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671章 曹操屠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671章 曹操屠城

第671章 曹操屠城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25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陳宮雖然掛了一個兗州別駕的官銜,雖然名義上是曹cāo的副手,但他在曹cāo軍中說起話來還不如后來的荀彧、荀攸、戲志才、程昱好使。大文學

陳宮對此心懷不滿,他認為曹cāo利用自己成功獲取兗州牧寶座以后,就對自己棄之不理,陳宮很心寒。

陳宮這次硬著頭皮來勸曹cāo:“今聞明公以大兵臨徐州,報尊父之仇,所到玉盡殺百姓,某因此特來進言。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闿之惡,非謙罪也。且州縣之民,與明公何仇?殺之不祥。望三思而行。”

曹cāo勃然大怒:“陶謙殺吾一家,誓當摘膽剜心,以雪吾恨!爾乃吾之屬下,不為吾籌劃如何消滅陶賊,反而為陶賊聲張,是何居心?!念在爾之前有功,吾不殺爾,爾還不退下!”

陳宮還待說些什么,曹仁、曹洪二人已經搶上前,強夾著陳宮拉出帳外,陳宮失落的眼神跟荀攸、戲志才相觸,荀攸、戲志才都帶著戲謔、鄙視的眼神望著陳宮。

陳宮明白荀攸、戲志才在想什么,曹cāo是想利用這次陶謙殺他父親的機會拿下徐州,但徐州民眾又何其無辜,曹cāo下此殘忍無道命令,爾等不勸諫反而助紂為虐,竟然還敢鄙薄我陳宮!

陳宮出了曹cāo的大帳,仰天嘆息道:“如此不仁之主,非萬民之福!”陳宮決意離開曹cāo,便策馬投奔陳留太守張邈去了。

曹cāo大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入小沛,當時劉備還被陶謙安放在東海郡以當呂布大軍,小沛乏有能將鎮守,曹cāo大軍旦夕攻滅。

小沛城是徐州的西大門,沛縣被攻破后,徐州便如一個被扒光衣服的女子躺在曹cāo面前。大文學

曹cāo對小沛展開了血性的屠城,城中美貌女子盡被擄走,城中其他老弱婦孺。不論是八十歲的老人,還是剛滿月的嬰兒,盡被屠戮,上萬人的尸全都丟入小沛城附近的泗水里,泗水都被鮮血染紅了。

那些小沛無辜百姓的尸順流而下。流到徐州治所彭城。陶謙看到后泗水里的無辜百姓尸,不禁仰天慟哭:“我獲罪于天,致使徐州之民,受此大難!”陶謙急招眾官商議。

曹豹雖然前番被呂布大敗。但在陶謙麾下瘸子里面挑將軍,曹豹還是徐州席戰將,他當仁不讓地站出來:“曹兵既至,豈可束手待死!某愿助使君破之。”陶謙本想退到下邳,依托泗水防守。但見曹豹如此決心,便下定決心,聚攏徐州所有精兵,跟曹cāo決一死戰。

卻說呂布大軍從青州的泰山郡離開后,便到了青州的濟南郡,在等到典韋傳來曹嵩被張闿殺死的消息后,呂布大軍便在濟南郡按兵不動,等曹cāo大軍往徐州進發,呂布大軍亦調轉方向。往兗州開去,兩rì后,便到達兗州東郡的東阿城東四十里地。

在得知曹cāo對小沛屠城的消息后,呂布召集軍中文武將領議事。

因呂布的惡趣味,郭嘉已經從鄴城趕來軍中。為呂布做籌劃來大破曹cāo。

郭嘉先分析道:“其實曹cāo和他父親曹嵩的關系并非很好,兩人政見并不一致,當初曹cāo倡議討伐董卓,曹嵩以為關東盟軍必定不敵董卓。便從陳留逃往瑯邪避難,曹cāo開始籌建部隊靠的是他在陳留的好友衛茲、張邈的幫助。大文學他父親曹嵩雖然家財萬貫卻并未資助他多少,曹cāo不可能為了曹嵩而大動殺機,曹cāo征討徐州主要還是為了擴充地盤。”

呂布帳下校尉徐盛是徐州人,他很痛恨曹cāo的殘暴不仁,卻也迷惑不解地問道:“郭軍師,既然曹cāo想要拿下徐州擴充他的地盤,為什么他還要屠城,難道他不擔心在徐州喪盡民心?”

