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

第574章 杜預的祖父杜畿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08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親!:

呂布笑問沮授:“這個杜畿有何能耐,竟有你來推薦他。e看免費提供”想想也覺得奇怪,沮授乃是冀州人,而那個杜畿是京兆人,根據這個時代的鮮明特點,通常都是舉薦鄉人,兩人遠隔千里,又怎有交情,既有交情便是杜畿此人實在是有能耐。

沮授見呂布臉色如常,知道他并不嗔怪,便笑道:“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母親在他少年時病死,繼母虐待他,他卻侍奉繼母甚孝,以此聞名。二十歲的時候被舉薦為京兆功曹,功曹主管考察記錄推薦本地的優秀人物,此外杜畿還得到一個兼職,為鄭縣令,鄭縣的前任縣令在任時積壓了很多案件,監獄里關了幾百人,既不判也不放,杜畿到任后,親自到監獄審案,短短幾日,就全部結案,該判的判了,該放的放了,杜畿能在很短時間內把這件事辦了,說明他年紀輕輕便識大體,顧大局,懂得輕重緩急。

三年前,杜畿因其孝行被舉為孝廉,被任命為漢中郡丞,但后來張魯割據漢中,杜畿不恥為張魯賣命,便棄官攜帶后母逃往荊州投效袁紹,而袁紹信任的是潁川荊州本地世家人物,杜畿在袁紹處并不得重用,但荊州還算平安,杜畿便和后母在荊州住了下來。

數十日前,杜畿后母去世,杜畿聽說京兆已經被我們中央軍占領,料定局勢平穩,便攜帶后母靈柩,跟許多同鄉一起返回故鄉京兆。在剛出荊州時,遇到攔路強盜,同鄉伙伴都四散奔逃。杜畿不能丟棄后母棺木,便鎮定地站在那里。強盜們一看,便張弓搭箭。想要射殺杜畿。杜畿對強盜們說,你們攔路搶劫,不就是為了錢財嗎,我身上并未攜帶分文,只帶了一具棺木,你們射我又有什么意義,強盜們一聽,白白殺了個人。確實沒有意義,便放過了杜畿。

軍情司的特工把這件事情當做趣聞來說,卻被賈詡賈文和聽到,文和便想起主公在大漢賢良冊里面曾有杜畿的名字,便派人將他請了過來,非是卑職所推薦,乃是主公早有屬意。(素材就到)主公真有慧眼。此人確實頗有才具,若得好好培養,早晚可以督撫一州。”

呂布能夠記得杜畿這個人物,最主要是因為杜畿有個更出色的孫子杜預。

杜預最為世人所知的是他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是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之一。實際上他還是一個卓越的學者,對經濟政治歷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究,被譽為“杜武庫”,稱贊他像武器庫一樣無所不有,他是明朝之前唯一一個同時進入文廟和武廟的歷史人物,千古之下,唯一可以跟他相提并論的人物是王陽明。

杜預之所以那么杰出,歸根結底是他繼承的基因好,他的家庭教育好,歸根結底是他有個好祖父。

呂布在后世是看杜預傳時捎帶著看了看他祖父杜畿的傳記,看完以后,深深為之動容,杜畿果真是一代治政能臣,絕對是被演義忽略被后人忽略甚至是被曹魏當權者慢待的治政能臣。

呂布這只大蝴蝶撲閃起來的旋風改變了所有三國人物的歷史,也改變了杜畿的歷史。

在沒有被呂布改變的歷史中,杜畿攜帶后母棺木順利到達京兆府,當時河東人張時正擔任著京兆尹,就聘他繼續擔任功曹,過了幾年,張時對杜畿不太滿意,認為他闊達疏誕,不負責任,杜畿卻以為自己大材小用,便棄官前去許都,尋找機會。

杜畿結交了侍中耿紀,晚上就跑到耿紀家里聊天,談論時事,而且談論時聲音洪亮,恰逢耿紀家隔壁正住著曹操的心腹謀臣荀彧,杜畿一談論,荀彧就在隔壁聽,過了幾天,荀彧便了解到杜畿的才能,就派人找到耿紀,質問道:“有國士而不進,何以居位?”耿紀就把杜畿介紹給荀彧,荀彧把杜畿推薦給了曹操,曹操惟才是舉,正是用人之際,任命杜畿為司空司直,后來又任命杜畿為河東太守。(素材就到)

當時河東地方豪強衛固范先擁兵數千,跟袁紹私通,要將河東郡獻給袁紹,杜畿單騎入郡,屢試妙計,輕而易舉地將衛固范先除掉,使得河東郡沒有經歷嚴重戰亂便早早地安定下來。

單騎入郡平定地方,很多能臣都能做到,本來沒有多大稀奇,但杜畿最與眾不同之處便在于他的治政。

杜畿的為政之道,結合了儒道兩家的特點,既寬惠愛民,又清靜無為。就以訴訟來說,他秉承孔子“必也無訟乎”的觀念,盡量地為百姓講道理,做說服和調解工作,不厭其煩,勸涉訟的百姓回家反思,尋求解決之道。如果不能服氣,可以再到官府,聽太守講道理。這樣,就激發了百姓的良知,父老們都自責道:“有這樣愛民的好太守,我們為什么不聽他的教誨呢?”于是,百姓之間的糾紛訴訟越來越少,社會也安定了。

