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爺第三三二章 波起(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爺 >>大唐之逍遙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二章 波起(五)

第三三二章 波起(五)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24日  作者:120笑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120笑話 | 大唐之逍遙王爺 
“軍事學院?”

聽到李建成的話,眾人的腦海中都不由得冒出一絲疑惑。即使是李淵也不例外,李建成給他的那本筆記,他也只是大致瀏覽一番,因此有很多也是沒有看過的。

裴寂上前一步,恭敬的說到:“太子殿下,不知軍事學院為何物?可請太子殿下說的清楚些。”

“太傅客氣了。”裴寂以禮待自己,李建成自然也客氣的對待對方。“所謂軍事學院說來與國子監差不多,只不過軍事學院是專為將領而建立的學院。”

聽了李建成的話,不要說文臣愕然無語,就連一眾武將也是面面相覷。古時的武將只要看過一些兵法,懂得一些計謀就行,大部分的經驗都是實戰中獲得,哪還說什么去學習?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文人看不起武將的原因,在他們看來武將就是一些莽夫而已。

“太子殿下,莫不是想讓所有的士兵都進入學院?”孔思穎這家伙很有毅力,這不又跳出來了。

李建成也已經習慣這家伙,雖然對方很聒噪,不過他仍然不咸不淡的問了一句:“敢問孔祭酒,莫非國子監可容納天下文人否?”

被李建成這一問,孔思穎頓時啞然無語。既然國子監擇優而選,那軍事學院肯定也是一樣,看來自己還真問了個白癡問題。

李淵見孔思穎不停的跳出來反駁李建成,想要是李建成把提議都說出來,也不知道要多久,因此直接果斷的發話到:“皇兒,你有何話一口氣說完,而后眾卿再做評論。”

“是,父皇!”

李建成目光從眾人身上掃過,隨后朗聲說到:“所謂軍事學院專為將領而辦,當然他所教授的不僅僅是帶兵作戰方面,還會從將領的思想教育等方面進行指導。所謂思想教育,包括很多,我舉例兩個,忠誠和擁兵教育。忠誠很好理解,我也就不多說。所謂擁兵就是教育大家要和善對待士兵,想來很多將領有打、罵士兵的習慣,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進行教育。”

頓了頓,讓眾人消化了一會之后,李建成才接著說到:“軍事學院旨在尋找人才,因此他不僅僅是招收文武大臣之后,將會面向整個天下,它的標準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聽了李建成的話,一眾大臣頓時都目光呆滯了。

不為別的,就為李建成最后的一句話。

按他的話來說,一個學院能夠容納多少人?而一旦人滿了怎么辦?那肯定是將差的剔除,留下好的,這樣才能做到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這也讓許多大臣心中的小算盤落空,在他們想來,若建立了這個軍事學院,那么他們的子孫就可以送進去,按國子監的做法確實如此。可是,李建成的話卻將他們的想法給堵住了,因此,對于是否要建立軍事學院他們又有些猶豫了。

這些大臣心中的小九九,不說李建成明白,李淵、李世民、裴寂等人俱都明白。

文武大臣之中,大部分是氏族大家出身的,因此對于軍事學院并沒有太多認識。因為,他們蒙祖上蔭庇,即使再沒落也是有個一官半職。

唯有那些窮苦出身的文臣武將明白,李建成這個軍事學院一出,天下苦寒之士的春天即將來臨,所以,他們打心眼里贊同。

裴寂為人正直,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但是對于李建成的提議也深感贊同。眼光長遠的他,自然看出這提議的好處。

“啟稟陛下,臣認為太子殿下的提議可行。”

裴寂話畢,唐儉也站了出來。唐儉與裴寂同樣是世家出身,但為人狂放瀟灑,沒有太多的世家之分,因此對于李建成的提議也表示贊同。

接下來竇威亦然,唯有身為武將的劉弘基沒有發話。

不過,跟隨李淵的四大元勛已經有三人同意,劉弘基說不說話已經不是很重要。

見到三人的反應,李建成心中暗暗點了點頭。三人雖然都是世家出身,但是并沒有一切以世家的利益為主,盡心盡力為天下萬民,可見三人心性之好。

身為穿越者,李建成自然知道許多朝代世家霸占朝廷,從而形成黨派之爭,也讓許多政令更偏向于世家,造成苦寒市民沒有出路,漸漸的王朝開始走向了動亂,最終滅亡。

特別是歷史上的長孫無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昔時,太子李承乾欲推翻李世民,結果兵敗身亡。因此,太子之位也空了出來。這時,身為長孫無忌外甥的李治也就進入了長孫無忌的眼中。沒辦法,身為太子的親外甥李承乾掛了也只能挑選另一個親外甥輔助了。

于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孫無忌捏造罪名滅了有賢名的李恪。

最終,在長孫無忌的幫助之下,李治走上了皇位。本以為如此就可以讓長孫家族強大的長孫無忌卻慘遭滅族之禍。

因此,一心只以家族利益為根本的人,是不適合給他太大的權利。倘若長孫無忌不是為了自己家族利益,推李治上臺,有李恪的話,想來也不會造成武則天上臺的局面。

身為李家子孫,李建成自然要為將來著想。

修煉《長生訣日之篇》按理論上來說他可以活個一二百年,但是這也是理論,所以很多潛在的危險他必須消滅。

李淵手下的三大元勛同意,其他文武大臣知道,他們的意見已經不重要了。不過,此時表達自己的意見,至少也能獲得太子的一些好感,他們自然不吝于表現。

“臣等同意太子殿下的提議!”

“哈哈,既然眾卿家認為皇兒的提議可行,那即日起責令工部修建軍事學院,為我大唐繁榮昌盛出一份力。”李淵見眾人都同意,頓時高興的說到。

“啟稟父皇,兒臣還未說完。”李建成突兀的說了一句讓眾大臣汗然的話,原來還有后招啊。

“既然如此,皇兒繼續。”

“是!”對著李淵一拱手,李建成接著說到:“建立軍事學院對將領進行教育指導不過是第一步。第二步,可以在軍事學院之前建立英雄紀念碑。將每個戰死沙場的將士記錄在上,讓后代子孫記住他們的英勇事跡。”

聽到他的提議,眾大臣都不由得點了點頭。

古人都喜歡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這英雄紀念碑一出,能夠讓子孫后代看的見,他們又怎會不喜歡?這樣可以很直接的提高士兵作戰的動力,又沒有弊端,何樂而不為呢?

“而在學院之內,還可以建立一座名將閣,分為天將閣和地將閣兩層。貢獻超凡的將領,可以讓畫師將其畫下,將其放在內,并且記錄其事跡,以供后人膜拜。并且,可讓史官將其載入大唐史冊之中。至于,什么樣的功績放入天將閣,什么樣的功績放入地將閣,則要列出一個明細。”

“嘶!”

聽完李建成的話,眾大臣不得不倒吸一口涼氣。

按李建成這個提議來看,手筆不可謂不大,古時的人誰不想要一個好的名聲?光耀門楣的事誰不喜歡?

光看那些武將此時冒光的雙眼就可以知道,李建成的這個提議絕對是很得人心的。此舉一出,必定得到所有士兵將領的擁護。

倘若換了別的皇帝,即使是親身兒子也會擔憂,不過李淵和李建成父子兩人,卻是不能以常人來看待(咳咳…)。

文臣們看著武將們的眼光就有些嫉妒了,沒想到太子竟然會給他們如此名垂千古的機會。

而看著利劍的目光有些哀怨了…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