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

第778章 接收曹操殘部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19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曹操被袁紹搞死的當天,襄陽城里亦是刀光劍影,袁紹派出了數以百計的刺客前來刺殺曹仁、荀攸等人,妄圖把曹操的剩余大將全都除掉,好乘機控制曹操的殘余軍隊,怎奈曹仁、樂進、曹純三人都是武力高超的人,而荀攸也是一個大智如愚心思縝密的人,身邊侍衛防守嚴密,那數百刺客的行刺都以失敗告終。

曹仁、曹純、樂進、荀攸聚齊在一起,四人面面相覷,臉色都陰沉得好像要馬上滴下雨來,他們已經查明這些刺客是袁紹派來的,以此來推,曹操在江陵城里也兇多吉少。

現在該何去何從?這是擺在四個人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曹仁無法自行決定,便命人去請曹操的兩個兒子曹昂、曹丕前來商議,卻見曹昂、曹丕的親兵渾身是血,前來報喪,說兩位公子遭到刺客偷襲,全部不幸遇難。

曹仁看到曹昂、曹丕的尸首,明白曹操肯定也死在江陵城了,不禁仰天悲嘆:“袁紹匹夫,君子不絕人嗣,你難道想讓孟德絕后嗎?!”

荀攸在旁勸道:“曹將軍,莫須絕望,您忘了,主公還有一子曹彰,尚在呂布處!為了彰公子,也為了幫主公報仇,我們能夠選擇的,恐怕只有和呂布聯手了!”

曹仁長嘆一聲道:“如今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能如此了。”

曹純、樂進等人當此時沒有更好的辦法,畢竟孤城苦守是死路一條。

曹仁又去問了一下曹操的遺孀徐夫人徐環,徐環是個婦道人家,沒有什么勃勃野心,又羨慕卞夫人、丁夫人、尹夫人現在在洛陽的安定生活,沒有怎么猶豫。就同意了荀攸的提議。

荀攸在護衛的保護下前去新野城面見了賈詡、張遼等人,傳達了曹操殘部將領的一致意見,想要跟呂布聯手,對付袁紹,為曹操報仇。

張遼、徐晃、張任、朱靈、李通諸將到此更加嘆服賈詡的神機妙算。

賈詡捋著胡子,淡然一笑道:“就像主公說過的一句話,凡事的成功與否,三分靠天定七分靠打拼,若不是我們在軍事上布置得當。大敗文丑并小勝曹操,若不是我們軍情司特工在江陵城里的一番地下活動,就不會有這一天,當然更關鍵的是,主公此前把劉備謀奪陶謙基業的事情宣揚得天下皆知。這事在袁紹心里埋下了巨大的陰影,我們又及時地收買了荀諶,才使得這一切水到渠成!”

賈詡、張遼飛鴿傳書給呂布,傳報襄樊一線的巨大利好,請呂布定奪。

呂布接到曹操被袁紹搞死的消息,第一反應不是大喜,而是悵然若失。他一直以來都把親手殺死曹操當成一個重大的目標,現在曹操死了,卻不是死在自己手里,呂布心里甚是郁悶。

但不管如何。阻礙呂布統一大業的最大威脅之一的曹操被袁紹搞死了,袁紹相對于曹操更容易對付一點,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死不僅讓曹操的余部投降呂布,還讓其他反對呂布的勢力不再信任袁紹。呂布統一大業會更加平順。

呂布迅速簽署命令,讓大司馬府署理留守長史荀彧代荊州刺史兼領荊州總參軍。前去襄陽招撫曹操舊部,徐晃為荊州將軍,留守宛城,曹仁為荊州副將軍,樂進為襄陽郡尉,李典被任命為襄陽太守,曹仁、樂進、李典三人一起固守襄陽,同時受荀彧節制,曹操留下的三萬多人馬跟李典部整編,得三萬精銳人馬,由曹仁、樂進、李典分別統領。

荀攸來呂布帳前聽命,被任命為署理行軍長史,曹純來呂布帳前聽命,被任命為虎豹騎副統領。

張遼、徐晃、朱靈、張任、李通、陳衛、郝昭諸部人馬的防線都往南推進,隨時迎擊袁紹大軍來襲。

曹仁得知,呂布讓他繼續留守襄陽,又被封為荊州副將軍,感激呂布的信任重用,獻上曹操的佩劍倚天劍給呂布,呂布收到倚天劍后大喜,自留為佩劍,原來的七星寶刀則留給愛妻貂蟬做防身之用。

陳宮勸諫呂布:“曹仁年少時不修操行,浪蕩不堪,不可重用!”

