王趙云掛帥,統領大軍三十萬進行北伐。此時雖然還有孫策割據荊南,劉備占據揚州,但在劉毅眼中他不會是當年的曹操,孫劉聯軍也絕對無法再度復制原本歷史時空之中赤壁之戰的輝煌,大漢的一統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這絕不是劉毅狂妄或是輕敵,比起歷史上全盛之時的曹操,他已然將大漢十三州之中的十一州收入囊中,蜀中,漢中盡數在握,荊襄九郡已然有一半落入手中。嚴格說起來眼下的局面根本談不上什么對峙,劉備孫策也充其量就是兩個小割據勢力罷了,之所以在擊敗曹操之后的三年他都沒有動手還是本著以民為本的精神,大漢百姓遭受的磨難實在太多。

此次趙云率軍出擊,鐵騎營盡數出動,白馬營,西涼營,并州營,重騎營,涼州營冀州營等六大騎軍主力毫無保留。漠北作戰主要就是騎兵之間的對決,這也是開元天子選擇常山王擔任元帥的原因。自從當年鐵騎營初建,子龍便是第一任營首,之后數十年從來沒有變過,似文丑,顏良,華雄,樊稠,嚴綱等大將對三將軍都是心悅臣服。

除卻鐵騎營,漢軍步軍的燕云軍和飛燕軍兩支主力軍也參加了戰斗,漢軍之中虎衛軍向來號稱第一王牌,然龍驤軍亦可與之并肩,因此便有步看龍虎之言。而近年以來張遼的燕云軍也是后來居上,隱隱就有與龍虎二軍相提并論之勢!且說起戰績,燕云軍亦是光輝之極!張遼更是漢軍聲明最盛的大將之一,被陛下號為虎威將軍,此時位居征西將軍之位。

在幽州武院的教學之中,劉毅曾經將張遼的燕云軍稱為漢軍之中各方面最為平衡的主力軍,此言絕對不許。無論步戰,馬戰,山地戰甚至是水戰以及近年興起的特種作戰燕云軍都是輕車熟路。因此有這樣一支平衡的王牌軍加入作戰對騎軍兵團就會是最大的支援,也令人放心。

另外一支飛燕軍則是三年之前新近編成,算是漢軍最后一個成軍的主力軍!統軍大將便是當年曹操麾下愛將,青州營統領于禁于文則。此人和張遼頗為相像,都是那種各方面均衡讓人無懈可擊的戰將,當年燕軍集中四大主力軍攻擊青州,無論情報兵力裝備都處在上風,但于禁就是憑借著自己的判斷和極為敏銳的感覺在重圍之中殺出了一條生路。

曹軍之中還有一支主力可與青州營相提并論,那便是陳留營,這是曹操起家部隊的精銳!營首乃是他另一員大將,樂進樂文謙!此人比之于禁如何?看看開元天子的評價便可見一斑。“狡狐猛虎”!這算是對樂進的最高評價了,而且比起于禁的沉穩,樂進更加兇猛,乃是曹營之中最善于拼命的大將,同樣是青州一戰,他負責斷后之任和漢軍各大主力交鋒絲毫不懼,這般的堅韌也贏得了漢軍眾將的尊重,徐晃張合后皆與之為友。

于禁擔當統領,樂進輔之,二人的性格有著不少的互補之處,一個沉穩,一個狂熱,一個如水,一個如火!水火交融之下飛燕軍的戰力也可想而知。無論于禁還是樂進都在心中憋著一口氣要和其他主力一較長短的,尤其是在新近整編又獲得先進的裝備之后。不過這兩年沒有大戰飛燕軍一直缺乏表現的機會,此次兵發漠北,于禁樂進心中豈能不摩拳擦掌?

