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天賦系統第969章【就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人物天賦系統 >>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列表 >> 第969章【就計】

第969章【就計】


更新時間:2015年05月24日  作者:簫輕宇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簫輕宇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第969章就計

“千真萬確,我家將軍看到漢軍氣數已盡,正所謂良臣擇主而事,我家將軍就想帶著本部兵馬一萬前來投靠陛下。”

“嗯,很好。你回去吧,轉告你家將軍,今夜三更,便坐船過來,朕親自迎接,以示重視。”

“諾!大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林南笑道:“來人,拿十枚金幣,賞賜給他。”

“多謝大皇帝陛下,大皇帝陛下洪福齊天,萬壽無疆!”

“行了行了,只要你替朕辦好事,等你家將軍投降之后,朕再賞賜給你一百枚金幣,然后封你一個大官當當。你家將軍若是真心歸降,朕自當重用,封他為候,并賜一品大員。”

“小的……小的……”杜三驚得目瞪口呆,對林南的闊氣感到無比的佩服。

“送客!”林南擺擺手,便讓人送杜三離開。

等到杜三離開之后,林南便叫來張遼、黃忠、文聘、張謙等將,細細吩咐了一番,四位將軍聽后,都是一臉的喜悅,便下去各自準備去了。

“他真的是這樣說的?”杜襲一把抓住了杜三的手腕,激動地問道。

“是的,將軍。”杜三從懷中掏出來了十枚金幣,亮在了杜襲的面前,說道,“將軍,你看,這是他賞賜給屬下的,還說事成之后,小的也有官做。”

杜襲從杜三手中拿過那十枚金幣,仔細看了看,但見金幣上一側印有華夏二字,另外一側則是林南的頭像,他掂量了一下,十枚金幣竟然有半斤重。

“嗯。華夏國國力強盛,兵強馬壯,看來真是這樣。如果我能在華夏國為官。肯定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說著,杜襲便將那十枚金幣塞進了自己的懷里。

“將軍。那金幣是……”杜三看到之后,急忙叫了起來,但是看見杜襲兇惡的眼神,便不再說話了,心里卻將杜襲的祖宗十八代都罵了一遍。可是,罵完之后,杜三這才想起來,他和杜襲是同宗。趕忙改口,只罵杜襲一個人。

杜襲道:“這金幣我先替你收著,等我立了大功,自然會少不了你的好處,你去傳令吧,我去見大司馬。”

“諾!”杜三臨走時,還白了杜襲一眼,心里暗罵道:“狗日的!”

杜襲徑直去見大司馬田豫,當即拜道:“大司馬妙計,林南果然中計。讓我今夜三更便去投降。”

田豫點了點頭,說道:“他在我軍中營造謠言,也無非是為此。我就將計就計,派你去詐降。你今夜便去,等到到了北岸,一旦林南發動對南岸的攻擊,必然會派遣你為前部,到時候你再倒戈相向,華夏軍必敗。”

“是。”杜襲眼睛直打轉,忽然想起了什么,便說道。“不過,林南也提出了一個新的條件。說是華夏軍缺少船只,需要帶過去一些戰艦。大司馬,你看……”

田豫想了想,覺得林南提出這樣的條件也極為合理,便道:“給你一艘斗艦,十艘戰艦,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你去了之后,一切按照計劃行事。”

“諾!”杜襲在心里偷笑著。

“此事若成了,我就舉薦你為水軍大都督,讓陛下封你為王。”田豫似乎又擔心什么,拍了拍杜襲的肩膀,說道。

杜襲道:“屬下敢不以死效力。”

當夜三更,杜襲按照約定,駕駛著一艘斗艦,二十條中型戰艦,緩緩地從南岸駛向了北岸。江面甚寬,杜襲站在斗艦的甲板上,眺望北岸,但見北岸水軍大寨燈火通明,綿延十數里,不禁感嘆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杜襲也是個識時務的俊杰,華夏國如此的兵強馬壯,關羽、張飛尚且不能抵擋,何況我乎?”

