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417章 湯半仙 “興兵”(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7章 湯半仙 “興兵”(一)

第417章 湯半仙 “興兵”(一)


更新時間:2013年07月1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養老院里有兒女的老人多了起來。這些老人原來在家里的時候,多為一家之主,掌握著家中的支配權。來到養老院以后,仍然掛牽著家里。當子女們來探視的時候,便問長問短。有的子女小(學)不清舌,或者說的不入老人的耳,就會受到責備。

有那脾氣大的老人或者子女,一旦言語不合,便發生爭吵。大幾百號老人,往往是這里剛勸住了,那邊又頂起嘴來。

這一下老英雄可就有了活干。除了開會做老人的思想工作外,還得勸了東家勸西家,逐家調節起矛盾來。

六十多歲的老太太崔孟氏,是個普通農村婦女。年輕時,地里家里的活都干,是個吃苦耐勞的勤奮女性。

但是,崔孟氏的脾氣特別大,稍不順心就發火。尤其對待兒媳,要求更嚴。從做飯吃飯、做針線活、穿衣服到下地干農活以及場里打曬糧食,就是細小的動作,也得安她的要求做。一離了她的板兒,就得挨罵。

有一次,兒媳婦在庭院里干活時,因一點兒不值得的小事挨了婆婆的罵,覺得委屈,就到屋里去哭。

崔孟氏一看,更煩了,說道:“做錯了事,說你幾句,你還哭?!”并讓兒子到屋里去揍兒媳婦。

兒子是孝子,不敢不依母親。但又覺得母親要求太嚴了,為此事打妻子實在不值得。走到屋里后,拿起笤帚疙瘩,狠狠地打起枕頭來。邊打邊說:“叫你哭!叫你哭!還不給咱娘認錯去?!”邊喊邊拉著妻子的胳膊使眼色,意思是快到庭院里哄老人去。

妻子理解了丈夫的意思,就停住哭,到崔孟氏面前認了錯,崔孟氏才沒事了。

崔孟氏住進養老院后。對家里更是一百個不放心。兒子、媳婦每來探視,就像審賊一樣,把家里的事情挨著問一個遍。兒媳婦說的稍不如她的意思,便是一場痛罵。

老英雄聽說了以后,忙走過來勸崔孟氏:“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發憂愁。我們當老人的,管不了小人兒們一輩子。如今你住進了養老院,吃的喝的穿的戴的,養老院里都供給,你還管家里的事情干什么?兒孫們怎樣過。由他們去。”

“這時候的孩子不像我們那時候一樣,不知道過日子。你不說著點兒,他們就不知道鍋是鐵打的。”崔孟氏不服氣地說:“我扒扯(操持)這個家不容易。我怕他們給我撂排(糟蹋)凈了。”

老英雄:“你管得了一時,管不了一世。是那個料兒,他們會過的比老輩兒里好,不是那個料兒,你就是給他管出座金山來。到老也保不住受窮遭罪……”

“我就是怕他們將來受窮遭罪,才管他們的呀?”崔孟氏打斷老英雄的話,搶著說。

“哎,這你就多慮了。”老英雄和藹地說:“你如今住進了養老院。等他們到了你這個年齡,也會住進來的。窮富都有養老院里接著,你怕什么呀?”

“真的?這養老院能開到那時候?”崔孟氏吃驚地說。

“能。一定能!”老英雄信心十足地說:“你看小神童這個有志向勁兒,養老院一定能長期辦下去。我們祖祖孫孫,就都住養老院吧!”

崔孟氏:“要是這樣的話。敢情好。他們老了也受不了罪!”

老英雄:“哦,原來你是擔心他們老了受罪呀?那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只要有這養老院在,我們的兒子、孫子們,將來都能住進來。不過,養老院的形象也需要我們這些老人們來維護。才能越辦越好。”

崔孟氏:“那,我們應該怎樣維護呢?”

老英雄:“其實很簡單:我們養老院的所有老人。團結的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大家都和睦相處,以誠相待。晚輩兒們來了,一見養老院里這么幸福,他們也就不掛牽了,回家好好過日子去了。等他們到了入住的年齡,自然而然也就上這里來了。你說,這不是維護養老院的形象嘛?!”

崔孟氏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老英雄副院長,聽了你這些話呀,我還真想通了。往后哇,不管他們了。愿咋滴咋滴!”

