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753 章 四夷威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3 章 四夷威服

第753 章 四夷威服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05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呂布順利還都洛陽城,漢朝聲威大震,大漢周邊的番邦都以為大漢中興了,紛紛遣使來朝。

西域的貴霜帝國遣使來洛陽朝見漢天子劉辯。

貴霜帝國的前身是大月氏,原來居住在敦煌祁連山一帶,被匈奴擊敗,西遷中亞阿姆河流域,隨后征服巴克特利亞,大月氏部族一分為五,遷往東部山區,設五部翕侯統治,貴霜是其中一部。公元一世紀中葉貴霜部翕侯丘就卻統一五部,建立貴霜帝國,又南下攻擊喀布爾河流域和喀什米爾地區,后定都為高附,初步奠定了帝國的基礎。“,

公元九十年,貴霜王因求漢公主,被班超拒絕,遣副王謝率軍七萬攻超,為班超所敗,納禮求和。班超一直不知貴霜王名,僅以“月氏王”呼之。二世紀初閻膏珍即位,再次征服印度次大陸西北部,在中亞將勢力范圍擴展至花拉子模,吞并錫斯坦,國勢大張,形成中亞的一個龐大帝國,疆域從塔吉克綿延至里海、阿富汗及恒河流域,擁有人口百萬士兵二十多萬,被認為是此時歐亞四大強國之一,與漢朝、羅馬、安息并列成為“古代東方的四大帝國”。“”看

現在貴霜帝國皇帝是胡毗色伽二世,貴霜帝國實力開始衰落,對中亞的控制減弱,康居、大宛擺脫羈縻,呼羅珊、花拉子模也脫離貴霜統治。

貴霜帝國崇信佛教,有不少僧人便是從貴霜到大漢傳播佛教,兩漢三國時,外國僧人半數以上來自貴霜領地,因呂布此前的鎮壓佛教運動,讓貴霜帝國甚為不滿。胡毗色伽二世派出八萬人馬攻打大漢駐扎在西域的西域都護府,被西域都護府長史班榮、西域都護司馬兼護羌中郎將馬騰兩萬人馬將其輕松擊潰,班榮、馬騰還作勢要聯合其他西域國家滅掉貴霜帝國,貴霜帝國皇帝胡毗色伽二世趕緊遣使來朝,向大漢稱臣。

因為貴霜是大漢絲綢、漆器、東南亞香料、羅馬玻璃制品、麻織品等貿易物資的中轉站,是絲綢之路的樞紐。一個穩定的貴霜帝國對于大漢的貿易是有利的,所以呂布決定暫不討伐貴霜,暫時跟它和好。

貴霜帝國皇帝表示對大漢的誠意,無償捐給大漢一萬斤胡椒、一萬斤棉織品和一千顆寶石等,這都是他們貴霜帝國的特產。

一直跟貴霜帝國戰爭不斷的安息帝國見貴霜跟大漢結好,也坐不住了,趕緊遣使來朝,朝見大漢天子。

安息帝國的前身是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左右。波斯人阿撒西斯在阿薩克城自立為王,占領了塞琉古王國的整個帕提亞地區,大漢稱之為安息國,而西方稱之為帕提亞王國。

安息帝國除了跟鄰居貴霜帝國一直打戰之外,同時抗衡羅馬長達數百年。羅馬將領龐培與安息交戰,不分勝負,兩年后羅馬統帥克拉蘇在東侵安息時全軍覆滅,身首異處。羅馬皇帝圖拉真親征。大敗安息,占領亞美尼亞及兩河流域。并設立行省,后來圖拉真逝世,他的繼位者哈德良卻放棄這些行省。安息王入侵羅馬統治下的敘利亞,形勢一度逆轉,隨后羅馬人展開反擊,重奪亞美尼亞。并再次占領兩河流域,但很快又被安息奪回,雙方始終未能守住勝利,隨后安息在不斷與羅馬開戰,國力嚴重削弱。內部亦起糾紛。

現在安息的國王是他們最后一個王阿爾達班五世,他打退入侵的羅馬人,并攻入羅馬境內,迫使羅馬皇帝以重金乞和。但此時法爾斯的薩珊家族已經興起,阿爾達希爾拓境北至伊斯法罕,東至克爾曼,阿爾達班與阿爾達希爾三戰,于公元二二六年在伊斯法罕西北之霍爾米茲達干陣歿,安息帝國遂亡。

安息帝國的滅亡原因是他們沒有建立起集權統治,他們的權力太分散了,安息帝國有十八個附屬王國,這些地區的君王各自管理他們的領土,他們鑄造的硬幣與皇室鑄造的硬幣不同。根據布羅修斯所述,安息帝國的城邦與阿契美尼德王朝相似,地處偏遠的總督享有自治地位,但他們承認安息帝王的主權,并向中央繳納貢金及提供軍事援助。安息帝國晚期,附屬國跟中央帝國的沖突時常發生,只有有一個附屬國像西周時期的秦國一樣強大起來,安息帝國的滅亡是在所難免的。

大漢一直跟安息國有來往,在公元前115年,漢朝遣使節至安息,米特拉達梯二世令二萬官兵迎接。公元87年,安息王遣使來大漢朝獻獅子、苻拔。公元148年,王子安清來大漢傳布佛教,譯經多種。

安息國亦崇尚佛教,因為呂布抑制鎮壓佛教而對大漢不滿,但他們聽到貴霜帝國八萬人馬被大漢兩萬人馬打得落花流水,同時大漢境內有五千多萬人口、近百萬軍隊,安息王為之膽寒,因為他不可能一邊跟羅馬對抗,一邊又跟貴霜帝國對抗,一邊又跟新興的法爾斯國相抗,一邊再跟大漢對抗,這樣四面受敵他受不起,只好選擇繼續跟大漢保持友好的關系。

