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楚軍將
函谷關,崤關和武關,位于關中東部的崤山一線,是關中的東大門。//78高速更新//
崤山地勢險要,只要守住了這三座關口,東方的勢力就無法進攻關中之地。
當年秦國何以能夠崛起西陲,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有東方三關在手,東方六國大軍無法攻入。一直便有秦國攻伐六國容易,六國連橫攻秦難如登天。
正是憑借這等地利優勢,讓秦國免受戰火襲擾,發展壯大,最終有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由此可見,崤山三關對于關中的意義非比尋常。
不過當崤山三關處于一個國家內部的時候,地位和意義就立即下降了。
比如現在,當整個關中和中原之地都屬于漢國的時候,崤山的關口基本上就形同虛設,基本上沒有多大作用。
正是因此這樣的緣故,崤山三關的守衛十分薄弱,不過留有一些日常維護通道的士兵,守衛并不森嚴。
武關山間,幾個士兵坐在一起閑聊。
“聽說漢王打破楚軍啊!”
“嗯,聽說了,捷報已經送到長安了!西楚霸王項羽在淮水自刎而死,漢王大獲全勝!”
不管淮水之畔具體情況是什么樣,劉邦對國內的百姓和士兵宣傳的時候,自然要盡力塑造自己英明神武的影響,這次的好機會怎么能放過呢?因此身處國內的士兵,得到的都是極為正面的消息。
不過士兵們似乎并不是很關心這些,他們在乎只是這些事情和自己的關系。
“唉。可惜我們不能跟在漢王身邊,卻要在這里窮山惡水之中喝西北風!”
“是啊,我們在這里,一年到頭終究是混日子。跟在漢王身邊可就不同了,那可是很多的立功機會啊!”
“是啊,我那個同鄉,跟在漢王身邊,滎陽守衛戰之中立下大功,如今已經升到裨將了!”
“是啊,想當年我們是一同出來參軍啊,現在怎么這么大的差距呢?”
“唉。沒錯,待在這個山窩窩里沒有任何前途,還是要出去啊!”
“就算不跟在漢王身邊,待在關中跟著蕭丞相也不錯啊。至少也可以過上舒心的日子!”
“關中是好,可是那邊太安逸了,還是沒有立功的機會,還是留在這里的好!”
“好什么啊好?繼續留在這里喝西北風嗎?”
“看吧,見識短淺了吧?”
“怎么?有什么消息嗎?給大家說說!”一眾將士們頓時來了興趣。
“那是自然。聽說越國已經對襄陽動兵了!”
“哦,這個倒是聽說了!”
襄陽的劉賈除了向漢王劉邦告急之外,自然也要向觀眾的丞相蕭何及時奏報,自然走的就是武關。稍加留心自然會知曉一二的。
“聽說了就好,你們想想啊。漢軍已經開始進攻襄陽了。看看劉賈將軍著急地向蕭丞相告急,那就說明襄陽的情況很不好。說不定會有失守的可能!”
“別說,還真有可能,襄陽要是失守了,可就麻煩了!”
“麻煩是不假,不過這些可不是我們要操心的,該漢王,蕭丞相和張良先生他們忙活。對我們而言,這次也算是個機會。”
“什么機會?”
“你們想想啊,襄陽要是失守了,越軍可就直接兵臨武關之下了,那我們的作用豈不是很重要了?”
“說的不錯,要是越軍打過來了,那我們守衛武關的將士可就有事情做了。”
“當然了,不僅僅是有事情做了,還有立功了機會了!”
“不錯不錯,總算是輪到我們了!”
“嗨,現在還真有想襄陽盡快失守!”
想必漢王劉邦怎么都沒想到,自己麾下的將士竟然有這樣的心思。
“襄陽要是失守了,我們武關能守住嗎?”
“這個就不要擔心了,武關地勢險要,何況這里對關中至關重要,漢王和蕭丞相自然不會讓武關失守了,放心吧,不會有事情的!”