杜畿經常到下屬各縣巡視,發現有孝子貞fù順孫,就下令免除他們的徭役,鼓勵他們好好勞動,好好生活。

在農業生產方面,杜畿督促百姓,努力耕織,多養牛馬,就連養激養豬養狗這些小事,杜畿都非常關心,定有章程。河東郡的經濟,很快就搞上去了,百姓們辛勤務農,豐衣足食,官府也積蓄了大量的糧草。

解決了吃飯問題,杜畿又開始提倡教育。因為處在亂世,軍事不可不講,他就在冬天農閑時,召集青壯年男子搞軍事訓練。另外又開設學校,親自擔任教授,傳授儒家經典,在全郡形成了濃厚的文化氛圍,社會風氣有了很大的轉變。河東有一位名儒叫樂詳,曾經協助杜畿搞教育。后來,杜畿把樂詳推薦到朝廷,擔任博士。許多年后。河東郡的儒士特別多,人們認為,這都是杜畿教化的結果。

杜畿的孫子杜預后來又那么大的成就。正是杜畿教化有功的最好榜樣。呂布搞的“全民皆兵”“全民教育”其實都有幾分受歷史上杜畿的影響。

關西的韓遂馬超作亂時,附近的弘農馮翊各郡縣,都有歸附行為,而河東郡與韓遂馬超的地盤相鄰,百姓卻沒有異心,仍然安居樂業。曹操駐軍蒲坂,與馬超相持多日,軍糧全由河東一郡供應。等曹操削平叛亂,得勝班師時,河東郡積蓄的糧食還剩余二十多萬斛。曹操非常激動,下令表彰杜畿:“河東太守杜畿,孔子所謂‘禹,吾無間然矣’,增秩中二千石。”

曹操征漢中張魯時。從河東調發五千名民夫運糧,民夫在路上自相勸勉:“人生有一死,不可負我府君!”在千里運糧,艱苦轉戰中,五千名民夫沒有一人逃亡。后來。曹操表彰道:“昔蕭何定關中,寇恂平河內,卿有其功,間將授卿以納言之職;顧念河東吾股肱郡,充實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煩卿臥鎮之。”

當時杜畿不僅愛民如子,為政有道,而且不避權貴,品德高尚。平虜將軍劉勛,是曹操的親信,朝廷大員沒有人不怕他不趨奉他的。劉勛知道河東富足,又盛產大棗,就寫信叫杜畿給他送些棗子,杜畿再回信中婉言拒絕。后來,劉勛謀反被誅,家也被抄了,曹操看到了杜畿給劉勛的回信,感嘆道:“杜畿可謂‘不媚于灶’者也。”(“不媚于灶”典故出于《論語》,指不阿諛權貴。)

天下戰亂,人口稀少,fù女便成了重要的資源。魏國曾經下令,要求各郡征集寡fù,分派到fù女少的地區,婚配生育。各郡的太守們,為了在皇帝面前表現政績,就想盡量多地征集本地寡fù。有些寡fù已經再婚了,他們也要把人家拆散。一時間,fù女們背井離鄉,怨聲載道。杜畿在河東,也必須遵守朝廷的法令,但他只征集那些真正的寡fù,所以每年都送得很少。后來,杜畿升官到朝廷,趙儼繼任河東太守,送的寡fù一下子就多了起來,魏文帝曹丕責問杜畿:“以前你送得那么少,我還以為河東沒有寡fù。現在為什么又多了起來?”杜畿正顏厲色回答道:“我以前征集的寡fù,都是死人妻。現在趙儼征集的,都是活人妻!”曹丕和周圍的人一聽,臉色都變了。

杜畿在河東郡,共當了十六年太守,史書評價其政績為“常為天下最”。

杜畿因為與荀彧耿紀關系密切,因此不受曹操的信任,直到曹丕即位,才有爵位,擔任了關內侯,進入朝廷擔任了尚書。曹丕代漢稱帝后,杜畿進封為亭侯,一百戶,以尚書擔任了代理司隸校尉,直到黃初三年,杜畿依然是尚書,可見曹丕對他也是不重用,早在黃初二年,與杜畿同樣是荀彧薦舉的司馬懿就已經是尚書右仆射了。一直到黃初三年的十月,曹丕征吳,杜畿才升任尚書仆射,留守洛陽。四年九月曹丕再次去許昌時,讓杜畿留守,并且受詔制造龍船,尚書仆射是百官師長做這種事本身就是不應該,結果杜畿在孟津試船時遇難,曹丕對他的遇難還有些難過,但是也只追贈太仆,陳泰為尚書仆射去世追贈司空,尚書仆射的地位很高,僅追贈太仆不是尊敬。

呂布知道杜畿在歷史上的杰出表現,但他并不能完全斷定杜畿會像歷史上一樣優秀,但他想起了杜畿斷案的事跡,恍然聯想起演義上張飛遇龐統的那一幕,心中便做了決定,像杜畿這樣的人才,應該跟龐統一樣吧,只要給他適合的平臺,他就能把事情辦得非常完美。

呂布現在治內的河東郡是在呂布統治地區的腹地,沒有外部威脅,還算平安,反倒是洛陽東邊的滎陽郡因頻臨劉岱的兗州與劉表的豫州,秩序不穩,呂布便任命杜畿為滎陽太守,主持滎陽郡政務。(。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無彈窗閱讀_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