老英雄:“哎,這就對了。你眼不見,心不亂,在這里頤養天年就行了。”

經過老英雄做思想工作,崔孟氏再沒有給兒子、媳婦發過脾氣。

老英雄通過個別勸導,開會開導,五百多名有子女的老人們,終于扭轉了思想,放開了家事,踏踏實實在養老院里頤養天年。

話說湯半仙在梁家屯大敗梁曉樂,又被老英雄張景峰教訓了一番,實可謂臉面丟盡。自知張家再無法待下去了,便想帶著付強和水成兩個得意弟子,回自己的老窩再事修煉,以圖東山再起。

付強和水成經過這次變故,在心里對湯半仙頗有微詞:明著給說去比試,展示自己的才華,暗里卻另有圖謀:原來這是拿著兩個徒弟當炮灰呀?

付強水成心里這么一想,便對湯半仙十分不滿起來。

又見湯半仙人緣兒丟盡,覺得再跟著他,也沒什么前途了。二人一商量,趁著夜黑,招呼也沒打一聲兒,便悄悄離開湯半仙,各自回老家去了。

湯半仙見走了徒弟,一腔怒火便沖著梁曉樂來了:難道我湯半仙輸得就這么慘嗎?你不過一個乳臭未干的小姑娘,難道我就真得斗不過你?

咱走路看唱本——走著瞧!

湯半仙心中不服氣,但又覺得自己孤掌難鳴,便鎖了家門,到處云游,尋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去了。

在距離梁家屯村百十里遠的東南方向,有個叫塔爾頭的村莊。莊里有個人叫葛二八棍。

這葛二八棍好逸惡勞,家里窮的三天兩頭揭不開鍋。到了而立之年,仍孑然一身,和五十多歲的老母親相依為命。

親戚朋友見他家窮,倒也常接濟個兒。可是,接濟了今兒還得接濟明兒,越接濟他越羅鍋。人們看看不是正裝貨,干脆敬而遠之。

也是懶人有個懶算計,葛二八棍見看風水的風水先生賺錢輕巧,就拜為師父,跟風水先生學看風水。

學了一段時間,又覺得相面比看風水更輕巧。于是,又學相面。后來又學占卜算卦、學跳大神、學觀星象、學巫醫、學過陰……

這葛二八棍人雖然懶,腦子卻靈活,學一行懂一行。言稱自己上能曉天,下能知地,遠知前后各五百年,近知生老病死。雖然不是很準確,卻也謅個七七八八。

一日,葛二八棍忽然對人們說:“我有一帝,軍師就要來了。”

人們不信,說:“現在皇上坐的穩穩的,你要推翻他,得有軍隊。你拿什么去招募啊?”

葛二八棍說:“天生萬物,帝為天子,老天自有安排。”

人們見他說的玄乎,也就一笑了之。說:“葛二八棍這回八成要跌嘴了!”

湯半仙云游到這里時,聽說了葛二八棍的事,便想去會會他,看看此人究竟有多大能耐。

這日天剛近晌午,湯半仙打扮成一個老道的模樣,來到塔兒頭村。自稱自己來自黃山一線天,到這里來尋知音。

人們說:“我們這里有個活人犄角(神漢的戲稱)葛二八棍,你去找他吧。”

此話正中湯半仙心意。問明了哪條街哪條巷子,便徑直找了葛二八棍的家里去了。

二人一見面,就以軍師、主帥相成。

葛二八棍說:“軍師,我這里一切聽你安排!”

湯半仙說:“要想奪取政權,必須有軍隊。常言說:‘兵馬未動,草糧先行。’這軍糧無論如何是要先準備下的。”

葛二八棍一聽要軍糧,一時傻了眼,說:“這可上哪里去弄去?”

湯半仙想了想,說:“從這里往西北上,百里處有個梁家屯村。那村里有一個一眼望不到頭的大糧庫,里面修建了無數座糧倉。座座都是倉滿囤流。只要拿下來,軍糧用不完。”

“人家就會讓拿呀?”葛二八棍不解的問道。

“那是。人家的東西不會平白無故送給你。”湯半仙乜斜了葛二八棍一眼:“用武力。”

“可我們也沒有打手呀?”葛二八棍又一次被難住了。

“你當是打家竊舍呀?”湯半仙不屑地說:“告訴你吧,那里雖然是個村莊,卻出了一個大莊園主。姓梁命德福,方圓一百多里,幾乎都是他租賃的土地。還圍繞這個大莊園,在附近村里建了許多小莊園、店鋪、買賣鋪,包括所有的農戶、土地,統歸大莊園主。那可真是日進千斗啊!

“大莊園主富得流油,為了收買人心,還在大莊園附近開辦了養老院、孤兒院和福利院。各處都有工作人員看門護院。要想拿下它,沒有幾千人的隊伍是攻打不下來的。”

這篇小說不錯推薦

先看到這里書簽

找個寫完的看看全本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