杜三這時就在身側,笑道:“將軍,我們的榮華富貴就在眼前了……”

不多時,杜襲靠近了北岸,江面上有巡邏的船只截住,船只很小,每條船只能裝載二十個人,跟杜襲帶來的大型戰艦斗艦想必,簡直不堪一擊,何況周圍還有二十條中型戰艦護衛,浩浩蕩蕩,氣勢雄渾,一萬兵馬分散在這二十艘戰艦上,也是威武異常。

這時,從華夏軍水軍大營中駛出了一艘較大的船只,林南站在船頭,乘風破浪,很快便和杜襲等人接近。

兩下照面,林南便嚎道:“來者可是杜子緒?”

杜襲急忙叫道:“正是杜某,參見陛下!”

他見那人和金幣上得頭像極為相似,便可以肯定林南就是華夏國的皇帝,抱拳叫道:“杜某按照約定而來,前來投降陛下,以前多有得罪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無妨,請進大營!”林南腳下的戰船是這里最大的,可是跟杜襲帶來的中型戰艦一比,簡直不是一個檔次的,他讓人讓開道路,放杜襲等人進入水軍營寨。

杜襲進入大寨之后,林南已經在岸上了,帶著眾位文武一起迎接杜襲的到來,并且讓鼓吹隊開始奏樂,搞得極為隆重,讓杜襲也是深受感動。

一行人進入大帳之后,林南又親自宴請杜襲,以及杜襲帶來的一萬將士,讓張謙好生款待杜襲帶來的士兵,他自己則在營寨中河杜襲暢談。

當然,只聊天,從不提及兵事。

當夜,杜襲喝的酩酊大醉,被人攙扶下去休息了。

次日清晨醒來,林南又擺下酒宴,再次款待杜襲。杜襲從未受到過如此的禮遇,在席間,當即說道:“啟稟大皇帝陛下,臣有罪!臣是被大司馬田豫派來詐降的……”

“朕知道。”林南毫不掩飾地回答道。

杜襲一陣驚愕,可是卻見陪坐的眾人都沒有敵意,他便問道:“陛下知道?”

“嗯,田豫的雕蟲小技,豈能瞞騙的過朕?杜將軍,你既然敢對朕說出這番話來。就說明你已經是真心投靠朕了,對嗎?”

“臣是真心歸降,田豫與我約定。讓我蠱惑陛下出兵,說今日攻打南岸水軍。然后在江面上合圍陛下……”

“呵呵,好極。那一會兒就調集兵馬,讓田豫如愿以償即可。”

“可是……”杜襲擔心道。

“朕已經有所安排,杜將軍只需按照朕說的去做即可。”當下,林南便吩咐杜襲如何去做,杜襲聽后,也是一陣歡喜。

“如此,漢國水軍。不足為俱也!”杜襲開心地說道。

酒足飯飽之后,眾人點齊兵馬,紛紛登船。

林南帶著賈詡、郭嘉、荀攸親自登上了杜襲所乘做得斗艦,兩千華夏軍盡皆換成了漢軍衣服,站在斗艦上,長槍林立,弓弩齊備,顯得格外的威武。

漢軍大型戰艦只能轉載兩千人,另外的二十艘中型戰艦沒艘可以裝載一千五百人,所有士兵。盡皆是華夏軍假扮,漢軍服裝都是從以前的俘虜身上扒下來的,還有一些士兵都隱藏在船艙里。并不露面,船桅上掛著華夏國的大旗,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便朝南岸殺去。另外,無數小船緊隨戰艦后面,沒艘或裝百人,或裝二三十人,華夏軍駐防在江岸上的士兵出動一半,十萬大軍聲勢浩大,填塞整個漢江江面。綿延十余里的江面上都是華夏軍的大旗。

當然,杜襲已經先派人去給田豫送信了。田豫得知杜襲成功的帶著華夏軍來攻,便迅速集結兵馬。十萬水軍全部登船,準備在此一戰定勝負。

田豫分兵兩路,自己帶著幾十艘戰艦在左邊,分出五萬水軍讓和洽帶領著,在右邊協助。漢軍登船之后,田豫便激勵士氣,揚言此戰必勝,已經派遣人過去做破壞了。半天激勵,士氣稍稍上漲了一點。

