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逍遙王爺第三三一章 波起(四)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唐之逍遙王爺 >>大唐之逍遙王爺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三一章 波起(四)

第三三一章 波起(四)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24日  作者:120笑話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120笑話 | 大唐之逍遙王爺 
補昨天斷電的,晚上還有一章!

李建成等人上早朝之時,各方勢力在李密以商談合作事宜的邀請之下,也都集中在一起。其中有瓦崗李密,江南蕭銑,江都宇文家,河間劉武周,河北李子通,合肥輔公佑…

而作為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干爹的杜伏威則沒有被邀請,這流氓頭子也領著自己的一群流氓在長安城內閑逛。

“各位,昨日見了大唐的武力,不知有何想法?”

李密對著眾人一稽首,帶頭站起說話。

其余各方首領對視一眼,他們也不是傻瓜,只是聽了李密的開頭,就已經知道他想要說什么了。

“自然是強悍,密公有何話直說就是,何須如此拐彎抹角?”蕭銑一身儒生打扮,手上還騷包的拿著把竹扇有一下沒一下的搖著。

他早就看李密這個家伙不順眼,特別是聽到他虛假的話語極其不屑,因此直接打斷了還要說話的李密。

李密眼中寒光一閃,不過他不愧是做大事的人,對于自己的情緒控制的很好,因此對于蕭銑的話,只是淡淡一笑就帶過了。

“好,蕭兄如此說,那李密也就直說了。”李密看著周圍的眾人,眼神露出凝重之色道:“大唐武力如此強悍,你們認為他們會甘于守護自己的幾片土地?說出來不要說你們不相信,恐怕就是李家之人都不相信。”

“話雖如此,那敢問密公有何建議?”

李子通坐于位置之上,神色甚是沉穩。說來,李子通還是一個人物。行徑與眾多勢力卻是大不相同。

李子通,東海氶縣人,世代打魚為生。他在家鄉樂善好施,幫助別人。

每次打魚回來,只要遇見窮苦的鄉親,必將打的魚送給他們;見到誰家缺糧,只要家里還有,一定會送去。李子通為人恩怨分明,仗義執言,只要見到當地惡霸地痞欺負窮人,他一定會上前打抱不平。因此,李子通在家鄉威信很高,家鄉貧窮子弟,多都是他的朋友。當地地痞、惡霸對他又恨又怕。

后聽聞長白山左才相之事,因此前往投奔。

李子通為人富有俠義之心,雖為劫匪卻建議三不劫,貧、賢、弱,然則左才相沒有接受這個建議。李子通每每力保,因為他的仁慈之心讓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擁護,前來投靠的人也很多,左才相見此甚為嫉妒。

李子通認為留下來會遭不測,因此拜別左才相,而跟隨他的人達到萬人之眾,自此李子通帶著萬人在河北打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勢力也越來越強悍。

李密自然對于李子通也很是了解,對著他抱拳行了一禮,朗聲說到:“以我等各自的實力,根本無法與大唐這個龐然大物對抗。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我等聯盟,共同進退。不然,他日大唐出兵,我等俱如戰國時六國,一一被秦國吞并。”

“這…”

聽了李密的話,許多人都有些意動。他們本為一方勢力首腦,自然不愿變成二等、三等的角色,因此對于聯盟之說,他們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也有人見識了李唐的武力,覺得即使是聯盟,同樣無法對抗這個龐然大物,因此聽了李密的話之后,匆匆離去,與其冒險被殺,還不如投誠,這樣自己還算是有一些權力,足夠幾輩子生活了。

這些人離去,李密也沒說什么。

宇文家一直都與李家有間隙,因此對于李密的話,自然是舉雙手贊同。江南蕭銑雖然與李密不對付,不過對于聯盟之事也沒有意見。

輔公佑已經投靠李建成,除了杜伏威、寇仲、徐子陵與李家等人知道外,其他人尚未知曉。輔公佑自然也同意聯盟,他加入自然是充當間諜的角色。

“子通兄,你認為如何?”李密看著除了先前發話,之后一直不說話的李子通和聲問到。

李子通額頭皺成一個川字,似乎還在思考中,最后舒了一口氣道:“密公見諒,此事子通還需回去與謀士商量一番。”

李子通初時反抗隋朝,也不過是隋朝,被迫害之下才會參加起義軍,現在的他對于權力或許還不是很熱衷。因此,他想知道李唐的政策如何,倘若惠及天下,那么他就拒絕加入聯盟,向李唐投誠;若與隋朝無異,那他就加入聯盟,反抗李唐。

“既然如此,子通兄早日做出決定。”聽到李子通要回去與謀士商量一番,李密眼睛一凝,隨后輕松的說到。

隨著李子通的離去,屋內眾多勢力首腦則商討聯盟事宜,以及對應大唐的策略…

長安,皇宮內

“啟稟父皇,兒臣有本奏。”

看著又有話要說的李建成,一眾官員已經麻木了。從李建成第一個提議推遲早朝時間,已經不知說了多少條的提議,基本上都沒有懸念的通過。

一些眼光較遠的人看出,這些提議對于天下萬民,國家的長治久安有利無弊,因此對于能夠提出如此多提議的李建成深感好奇。特別是跟裴寂、唐儉等幾人,雖然他們是跟著李淵混,可是也很少見到李建成,因此對于他也不是很了解。

今日見到李建成發飆,自然也開始重視起來。

“說,皇兒有什么提議一并說出來即是。”

“是,父皇。”李建成的目光在眾官員身上掃過,擲地有聲的說到:“兒臣認為,監軍制度需改革!”

“嘶!”

聽到這句話,即時再鎮定的官員,已經被李建成雷過多次的官員,此時也禁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何謂監軍?

監軍就是代表朝廷處理軍務,督查將帥,一般挑選的都是天字信任的人。如唐玄宗李隆基就讓太監高力士擔當監軍。不過,問題就出現了。

一般的監軍在軍事上能有什么才能?但是,卻因為監軍的身份,壓住了將帥的身份,以此指手劃腳,最終落得戰事失敗,而監軍又可以將帥不聽指揮推卸責任避免責罰。所以,歷史上的將帥與監軍的關系向來不睦。

因此,李建成的建議是,監軍有監視將帥的權力,但是戰事全憑將領做主。當然,這樣也難免有的將領掌握大權之后,一旦反叛那么后果就很嚴重了。

李建成的這個提議一說出來,頓時一干武將都不說話了。

雖然擁有了完整的統領權,但是這事說起來是可大可小,一不小心搞不好就被按上個圖謀不軌的罪名。

李淵坐在上首,見無人說話,當即提高聲音問到:“卿等認為皇兒的提議如何?”

武將不能發話了,所以也只有文臣說話。反正他們都不會帶兵,因此說的話也比較中肯。

“啟奏陛下,臣認為太子所說言之有理;然則,一旦監軍無法控制將領,那問題也是可大可小。”劉弘基說的是小心翼翼的。不過,在場諸人也不傻,自然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嗯!”

李淵贊同的點了點頭,看著李建成問到:“皇兒,其中的隱患你也不是不知道,不知有何法可以彌補?”

“有!”李建成很淡定的說了一句,隨后在眾人不解的目光之下,淡淡的說到:“要想避免隱患,那兒臣接下來提的軍事學院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


上一章  |  大唐之逍遙王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