安息國在進行版圖擴展時,在里海東南及木鹿地區建立了一些城市,在公元前二世紀大漢張騫通西域絲綢之路打通后,這條路上的城市就有著商業性的價值,減輕了安息城市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亦增加了一條東西運輸的紐帶。

呂布在沒有平定國內之前,是不想對外用兵的,所以他傳令給西域都護府,讓長史班榮和司馬朱靈采取遠交近攻的戰略,對那些友善的國家暫時保持好關系,利用他們建立起親漢聯盟,共同打擊那些敵視大漢的國家,比如時常叛漢的龜茲國。

班榮、朱靈便領本部人馬聯合親漢的鄯善、于闐諸國,攻打龜茲國,月末攻破,分一部分疆土給親漢的西域諸國,大部分疆土、子民都漢化在西域都護府治下。

鄯善便是鼎鼎大名的樓蘭古國。此時的樓蘭國環境遠沒有后來那么惡化,它地處絲綢要道,水土肥美,出產玉石,多葭葦、檉柳、胡楊、白草,國民隨畜牧、逐水草。有驢馬、多駱駝。

在此之前,為爭奪西域疆土,漢朝同匈奴進行了長達七八十年的戰爭,樓蘭首當其沖。公元前77年,大司馬大將軍霍光派傅介子刺殺了樓蘭國王,另立其弟為王,遷都伊循城,樓蘭古國改名為鄯善國。

此后,樓蘭一直都是漢王朝的西域重鎮。元初六年。敦煌太守曹宗遣行長史索班屯駐伊吾,鄯善與車師前部最先降漢;后匈奴與車師后部攻殺索班,鄯善告急,求救于曹宗,延光三年,西域長史班勇因鄯善王最先歸附,特加賜他以三綬。延光四年,鄯善出兵助勇擊破車師后部。西域遂平。

到漢靈帝時,因為羌亂。西域都護府名存實亡,但北匈奴遠遁漠北,南匈奴被大漢羈押在長城內,所以樓蘭國跟大漢還時有來往。

再后來呂布平定涼州叛亂,重建西域都護府,重新疏通絲綢之路。樓蘭國也因絲綢之路重開而大獲其利,對大漢感恩戴德,畢竟沒有大漢物資經過他們樓蘭國,樓蘭國憑著越來越惡化的環境很難生存。

樓蘭國在遣使到洛陽時,送來樓蘭國特產美玉的同時。還獻了幾個絕色美女,天子劉辯因為耽于男色,便想把樓蘭美女全賜給呂布,被呂布婉言謝絕,畢竟呂布在那一世是見過樓蘭女尸的照片,若見到活生生的樓蘭美女,就太容易讓他回想起那個樓蘭女尸,他心里非常地毛骨悚然,便把這些樓蘭美女賜給下面的將士。

現在的羅馬帝國亦是內憂外患,特別當安息帝國的阿爾達班五世打退入侵的羅馬人并攻入羅馬境內,迫使羅馬皇帝以重金乞和,羅馬帝國非常需要跟大漢締結對付安息帝國的盟約,也需要維持絲綢之路的暢通來維持他們對絲綢、茶葉、瓷器、香料的需求。

羅馬皇帝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是首位來自非洲的羅馬皇帝,他是軍人,以軍事政變上臺的,所以他的統治是以軍隊為后盾的,他大肆擴軍,將羅馬軍隊擴充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并給盡一切手段籠絡軍隊,給軍隊發高餉,獎賞軍隊毫不吝嗇,這點跟呂布很像。

塞維魯在軍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功,除了結束內戰外,還打敗了阿爾沙克王朝,并入美索不達米亞。在公元200年,羅馬統治下的人口達到頂點4750萬人,差不多跟大漢的人數一樣多,東西方兩大國的各方面實力連同領導人都很相似,不對,呂布還沒有通過政變上臺,還不能完全掌握大漢帝國。

塞維魯向東方帝國學習,將皇權提高到至高無上的地步,他的法學家稱塞維魯不受一切法律的約束,是任何人的主宰,帝國是他的財產。

賽維魯是通過政變上臺的,去年才剛剛登基,就被安息人打敗,所以他急不可耐地向大漢帝國求助。當他知道西域都護府重開、絲綢之路疏通、大漢境內的叛亂基本掃平、大漢皇帝還都洛陽,便派遣使者來到洛陽,想要簽訂盟約,共同對付安息帝國。

呂布才懶得搭理羅馬帝國與安息帝國的事情,但他想到了一點,現在基督教還遠遠沒有發展到后世那么瘋狂的地步,還處于早期階段,猶太人視教會為離經叛道的異端,常常向羅馬當局控告他們,羅馬政府發現基督教徒普遍不分種族及社會階層,就連當時的奴隸在信主以后亦可即時被接納為弟兄,社會各階層愈來愈多人加入教會,形成了對帝國的威脅,開始對基督教進行大迫害。

呂布認為羅馬帝國對基督教徒的迫害太浪費人力了,與其讓那么多信徒在火里燒死、在競技場里被野獸吃掉,不如送來大漢。

呂布便乘著羅馬帝國急于跟大漢修好,便跟羅馬皇帝簽訂了一個非常不人道的盟約,一尺絲綢或一兩茶葉換一個基督教徒。不過,問題是,基督教徒來到中土能做什么呢?(。。。)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