約小半個時辰后,兩軍在江心相遇,田豫站在斗艦上,眺望著對面,見華夏軍聲勢浩大,幾乎是傾巢而出,便笑了起來,立刻派出十艘中型戰艦排成一列,弓箭手盡皆嚴陣以待,沖向了華夏軍。

杜襲站在斗艦的船頭上,立刻按照約定,打出了旗語,讓人放下華夏軍的大旗,將漢軍大旗掛上,并開始做出調轉船頭的姿態。

田豫看后,哈哈笑道:“華夏軍那些漁船小舟,如何能使我強大水軍的對手?”

可是,他的笑聲突然戛然而止,因為他看到杜襲并未調轉船頭倒戈一擊,而是直接以高速沖向了漢軍的戰艦。此時正值隆冬,北風呼嘯,杜襲等人順水水風,船速極為輕快,船桅上得布帆也是全部張開,船上的人也都盡皆拿出了連弩,朝著漢軍戰艦上得士兵便是一番亂射。

“轟……”

一聲聲巨響,華夏軍的船只便撞上了漢軍的船只,稍微一個晃動之后,船艙中嚴陣以待的校刀手便沖了出來,紛紛朝漢軍船上沖去,與此同時,在甲板上的人也開始扔出飛鉤、繩索,牢牢地套住了敵船。

“中計了,杜襲這個混蛋居然假戲真做,真的投靠華夏軍了!”田豫一陣懊惱,但是此時想退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硬著頭皮戰斗,扭頭對身后的旗手說道,“給和洽發令,全軍壓上,與華夏軍決一死戰!”

漢軍先前派出去的十艘中型戰艦已經全部淪陷,杜襲突如其來的逆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華夏軍奮勇異常,將士無不向前,連弩的威力在這么短的距離內發揮出了極大的威力。杜襲也親自上了戰場,舉著刀牌,當著林南的面耀武揚威,彰顯著個人的武勇。

杜襲深得漢軍戰船的指揮體系,帶著一隊人便砍翻了船上的校尉,割下腦袋提在手里面,高高舉起,大聲喝道:“漢國氣數已盡,華夏國神州大皇帝陛下萬歲!吾且尚降,汝等何不惜死也!”

一聲怒喝,聲音如雷,滾滾傳入漢軍士兵耳中,漢軍將士遙見華夏軍比比皆是,加上早前就士氣低下,以至于統統放下兵刃,表示愿意投降。

漢國水軍前軍一破,杜襲立功不少,當即下令調轉船頭,將漢國新降士兵為前部。負責招誘其余漢軍將士。

田豫見狀,也是一陣懊惱,沒想到竟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憤怒之下。指揮自己這邊四萬多部眾,一字型排開。將錨沉入江底,讓弓箭手開始一陣亂射,企圖阻止華夏國的攻勢。

另外一側,和洽帶著五萬水軍接到了田豫的命令,可是,他卻按兵不動。

“換旗!”和洽站在斗艦的首部,身上披著厚厚的戰甲,大紅色的披風隨風擺動。將手一揚,便立刻下令道。

漢國水軍都是和洽舊部,雖然說田豫取代了和洽為大都督,可是也不過才三兩天的事情,根本不及和洽在水軍將士心目中的地位。眾位水軍將士一聽和洽的話,便將漢*旗降下,升起了早早準備好的華夏國的軍旗。

其實,軍中謠言四起,是有人故意安排,試想漢國水軍沿江防御極其嚴密。又怎么能有人過來的呢。

從司馬懿率領大軍秘密偷渡,再到關羽、張飛的家眷被秘密送到漢江北岸,和洽從始至終都一直在參與著。如果沒有他的命令,華夏軍的舉動根本不可能成功。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很大的陰謀,諸葛亮在明,和洽在暗,為的就是等待這一天。否則,諸葛亮怎么會輕易離開襄陽。