“嗯嗯,我們就等著立功的機會吧!”
一眾將士們全都心情高漲,等待著一個可以立功封賞,揚名立萬的機會。
他們的目光和所有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武關之外,東南方向的襄陽那邊,完全沒有留意到身后出現了一些異常變化。
其實這也不怪他們,畢竟他們身后是關中,在他們眼中是絕對安全的后方,都是自己人,自然不會出什么問題。
可是萬萬沒想到,這個時候山谷之中,一直神秘的隊伍正在悄然行進。
他們潛伏在山林之中,一直等待著機會,等到月黑風高的時候突然出擊,目標不是別處,正是武關關隘。
當初漢王劉邦直取武關進入關中,奠定了漢國的基業,而今天另外一場武關爭奪戰再次上演,又會意味著什么呢?
可憐那少量的武關守衛將士還都沉浸在美夢里,期待著能夠有機會立下大功,衣錦還鄉,可惜就這樣在睡夢之中被割斷了喉管。
沒有遇到什么有效抵抗,武關就這樣落入了這支神秘隊伍手中。這支隊伍不是不是別人,他們來自江東,屬于越國巴蜀英布所部。
當晚,這樣的事情還上演在函谷關和崤關!
武關因此襄陽之危多少有些防備,函谷關和崤關卻是沒有任何防備,因此拿下的更為輕而易舉。這一切都是在一瞬間完成,漢國守將根本沒想到越軍會在這個時候突然出現,完全是在一片驚詫之中葬送了性命。
此時,正在歸途之中的漢王劉邦和坐鎮關中的丞相蕭何都還一無所知。
關中一片混亂,因為蕭何根本不知道漢軍會從哪里突襲北上。根本無法做好防備。
褒斜谷之中有越軍跡象,雖然沒有更為明確了解,但是還是要小心防備。再一個就是陳倉小道,兵法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越是不可能的地方也許是可能性最大的,因此必須要加以防備。雖然料想不到越軍的出擊線路,至少已經知曉的可能性都要注意才是。
至于其他地方,盡可能地留意就是了。做出一番安排之后,蕭何才松了一口,可是他心中總是有種不安,可是仔細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卻又說不上來。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褒斜谷中突然殺出一支越軍!
本以為褒斜谷只是越軍的疑兵之計,現在看來是確有其事。
不過褒斜谷中的具體地形他們并不知道,只能是將兵力全都集中到了西線。被動防御。
而此時英布則親自率領了五萬大軍經過子午谷,向著關中進發。
子午谷的北端出口在后世的長安附近,位于秦國舊都咸陽東南方向,與西線的褒斜谷和陳倉小道有百里之遙。
此事漢軍主要集中在西線,東線空虛。越軍北上之后基本上沒有遇到什么有效的抵抗,迅速占領了關中東部。
英布當即立斷,立即派人前去搶占了崤關、函谷關和武關。
這里是秦關入口,之前處于漢國內部。防御很是松散。何況三關主要的防御方向是東方,對后背的西邊起不到任何作用。何況三關守將認為自己背后是蕭丞相的大軍。不會有問題,因此完全沒有防備之心。
他們萬萬沒想到會有越軍從背后向他們發起進攻。薄弱的兵力加上形同虛設的的防備,很快就被越國人攻占了。
至此崤山三關完全落入越國手中,其意義非同凡響。
這是臨走時尹旭特別交待的,從子午谷進軍的最大好處就會這樣,先將關中東部全部占領,然后迅速控制三關。
三座關卡在手,意味著關中已經密封起來。抵抗越軍進攻的只有蕭何那三四萬守軍,至于劉邦趕回來救援的大軍,到了函谷關外也只能是望關興嘆了。
漢國援軍無法趕回,那么占領關中就是時間問題。尹旭和章邯特意囑咐,函谷關外的小路完全被阻絕了,只需要較少的兵力漢軍絕對進攻不了。
這是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戰略意義卻是無比重大。
西楚國滅亡之后,漢越之戰就不可避免,最為要命的是韓信和彭越都站在劉邦那一邊,時間長了對自己很是不利。
若是持久下去,變化多了,對自己很是不利,因此尹旭搶先一步出手,爭取速戰速決。這樣搶在暫時穩住韓信,劉邦來不及反應的情況下,搶先一步取得重大進展。
尹旭瞅準的進展就在關中,自古關中乃是帝王霸業的根基之地。整個南方都在自己手中,若是關中再并入越國版圖,過半天下已經在手,則霸業可成矣!