騎兵對決步兵只是配角?張合徐晃張遼于禁都會告訴你那是從前,隨著漢軍軍事理論的不斷豐富完善,步軍對戰騎軍的戰術也大大提高,且變化出了很多方向,一眾大將在此中都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出兵漠北,張遼和于禁樂進心中所想并不會不同,不僅要讓鮮卑人見識到漢軍騎軍的厲害,也要讓他們感受到漢軍騎軍的強大,此戰必要建功立業。

還有一人對漠北之戰的期待之心絕不在任何人之下,甚至還要更強,那便是魯王劉信!倘若說起近年來漢軍之中聲名最盛之人為誰?那必然是非魯王劉信莫屬,擊敗虎癡惡來讓他位登風云十八將的前列,統軍之能亦得到了幾乎所有大將的認可。如今魯王缺的就是大戰的機會,一位帥才的誕生必然伴隨著無數大戰,伴隨著尸山血海,否則永遠無法證明。

前往北漠,劉信率領的是兩萬禁軍,由郝昭擔任副統領來輔佐魯王,后者也是開元天子唯一的親傳弟子,也是太子劉桓和魯王劉信的大師兄!他的性格和張遼徐晃二將頗為相似,都是沉穩凝練不動如山。由他來擔任劉信的副手在公在私都是最佳的選擇,亦能與之形成互補。

原本郝昭憑借戰功的積累,已然做到了虎衛軍副統領的位置,后來被劉毅親自調回軍中出任禁軍首領。而開元天子如此做最大的目的還在確立太子劉桓的地位,要知道郝昭與劉桓之間的感情絕不會在親兄弟之下。劉毅知道自己的江山必須要有人前來繼承,將他的想法傳承下去,如今這個人選只有唯一的一個,那便是太子劉桓,此處容不得半點質疑。

劉桓素性穩重,處事大氣,很得軍中老臣和老將的支持,其中最為堅定的便是丞相張虎與司馬賈詡,而在劉毅的諸子之中唯一能在威望上和太子相提并論的便是劉信。一來魯王與天子是最為相像的,都是天生帥才極具魄力,更不要忘了他還是皇后蔡琰親出,有著嫡出的身份。雖然在漢末人們對嫡出庶出的概念并不如后世那般嚴格,但總是一種優勢。

對此劉毅是費了很大一番心血來處理的,因為有一段時間兄弟二人還真的因此產生了一些若有若無的隔閡。畢竟牽涉到皇權爭斗,人世間所有的親情都站不住腳。就算兄弟兩人本來并無此意,但也是人言可畏,且還有不少有心之人暗中為此事,那從龍之功可有絕大的誘惑。

不打劉備孫策,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劉毅要安定自己的基礎,不要辛辛苦苦打下來的江山,自己打的下來守得住,最后卻敗在后人手中!先是和魯王劉信推心置腹的深談了一番,也專門讓這兄弟兩面對面交流,拋開一切忌諱。劉毅是相信劉信并無此心的,也相信劉桓絕對有這個氣量,因此他們直接的交流是破解所有詭計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

另外的手段就是不斷加強太子劉桓的權威,并將一部分重要的權力逐步轉移到長子的手中,對王者而言只有權力才是最靠的住的因素。更是安排了很多劉桓親近之人也就是*擔當了重要職位,如此一來便使得太子的地位更為穩固!而在大權在握之后,劉桓才會更看重兄弟之情。

太子坐鎮天下,魯王橫掃四方,在劉毅和很多人眼中這兄弟兩簡直就是絕配,只要他們齊心合力,大漢江山就能更加穩固!好在在各方面以及太子魯王的共同努力之下,二人終于徹底解開了心結,這兩年是越發的兄友弟恭。劉桓對劉信給與了極大的信任,后者也在盡力報答大哥,他要親自打造出一支自己理念之中的無敵強軍,將來為大漢掃平四方。

劉桓對劉信的信心表現最主要的表現還就是在禁軍之上,很多地方都是按照魯王的信念來打造的,因為他理想之中的那支軍隊就要脫胎與此。太子一樣會不遺余力的給與支持,此次更是讓二弟把禁軍主力帶到了漠北戰場之上,這一戰也會是魯王軍事才能得一次徹底展現。

漢末三國之后,華夏進入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胡亂中華便是發生在這個時期,士族的腐朽給了異族最大的機會,最后晉王朝被迫躲到了長江以北,建都建康,史稱東晉!而對于留在北方的漢族百姓而言,卻是陷入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之中,他們甚至被異族稱為“兩腳羊”!也不知多少人死在這場浩劫之中,那是大漢最為黑暗的時期了。

知道歷史的劉毅怎么還會容忍這一幕的出現,一方面不斷削弱士族的實力,一方面引入科舉制度培養人才。還有一個手段更加的直觀,那便是直接攻擊鮮卑,現在將之擊潰,再不給他崛起的機會。

新書、、、、、、、、、、、


上一章  |  狼行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