當然,杜襲并非漢國水軍,只不過是關羽大軍的一支余部。所以從始至終,和洽就沒有將杜襲列入計劃范圍之內。本來和洽還想象征性地抵抗一下。然后再舉旗投降,可是見到杜襲快要搶過他的風頭了。自然不敢示弱,就地下令。

和洽所在的斗艦上得大旗一換,其余的戰艦上得大旗也跟著撤換掉了,五萬漢國水軍立刻變成了華夏國的水軍。

不僅如此,田豫所統領的那四萬水軍當中,也立刻出現了倒戈現象,田豫正在高叫著指揮放箭,誰知道背后突然沖過來了四名大力士,直接將田豫按倒在地,任由田豫怎么掙扎,也無法掙脫,迅速地被五花大綁了起來。

直到這一刻,田豫才明白,原來和洽早有投降之意,自己還成為了階下囚。

林南站在對面的斗艦上,本來看到漢國水軍如此雄壯還在發愁怎么打,因為除了杜襲帶來的戰艦外,林南的部下中最大的船只也就裝載一百人,只要被戰艦輕輕一撞,立刻就會沉入江中。

而漢國的水軍都是戰艦,加上漢國水軍天下聞名,又曾經有過許多次輝煌的戰績,所以對于這場戰斗他也沒底。正當他一籌莫展時,卻奇跡地發現,所有的漢國水軍的戰艦上都換上了華夏軍的大旗。

他驚喜之余,急忙拿出望遠鏡,看到田豫被人給捆綁了起來,不禁大笑了起來:“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戰斗,只持續了半個時辰就結束了,十萬漢國水軍竟然統一換上了華夏國的大旗,這一幕是何等的壯觀。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林南高興之余,竟然情不自禁地道出了千百年后毛太祖的詩句來,此刻的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

遙想歷史,赤壁前夕,曹操大軍南下,一路聞風而降,劉表的部下盡皆投降。此刻,林南終于能夠體會到曹孟德當時的心情了,不戰而勝,得兵得土地,這樣的戰爭,打著真他媽的爽。如果每次攻城略地,都像這樣的話,一年之內,必然能夠完成統一大業。

賈詡見林南如此的高興,擔心林南會興奮過頭了,便提醒道:“皇上,勝不驕,敗不餒,應該戒驕戒躁才對。漢國水軍集體投降,確實是可喜可賀,可是,也要提放才是,萬一又是對方的奸計呢?”

當頭棒喝!

林南聽完賈詡的這一句提醒的話,頓時收斂了喜悅的心情,心中轉念一想,覺得賈詡說的很有道理,便扭身對郭嘉說道:“你去找張仲景,讓他這幾天多弄出來一些忘憂散來,越多越好,我有妙用。”

郭嘉本來是林南安排給司馬懿當軍師的,可是后來轉念一想,司馬懿有獨立勝任的能力,便繼續將郭嘉留在身邊聽用,再說。他也少不得和他們早晚商議對策。

“諾!”郭嘉已經看出了林南的用意,轉身便走,讓旗手向后發旗語。綿延不絕地傳至到江岸上。

半個時辰后,林南的部隊全部登上了漢水的南岸。進入了和洽的水軍大營。本來,林南計劃著給漢國水軍一次重創呢,早已經命令張遼、黃忠、文聘、張謙等人做好了部署,準備用這幾年秘密研制出來的黑火藥炸沉漢國水軍的戰艦,可是誰也沒有料到,漢國水軍竟然全體投降了。這樣一來,林南自然也就省去了好多麻煩,秘密武器也準備用在攻打襄陽城的刀刃上。

大營里。黃忠、張遼、文聘、張謙等武將排成一列,站在左側,賈詡、郭嘉、荀攸等人排成一列,站在右側,中間是和洽、杜襲以及被五花大綁跪在地上的田豫。

林南端坐在那里,望了田豫一眼,不禁有些感慨,昔年在遼東的時候,田豫不過才是個十幾歲的少年,可是一別這么多年。田豫竟然以及成長為漢軍中的一員大將,身體精壯,一身剛毅。

“給國讓松綁!”林南抬起手。便說道。

田豫被松綁之后,憤怒地瞪著林南,然后轉臉便朝和洽和杜襲的臉上吐了一口口水,罵道:“賣國奴,不得好死!”