呂布搖頭否定道:“我知道曹子孝現在已經洗心革面,行事有名將之風,尤善防守,可以大用!公臺若不信,可拭目以待。”

呂布對曹仁的信心,當然多半是來自歷史,曹仁在演義里絕對是被低估的一代名將,他真正的實力其實不輸于張遼、徐晃。

曹仁幾乎參加了曹操集團早期的所有大規模戰役,在與黃巾、袁術、呂布、陶謙、張繡的作戰,曹仁都有參加,并經常獨自率領一支軍隊作為前鋒掃蕩敵軍主城周邊的城市,消除敵軍的羽翼,殲滅敵人的援軍,有力的協助了曹操主力軍團作戰。

在決定曹操集團生死存亡的官渡之戰中,袁紹趁曹操主力在官渡于自己對峙時,派遣劉備率軍攻略曹操的后方,大批郡縣開城投降,而韓荀又于西路試圖切斷曹操西路的補給線,許都以南的人民都人心惶惶,士氣浮動,曹操為之大為頭痛,局勢若再發展下去,將會是一發不可收拾之勢。在這時,曹仁提出南方各縣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劉備軍的強大才背叛求生,劉備剛開始統率袁紹的部隊,不能得心應手,如果發動攻擊,可以擊敗。曹操遂令曹仁率少量騎兵攻擊劉備,曹仁不負所托,大破劉備軍,收復所有叛變的郡縣,又于雞洛山大破韓荀軍。至此,袁紹就再也不敢分兵騷擾曹軍,戰場的主動權已逐漸轉到曹軍手中。

赤壁之戰后,曹仁駐守江陵,抵抗周瑜,周瑜乘赤壁之余勢,率數萬人合圍江陵,曹仁死死守了一年多方棄城而去。可以說,曹仁擋住周瑜的一年,為曹魏平復赤壁之戰的傷口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曹仁很快就撐不住,孫劉很有機會乘赤壁之勝勢席卷中原。在曹仁死守爭取的這一年里,曹魏恢復了元氣,方得以不懼蜀吳的威脅。

在江陵保衛戰中,曹仁大大顯出了他的勇武。周瑜前鋒數千人來到江陵,曹仁早已在軍中募集三百人交由牛金率領沖入東吳軍中,三百人之于數千人就如肉包子打狗,很快陷入吳軍的重重包圍中。在這時,曹仁左右皆失色,惟獨曹仁卻是意氣奮發,只說了一句:“取馬來!”旁人苦苦勸阻,曹仁皆不理,不發一言,親率旗下壯士數十人殺入吳軍重圍,救出牛金。然而牛金原來帶進去的三百人尚有部分在陣中,曹仁再度突入重圍,帶牛金軍殺出,吳軍方才后退。當曹仁回到城里的時候,其部下陳矯不禁嘆曰:“將軍真天人也。”此役后,三軍皆為曹仁膽勇所折服。這一戰,絕對可以與張遼的逍遙津一戰相提并論。

此后曹仁任征南將軍駐守樊城,負責守御荊州,其身份跟守漢中的夏侯淵、守合肥的張遼一樣。

曹仁在于禁軍被關羽擊敗后,依然率數千人死死守住樊城。當時的情形非常不利,首先,洪水泛濫,水位離城墻最低點僅幾塊板的距離,而且城墻有些地方已開始崩壞。其次,關羽軍是突襲,準備齊,有戰船。第三,主力于禁軍數萬人全滅,士氣影響極大。第四,糧食即將用完。情形對關羽非常有利,很可惜的是,他面對的是膽勇無雙的曹仁。曹仁激勵將士,沉白馬盟誓,示以必死,士卒深為感動,同心固守,最終堅持到援軍的到來,成功打退關羽。

樊城保衛戰的重要性正如滿寵所言:關羽不敢前進是因為怕曹仁抄他的后路,如果曹仁棄城而走,黃河已南都將不會是魏國所有。曹仁作出了正確的選擇,守住了樊城,阻擋了關羽前進的步伐,并且在長期的消耗戰中使關羽軍成為了一支疲憊的軍隊。

曹仁所指揮的兩次防御戰,對魏國的生存都是至關重要的,沒有他阻擋住蜀吳前進的腳步,三國的力量對比將會改變,歷史可能會改寫。

呂布從曹仁在歷史上的表現看得出,曹仁統御力極高,有很強的激勵士兵的能力,守江陵、守樊城都能激勵士兵,得到士兵的信賴。這種能力,幫助他成為了守城戰的高手。

張遼猶如足球場上的前鋒,沖鋒陷陣,很華麗,很容易被人喜歡。而曹仁就好象后衛,補缺補漏,嚴防死守,不算出采,重要性卻決不遜色于那些前鋒。如此攻守俱佳,勇武,可靠,盡忠盡職的將領,其綜合能力,即使在人才濟濟的曹營中也是數一數二的。也許他的表現不會很突出,不會很搶眼,但毫無疑問的,他是一個實而不華的,可以讓人放心的將領。

所以呂布放心讓曹仁鎮守襄陽,以擋住袁紹奪回襄陽的攻勢,畢竟等呂布騰出手來增援襄陽時,也要等到半年以后了,這半年時間里,有曹仁這樣善于防守的武將鎮守,應該能夠守住襄陽。

果不其然,隨后的半年時間里,曹仁、樂進、李典和荀彧四人精誠一心,牢牢地守住了襄陽,袁紹動用了十余萬大軍,無功而返。

而淮南戰場上,呂布也迎來了最后的勝利。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