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六十章 愛意濃濃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章 愛意濃濃

第一百六十章 愛意濃濃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梁曉樂想的腦袋疼,還是想不出別的辦法來。.(.)第p`一p`中p`文\s

梁曉樂仔細回憶了這次靈對接的全過程,覺得沒有差錯。

自穿越以來,梁曉樂所做的事情,都是通過與宏遠娘對接靈,以宏遠娘的名義辦成的。

而每辦一件大事的時候,也像這次一樣,把靈對接以后,先與她進行溝通,待她理了以后,然后兩個人再一起去做(梁曉樂用意念指揮宏遠娘說話)。如買地、買宅基、收養孤兒、辦孤兒院、養老院……無不如此。

以往的時候,宏遠娘都能順順當當地按照自己的意念去說,事后還能照著去做。

怎么這次就不行了呢?

當然,這里不能不排除受世俗觀念的影響。因為宏遠娘畢竟是這個時空里的人,世俗觀念在她的思想意識里是根深蒂固的。何況她又有被世俗傷害的過程,一旦觸及,便會很強烈地反映出來。

也不能不排除宏遠娘那顆善良心的因素。因為她本身太善良了,對一方有利一方不利的事情,她絕對不會去做。而且得利的一方還是她的三小姑兒。她絕不會為了自己一大家的利益,去傷害他人。

再就是這件事可管可不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明哲保身是每一個人的求生之道。

由此看來,以往靈對接成功,是因為有利益驅動的因素在里面。人都是有私心的,凡是食人間煙火的人,都不會拒絕財物的。對通過努力就可獲取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會趨之若篤。

宏遠爹娘沒有生活在真空里,自然也會如此。這也是她梁曉樂事業發展如此快的主要原因——因為擁有更多的土地和宅基,是每一個有正常思維的農民夢寐以求的。

而對于別人的感情問題,就有個取舍定奪了。在涉及不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時候,管也可,不管也可。

管:需要具有博大的愛心——因為這涉及不到自己的利益。(·)完全是為對方付出。

不管:情有可原——因為這是他人的事情,我有回避和選擇的權利。

想到這里,梁曉樂由衷地佩服起“說媒”這個行業來。如果剔除利益驅動,媒人是世界上懷最廣。愛心最大的人!正因為有他們的存在,千千萬萬的青年男,才得以成對成雙!

當然,梁曉樂絕沒有責怪宏遠娘的意思。

在梁曉樂眼里,宏遠娘是一個偉大的勇于奉獻的。

就拿孤兒院來說,她每個月付出五百文錢供養腭裂嬰;買奶羊供養棄嬰孤曉夕;收養啞巴齊明明、小兒麻痹癥患者郭大妮和癡呆兒路新橋。為此,孤兒院里的工作人員比例最大。費最高。

雖然明文規定:每個孤兒長大后,收取其所有收入的十分之一。但是,誰都知道,這是一個十分渺茫,遙遙無期的回報。尤其是殘疾孤兒,你不養他一輩,就是萬福了。

梁曉樂從心里佩服宏遠娘的施舍神。

在這件事上,宏遠娘確實有難處:一方是自己的親小姑。一方是投奔這個家庭來的外鄉人。而且,方條件明顯低于男方。如果宏遠娘強行把兩個人撮合到一起,是會被世人指脊梁骨的。

再就是梁艷秋已經把自己的心冰封住了。感情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會在她本就脆弱的感情上,再狠狠地打上一棒。一旦出現意外,宏遠娘就成了整個事件的罪魁禍首。

基于這些考慮,作為世俗中的一員,宏遠娘不得不顧及自己的名譽。

看來,要管這件事情,沒有寬廣的懷、博大的愛心,和勇于犧牲的神是不行的。

“梁曉樂,你有沒有這份愛心呢?”

梁曉樂捫心自問。

“我有!”

梁曉樂堅定地回答自己。

梁曉樂覺得。她的事業發展到今天的地步,完全源于她愛心的付出。

穿越到一個一貧如洗的農家,父親殘疾,母親患抑郁癥。作為竊取了人家兒身體的她(梁曉樂認為這是“竊取”,因為他們兒的靈已經不存在了,所思所想。完全是穿越過來的梁曉樂的了。),懷著一顆愧疚的心,開始愛這個家里的所有人。千方百計從空間里出食物,改善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

這是她愛心的本能。

她在付出愛的同時,也得到了這個家庭里所有人的愛,讓自己在這個家庭里平平安安地生活了下來。

宏遠爹娘對土地、房屋的執著追求,不能不說是源于她所付出的愛的結果。

由此,梁曉樂認識到:愛心也和任何投資一樣,有付出,就有回報!

