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異能興農家第一百零三章 泥鰍鉆豆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帶著異能興農家 >>帶著異能興農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三章 泥鰍鉆豆腐

第一百零三章 泥鰍鉆豆腐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8日  作者:撿貝拾珠  分類: 古代言情 | 穿越時空 | 撿貝拾珠 | 帶著異能興農家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103

“你什么時候來呀,大爺,我們好讓孩子們過來。”金安父親高興地說。讓兒子上學是他最大的心愿,只因家里窮,附近又沒有學堂,過去也只是想想而已。沒想到因禍得福,認了門有“神氣兒”的干親,還實現了讓兒子上學的心愿。

“咳,給你們說實在的吧,我家里除了那幾畝地,幾間房,什么也沒有了。把鋪蓋一卷,就能來。只看這邊安排了。”

宏遠娘(梁曉樂):“有一處現成的閑院,三間北房,四間東西廂房。拾掇拾掇就能住人。現時孩子少,可以把西廂房當教室。開學以后,就著手蓋一所新學堂。”

“行!有現成的更好。我回去拾掇拾掇就來,也就三幾天的事。”

宏遠娘(梁曉樂):“孩子們不愿回去的,就叫他們在這里。這幾個孩子已經玩兒成一塊了,寂寞不了。”

“在他們吧。”金安父親說:“愿回去就回去待幾天,不愿回去就住下。只是太給你們添麻煩了。”

開分店和辦學堂,就這樣定下來了。梁曉樂沒想到事情會辦的這么順利,心里高興。見他們說起了家長里短,這對梁曉樂沒有什么意義。便離開宏遠娘的懷抱,一個人蹦蹦跳跳到庭院里“玩兒”去了。

井旁放著一個大木盆,木盆的清水里餓養著黑壓壓的泥鰍。由于都被異能逼出了肚子里的臟東西,木盆里的水清亮見底·黑紅的泥鰍在里面,就如同在透明的玻璃器皿里一個樣。

梁曉樂欣賞了一下自己的杰作,猛然想起在村北葦子坑(qng)里抓泥鰍的那十一個孩子。泥地里有泥鰍不假,但絕不會抓這么多。今天上午很可能都撅著嘴而回。

昨天抓了這么多,今天抓不著·或者抓很少,反差是不是太大了些!

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懷疑,今天最好還讓他們多抓些。

可自己不在現場,看不見摸不著,如何才能用異能呢?

想起自己在未救祭天的男孩兒之前,曾在腦海中YH過營救方案。記得當時自己想到了遍地的長蛇,也想到了亂蹦亂跳的ˇ青蛙。其實只是在頭腦中想了一想,又因為別的原因被否了。沒想到竟然在搶男童的黑窩里出現了長蛇和青蛙。那情景·還真和自己想象的一個樣。

當時她聽到后很震驚·懷疑是巧合‘也懷疑是自己的異能能遙控發揮。究竟怎么,到現在自己還不知道所以然。

今天正好試試,看是不是能遙控發揮!

梁曉樂頭腦中想象著葦子坑,想象著昨天泥鰍最多時的情景。然后驅動意念——管用不管用,一會兒他們回來就知道了。

梁曉樂美滋滋地想著,在庭院里這里看看,那里瞅瞅,感覺無聊極了——直到這時她才發現,自己已經與那些孩子結下了不解之緣——沒有他們·她真不知道如何打發自己的時間。

中午吃昨天晚上蒸的大米干飯。主食就不用做了,熱熱就能吃。菜是一定要做新的。辛慶同夫婦在伙房里忙了一上午,做了十大幾個菜。最后的一道湯菜——“泥鰍鉆豆腐”,留給了宏遠娘。

“其實,我也并沒有親自做過。最后一次吃的時候,我還在娘家。覺得新奇,就仔細問了問全過程,記住了。”宏遠娘笑呵呵地說:“不過呢,這道菜很合乎邏輯·我覺得可能行,也是為了哄孩子們玩兒。作好作歹,大家多包涵!“

“啊,鬧了半天,宏遠娘也是在‘試驗,啊!”梁曉樂在心里默默念道:“我這具小身體的娘親哎,你一個“可能行”不要緊,別說那十一個小孩子了,就連我這兩世為人有二十六年生活經歷的人的胃口,都被你給吊起來了。你知道大家(尤其是小孩子)對這道菜有多期待嗎?”

不行,這道菜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梁曉樂趕緊湊過來,像個好奇的孩子一樣,不離宏遠娘左右。

六家干親的女人們,聽說要做“泥鰍鉆豆腐”,也都好奇地過來觀

“還從來沒聽說過有這道菜呢?”金安母親說。

“那是,咱又不下飯館子,哪里會知道!”顏輝母親說。

“這吃頭真是越來越多。小不點兒的泥鰍也能做出花樣兒來。也不知是什么人發明的?”說話的馬志濤的母親。

宏遠娘說:“據說,這‘泥鰍鉆豆腐,,起源于河南周口地區。說是一個叫邢文明的漁民,賣掉大泥鰍后,小的無人問津,只好帶回家自己烹食。有一次,他為了調劑口味翻新花樣,索性把小泥鰍和豆腐一起煮,并配以蔥、姜、蒜等佐料,揭鍋時卻發現小泥鰍全鉆進了豆腐里。

