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醫大師第一百七十九章 說五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國醫大師 >>國醫大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說五行

第一百七十九章 說五行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9日  作者:九鼎八簋  分類: 都市 | 鄉土 | 九鼎八簋 | 國醫大師 
書名:

此時,眾人已經開始專注的聽起了王明的課!王明的課實在是吸引人!這是所有人的共同觀點!即使那幾位最反對的人也都會神的聽,忘記了自己已經被王明封住了!

“剛才說了一下十二經脈,以及奇經八脈,現在咱們講五行吧,五行中很多都得說道經脈之事,故此,雖然提問的時候先問的五行,但是你們不了解經脈怎么能聽的懂?”王明半開玩笑的說道。//歡迎來到去讀讀閱讀w//現在眾人已經接受了他的理論,王明也輕松了不少!

“你們也聽到中醫總是說這個穴屬火,那個穴屬水,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屬水屬火的究竟是怎么規定的?今天我就說說看!“金、木、水、火、土”,這是中醫的五行學說。你們其中有不少人反對該學說,或言之為封建糟粕,故弄玄虛;或說其牽強附會,不符科學。對我而言,甚至對于真正的中醫而言!五行學說是祖先留給后人的思維工具,用來學習中醫,方便順手,就像我們吃面條用筷子好使,何必非要換成叉子呢?

按照五行學說,肺、大腸屬金,心、小腸屬火,肝、膽屬木,脾、胃屬土,腎、膀胱屬水,心包、三焦也屬火。某條經絡上的穴位,一方面同屬于這條經絡的屬性,如肺經的穴都有肺經的“金性”;另一方面,每條經還依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構成五個特定穴(井、滎、俞、經、合),叫“五輸穴”。輸就是“傳導”的意思。古人最善比喻,把經絡的傳導比喻為水流從小到大,從淺入深的變化過程。下面簡單說一下“五輸穴”各自的含義。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肺經的少商穴和脾經的隱白穴。“井”就是水的源頭。“井之為義,汲養而不窮”。

“滎”穴多位于掌指或跖也就是腳掌趾關節上,如肺經的魚際穴和脾經的大都穴。“滎”的意思是迂回的小水,像山溪細流。

“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關節部,如肺經的太淵穴和脾經的太白穴。“俞”是灌注的意思,像山泉的瀑布,傾瀉而下。

“經”穴多位于腕踝關節以上,如肺經的經渠穴和脾經的商丘穴。“經”是主道。像寬廣的江河,暢行無阻。

“合”穴多位于肘膝關節附近,如肺經的尺澤和脾經的陰陵泉。“合”喻做江河之水匯入大海。

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如少商穴和隱白穴;滎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關節上。如魚際穴和的大都穴。俞穴多位于掌腕或跖關節部,如太淵穴和太白穴;經穴多位于腕踝關節以上,如經渠穴和商丘穴;合穴多位于肘膝關節附近,如尺澤和陰陵泉。

五輸穴以“井、滎、俞、經、合”來說明經氣由四肢末端向心臟方向流注于肘膝關節,經氣由微至盛。由淺入深,匯入臟腑的過程。五臟心、肝、脾、肺、腎所主的經絡叫“陰經”,六腑小腸、大腸、膀胱、膽、胃、三焦所主的經絡叫“陽經”。不管是陰經還是陽經,都有其各自的五輸穴。各自的屬性也完全不同。陰經的“井”屬木,“滎”屬火。“俞”屬土,“經”屬金。“合”屬水。而陽經的“井”屬金,“滎”屬水,“俞”屬木,“經”屬火,“合”屬土。對于這些屬性,其實大家可以不必強記。“五輸穴”在一條經絡中的功能,就像是一個公司里不同部門主管的作用,中醫經典《難經》上說:“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

井主“心下滿”,是指胃脘部痞滿,郁悶之癥。五臟六腑皆有可能成為“心下滿”的原因,如果因脾胃不和引起,可刺激脾的井穴“隱白”,胃的井穴“厲兌”。若因肝氣郁結引起,可刺激肝經的井穴“大敦”。若因大便不通引起,可刺激大腸經的井穴“商陽”。

滎主“身熱”,身熱可理解為“上火了”,如發燒,咽喉腫痛,可選肺經滎穴“魚際”。口瘡,小便短赤,可選小腸經滎穴“前谷”。口臭,大便燥結,可選胃經滎穴“內庭”。心煩不眠,五心煩熱可選心經滎穴“少府”。牙齦腫痛,眼紅赤,可選三焦經的滎穴“液門”。各經絡的滎穴可以配合使用,去熱功能效果更佳。

俞主“體重節痛”,“體重節痛”是指渾身酸懶,身體倦怠,關節疼痛。如膝關節腫痛,行走困難的,可選肝經俞穴“太沖”,膽經俞穴“足臨泣”,上肢關節痛,可選肺經俞穴“太淵”,心包經俞穴“大陵”。白天倦怠嗜臥,無精打采,可選脾經俞穴“太白”,腎經俞穴“太溪”。若是感冒引起的肢體酸痛,可選膀胱經的俞穴“束骨”,胃經的俞穴“陷谷”。俞穴具有健脾去濕,舒筋活絡,祛風止痛的功效。

經主“咳喘寒熱”,“咳喘寒熱”是說經穴善治咳喘之癥,且無論是寒性、熱性以及陰虛、發熱的咳喘,都可選擇經穴治療。《內經》上說:“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如外感咳嗽,可選肺經的經穴“經渠”和膀胱經的經穴“昆侖”;腎虛的咳喘,可選腎經的經穴“復溜”;肝火旺引起的咳嗽可選三焦經的經穴“支溝”;肺氣不足的咳喘,可選脾經的經穴“商丘”。經穴有清肺化痰,理氣鎮咳之效,平日可作為保養肺臟和預防咳喘的要穴。

合主“逆氣而泄”,若胃氣上逆則嘔吐,可選胃經合穴“足三里”;膽汁上逆則嘴苦,可選膽經合穴“陽陵泉”;肺氣上逆則咳喘,可選肺經合穴“尺澤”;脾虛便溏腹泄,可選脾經合穴“陰陵泉”;腎虛遺尿,遺精,可選腎經合穴“陰谷”。《靈樞四時氣》中說:“邪在腑取之合”;《內經咳論》說:“治腑者治其合”,都是在強調合穴善治臟腑之病。”

王明說完之后,看著下邊的人點了點頭,效果讓他有些滿意!(。。)(去讀讀www.qududu.cm)


上一章  |  國醫大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