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一五五章 勤儉持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五五章 勤儉持家

第一五五章 勤儉持家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簾卷朱樓

收費章節(12點)

李父愕然,此前他倒是陸陸續續自二丫口中得到一些前世的事情,自這些事情倒是隱約得出二丫前世應只活到三十來歲。

這個年紀的女子,自然早就嫁了人,兒女都長大成人,夫婿也事業小有成就,所以應是一個女子最好的年華,可是她卻重生了。這說明她必是遭遇了某些不幸,他不信女兒生活幸福然后做了個美夢就了。所以他不忍心揭了女兒心上的傷疤,便一直不曾問過她前世的姻緣問題。

李父說道既然她不愿意說,也是有她的考量的,如今二丫不過是個七品官之女,何苦去高攀呢,做人總要務實。”

“我也只覺得好女不嫁二夫,且那人是從進士做的官,又給二丫請了誥命,看來倒是個好的。”李母忽然覺得說不下去了,如此看來二丫應是嫁了好幾年,可是看她的樣子不像是做了母親的人呢。

她是個做母親的,三個孩子她都是極疼愛的,便如今大女兒不在身邊,她也時時惦記著。如果是她重生一回,不說為了恩愛的夫婿,便是為了這幾個孩子的出世,她也得想方設法再嫁給夫婿一次。

二丫是的教導出來的,她的脾性還是的,就是她上一世的夫婿待她極不好,此生不想再嫁他,可是做為一個母親來說,卻免不了為不能出世的孩子而黯然傷神,這種情感不是說想掩飾便掩飾得了的。

從二丫的只言片語可看出她還沒活到七老八十的,那么就不存在子孫不孝被傷透了心的情況,何況自來有不孝的兒女卻鮮有不疼愛子女的母親,無論如何二丫都不該如此平靜。除非是她沒有孩子

李母被的想法驚到了,她不以女兒的品貌,那人會成親數年仍能自制到與二丫相敬如冰如此說來,難道是女兒身體有問題,幸好她年歲不大,又是剛來月信一兩年,想來倒是好救治。

李父此時正說道這高門不是好相宜的。”卻見妻子急急出去,也只得罷了,此事還是得要女兒拿主意才行。

李母心中有事也沒空與理論,急忙走出去找來孟娘子詢問京城可有好的善看婦人病的杏林高手。

孟娘子想了想倒是推薦了幾位老大夫,李母又細細問清楚后,便讓人去請了一位來。

二丫倒是沒想到母親因為近期有些消瘦就請了大夫來,直道女兒不過是前段時日放心不下罷了,如此事情都了,自然就好了。”

李母忙道人都請來了,便是不看診也要給人家辛苦費的”

二丫笑道既然如此,倒不如讓他給祖母把把脈,到底年紀大了多注意下也是好的。現下又是春天,若是有需要調養的正是好時候呢。”

李母忙道呸,呸,老太太身體好著呢,哪用得著請人來看病”

二丫也知是莽撞了,自來無病之人被人請了大夫來看病,倒象是巴望著那人生病似的,再者前世祖母身體好著呢,她不由沖母親吐吐舌頭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于是乖乖讓那老大夫看疹。]

老大夫閉眼把了脈,又讓二丫換了另一只手來把,良久笑道沒不妥,不過是前期有些思慮太過,以致心情郁結,如今看神情平和想來已是不妨礙了,若是實在不放心,我便開劑藥,想吃的話就煎上兩副,不耐煩吃也就罷了。”

李母忙將大夫讓客廳中,小聲問道眼看著小女就要說親了,不知她身體如何,也好早早調養”

女子嫁人后便要擔起為夫家傳宗接代的重任,故大多人家都會自女兒長大后,為其調理身體,所以大夫也見怪不怪了,他笑道的身體倒沒不妥,只要平日里注意飲食,少吃寒性食物多注意保暖,便是了”

李母放了心,便讓老大夫開了方子,讓孟娘子多多給了診金,又令老孟頭好生送并抓了藥來。

李母則暗道:怪不得女兒前世無兒女,原來是那人不行啊,此生可不能讓二丫再嫁與他便凡成親幾年無子女,被人質疑的定是做妻子,于是為了子嗣納妾便是免不了的,她又無能為她撐腰的娘家人,看來二丫上輩子過得并不好,要不會年紀輕輕就沒了呢。

李母來到女兒房中,盡量表現出淡然的樣子我想了想,好些事都有了變化,那家子咱們也高攀不上,還是找個門當戶對的,好好過日子才是,以前的事你也就都忘了吧。今天那老大夫說你身體極健康”

二丫至此也明白母親所想,心中感念母親的一片慈母之心。因為不想父母對楊浩有意見,便沒將前世與他有關的事說出來,現在看來倒象是母親在質疑劉棟了,橫豎此生不會與他牽扯,讓母親誤會便誤會吧,省得母親再起了將兩人湊成塊的心思不過如此來看,以后的人生真的是同前世不一樣了。

倒是又過了幾日,李父不放心地問妻子二丫頭告訴你是誰家了嗎,你想如何做?”