隨著認識范圍的擴大,宏遠爺爺、三奶奶、大奶奶、王奶奶……一個個淳樸善良的人們裝進她的心田。同時也開闊了她的視野,激發了她發展事業的靈感。

救六個祭天男童,是她愛心的第一次膨脹。她也因此收到了豐厚的回報:一是成立了學堂,讓宏遠和孤兒馮良存、辛洛、梁玉云,都適齡上了學;再就是一下開辟了五個分店,使的她的經濟來了個大的飛躍。這才促進了幸福苑的誕生。

成立孤兒院和養老院,是梁曉樂愛心的第二次膨脹。雖然收養的都是沒有兒的孤寡老人(有兒的只是極少數)和沒有父母的孤兒,但他們為她奉獻了土地和宅基,用他們的智慧為她編織出了適用的草編包裝袋,創出了利潤可觀的經濟效益。

就是現在只投入無回收的學堂、孤兒院,十年、十五年以后,這里面的人們,很有可能成為她事業的中堅力量(梁曉樂把這叫做“人才儲蓄”)

她的這些行為(啊呵,當然是通過宏遠娘表現出來的),在別人看來,是在施舍。而梁曉樂卻認為是自己在向這些人們索取:她用一文錢也不的空間食品,供他們吃,供他們喝,換取的卻是他們實實在在的土地和宅基。看似被施舍的人們,卻是她的衣食父母,是她人力物力財力的源泉。是他們的努力和付出,才使她的事業有如此大的進展。

由此梁曉樂又認識到:愛心是互惠的。你用愛心從這方面幫助了別人,別人也會從另一方面幫助你。甚至于你得到的回報遠比你的付出多得多。

認識到愛心的互惠,梁曉樂忽然想起一個問題:自己之所以能夠廣布愛心,是因為自己有異能,有豐厚的空間財物。如果沒有異能,沒有這個萬有空間,那,自己的愛心是不是就會被貧困所淹沒?

由此看來,有愛心還必須有雄厚的財力做后盾。

想到了自己的后盾,想到了空間里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物,梁曉樂又想到了奇典大神。想起了奇典大神對自己說過的話:

“看在你生前乃職場英、家資頗豐的份上,又有崔判官給你求情,我今借給你一份異能和一個萬有空間,供你使用這疊加的二十二年半,作為對你的補償。異能隨便用,空間里的物品隨便往外拿……”

“不過,在收回異能和空間之前,你如果借助異能和空間把事業發展的夠大夠強,造福于人類,我可以考慮延緩收回時間;假如你的業績大過我的萬有空間規模,受萬民擁戴,我將萬有空間無條件奉送,伴隨你一生。”

奇典大神為什么要借給自己這么豐厚的空間供自己利用,做自己愛心的后盾呢?難道僅僅是為了補償自己被黑白無常誤抓誤殺的二十二年半陽壽嗎?

就算自己是個職場英,二十二年半,又能創造多少勞動成果?與空間里的財物想比,恐怕只能是滄海一粟吧!

那,奇典大神的用意,就不僅僅是“補償”了!

“萬民擁戴!!!!!”

這豈不是神靈(領袖)才能擁有的嗎?!

自己只是一個農家小,如何受“萬民擁戴”?????

難道說……

梁曉樂可以借宏遠娘的軀體,爭分奪秒擴大建設規模,達到自己擁有空間的目的。

難道奇典大神就不會借梁曉樂的軀體(頭腦),來實現自己的某種夙愿嗎?!

神靈是不能顯身的,要做事情,必須有個借體。

就像梁曉樂這具小身板兒一樣,要說話辦事,必須借助宏遠娘一個道理。

啊!!!!!

難道說這是奇典大神在借自己之體,廣布愛意,為天下的窮苦大眾謀福利嗎?

如果這樣的話,那二十二年半之約定,也是在激勵自己努力去做,去拼搏,去拯救更多的受苦受難的人們。

梁曉樂震驚了!!!!!

那,自己應該怎樣做呢??????

是也罷,不是也罷,自己一定要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利用自己的異能和空間,廣布愛意,為更多的人謀取幸福。

而梁曉樂也通過以往的事實證實了:一個人的愛心有多大,事業就會有多大;愛心有多高,聲譽就有多高!

為了不辜負奇典大神的重托,同時也為了自己的事業,梁曉樂決心讓愛心第三次膨脹——把愛滲透到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決他們的痛苦,除他們的困,讓他們在自己愛心的庇護下,幸福愉快地生活!

首先從梁艷秋、立君開始,促成兩個人結合。

第一溫馨提示您: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