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清第五十五節 俘虜(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伐清 >>伐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五節 俘虜(下)

第五十五節 俘虜(下)


更新時間:2013年08月22日  作者:灰熊貓  分類: 歷史 | 軍事 | 灰熊貓 | 伐清 
››


目錄:

灰熊貓

網站:

沿途見到的商船隊給山西俘虜的印象很深刻,像莫懷忠這種綠營軍官知道這意味著成都的明軍遠比漢八旗宣傳的要強大得多,至少從保寧到重慶的一路上,山西綠營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多的船。(一住本站跟著我一起來讀money錢ren人moneyren有錢人,記住本站,你就是有錢人。)上次李國英的水師從嘉陵江傾巢而出時,曾讓這些山西兵驚嘆過。但和成都水師一比,清軍水師顯然就算不上什么了。

當然莫懷忠不知道,現在整個長江流域的大部分江船都屬于鄧名所有,下游的船幾乎已經被鄧名和張煌言分光了。除了鄧名一些關系戶手里的漕船外,長江兩岸的商家都加起來也沒有幾條船好用——清軍因為各種需要不斷地征用民船,而船到了清軍手中,自然會被鄧名定義為敵軍的裝備而理直氣壯地搶走、用各種理由要走或是毀于戰火……清軍因為軍事和運輸的需要就繼續征用民船,然后又被明軍搶走,最后就是清軍和百姓手里都沒有什么船了,船都到了明軍這邊了。

除了戰爭外,還有自然損耗,而由于明軍把船工要走了,長江中下游的造船業也受到了沉重的打擊。不少清朝地方官注意到船廠總是會引起明軍的注意和攻擊,他們自發地摧毀了很多治下的船廠,以確保自己的轄區不遭到明軍的攻擊。

另外,北京清廷開始推行禁海令,正在有系統地摧毀沿海地區的造船業,這給了長江船運業以最后的猛烈一擊。

現在成都正受到勞工荒的折磨,而長江中下游地區則遇到了同樣嚴重的船荒。明軍返回四川后長江航運不但沒有恢復,反倒因為擁有大量船只的明軍的離開而陷入更可怕的航運斷絕中,貨運的費用暴漲,比起兩年前也就是鄭成功第一次攻入長江前漲了二十余倍。有南京或是南昌背景的商家還好,比如剿鄧總理衙門可以用崇明島的船隊來運輸貨物,而沒有背景的商行正開始大量的虧損和倒閉,商業萎縮之快,比鄧名前世清廷頒布禁海令后還要迅速。

因為對明軍的雄厚實力的驚奇,莫懷忠等人更多地向監視他們的官兵或者說陪同的明軍詢問成都的情況,他們得知自己會被首先送到敘州,然后再轉送成都。至于具體的安排,明軍軍官保證任何一個肯努力工作的人都會衣食無憂——明軍軍官的用詞是發財致富,但莫懷忠他們都不信,他們認為大部分俘虜如果能在明軍的軍屯中做一個屯丁,得到溫飽就算很走運了,所以自動地把明軍軍官的保證理解為他們可以獲得農奴的地位。

無論是從山西還是陜西征發來的無甲兵,被俘以后只能認命,去明軍的軍屯中種地。這些被征發的民夫無法活著返回家鄉是正常的情況,其中最幸運的人也許會被某個軍官看重成為披甲兵,其余的人如果能活下來,一般都是安排到某處軍屯去屯墾;披甲兵返回家鄉的可能性也極小,除了戰爭以外,疫病對披甲兵和無甲兵一視同仁。若是莫懷忠能活到戰后,大概會被改編為四川的屯駐綠營——既然沒有人認為戰爭會短期內結束,這些從山西抽調的綠營也就不太可能還鄉了,宣大那里也不會長期為他們保留位置而是會招募新的官兵。

現在擺在莫懷忠面前的問題不是該不該為明軍效力,而是如果恩主不被鄧名重用的話,他是不是應該在其他將領的手下為明軍效力。大部分莫懷忠的同僚都認為這是不可接受的,因為如果在其他將領的手下,他們不會得到信任,只會被當做炮灰和替罪羊使用。正如其他將領不會信任莫懷忠他們一樣,鄧名也很難無條件地信任他們的恩主,這樣根據忠誠鏈的規律,莫懷忠他們在理論上幾乎不可能進入頂端為鄧名的忠誠鏈系統。

“都被俘虜了還想那么多干什么?”莫懷忠心里一陣陣悲涼,他提醒自己,俘虜能夠保留一條命就不錯了。恩主沒有死,自己的命也還在,無論希望多么渺茫,總算是還能去軍屯活下去,將來說不定會遇到什么奇遇。或是自己的恩主有什么機緣得以在鄧名的忠誠鏈體系中找到一個位置,那時他肯定還會想起自己這樣的老部下的。

現在莫懷忠最痛恨的莫過于漢八旗,孫思克胡亂指揮,把山西綠營當炮灰,見勢不妙就率先逃走了;而讓莫懷忠他們感到安慰的是,倒霉的不僅他們一家,并肩作戰的甘陜綠營一樣沒能跑掉,當初替明軍勸降的那個甘陜綠營的軍官好像是王欣誠的親兵營游擊,他走進包圍圈的時候眼眶都是紅的,勸說山西綠營認清形勢投降的時候,游擊甚至還痛哭失聲。