李母也不想對那事過多講述,只悻悻道我沒再問,二丫還是找個門當戶對的好那些個大戶人家可不是我們能高攀的。”看到有些戲謔的神情,李母又道再說了,如果真是嫁入高門,咱們也拿不出多少嫁妝來,難不成讓女兒光身子進了夫家劉可是說了,芳姐兒成親只銀子就有兩千兩,良畝五百畝呢”

李父也不由皺眉盤算著能給女兒多少嫁妝。當年大女兒出嫁時,給了她一百畝良田做嫁妝,不算那些家具的,只壓箱銀子就給了她二百兩,這在平安鎮可是數一數二的,便是柳州城也算是大手筆

本來也是打算兩個女兒不偏不依,將來給二丫也是一樣的,可是如今在京城做了官,二丫估計是要嫁在京城的,便是門當戶對的,卻也不是太拿得出手。

如今這京城與差不多人家的嫡女出嫁都是五百兩銀子的壓箱二三百畝的地做陪嫁,還不包括首飾衣服家具等等。最近兩年家里開銷挺大,只買院子就花去了大部分的積蓄,這兩年又可能年景不好,不能指望著地里的出息,以后三丫進了學,同僚間的人情來往,在京城花銷定是年年長的,只指著俸祿過活怕是不夠,只怕到時便是將原定的嫁妝拿出來都有些吃力。

李母本想刺激一下剛才笑話的,可是看他真是在那憂愁,也有些自悔,不過這拿不出大手筆的嫁妝卻也是實事,只得勉強笑道依咱們二丫的品貌,便是沒有嫁妝也定是人人掙著求娶的,再說了咱們家此后節儉著點,再加上老家的地里的出息,五百兩銀子也未必拿不出來,三丫還小,咱再慢慢給他攢著就是了,反正京城里的這宅子老家的田地將來都是他的,總是虧不了他的。只是大丫頭有些委屈了。”

李父揉揉眉頭,只嘆道兒女是父母要還的債,真是不假,如今也沒好辦法可想,將來可得找個不會因二丫的嫁妝微薄而怠慢了她的。”

此后,李母倒真是做到勤儉持家,除了老太太那里各處份例仍保持原樣外,其他的則是一針一線都算到,本來還想買人的,想到一個丫頭都要幾十兩的身價,于是便做罷了。幸好此時因娟兒在家中無事,便也來李宅幫著母親做點事,她雖只有十四歲,做活卻是一點也不含糊,于是就被李母雇了下來,倒是省了身價銀子。

如今雖說娟兒是脫了奴籍,可是畢竟年紀小還不到說親的時候,來李宅后雖然只是個小官吏家,難得主人正派待人寬和,且家中仆人也俱是良善之人,如今又被她家雇下,便與母親商量,雖說李家給的工錢不算多,卻也暫時能做個安身之所,看她家倒有幾間空房不如就求了太太住著,自家的小屋子修一修卻是可以租給那些進京趕考的讀書人,也能賺些租金。再加上娟兒本就積攢了些銀子,再有李家庇護,以后日子倒能越過越紅火。倒是吳媽臨走時托左鄰右舍幫女兒尋摸找個好后生。

李母見她母女想住到家中,自然也是高興,如此一來她們倒是可以更好地當差做活,反正家中還有幾間空房子,閑著也是白閑著。

老太太對于兒媳的做法心如明鏡,卻也不多嘴,既然不能開源就只能節流了。

春闈很快就到了,放榜之日,整個京城都處于興奮之中,有號啕大哭的也有驚喜若狂的。隔壁的房也中了進士,宋太太忍不住到鄰居家炫耀一番。李母敷衍地聽著宋太太滔滔不絕地講春闈中的一些趣事,心中就有些不平衡,只道自家放拿走了個官老爺,倒是便宜了宋盈兒。

二丫躲在一邊偷聽,因為芳姐兒一直在趕制嫁衣,也沒空搭理二丫,二丫的世界便變得只剩下這小小的李家后院,此次好容易有人來走動,這也是她了解外界唯一的途徑了。

此時見宋太太凈說些不著邊際的話,二丫也沒了興趣,正要離去時,卻聽宋太太道此次放榜倒是有件趣事:聽說有幾戶人家正準備榜下捉婿呢,哪狀元爺竟是川陽侯的嫡次子,大家傻了眼都不敢下手了。”(。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是由無錯會員,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