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575章 張既和蘇則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5章 張既和蘇則

第575章 張既和蘇則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8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呂布撿起第二個人的履歷,不禁皺起眉頭:“這個張既屢次三番拒絕本將的應詔,實在可惡,本將不想再用他了!”

沮授連忙勸道:“主公,很多有才之士眷戀故土,不愿入朝為官、不愿異地為官因而屢次拒絕征召乃是本朝常事,若主公因此而冷遇賢士,卑職誠恐世人非議主公度量,將會對主公攬招天下英才不利。”

郭嘉在一旁說笑道:“既然主公能屢次三番派人征辟張既,說明那張既在主公心里真的是一個人才,既然是人才,主公就要用盡辦法讓他為主公效力,而不是慢待他,把他推向敵對勢力那一邊。再者就像沮長史所說,張既之前拒絕主公征辟,乃是因為主公遠在鄴城,而張既家鄉馮翊遠距鄴城一千多里,張既家中殷富,人口眾多,自然不肯拋棄家業遠去鄴城,現在主公已定長安,馮翊郡亦歸主公統領,那張既應再無緣由拒絕主公的征辟。”

呂布聽罷,轉怒為笑道:“也罷,暫且饒過他之前的無禮,再次去征辟他吧。”

呂布也在此時恍然想起,張既這廝十六歲就在馮翊郡擔任門下小吏,后來屢次升遷,又被郡里薦舉為孝廉,但沒有前往京城入郎署為官,建安元年曹操任司空后,征召張既,他也沒有到任,后來他被州郡舉為茂才,遷為新豐縣令,因為距離馮翊不遠,他才勉強到任,在任期間。他的政績為三輔各縣中名列第一。既然這家伙一直都是這樣眷戀故土,自己想要用他也不得不尊重他這一點。

沮授賠笑道:“主公,張既其實現在正在營中。等待主公召見。”

呂布望著面前這個俊秀挺拔的年輕男子,心里暗贊,歷史在這里并無謊言。張既果然長得如史書所講“為人有容儀”,同時也看得出他是出身殷富家庭,穿戴都頗為講究。全文字..

張既的字也甚為值得玩味,他字德容,還好他是姓張,若是姓陳,呂布就要懷疑歷史在惡搞。

呂布已經大致猜測出張既為何之前不應自己的征辟,所以他這次面見張既并未詢問他為何不應自己的征辟。而是直接問他想要什么樣的官位,憑什么認為自己可以勝任這個官位。

張既沒想到呂布竟然如此開門見山,一點委婉余地都沒有,還好張既心里早就想過,便坦然道:“啟稟大將軍,在下年少資淺,本來沒有資格面見大將軍。卻因大將軍四次派人前來征召在下,在下均因家業拖累不能離開馮翊前去鄴城,辜負大將軍厚望,心中甚是愧疚,這次特來面見大將軍。以求大將軍寬恕。在下這次本無毛遂自薦之意,既然大將軍問起,在下自認雖有才識卻從無毒莉掌管一地政務的經驗,若驟然登得高位,舉措失當,恐有負于大將軍厚愛,所以在下愿請為一地縣令。”

張既雖然剛滿二十歲,但已經在郡里做了四年的小吏,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治政經驗,也舉了孝廉,任一方縣令的資格是有的,但做一方郡守的資格還不太夠,呂布也想多磨練他幾年,縱然是想讓他做涼州刺史來安定西涼局勢,只要也要七八年后,要知道他在歷史上是在二十年后才做到雍州刺史、涼州刺史。

呂布凝視著面前的地圖,在琢磨著該把張既安置在什么地方做縣令才能在最大程度鍛煉他的能力,又不至于距離他家馮翊郡高陵太遠,琢磨了半天,他的手指點中了一個地方:“陳倉縣,南邊是張魯,西邊是羌胡部落,地位險要,民風強悍,需要一個強有力的縣令鎮撫此地,本將屬意你前去,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既拜倒:“卑職愿去陳倉,倚靠京兆,西撫羌胡,南抗張魯,力保陳倉不失。(.”

張既心里明白,大將軍準是看得出自己既有治政才能又有軍事才能,特地拿陳倉這個地方做煉金石,來測試一下自己的水平如何,將來好委以重任。

呂布本來是想讓郝昭領兵陳倉以對張魯,但現在的情況是,張魯兵馬不過兩萬,剛剛發展起來,而陳倉后方屯聚著涼州牧皇甫嵩的數萬兵馬,張魯兵微將寡,萬萬不敢來惹皇甫嵩,更不敢冒犯呂布的虎威,所以張既在陳倉看似受到了張魯的壓迫,實際上并不危險。郝昭防守洛陽八關更為緊要,因為洛陽八關直面應對南邊荊州袁紹的威脅,袁紹十萬大軍雖然全軍覆滅,但他在荊州還有二十多萬人馬,威脅依然甚大,善于防守的郝昭在洛陽八關更適合。

呂布改陳倉縣所在的右扶風郡尉扶風郡,派龐舒擔任扶風郡的郡尉,另從近衛師教導旅里派出一個隊長呂浦為陳倉縣的縣尉,又從軍中選出一百名京兆籍士卒,跟隨張既和呂浦前往陳倉縣,在陳倉本地組建郡兵、縣兵、鄉兵體系,一邊整修陳倉關一邊防守。

帳內很多將領都很納悶,這個名叫張既的書生到底有什么能耐,值得呂布這么大費周章?

