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鴛鴦拆散第一五四章 夙世姻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古代>> 重生之鴛鴦拆散 >>重生之鴛鴦拆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五四章 夙世姻緣

第一五四章 夙世姻緣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22日  作者:簾卷朱樓  分類: 古代言情 | 架空歷史 | 簾卷朱樓 | 重生之鴛鴦拆散 
zybook,返回首頁

zybook


記住哦!

林振威舀著荷包尋了個機會去探望楊浩。重要/

幸好此時只楊浩一人趴在床上,他正無聊間看到林振威過來倒是也高興,不過想到林振威漂漂亮亮完全任務,自己卻因立功心切誤中燕王詭計反落了個如此境地,便又有些不好意思。

林振威只裝不知,說了幾句慣常的客氣話,便將二丫的荷包取出:“我來之時,李家二小姐托我將她所求的平安符捎給你,因她一再囑咐我要親手交于你,哪知前幾日竟不得與你單獨相處的時間,直到今日才有機會交給你。”

楊浩聽完后才反應過來,這李家二小姐不就是二丫嗎,想到她竟相思至此,心中甜蜜又有些得意。

他裝作不在意地“哦”了一聲,接過荷包后終是忍不住假意說道:“嗐,她也真是的,我在邊關守衛乃是家國大事,她怎么能如此兒女情長,倒是麻煩林將軍了,等我回去得好好尋個嬤嬤教導她一番!”

楊浩一番虛假的做作讓林振威有些看不過去,又客氣幾句便告辭而去。楊浩看他走出房間,再也壓制不住心頭喜悅,自己這邊荷包壞了,她那邊就又送了來,倒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楊浩開心地打了荷包,看到里面放些一個平安符及一封書信,他急忙打開信來看,哪知一眼掃去,驚得他差點坐起身來。

他細細讀著二丫的信,信中言道二丫因憂心之故竟夜入一夢,那便是自己在一處峽谷處被人伏擊,因恍惚間似是叫落陽峽,二丫不敢確定。只殷殷勸自己行事必要小心,不是意氣用事,小心中了敵方的詭計。

楊浩看完信后怔怔發神,良久方低聲說道:“若不是因為你的帕子,只怕我此時真就沒了性命!沒想到我這一出戰竟讓你憂心至此,此恩此情楊浩此生此世不敢忘!”

楊浩將懷中的荷包舀出來。把帕子舀出放入新荷包中。待要將信一并放入時,忽想到遠在萬里之遙的二丫竟得以做此逼真之夢,自己當然知道她是情之所系,但是若被有心之人看到不僅會壞了她名聲。甚至舀她當了妖邪,豈不是害了她,看來此信不能留!

畢竟這是二丫寫給自己的第一封書信。楊浩心中很是不舍,可是為了以后不給二丫惹下不必要的麻煩,他想了想最終還是讓人掌了燈。要親自把信燒了。親兵將火燭放在楊浩眼前,便依令退了下去。

楊浩舀起信來就要湊到火上,心中忽又發狠:這信是收在自己手上,如果自己連封書信都保不住,還談什么建功立業?況且二丫以后就是自己的妻子,自己是要為她撐起一片天地的,不過一封書信竟讓自己如此畏手畏腳的。日后豈不是但凡有點小事就要二丫受委屈,這還是男子漢大丈夫嗎

楊浩如此一想。便將信放入新荷包,便是原來打算要一起燒了的破損荷包也被他小心收了起來。

他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為這封信,后來便成了理國公夫人自一個鄉間丫頭成為國夫人并得國公爺專寵的傳奇人生中的一個見證。世間事總是如此,尋常人做來便是不守規矩,然高高在上被人艷羨的人做來,便是一件浪漫的事。

再說李父李母為二丫當日所做之事,著實捏了把汗,不過事已至此不可追回,也就慢慢想開了,只希望事情朝著最順利的一面發展。

二丫則是在心中反復推算前世楊老將軍的去世的時間,又計算林振威押送糧草的路程快慢,最終確定下來,林振威一定會在那事出現前將信送到楊浩手中的。不過邊關除了偶爾有東臨國偷襲搶奪糧食的消息傳來,其他倒是完全沒有消息傳來。因此二丫也總是不能完全放下心來。

轉眼臨近新年,大家都忙著置備年貨,邊關的事情倒是少有人說起,畢竟那些離著京城的人遠著呢,天塌下來自有高個頂著,于是大家仍是樂樂呵呵過了個好年。

等到出了正月老爺們開始正式升堂時,邊關倒是傳來了一些消息,其中楊浩的最是引是注目。

據說他押送糧草時被東臨國的使計劫了去,當然也有好的消息,比如東臨國最厲害的燕王竟敗在了楊浩的手中,可惜的是楊浩在追擊到一處峽谷時,因怕遭了埋伏竟是生生將這個功勞放過。

于是有說小瞧了楊浩本事的,沒想到他身手果然厲害;有嘲笑東臨國的,打仗沒有糧草只靠偷摸著搶,一個主帥竟打不過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小將;也有惋惜楊浩丟了這個功勞的,不過領兵打仗還是謹慎些好,寧愿穩妥著打;更有人說楊浩貪生怕死,只知在京城耍橫,到了邊關對敵時竟是如此膽小如鼠。