郭嘉笑道:“那曹cāo之所以屠城,應是出于三點考慮,這三點很現實的考慮壓過了他對未來的擔心。

一來是為了樹立至孝的名聲。我們大漢上下都極為重視孝道,曹cāo為了父仇而屠城,雖然看起來很殘暴不仁,但除了徐州人之外的其他大漢子民,反會覺得曹cāo是一個真情真性的大孝子,對他心生欽佩。

二來是為了震懾陶謙。兵法有云:屠一城,降十城!徐州缺兵少將,曹cāo如此行事,徐州剩下郡縣城池必定望風而降,而那些城池投降了也減少了攻伐征戰時曹cāo麾下人馬的傷亡。

三來是為了糧食。曹cāo在東郡曾效仿過咱家主公搞過一年多的屯田,因為黃巾軍在兗州作亂,并沒有多大收成,他后來大敗黃巾軍,收降了幾十萬黃巾軍,糧食必然短缺,觀曹cāo最近的行動,他一旦攻入一個城池,非但把官倉府庫一掃而空,還把普通百姓家里搞得十室九空。”

呂布點頭稱是,曹cāo屠城很大一部分的原因確實是糧食短缺,歷史上的曹軍從徐州撤回兗州一是因為呂布襲擊他的后方,二就是因為糧盡,觀曹cāo在徐州屠城過程中采取的是類如類如rì后岡村寧次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以殺人、劫財、奪糧為第一要務。

郭嘉又道:“觀曹cāo平時舉動,他之所以討伐徐州,他父親曹嵩之死恰逢其會,他父親曹嵩縱然不死在陶謙部將張闿手里,曹cāo遲早還會對徐州用兵。

五年前,陶謙初任徐州刺史,便表下邳人陳登為典農校尉,在徐州境內實行屯田。陳登時年二十五歲,年紀雖輕,能力卻強,一上任便巡土田之宜,盡鑿溉之利,在陶謙、陳登的努力下,徐州很快就粳稻豐積。實際上,徐州屯田比起我主在冀州推行的屯田要早上兩年,比公孫瓚在易京、曹cāo在兗州的屯田早六年,陶謙可謂我們大漢第一個想到屯田解決糧荒之人。

桓靈之世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底層民眾對朝廷早已喪失信心,綱常名教獨尊儒術亦受到了嚴重沖擊,故此一經煽動,立成燎原之火,太平道號召力實是不容小窺。徐州更為太平道起源之地,早于順帝年間瑯琊郡就有人傳播太平道教義。佛教自前漢末年傳入中土,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玉去奢,比起太平道自然更容易收攏人心,陶謙便開始在徐州推廣佛教。

陶謙同郡人下邳相笮融督管廣陵、下邳、彭城運糧,他利用手中掌握的糧食,起大浮屠寺,可容三千余人,悉課讀佛經,又以信佛免役作號召,招致人戶五千余,每浴佛,多設酒飯,布席于路,經數十里,民人來觀及就食者且萬人。笮融此為雖是侵吞三郡糧食,但觀其之行事排場之大,不可能不為陶謙所知,可見這是出于陶謙的默許,笮融才有如此膽量。

廣陵、彭城均是徐州肥的流油的大郡,而下邳更是徐州郡治所在,可見當時在徐州佛教之興盛,一時上至守相,下至黎民,個個口念佛號,太平道自然消匿無蹤。

陶謙擔任徐州刺史年間,北面的青州、兗州黃巾之亂此起彼伏,徐州卻是太平無事,百姓殷盛,谷米封贍,流民多歸之,此皆陶謙大行屯田、推廣佛教之功。

陶謙治理徐州六年,徐州糧食充足,對于兵多糧缺的曹cāo,徐州堪稱膏腴之地。”

說到這里,郭嘉話鋒一轉:“正是因為陶謙治理有方,徐州太平無事,五谷豐登,因十常侍之亂、董卓之亂而從司隸、豫州逃往徐州的百姓甚多,曹cāo接下來便會大舉進攻彭城,陶謙此前在跟我們朝廷大軍一役中折損大半精兵,現在的人馬必然不敵曹cāo,陶謙必然逃往下邳,到時積聚在彭城附近的百姓都會被曹cāo屠盡,主公若能行大義伐無道,擊敗曹cāo,徐州上下民眾必然對主公感恩戴德,到時主公仁義之名遍布徐州,到時拿下徐州輕而易舉!”

呂布點頭贊許郭嘉的分析,沖著其他將領問道:“曹cāo屠殺無辜民眾,殘暴不仁,枉為人臣,本公玉行義師討伐曹cāo,諸君以為如何?”

眾將等待這個消息已經等了十多天,早就不耐煩了,他們又受呂布三年來的熏陶,對普通民眾都有了將心比心的憐憫之心,仁義二字銘記于心,自然是極為憎惡曹cāo的暴行,便齊聲贊同。

呂布見上下統一意見,討伐曹cāo已經名正言順,便問道:“曹cāo現在統轄十萬大軍,且哀兵必勝,士氣正盛,我該如何才能破之?”

郭嘉根據各地軍情特工傳來的情報,跟諸葛亮、徐庶、法正三人商議出一個對付曹cāo的大戰術,而這個大戰術跟呂布心中所想大致一樣,呂布便拍板定下。

但呂布卻有一大困惑,向郭嘉問道:“雖然陳宮不滿曹cāo殘暴不仁之舉動,可你怎么斷定他一定會投靠于我,當年我前去中牟拜訪于他,請他助我,被他婉拒,我們當時還立下諾言,若是我拿玉米、紅薯、馬鈴薯三物給他,他才會投奔與我,現在三年過去,秦誼尚未回來,沒有這三件東西,陳宮那頑固腦袋不肯降服與我,該當如何?”大文學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