呂布笑而不語,他總不好把張既在正史上的功績說出來吧,只是揮毫寫下八個大字“好好培養,可牧一方!”言下之意便是,這個人若是好好培養,可以坐鎮一方為封疆大吏。

建安七年,袁尚抵御曹操于黎陽,又派遣所任命的河東太守郭援、并州刺史高干及匈奴單于攻取平陽,并派使者使西與關中的軍閥勢力馬騰、韓遂等聯合,意圖襲擊曹操的后方。曹操表奏鐘繇為侍中領司隸校尉,持節督關中諸軍。鐘繇隨遣張既前往游說,曉以利害,馬騰等聽從了張既勸告,于是遣子馬超率軍萬余,與鐘繇合擊高干、郭援,大破之,斬郭援首,高干與匈奴單于盡皆投降。

建安十年,高干在并州反叛,并勾結河內張晟、河東衛固、弘農張琰等,禍亂于崤山、澠水之間。曹操以張既為議郎,擔任鐘繇的參軍事,征召馬騰等關中諸將合擊張晟等,大破叛軍,張琰和衛固被斬殺,高干于逃往荊州的途中被捕殺,張既因功封武始亭侯。

建安十三年,曹操將南征荊州,因為馬騰等擁兵割據關中,于是派張既征命馬騰,要求他脫離部曲入朝為官,馬騰雖已經許諾,但始終憂郁不決。張既恐其生變,乃令諸縣儲備糧食物資,以備不虞,復令二千石俸祿以上官吏出郊迎接,馬騰不得已,乃入朝。

建安十六年,馬超反,張既從曹操破馬超于華陰,西定關右,乃以張既為京兆尹,招懷流民,興復縣邑,百姓懷之。

建安十七年,天子冊封曹操為魏公,張既與毛玠、崔琰等擔任魏公國尚書,后出任雍州刺史。曹操對張既說:“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行矣。”(你回到故土任刺史,可以說是衣錦還鄉了)

建安十九年,張既從夏侯淵討伐于枹罕稱王為亂三十余年的羌人宋建,另又攻取臨洮、狄道,平定隴右。當時,曹操欲遷徙民眾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三郡民眾風聞后引發恐慌騷亂。張即使三郡內為將校官吏者免除民眾稅捐,讓他們整治屋宅,筑水碓,顯示無遷徙隴右郡民之意,民心遂安。

建安二十年,張既從曹操征張魯,別從散關入,氐王竇茂率部萬余,恃險不服,張既討伐叛氐,收其麥以給軍食。張魯降后,張既建議曹操拔漢中之民數萬戶以充實長安及三輔。

黃初四年,張既薨于任上,其治理雍、涼二州十余年,以施政惠民而著稱,所禮辟的扶風人龐延、天水人楊阜、安定人胡遵、酒泉人龐淯、敦煌人張恭、周生烈等,最終皆成為有名位的卿士。

呂布日后想要雍、涼二州平定,張既不可不用。

張既滿意地離開了中軍大帳,營外走進了一個同鄉人扶風武功人蘇則。

蘇則,字文師,少年時期便以學問品行聞名于世,被推舉為孝廉和茂才,朝廷公府征召他去任職,他都沒有應召,一直到了呂布大軍占領了扶風郡后,頒布了嚴格的征辟命令“若是無故拒絕朝廷征辟,視為有意投敵,誅”,蘇則無法,只得前來呂布大營接受召見。

歷史上,蘇則同樣是一個被演義忽略、被后人忽略的治世能臣。他曾為酒泉太守,后又轉安定、武都,所在皆有威名,曹操征張魯,使蘇則為向導,張魯降,蘇則平定安撫住在下辯一帶的各氐族部落,打通了河西走廊。蘇則后來又轉任金城太守,當時金城吏民流離失所,饑餓貧乏,蘇則內撫百姓,外安羌、胡,用得到的牛羊來養活貧困的老人,并與百姓分糧而食,旬月之間,數千家流民皆歸。于是,蘇則發布禁令,敢于觸犯者即斬,服從教導者必賞。當郡內逐漸安定下來,蘇則又親自勸導百姓耕田種地,當年就獲得了大豐收,由此歸附者日益增多。隴西郡的李越發動叛亂,蘇則率領羌人等少數民族軍隊包圍了李越,李越請求投降。

呂布跟蘇則傾談一番,發現他對于在民族雜居地方的治理頗有想法,又因為他之前曾有過地方治理經驗,便任命他為武都郡太守。(。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

天才一住精彩。

.皖1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