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穿越記5 一步一步地來吧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吃貨穿越記 >>吃貨穿越記最新章節列表 >> 5 一步一步地來吧

5 一步一步地來吧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25日  作者:飛焰焰  分類: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飛焰焰 | 吃貨穿越記 

面兒很快做好生產設計和分工協調安排。(就到)

目前的生產系統相對原始,但生產人員都是信得過的人,都很厚道、勤勞,加上古代人相對簡單的需求,暫時還未給面兒帶來復雜的壓力,因此不存在多大的問題,而且以后,可以逐步升級。

然后想著烘面房怎么建好呢?本來搭一間就可以,為掩人耳目,還得搭一間得供她單獨使用。

還有,是不是在烘面房側邊得再另搭兩口大灶專門煮面呢?

有的事情不想時,怎么想都想不到,又或者時機不到,想破了頭都想不出個頭緒。

而今夜,時機剛好。

面兒思路清晰,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的思索解決,邊想邊畫,畫過幾張草圖后,便想到了如何設計烘面房和煮面房。

其實,這一切并不太難。

煮面房和烘面房總建筑面積設為八十平米,頭上一間二十平米用來煮面,里面可以放四口大鍋煮面,單獨開門,上面開可關閉的木門風窗。第二間和第三間為烘面房,第二間占四十平米,里面可修六只大石灶,排四排雙層架子,第三間為她私用,只要二十平米,修兩個大灶,能擺兩排架子就行了。

一個爐灶上蓋一塊大鋼板,四周灶的四周砌半人多高的,上面搭鋼棒,至少可以掛二十個小鐵盒,這么算來九間烘灶,一次就可以烘一百八十個面團!

想到這,面兒嚇了一大跳!就算烘一次面要兩個時辰,一天烘四場。可是七百二十個方便面!事實上,以后把烘面房的溫度計算好了,使用好了,恐怕可以掛更多的鐵盒子!畢竟一間增均屋子有三十平方大。區區二百個方便面才占多少?

再加上她在空間還能大批的曬面,那產量不就上去了?

至于三間屋的墻體,全部只修三分之二高。[]中間加柱支撐房頂,上留可關閉的木門風窗,以作散熱和換氣。另外得開幾道安全門,遇突發事件時,從外面打開門,里面的人能逃生出來。

還有灶下排灰的問題,不能影響煮面和烘面的衛生。所以灶臺得修高,地下挖修專門的排灰通道!

每間屋的四個角落得修四個石水池,以作消防水池用!

面兒從來不知道自己可以想得這么細致,就算在現代,一時間讓她設計這種原始的烘面房的話。也很難到這么周全。

還有煮面房,從水、灰、消防、面湯的處理等一系列問題,都進行了細致的功能設計。

到子時,烘面房和煮面房的圖紙畫好了!

次日天氣陰沉,大家不知道方便面是怎么制作的,想著面兒一個人一天一夜能制一百多個方便面,而且不見她晾曬,大家認為制方便面勿需考慮天氣因素。

六更時全都興高采烈地到了王家,每人都穿著整潔的布衣。

張家三口已吃過早飯了。面兒讓張家父子先磨著面粉,讓張大娘去村里找人再編一批竹器和找人來搭房子。待她和林家三口吃罷早飯后,便開始教林家夫婦和面、揉面、打面和壓面,小娥則做家務、洗衣服、洗熱水等雜務。

很快辰末,張大娘從外面找了四五個石工來,面兒拿著烘面房和煮面房的圖紙和他們一講。幾個石工立即明白過這房子要怎么修,雙方講好包工包料,整個工程一共六十兩,工期最長一個月,盡量在二十天風完工,款項分四期付,開工前預付十兩,中間付兩次,一次十五兩,余下的竣工驗收后付完。

面兒投入這么大一筆銀子,這是林家和張家來說,是一輩子都難積攢出來的錢。[]兩家人面面相覷,只有更用心的干活。

安排好工地上的事,小娥爹娘壓好一團十斤的面了,面兒連忙回了趟屋里,進空間洗了個澡出來,開始滾面和制面,十斤鐵爪面一做好,從空間里取了一盆煮面的湯料,叫上小娥娘、張大娘和小娥,帶她們去廚房里,教她們如何用湯料煮面,因為一鍋面多,煮熟后要要裝來烘曬,不能煮得太軟。

小娥經常煮面,一教就會,面煮好后,面兒盤裝了幾個作示范,這事也不復雜,大家一看就會。

制面房里和烘面房現在沒打通,面一裝好后,面兒讓大家把三個方箕端到東廂頭上的一間屋里,王久一家伏法后,面兒把頭上鈿兒住過的房子變成了一間空房子,因此擺上幾個架子,便能擺方箕。