和洽、杜襲都是一陣羞愧,杜襲舉手要打,見林南眼神犀利,也就作罷,只好忍氣吞聲。抹掉臉上的吐沫。

“大司馬,我們這叫識時務者為俊杰。漢國以及大勢已去,再說劉備當年也是從公子劉琦手上奪下的荊州。這荊州本就屬于公子劉琦的,我們是劉公子的舊部,自然不能和你相比了。”和洽雖然氣憤,可是說的也確實有道理。

田豫聽后,不禁怔了一下,劉琦公子三年前突然暴斃而亡,年紀輕輕的,怎么可能會死的那么早,其中必然有原因。當時他就猜測出來了,定然是劉備干的。不過斬草除根,也沒有什么不對的。

“國讓,你是幽州人,這幾年幽州境內變化很大,你的母親現在在薊城,有專人伺候,這么多年,難道你一點都不想你的母親嗎?”林南還是很器重田豫的,畢竟這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鎮邊大將,在處理外夷的事物上,有獨到的手段。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我也只能……”

不等田豫把話說完,林南便叫道:“如果可以兩全呢?”

田豫狐疑地看了看林南,冷笑道:“這怎么可能?”

“很簡單,只要你投降給我,忠于我,孝順你的母親,這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那么多年來,你的母親可是想你想的很啊,每天都會在薊城的南城門那里,枯坐無語,翹首以盼,為的就是想見到他的兒子歸來。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個道理你懂嗎?最近,我聽說你的母親舊疾犯了,臥床不起,只是每天都叫著你的名字,你難道忍心讓你的母親就這樣……哎,我現在放了你,給你一個通關文書,在華夏國境內,暢通無阻,你回去見你母親吧。”

田豫聽完林南這么一說,眼眶中飽含了淚水,一方是自己的母親,一方是自己忠于的君主,他兩邊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思來想去,還是決定自刎以謝天下。

他突然轉身,從背后抽出了杜襲腰中掛著的長劍,正要揮劍將自己斬首,卻見一道劍光刺來,直接擋下了他手中的長劍。

“你死都不怕,還怕活著嗎?劉備雖然是你舊主,可是你放心,朕不會殺他,朕也不會強令你投降,百善孝為先,你要還是個男人,就回去見你母親一面!”林南早有所預料,剛正不阿的人,總是會走上極端的路線,所以在田豫轉身之際,他便拔劍而出,一個箭步跳了過去,擋下了田豫的長劍。

“我……哎……罷了罷了……”田豫也是一陣為難,在君主和母親之間,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己的母親,自來孝順的他,丟下了長劍,當即拜服在林南的面前,說道:“多謝陛下成全!”

說完,田豫便出了大帳,頭也不回。

“給田將軍一匹馬,一些盤纏和一些食物,送田將軍過河!”林南在后面叫喊道。

林南輕易地登上了漢水南岸,以功勞進行封賞。以和洽為水軍大都督,杜襲為副都督,繼續統領漢國水軍。他的華夏國大軍則陸續過河,一天之內。在南岸扎下了無數營寨,連綿百余里,聲勢浩大。

和洽、杜襲投降,田豫下落不明的消息很快便傳到了襄陽城,群臣皆驚,劉備更是大怒,下令將和洽、杜襲的家眷全部誅殺。可是,和洽的家眷根本不在襄陽城。而是在江陵城,而杜襲的家眷很早便遷出了襄陽城,屠刀舉了起來,卻沒有殺一個人,劉備一怒之下,將韓嵩、傅巽等人與和洽來往密切的人盡皆滿門抄斬,下令封鎖城門,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城,五萬大軍龜縮在襄陽城里。

與此同時,江陵城也發生了戰爭。吳軍十五萬圍城,四面攻打江陵城,周瑜分派蔣欽、徐盛攻打西門。董襲、潘璋攻打南門,賀齊、宋謙攻打北門,他自己則帶領著凌操、陳武攻打東門。