“泥鰍怎么會知道鉆進豆腐里去呢?”楊庭廣的母親好奇地問。

“豆腐和泥鰍放在冷水鍋中,水溫提升的快,豆腐慢,泥鰍在熱湯中急得無處藏身,最后鉆入還沒有熱透的冷豆腐里。”宏遠娘介紹說:“這道菜又叫‘草船借箭,、‘漢宮藏嬌,”

“想不到這么一個小泥鰍,腦子也這么靈光。”

一句話提醒了梁曉樂:泥鰍遇熱往涼地方鉆,靠的是本能。但是,這么多的泥鰍如果全往一塊豆腐里鉆,會不會把豆腐給擠爛了呢?或者這塊豆腐里多,那塊豆腐里少,豈不是美中不足?!如何才能讓豆腐里的泥鰍均勻了呢?

梁曉樂心里掛了個大大的問號。

宏遠娘一邊和人們拉著呱,一邊把吐盡肚內污物的泥鰍撈出來,放到鍋里的冷水里,又把用鹽水煮過晾涼的豆腐切成十方塊放進去,然后是蔥、姜、蒜等佐料。

金安母親見狀,對宏遠娘說:“宏遠母親(為了方便,她們互相稱呼時,都帶上親兒子的名字),今天是九個孩子結拜后的第一頓午飯,是不是放九塊豆腐,取‘天長地久,之意。”

宏遠娘笑笑說:“我有九個互相結拜的兒子,還有一個收養的孤兒小梁宏根。這孩子一過來,我就把他當親兒子待了。我有一個親兒子,八個干兒子,一個收養的兒子,算起來,我已經是十個兒子的母親了。今天這十塊豆腐,就代表著我的十個兒子。”

“對,應該這樣。”金安母親趕緊打圓盤:“昨天你沒說起來,我們也不知道這層關系。”

“昨天是九個同齡的孩子結拜,我沒提。”宏遠娘繼續說:“這十塊豆腐,我還有一比:今天最稱心的事,就是聘到了謝老先生。這多半年來,我家事事如意,就是孩子上學是個難題。我隔三岔五地教幾個字,滿足不了孩子們的求知欲,尤其是我這個小不點兒。”說著點了點身邊的梁曉樂:“學堂一辦起來,我就送十個孩子入學。孩子小,思想單純,這十塊豆腐就代表十個孩子潔白的心靈,你們說,好不好?”

“你想的真周到。”

“比喻的也很恰當。”

“我看呀,咱把這道菜叫做十全十美,好不好?”

“好啊,十塊豆腐,即代表十個兒子,又代表十個學生,把今天的好心情全代表出來了。”

幾個女人七嘴八舌夸贊道。

宏遠娘滿臉高興,收拾好鍋后,美滋滋坐在灶臺前慢慢燒起火來。

鍋上蓋著鍋蓋,但梁曉樂似乎聽到了鍋里泥鰍“噼里啪啦”的蹦跳聲。想起剛才楊庭廣母親說過的話和自己心里的那個大問號,又聽到說“十全十美”,要是讓十塊豆腐里每塊鉆進十條泥鰍,湊個雙十,那才叫真正的“十全十美”呢!再讓泥鰍有的露著頭,有的露著尾,既應了“草船借箭”,還落實了“漢宮藏嬌”,給劫后余生的這些人們增加一些歡樂氣氛和喜慶色彩。

梁曉樂心里這么想著,頭腦里想象著每塊豆腐里鉆十條泥鰍,然后驅動意念——

待鍋里冒出蒸騰的熱氣后,宏遠娘掀開了鍋蓋。梁曉樂第一時間伸頭向鍋里望去——

哇塞!每塊豆腐里都均勻地橫三豎四地鉆進了泥鰍,有的泥鰍露著小尾巴,有的泥鰍露著小腦袋,把光滑的銀白豆腐變成了黑刺猬,成了真正的“草船借箭”!

正在這時候,抓泥鰍的孩子們也回來了。今天提回來的不比昨天少。梁曉樂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泥鰍鉆豆腐的事已經讓她忍不住想大喊大笑了,見了小伙伴兒回來,借著這個勁兒高興得大聲招呼道:“你們快來看呀,泥鰍鉆到豆腐里去了。”

小孩子們手也顧不得洗,“呱噠呱噠”跑來看。一個個拍著泥手歡呼道:

“哇塞,真好玩兒。今天吃上泥鰍鉆豆腐了!”

“今天吃這個,明天吃我們今天抓的。”

“我們天天吃泥鰍鉆豆腐。”

“今天泥鰍也很多嗎?”梁曉樂故意問。

“多得很。”竇金安說:“不過,一開始沒有,半上午我們也就抓了十來條。正打算不抓了,要回來的時候,忽然多起來。跟昨天的一樣,泥鰍一抓一把。

要不,怎么回來晚了?!”

“哎呀,我還不如去哩?”梁曉樂故作遺憾地說。心里卻樂開了花—她的異能能遙控發揮被證實了!

吃飯的時候,人們發現,豆腐里的泥鰍鉆的十分均勻,數了數,正好是十條。重要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帶著異能興農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