因為烘面房和訂制的鐵盒還沒拿回來,面兒現在未教她們曬和烘的技術,畢竟大家才接觸做方便面,前期還有個適應過程,如要行得長遠,還是一步一步來地好。

所以第一批面一裝好,面兒讓大家又各自回到制面房和磨房,她則關上門,將方箕一一端進空間里曬太陽,為了掌握時間,進出空間她都抱著沙壺。

第一批雖然只制了十斤,大家熟悉了程序后,心中領會了如何巧妙配合以省時間,午時前出了第二批,二十鐵爪面。

第二批面一煮好,該吃中飯了,為了節省時間,這中午面兒為大家煮了一大鍋面。

磨房里本來還存有些面粉,張大叔嫌小娥揉面慢,吃罷午主動要求去揉面、打面。這樣一來,下午的進展更快,好在小娥娘和張大娘可以隨時脫手出來煮面和裝面,面兒之前就讓村鄰給準備了一百個小圓筐和二十個方箕,隨著大家配合度的提高,每過一個多時辰,便能做一百個方便面。

到半下午時,面兒抱了兩大壇佐料出來,讓小娥和張大娘用小紙分包配佐料。

到天黑時,竟然做了五百個方便面,儲面室里還陰放了三十斤鐵爪面。

第一天生產,面兒不想累壞大家,酉時一完,便讓大家收工。東廂頭上的屋門一直緊關,收工時,面兒才打開這間屋,大家看到幾個竹箕里堆謝得整齊的方面便,都驚詫不已,明明那些面裝好時是濕的,現在全變干燥了。

這個問題遲早要面對大家,面兒道揚揚眉道,“我王家原本有一門干面術,只是不能外傳,所以請大家理解。”

“面兒會神術?我原來聽人說有種人會神術,可以呼風喚雨。你們王家的干面術,肯定和這個有關。”張大春推斷道。

小娥又道,“可不。面兒被王久和王大寶扔下河后,不是有遇道人教她隱術裝鬼嗎?說明面兒有神緣。”

張大叔卻道,“唉呀,難怪面兒爹靠個小面鋪可以積攢不少家業,原來王家得神助的。”

“我們可是跟著面兒沾光了。”張大娘喜滋滋地。

沒有一個人懷疑面兒說的“干面術”。

“請大家幫我保密好不好?人怕出名,豬怕壯。我只想我們大家以后日子能過得好些,不要過得太窮。不想這事讓太多人知道,生出麻煩來。”面兒本來擔心大家不會相信的,可是古代人信神,把許多不能解釋的現象統統歸為神話,對佛道神仙深信不疑,大春和小娥竟然這么理解,她不用為此擔心了。

“好!”多數人的心理是這樣,只希望自己富的。象王家這種“方便面”技術一旦傳出去,會形成競爭,大家就沒那么容易富余。都異口同聲答應,心里巴不得保密呢。

張大叔信心滿滿地道,“明天我們爭取做上六百個。”

“好,明天我們爭取做上六百個。”

大家斗志滿滿,面兒高興不已,把次日的事先安排了一遍,張家的人才先回去了,林家的人幫著面兒收拾院子,面兒和小娥去做了頓簡便的晚餐,第一天就算緊湊的過了。

晚上面兒又在空間里又辛苦了兩個時辰,烘制了兩大壇方便面佐料。

次日一早,因為方便面不能壓,面兒讓大春父子各挑了一擔,她和小娥各背了一背,才把五百個方便面一起送到鋪子,昨天歇了業,鋪前又早早地圍了上百號人。

早上的食客大多要了方便面,只少數人仍要煮鐵爪面,畢竟鐵爪素面只賣三文一碗,泡方便面方便,只要有一只干凈的碗,有開水,加個蓋,等一等就行了,因此省了不活。

辰時一過,面兒就跑進菜市場,買了半背骨頭和兩斤肉,就匆匆往家里趕,回到家把骨頭交給張大娘,讓她洗凈后熬一大鍋骨湯,又交待張大叔另磨些黃豆粉,以供她晚上制佐料。

小娥仍是申初就回來了,說今天五百個供應量,比前兩天,卻緩解了不少,但仍有大多數人沒買到方便面的直抱怨,聽說明天至少會五百個方便面賣,才安心地走了。

面兒歸初計劃的一天生產三個方便面實在是太不夠了。

齊心協力地,第二天生產了六百個方便面。而且村鄰們今天都放下家中的事,幫王家先編了五十小圓筐出來,他們說明天可以再編五十個小圓筐出來,而后天大春又能進城取訂做的三十個小鐵盒了。

面兒很欣慰,方便面的產量在第二天就上了六百個,這是個極大的突破。

晚上面兒在空間里,一邊快樂地制佐料,一邊分析著現在的行情,現在方便面才上市,大多數人是好奇,屬需求突然爆發,待過些天后,來買方便的人會逐步減少,面兒估算著一天保持八百個方便面的供應,大體上上就差不多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無彈窗閱讀_


上一章  |  吃貨穿越記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