凌操身先士卒,手持百煉鋼刀,身披厚甲,肩膀上扛著一包麻袋便到了護城河邊,冒著箭雨,將麻袋填入護城河中。身后的士兵也個個奮勇,大力者一人扛兩袋。將裝滿黃土的麻袋全部扔了進去,然后再向回跑。往來數次。成千上萬的麻袋積累起來,愣是將護城河填出一條路來。

這邊道路填出。凌操再次身先士卒,帶著三千敢死之士,人皆右手持刀,左手持盾,腰中帶著一張連弩,從填出的道路上迅速地沖到了城墻下面,三千士兵舉著盾牌,在城墻下面組成了一道防線。

護城河外,陳武指揮著投石車向江陵城的城墻砸去,一方方大石在空中飛舞,砸向了江陵城又高又大的城墻,碎裂的石屑隨風而動,彌漫著整個城墻,嗆得漢軍士兵睜不開眼。

周瑜騎在一匹馬上,遠遠望去,心中甚是快慰。

不一會兒,士兵們扛著云梯便朝凌操那邊匯集過去,在城墻根那里架起了云梯,士兵們趁著城墻上得漢軍睜不開,紛紛向上攀爬。

此時此刻,四門同時受到攻擊,在太守府中的諸葛瑾立刻驚慌失措,急忙叫人擂響戰鼓,城中士兵紛紛向四門涌去。諸葛瑾策馬出門,正遇到司馬朗,便叫道:“伯達隨我同去東門,吳軍開始攻城了。”

司馬朗也是一陣錯愕,本來他得到的答案是吳軍開春才攻城,怎么愣是提前了一兩個月。清冷的早晨,立刻被戰火彌漫,城墻邊的百姓紛紛向城中靠攏,雖然不再下雪,可是卻依然的寒冷。

不多時,諸葛瑾、司馬朗都來到了東門,一到城樓上,便看見外面吳軍鋪天蓋地的,白茫茫的雪地上黑壓壓的一大片人,穿著青色戰衣的吳軍在雪地上來回奔波,吳軍的大纛下面,周瑜正在指揮著全軍作戰,城墻下面都是吳軍,攻勢相當的猛烈,空中巨石飛舞,撞擊在城墻上發出了一聲聲悶響,頓時石屑亂飛。

江陵城的城墻很厚,對于這種巨石撞擊,像是蚊子在撓癢癢,城墻上得漢軍在城門守將的帶領下,也是個個奮勇,這些人都是來自荊南四郡,出身山林,魁梧健壯,攀巖走壁也都是身輕如燕,此時用來防守城池,也盡顯悍勇,一個個冒著巨石、箭雨,推倒一個個云梯,讓吳軍將士沒有一個能夠攀爬上來的。

“放箭!射死他們!”諸葛瑾指揮著部下,沖著眾人齊聲喊道。

此時城門援軍趕來,增援四大城門,以絕對的優勢守住了城頭,愣是沒讓一個吳軍爬上城墻來。

周瑜看到漢軍防守的極為嚴密,而吳軍的強攻卻起不到什么作用,加上攻城部隊傷亡不少,便下令將軍隊撤了下來。

吳軍退兵一個時辰后,又再次齊攻四門,這一次的攻勢比之前次更甚,周瑜調轉了攻城方案,將所有的投石車全部集中在東門,對著城門便是一陣猛轟,將東門砸得遍體鱗傷,可是江陵城的城墻卻依然矗立在那里。

吳軍步軍再次扛著云梯攻城,踩著前次戰斗所陣亡的尸體,每個人都紅著眼,恨不得將漢軍統統殺戮。

可是,江陵城的城墻甚高,漢軍防守嚴密。吳軍再次退卻。

經過兩次守城的戰斗,諸葛瑾一邊讓人將受傷的士兵抬下去治理,一邊讓人把陣亡的士兵抬走集中埋葬。他則親自到士兵中間。巡視士兵的情況,種種行跡。都讓守城士兵倍感溫馨。

還不到半個小時,吳軍展開了第三次的猛攻,這一次吳軍只攻打三個城門,抽調了攻打西門的兵力,猛攻東門。

江陵城東門吃緊,諸葛瑾連忙抽調西門兵力增援。

周瑜騎在高頭大馬上,一番眺望之后,嘴角便露出了一絲笑容。急忙下令道:“即可命令董襲、潘璋、宋謙、賀齊將南北二門的兵力全部用于攻打西門。”

傳令官去傳令了,周瑜又吩咐另外一名傳令官道:“給凌操發令,再讓他堅持一會兒!”

