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752 章 趙儼和杜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52 章 趙儼和杜襲

第752 章 趙儼和杜襲


更新時間:2013年06月04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本章節來自于

呂布很早就聽說,潁川是一個地杰人靈的地方,除了荀彧、荀攸叔侄和郭嘉之外,除了袁紹麾下的荀諶、郭圖、辛評之外,還有四大名士辛毗、陳群、杜襲、趙儼,呂布曾慕名征辟之,可惜當時呂布剛到洛陽,名聲不彰,均被他們拒絕。♀

后來董卓霸占洛陽,洛陽靠近潁川,戰火蔓延,潁川四大名士為避戰亂,分別離開潁川,陳群舉家搬遷到徐州,辛毗跟隨兄長辛評投靠袁紹,而趙儼、杜襲相約一起前往荊州暫避,并在那里結識了同鄉繁欽,三人一見如故,頓成莫逆之交。

當時荊州刺史還是韓馥,他素聞趙儼、杜襲、繁欽之名,刻意對他們進行籠絡,并以貴賓之禮對待他們三人,多次請他們入仕。趙儼通過觀察,認為韓馥生性怯弱,不能長久,堅辭不就,果不其然,過了不到一年,袁紹就竊取韓馥的荊州。

袁紹又延請趙儼三人,趙儼則認為袁紹色厲內荏,外寬內忌,喜歡招攬人才卻不能量才使用,不是一個成大事的主,繼續堅辭不就,還勸說在袁紹面前炫耀文才的繁欽遠離袁紹,以免抱憾終生。

三人繼續南渡,隱居在長沙郡,靜待時局。

后來呂布迎少帝于鄴城,發布唯才是舉令,并實施屯田制度,趙儼認為“呂鎮北(當時呂布還為鎮北將軍)應期命世,必能匡濟華夏”,于是就同杜襲、繁欽等人一起舉家北還,然而司隸一帶被董卓占據。♀他們無法北上,滯留在襄陽時。他們又被袁紹延請,不得已暫時為袁紹效力。

此后呂布奇襲洛陽,兩次擊敗袁紹,袁紹膽寒,遂卻了北上跟呂布抗衡的決心,一心往南邊發展,趙儼因此更看輕袁紹,數次準備北上投奔呂布。都因為時機不成熟而停止。

這次呂布扶持少帝還都洛陽,袁紹跟孫策在江夏一帶正打得如火如荼,擔心背部受敵,有心跟呂布恢復舊好,便派辛毗為使者,前去洛陽朝見天子,象征性地貢獻一部分賦稅。當然重點是拜謁大司馬呂布。

趙儼、杜襲、繁欽便攜帶家眷,混入辛毗的車隊里,前去洛陽。

呂布得到趙儼、杜襲、繁欽到來的消息,大喜,親自迎出大司馬府。

呂布如此器重趙儼三人,實在是了解這三人在歷史上都有值得器重的才能和表現。

趙儼最卓越的才能便是善于處理諸將的關系。是一個非常杰出的參軍人才。

那一世,建安二年,趙儼投奔曹操,曹操任命趙儼為郎陵長。♀在郎陵,趙儼恩威并用。郎陵混亂局面迅速好轉,趙儼在郎陵結識了陽安都尉李通。趙儼勸告李通忠誠于曹操。殺死了袁紹招降的信使,又拒絕了劉表的招撫,而后趙儼又協助李通率領陽安軍民,平息了流竄于淮河與汝河之間的流寇,使陽安成為屏護許昌的堅固堡壘,免去了曹操同袁紹決戰的后顧之憂。

建安六年,由于曹操采納棗祗的建議實行屯田效果顯著,就下令軍隊也實行屯田。曹操的三位大將張遼、樂進和于禁分別屯駐于長社、陽翟和潁陰,他們彼此之間由于功高位顯而不服氣,經常為一些瑣碎之事發生爭吵,以至于發生嚴重的摩擦,影響了軍隊內部的團結。曹操就任命趙儼為參軍,參與張遼、樂進、于禁三軍軍事。趙儼運用規勸、疏導的方法消除化解矛盾,解決問題,終于使三位大將消除積怨,保證了軍隊的團結。因趙儼治軍有方,從此經常被任命為都督護軍,統率協調曹操的高級將領出外征伐。曹魏建國后,先后持節督護荊州、豫州、雍州、涼州等地駐軍,為軍隊的安定團結,竭盡全力。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克襄陽,斬龐德,降于禁,水淹七軍,圍曹仁于樊城。曹操任命趙儼為參軍,助曹仁守樊城。他隨徐晃率領的援軍一同南下到樊城附近時,眾將都請求直接攻擊圍城的關羽大軍。趙儼指出:“關羽正兵強勢盛,樊城已被牢牢包圍。我軍遠道而來兵力疲憊,又與城內不通消息,立即出擊,只會損兵折將,有百弊而無一利。♀建議徐將軍在城外安營扎寨,想法與城內聯絡,使城內的士兵振作士氣,堅守待援,等其他各路援軍到齊,內外齊發,一舉擊敗關羽,解樊城之圍。”趙儼還向眾將表示,此舉如果受到曹操責罰,由他來承擔罪名。徐晃采納了趙儼的建議。時隔不久,東吳孫權派呂蒙襲擊荊州,關羽急忙撤兵增援荊州。眾將這時又勸曹仁乘機出兵襲擊關羽。趙儼連忙勸阻,他指出:“孫權乘關羽圍樊城之機,襲擊其后方,但因害怕我軍會利用兩敗俱傷的機會去進攻東吳,這才向魏王謙詞稱臣,實際上也是在觀察我軍的態度。現在關羽前進難取,老巢又被襲,已準備孤注一擲。而今不如讓他與孫權對抗,倘若我軍追擊關羽深入到江南,勢必會威脅到東吳。孫權權衡利弊,會設法同關羽修復關系,共同對抗我們,這樣反而會給我們留下無窮禍患,魏王現在也肯定在為此而擔擾。”曹仁同意趙儼的分析。果不其然,曹操因擔心曹仁會南下追擊關羽,不久就派使臣快馬傳令,要他收兵。