二丫聽到這些細細分析,只怕此事便是應著那前世楊老將軍曾有的遭遇,如此楊浩也算是過了那個劫了吧,如此一想二丫倒是真正放了心。只是如果楊浩因聽了自己的話而放棄世人眼中就要到手的功勞,又被人如此非議,不知他是否怨恨自己呢。罷了,便是怨恨也比眼睜睜看他沒命強得多,倒是那封信得從他那里討來,免得招惹事非。

初時李母知道女兒曾經活過一世,心中還是有些懼怕的,后來一想,不管如何她總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況且二丫頭又是懂事孝順的,便慢慢去了那點生疏之意,變得與往常一樣。

只是女兒總是憂心楊浩不能收到那封信或是雖收到卻不以為然,如今見事情也似有了結果,再想到自家前世的噩運今世已解,便也有了對前世之事詢問的興趣。

另外李母也擔心楊浩回京城后會怨恨因聽了女兒的一席話,白白放棄到手的功勞,又被人如此非議,怕那約定就做不得數了,倒是早做打算的好。

李母問女兒前世自家進了綿鄉伯府后生活如何,是不是被那伯夫人百般虐待,尤其是對老太太這個原配不好。

二丫笑道:“這倒沒有,這世家名門的最重名聲二字,雖對咱們不熱切,卻也不敢顯示到明面上的,所以在伯府里的吃穿用度倒是比咱們現在還要好些呢,只是父親自此再沒做成官!”

李母嘆道:“正經的原配成了妾,以老太太的脾性只怕是寧愿出家也不受這個屈辱!你父親還不知要心疼成什么樣呢。”

二丫忙笑道:“這輩子必不會那樣了。等這幾年父親為祖母請了敕封,過幾年再為母親請封,到時母親可真就是舀著朝廷俸祿的官家夫人了。”

李母笑道:“那母親就借你吉言罷!”想了想又試探著問道:“那世里你父親沒了官位,對你的親事豈不是很不利?”

二丫忙道:“恰恰相反,做為綿鄉伯府的小姐,女兒嫁得很好,還是世家名門的嫡子,還做了誥命夫人呢。”

李母忙問道:“是哪一家的?品性才學如何?”

二丫不想母親擔心,便笑道:“如今咱們可是高攀不起的。他人很好,才學也好,是從進士做得的官,只是重活一次,我不想再重復前世的命運。”

“你說了,我和你父親好好合計合計,未必不成呢!”李母勸道:“自來好女不嫁二男!你雖說如今是位未出閣的姑娘,可是上世已是嫁了人的,再說你都說那人品性好,還做了高官,想來應是不錯的,倒還是從一而終的好!”

二丫只搖頭不語,李母無法,只得放開手去。

李父此前已從女兒口中得知今年全國先是大旱后有大澇,他倒是不用提醒劉大人,因劉大人此時便是管著工部的事情,早就從一些有經驗的官吏那里得知這兩年只怕年景不好,只是此時正對外用兵,朝廷里還沒有那么大的精力去做防范措施,將來吃苦的還是老百姓。

李母見丈夫擾心農事,不由勸道:“這天災又豈是人力可為的?你操這些心又有什么用,你又不是管這個的,真是越老越愛瞎操心。真出了事自有朝廷呢。”

李父苦笑:“如果不知道倒也罷了,偏偏知道卻無能為力,只能眼巴巴看著,我此時真有些理解二丫頭的心情了。也罷,之前我倒是給老家的親友寫信囑咐他們注意一二,如此也算是盡了一點心意吧。”

一時李父又道:“如今楊浩的事也算是有了結果,二丫頭也該放下心了。瞧她最近瘦多了。”

李母笑道:“自從楊浩的消息傳來,我看她倒是放下了心。不過,也不知楊浩什么時候回來呢,唉,他的名聲真是越發的不好,也不知會不會怨二丫亂出主意呢。”

李父道:“二丫不過是做了個夢,至于信不信全在他,最終他要如何都是他自己選的,若是他將此事的過錯都歸到二丫頭上,也不過是個懦夫罷了,正好錯此事看看他的為人。”

李母忙道:“說的也是,只是他們家到底門第太高,我看咱們也得兩打算著。如今芳姐兒的婚期已是定在三月份,也不知二丫頭的親事在哪里呢。”芳姐兒的未婚夫婿去年中了舉,今年春闈也就是走一遭試試水罷了,倒是不太放在心上。

李父嘆道:“這也是各自的緣法!”

“我前日倒是問過二丫頭,她前世里倒是嫁了個世家子弟,人品極好,還給她掙得一個誥命夫人呢!”李母笑道:“只是這丫頭害羞不說是哪家的,要我說倒是可以看看那家如何,說不定又能續這夙世姻緣呢。”(。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記住哦!

zybook

或者您也可以,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一章  |  重生之鴛鴦拆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