“諾!”

凌操等人盡皆身披重甲,舉著盾牌,在城墻下面守御的極為嚴密,每次沖鋒,他帶著的三千鐵甲盾牌兵都是沖在最前面,雖然每次吳軍都是以雄渾的姿態進行強攻,可是死傷的士兵卻相對很少,基本上每個人到了城墻下面。都是以盾護身,攻來攻去,裝束雖然在不停地變換著。卻始終只有凌操一部人馬。

諸葛瑾在城墻上看到城墻下面吳軍如同蟻穴,越聚越多,都個個舉著盾牌,箭矢也射不穿,而且空中飛舞的巨石還在不停的破壞著城門,一時間也無可奈何。

過了好大一會兒,西門守將派人來報,說西門遭受大批吳軍的猛烈攻擊。諸葛瑾這才意識到吳軍是聲東擊西,急忙下令讓南北二門的兵力各抽調一門用于防守。

從晨到晚。吳軍一共發動了七次進攻,雖然沒有一次成功。卻將城門漢軍弄得團團轉,時而猛攻南門。時而猛攻北門,時而四門齊攻,時而雙門齊攻,吳軍中負責來回奔波的都是山越族的士兵,奔跑能力十分的迅速,東一槍,西一炮的,倒是將城門守軍弄得暈頭轉向。

傍晚時分,吳軍的第八次進攻退卻,天色也漸漸暗淡了下來,江陵城的四個城門一片狼藉,城門四周也是死尸一片,地上的白雪都被鮮血染紅,護城河里滿是泥漿以及漂浮著的尸體。

漢軍守城的將士早已經累得不行了,看到吳軍終于退卻了,這才松了一口氣。

諸葛瑾下令給全城士兵好酒好肉,贏得了士兵們的一致歡呼。

入夜后,吳軍沒有采取任何攻勢,諸葛瑾也是累了一天,嗓子都要喊啞了,雖然知道這是吳軍在消耗自己城內將士的體力,可他一時間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法,城里面只有精兵,沒有良將,唯一的辦法就是堅守城池,而且江陵城較為富饒,荊南四郡的錢糧都囤積在此,又是南郡的郡城,可以說,漢國的一半錢糧都在此處囤積,所以城防也比一般城墻要厚重一些。

太守府里,諸葛瑾和司馬朗對面而坐,兩個人獨自小酌,酒過三巡之后,諸葛瑾先說道:“周瑜今天八次進攻江陵城,可是損傷的卻不過才兩千多兵,他的目的不在攻城,而是想拖垮我們。一天兩天將士們姑且還受得了,可是時間久了,只怕會被活活的累死。伯達兄,你可有什么好的計策嗎?”

司馬朗想了想,說道:“周瑜一直是陛下器重的人,陛下曾經說過,周瑜是人中龍鳳,從他帶兵攻打山越,然后平定士燮的越國,就可以看出,他的能力是杰出的。子瑜賢弟雖然也是才智過人,但是和周瑜想比,只怕是略有遜色。加上城中沒有良將,如果長久下去,確實對子瑜賢弟不利。不過,我倒是有一個計策,只要子瑜賢弟點頭即可。”

諸葛瑾問道:“什么計策?”