趙儼膽識過人,多謀善斷,圓通和睦,又剛毅有度、忠正廉潔,值得呂布重用。呂布還是先委任他為大司馬掾屬,數月后便封為郎陵縣縣令,后來又任命為上庸郡太守,后來任荊州總參軍。

杜襲的才能跟趙儼差不多,也是一個非常卓越的參軍人才。

那一世,杜襲見劉表外似懷柔寬厚,待人不失禮數,而內心頗多猜忌,又優柔寡斷,在群雄征戰,逐鹿中原,勝者王侯敗者寇的混亂局面下,劉表斷非可托付終身之人,遂漸有去意。而同郡繁欽,每在宴席之上,或即席賦詩填詞,或說笑逗樂,取悅劉表,杜襲對此深不以為然。一日,劉表離席,杜襲很嚴肅地對繁欽說道:“我們所以遠離家鄉,躲避在南方濕麓之地,就好像是蛟龍藏匿于幽僻的河澤間,等待時機,騰飛九宵。難道能夠把劉表之人當作力挽狂瀾、撥亂反正之主,而委身于他嗎?你若不能約束自己,而一味地在庸主面前賣巧取寵,我們就不再是朋友了。”繁欽不由得肅然起敬,恭敬地答道:“我愿聽從您的教誨。”

杜襲跟著趙儼投奔曹操,被曹操任命為西鄂長。這個縣靠近南部邊境,匪賊活動猖獗。當時的縣官都聚合百姓守衛城郭,無法耕田。田地荒蕪,百姓貧困,倉庫空虛。杜襲遣送老弱百姓分散到家鄉從事田間勞動,留下強壯男子防守縣城。正遇上荊州劉表派出步兵騎兵一萬人前來攻打縣城,杜襲于是召集所有守城的官吏百姓共五百多人,和他們訂立誓約,他們都磕頭表示拼死效力。杜襲于是親自拿著弓箭和石塊,帶領他們合力拼殺。官吏百姓十分感動,都愿為他獻出生命,臨陣殺敵數百人,而杜襲的部屬也死了三十多人,其余的十八人都負了傷,荊州軍才攻入城內。杜襲帶領負傷的官吏百姓突圍出城,他們幾乎全都戰死,但卻沒有一個叛變的。

司隸校尉鐘繇上表舉薦杜襲,授任議郎參軍事。荀或又舉薦杜襲,曹操任命他為丞相軍祭酒。杜襲后來兼任丞相長史,跟隨曹操到漢中征討張魯。曹操返回時,留杜襲下來統領漢中軍事。杜襲安撫開導百姓,百姓自己樂意遷出去洛陽、鄴城的,有八萬多人。

夏侯淵被黃忠殺死,漢中曹軍失去了主帥,將士們十分驚恐。杜襲和張郃、郭淮共同主持各軍事務,暫由張郃擔任主帥,三軍于是安定下來。曹操返回鄴城時,要選定留府長史,鎮守長安,負責這事的人所選取的多不適當,曹操說:“放著千里馬不去乘坐,何必急急忙忙地向別處尋求呢”于是任命杜襲為留府長史,駐守關中。

呂布跟杜襲聊了許久,發現此人雖然貌不驚人,但腹有良謀,而且他勸諫人都不會正顏厲色,而是換個能夠讓上位者接受的方式,成功率比直諫的高多了,呂布非常佩服他這一點,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勸諫到主公,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這一點確實值得田豐、沮授等人學習,不過田豐、沮授現在投靠的是呂布,他們不需要學習這種技巧,呂布自己有高瞻遠矚明辨是非的能力。

對杜襲的任命類如趙儼,先為大司馬掾屬,等思想整風差不多了,便外放到臨近襄陽的蔡陽縣為縣令,政績突出了,就擢升到汝南郡太守,然后再為州參軍。

繁欽則是以文采見長,雖然沒有建安七子那么名聲顯赫,卻也獨有風格,他的《槐樹詩》和《柳賦》流傳于后世,槐樹詩:“嘉樹吐翠葉,列在雙闕涯。旑旎隨風動,柔色紛陸離。”柳賦:“有寄生之孤柳,托余寢之南隅。順肇陽以吐牙,因春風以揚敷。交綠葉而重葩。轉紛錯以扶疏。郁青青以暢茂,紛冉冉以陸離。浸朝露之清液,曜華采之猗猗。”

他在歷史上跟著趙儼、杜襲投奔曹操,曾任曹操的丞相主薄,以善寫詩、賦、文章知名于世。

呂布知道他在軍事、治政上都沒有特別才華,只在文采上有點才華,便特材特用,留他在秘書室,跟著路粹、王粲一起共為呂布起草文書并負責記錄、宣傳呂布的詩詞、語錄。

無彈窗

(九頭鳥書院)

如果您認為不錯,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進的連載更新

《》地址/1/1908/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