這就是一個時間差,若是等劉邦回去之后,難度就要成倍地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現在是一個絕好的機會,必須要抓住。
漢國最大的悲哀就是主力軍隊全都被吸引到了東方,而越國的兵力部署的相對分散,又恰到好處,這便是一個大大的好處。
進攻關中還是要將策略的,尹旭將這件事情全權交給英布處理,不過在重大戰略上已經有所安排。
首先一個就是搶占崤山三關!
將這三個關口掌握在手中,阻截了劉邦回到關中的可能,關中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掌控在自己手中了。
至少形成了關門打狗之勢,以英布麾下越軍的實力,戰勝蕭何的軍隊只是時間問題。
只要東方三關在手,這個時間長短就是越國人說了算了。現在就可以按部就班,隨心所欲地處理了,一切都不必著急了。
蕭何得到消息的時候,無比震驚。
越國大軍竟然從子午谷中突然北上,這條道路是自己所不知道的,完全可以說是被突襲,這一點是沒話說了。
可是越軍的行動方向卻讓他無比擔憂和恐懼!
越軍沒有及時向咸陽和關中其他城池,亦或者是漢國守軍發起進攻,而是選擇了進攻崤山的東方三關。
現在劉邦總算是明白了,自己心里的不安是來自于哪里,問題就出在這東方三關。
蕭何是何等聰明之人,當心中的那一絲迷惘和疏忽一閃而過之后,就豁然開朗。
越軍是這是所謀者甚大,是要徹底斷了漢軍的后路,乃是關門打狗,甕中捉鱉之計策。
現在就是越國大軍和漢國大軍在關中之地上單獨開戰,戰爭過程已經不那么重要了,結果卻似乎已經注定了。
蕭何很清楚越軍在關中的兵力布置,越國此戰敢于如此做,必然是做好了完全準備。而且對方的兵力和戰斗力是要強于漢軍,自己這邊似乎不是英布的對手。
更為要命的是東方三關已經被越軍占領,漢王劉邦的援軍即便是及時趕回來,也是進步了關中,起不到絲毫的幫助。而自己這邊萬一要是戰敗之后,也撤離不去出去。可以說已經到了孤立無援,沒有退路的地步。
漢軍的處境是異常的嚴峻!
蕭何陡然間心中一片冰涼,怎么會這樣呢?
為何越國的算計處處能走到前面?難道是漢國這邊的機智謀劃比如上越國?還是越國的運氣實在太好?
總而言之,似乎事情都是朝著對越國有利的方面在發展。
蕭何很清楚,若是關中丟失,對于漢國的造成的損失和壓力是怎么樣的?沒有了關中,漢國還剩下多少土地?漢國還是漢國嗎?
蕭何的心情陡然間一邊冰冷,難道漢國就要這么完了嗎?漢王將關中交給自己,就是出于對自己的信任。可是現在這樣的局面,似乎辜負了漢王……
至于現在的局面,不必向漢王奏報了,驛路已經被阻絕了。實際上也沒有這個必要,這樣重大的事情,漢王自然會得到消息的。
相對于蕭何的愁云慘淡,英布的心情就要好很多,進攻關中的事情一切順利,一個良好的開局基本上已經奠定了勝局。
戰事還要繼續進行,先將這里的消息及時稟報越王才是!很快飛鴿傳書離開關中,最新消息第一時間送回了洪都城!(。。)
贊助商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