司馬朗笑道:“很簡單,華夏國和東吳有盟約,只要江陵城里掛上了華夏軍的大旗,吳國就不得不退兵了。”

諸葛瑾皺了一下眉頭,笑道:“伯達兄,你這是算計我啊,舍弟的條件還沒有答應呢,怎么你就那么急?我看還是等舍弟的消息吧。”

司馬朗道:“隨你,反正我就是這個意思。不過,接下來周瑜會做出什么樣的計策,我可不敢擔保。如果再這樣沒玩沒了的下去,只怕江陵城真的會被攻破。今天我看見了,周瑜雖然讓人猛攻,可是卻只是佯攻,做個樣子而已,并未使出全力。如果明日再來這樣的事情,我看你怎么應付。”

諸葛瑾皺起了眉頭,說道:“姑且走一步算一步吧,反正舍弟早晚都是要歸順的,你急什么?”

“不是我急,是周瑜急。不然周瑜不會這么快的攻打江陵。”

兩個人正在說話間,突然聽到外面鑼鼓喧天,四周喊殺聲起,諸葛瑾驚得直接把杯子摔在了地上,急忙出了太守府。

司馬朗坐在那里,只是一陣冷笑,心道:“你自討苦吃,也怨不得別人。周瑜啊周瑜,我還真是要感謝你啊,沒有你的話,這江陵城我又怎么能唾手可得呢?”

吳軍正在不斷的攻打著江陵城,夜間的江陵城外處處火光,被照耀的如同白晝,投石車繼續不停地轟擊著城墻,只是這一次吳軍的步兵卻沒有去攻城,只是持續著單一的用投石車進行攻擊。

“轟!轟!轟!”

一聲聲巨響不斷的在諸葛瑾的耳邊響起,所有人都躲在城垛的后面,頭上石屑亂飛,城墻每被撞擊一次,便會有著輕微的顫抖,這是白天所沒有出現的。

“大都督!末將請求出城與吳軍決一死戰!”終于,有人忍不住了,城內十萬軍馬,如此的坐以待斃,傳出去確實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諸葛瑾看了一眼來人,見來人不過十七八歲,身材高大魁梧,國字臉,八字胡,正是牙門將軍傅彤。他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說道:“吳軍兵多將廣,我軍苦無良將,無法出城迎戰,不如堅守城池為上。”

傅彤拜道:“大都督,吳軍兵多將廣,我軍也非庸兒,末將雖然沒有萬人不當之勇,但是也愿意率領一支軍馬出城與吳人決一死戰,還請大都督成全。”

江陵城里的將士都是最近五年漢國新征召的,都是關羽、張飛帶出來的兵,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守了一天的城池,城內士兵盡皆疲于奔命,許多人早就看不下去了。傅彤這廂一經請命,圍繞在諸葛瑾身邊的許多年輕軍官都開始叫嚷了起來,紛紛叫著要出城與吳軍決一死戰。

諸葛瑾看到這一幕,像是看到了一種希冀,環視周圍一圈,便叫道:“你們當真要出城與敵人決戰嗎?”

“請大都督成全!”傅彤等人都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不畏艱險,不畏懼死亡?”

“我等愿意立下軍令狀!不拔敵軍營寨,絕不返還!”傅彤帶頭說道。

諸葛瑾喜道:“我等得就是這個時候,傅將軍,我現在提升你為破虜將軍,率軍五千從東門殺出,吳軍料我軍無甚良將,不敢出城迎戰,此次傅將軍出城,定然能夠殺他一個措手不及。”

言畢,諸葛瑾當即親赴軍營,挑選五千敢死之士,并且給予江陵城中庫存的最為精良的秘密裝備,讓傅彤等人全部穿上。在一餐飽食之后,略微歇息了一會兒,便讓傅彤帶著五千騎兵聚集在東門,等候命令。(未完待續)

txt下載小說全文下載,如果小說下載不能搜索到,請及時通知我們。您的支持是對小說下載最大的鼓勵。

小說txt作品導航免費電子書鏈接到本站只是為了讓更多讀者欣賞支持作者請到書店購買正。

本頻道是一個免費小說閱讀頻道,僅提供小說全文下載,txt下載免費閱讀內容者請自行刪除。

如果作品瀏覽,或對作品內容、版權等方面有質疑,或對小說下載有意見建議請及時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上一章  |  人物天賦系統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