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第210章 中學堂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0章 中學堂

第210章 中學堂


更新時間:2013年01月12日  作者:常歡樂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常歡樂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常歡樂

字體:

速度:

上一頁1

等到第三年,中央大學堂第二期的一千多師范生畢業以后,便開始在各個亭的鄔堡分設小學堂,在縣里或大的鄉鎮里設置中學堂。

中學堂面向所有十歲到十五歲的稍微有些基礎的孩子,當然這些孩子要通過五選一的擇優錄取的選拔考試才能獲取進入中學堂的機會。

之所以設置這個選拔考試,呂布覺得大部分天資魯鈍的孩子還是只接受一定的啟蒙教育就夠了,只要他們能看懂中央官府發放的中央日報,能看懂中央軍的告示,能有意識反抗世家大族的統治,能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孩子,就夠了。

畢竟這個時代還是須要大量的自耕農、商販、奴仆、佃農,若是讓他們輕易上了中學堂,再輕易上了大學堂,只會讓他們產生不切實際的想法,以為自己能做文臣武將,便不屑于做普通的工作。

后世和諧年間,他看到太多這種情況了,大學一開始擴招,很多原本考不上的大學生都能擠進大學校門,他們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殊不知,在當局的眼里卻成了有文憑的民工,他們被生生拔高了,找不準自己的位置,初入社會的頭幾年很是痛苦,直到放棄了天之驕子的架子,適應了社會,才逐漸快樂起來。[]

呂布不能坐看憑投胎好壞來選擇人才,只能給大家一個平等的機會,誰的天資好又肯努力,誰就有進一步的機會,

呂布掌控的司隸地區有六百萬人口,六百萬人口里十歲到十五歲的男女少年加起來,總共有五十多萬,五選一的擇優錄取考試以后,升入中學堂的只有十萬人左右。

呂布便在每個縣城設置一個中學堂,一百個縣城,便有一百個中學堂,每個中學堂大概有一千名學生,每個中學堂一開始只有五個老師,這一千個學生剛升入中學堂自然是中學堂一年級,按照呂布的十年教育編制來說,他們算是五年級的學生,中央大學堂畢業算是十年級。

第一批學員大概有在第一期撥給中學堂五百名教師,平均二百個學生才能攤到一個教師,而且還有那么多科目需要教授,一開始也只能采用優秀學生助教的方式,即便是后來師資力量雄厚了,優秀學生助教的傳統還是延續了下來。

中學堂只設置三年,不分初中學堂和高中學堂,學習的課程基本上是小學堂的升級版,比小學堂稍有不同的是中學堂的學生在每個學年里的寒暑假里,都要去中央軍軍營里做軍事訓練。[]

呂布想讓整個漢民族強盛起來,全民皆兵跟全民教育就必須結合起來,實行的是軍國主義教育,所以學生時期的軍訓是必不可少的,在這個戰亂年代,更要加強,最起碼要讓他們面對敵人有自保之力。

呂布發現,人跟人的天資相差就是很大,有些孩子天生聰穎,能夠在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學完其他孩子要一年才能學完的內容,按照呂布頒布的教育制度,這些孩子可以跳級,只要通過跳級考試,就可以接連越級,以至于有的愚鈍孩子十五歲還在小學堂讀一年級,有的孩子十歲就越級到了中學堂讀七年級。

當然,天資并不是最重要的,后天的勤奮刻苦程度才是決定因素,許多孩子天資過人,但他們生性懶惰不求上進,便逐漸地泯然眾人,真正笑到最后的有兩種人,天資過人且勤奮刻苦的,天資一般非常勤奮刻苦的,反觀那些天資過人卻生性懶惰的、天資一般卻生性懶惰、天資實在太差的都陸續被淘汰了。…!

上一頁1


上一章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