“你們這幫陜西佬!不像個漢子一般地戰斗,所以只能像個婆娘般地哭泣!”當時莫懷忠非常鄙視那個眼淚橫飛的甘陜綠營軍官。因為自從戰斗開始,甘陜綠營就一直躲在后面沒有上前沖殺,最后的命運當然只能是被俘,被送去軍屯里當牛做馬累死為止——因為同病相憐,所以莫懷忠原諒了這些難兄難弟,但心里還是覺得有些憤憤不平——山西綠營都是漢子,但也和陜西綠營一個下場,難逃被俘的厄運。

這時,前方傳來一陣歡快的軍歌聲,莫懷忠側耳聽去,心里不禁有些狐疑,軍歌里帶著明顯的陜西腔,內容好像和他聽過的陜西綠營的軍歌一般無二。

“難道是援軍來了?”莫懷忠斷定明軍不會使用清軍的軍歌,所以只能是重慶派來了新的援兵。

“你們來得太晚了,我們都被俘了。”一瞬間,莫懷忠甚至想跳下船舷,賭上一條命看看能不能游回岸上,產生了尋找部隊的念頭。只要任勞任怨、作戰勇敢,莫懷忠認為自己還是有可能找到一個新的賞識自己的人,再次掛到大清忠誠鏈上的,無論如何這種前途總要比累死在軍屯里強。

噗通、噗通,說時遲那時快,莫懷忠看到前后的船上都有人影躍下,跳到了滾滾的江水中,不過他們并沒有一個人能游上岸,而是迅速地被江水往下游卷走了。

莫懷忠心里又生出新的疑問,正是這個疑問阻止了他學著那幾個動作最迅速的同僚一起跳進長江自殺:“為什么援兵唱歌呢,歌聲還這么歡快呢?”

“救人,快救人啊!”明軍軍官沒有下令放箭,而是大喊起來,放下小船去打撈那些在激流中掙扎的俘虜。

一通騷亂后,返回的小船沒能帶回從這只船跳下去的人——他們的命運取決于后續船只的打撈隊,而是帶回了一個從前面船只跳下的、自殺未遂的山西綠營軍官。

這個水性顯然沒法和王進寶相比的山西軍官,已經在江里喝了好幾口水,被拖上甲板后拍打了半天,才算是吐干凈了肚子里的水。

而這時明軍的艦隊已經駛近那支唱歌的隊伍,出乎莫懷忠意料的是,他看到這隊清軍并不是東進而西行,當看清清軍的旗幟后,莫懷忠的眼睛更是直了:“這……這是……”

興高采烈地向著重慶方向前進的正是王欣誠的部隊。莫懷忠一直以為他們和自己一樣被俘虜了,被明軍先行運去敘州了,但現在他看到王欣誠的軍隊好端端地打著綠色的旗幟,唱著雄壯的軍歌,驕傲地行走在通向重慶的道路上。

明軍艦隊仿佛根本沒有看到這隊清軍一樣,而甘陜綠營的表現也差不多,繼續唱著他們的軍歌前行,甚至還有士兵向身旁駛過的明軍戰艦揮手致意,就好像是在和老友打招呼一般。

“他們……他們……”莫懷忠整理了半天思路,但腦子里還是一團亂麻,再三瞪眼確認自己沒有看錯后,他不顧危險地大聲質問陪同的明軍軍官:“為什么王副將會在岸上?”

“他們為什么不能在岸上?”被問的明軍軍官顯得有些迷惑。

“我們……他們……”莫懷忠指了指自己,然后又指了指岸上的甘陜綠營,忍無可忍地大叫起來:“為什么我們被俘了,他們反倒好端端的?”

明軍軍官深深地看了看莫懷忠,轉過臉去又看了其他滿臉不解的被俘軍官一眼,意味深長地說道:“因為你們都被俘了,所以他們才好端端的。”

反應過來之后,莫懷忠感到自己的胸膛都要氣炸了,再也顧不得什么炮灰、什么替罪羊了,他一個箭步竄到明軍軍官面前,大喊起來:“官兵(指鄧名的軍隊)為什么不去打殺岸上這些賊?小人愿意充當先鋒!”

其他山西綠營的軍官也紛紛請纓,賭咒發誓要把王欣誠揍成豬頭。這些軍官還歇斯底里地把情況通報給了甲板下面垂頭喪氣的士兵們,頓時整條船都騷動了,山西人先是震驚,然后就人人怒不可遏,誓要與王欣誠所部決一死戰。

“哦,你們想當兵嗎?現在還不行。”陪同的明軍軍官耐心地解釋道:“你們要先在成都呆上一年,然后繳納至少一百元的稅或保護費,等到成為同秀才后,你們就可以等待征召了。”

“而且,”陪同明軍軍官緊跟著的這句話有火上澆油的嫌疑:“因為保寧的王副將在此戰對官兵的大力協助,提督命令,十五日內任何人都不得主動攻擊王副將的部隊,否則軍法處置。”——

筆者按:還有幾天就到月底了,這幾天里筆者會挑一天休息,這個月以來一直盼著這個休息日呢。還沒想好什么時候用。

精彩推薦:


上一章  |  伐清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