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楚軍將
第四卷楚軍將
目錄:
尹三問
秦嶺橫亙在關中和巴蜀中間,綿延數千里,山勢陡峭。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的原因就在這里。
不過這并不意味關中與巴蜀之間完全是阻絕,山間小道還是有許多的,只是沒有發現罷了!
之前的秦國與巴蜀之間主要是棧道溝通,劉邦出巴蜀的時候才有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策。
陳倉小道這才走上歷史舞臺,為人所熟知,現在已然成為溝通兩地的重要通道。
自從越軍占領巴蜀之后,漢國便停止了巴蜀棧道的修建,并且在陳倉小道上陳以重兵,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越軍北上。
不過哪里是越軍想要堵截就能堵住的,山谷之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山中小道。
比如子午谷,比如褒斜谷!
秦國時期就對子午谷有所探查,可是因為山中阻礙甚多,一直未能完全通常,再者這也屬于秦國的秘密,外人是不知曉的。
尹旭對其熟知完全是因為原本歷史上四百年后,蜀國北伐,魏延所獻上的那子午谷奇謀!既然有這么一條通道,自然需要好好利用才是。
在詢問過李斯和尉繚之后,尹旭對子午谷的情況了解的更多了,當時李斯還很好奇,尹旭如何會知道秦國如此機密的事情。
至于褒斜谷,后世文明的褒斜棧道就在此處,相傳當時曹操進軍就從這里經過。在這個時代有名,或許是因為烽火戲諸侯。斷送西周國運的那位褒姒出身此處。
這些都是北上通道,若是道路可行,將會有巨大作用。
因此尹旭及時將路線的地圖送到巴蜀英布手中,具體情況還是要探查才能知曉。
功夫不負有心人。英布著人探查之后,發現這兩條小路只需要略加休整之后,完全可以通行。尤其是子午谷,因為通道位于關中和巴蜀東面,北口則在咸陽城東南方向百里。
漢軍的主要防守都集中在西側的陳倉一帶,東部防守空虛,如此一來突襲關中更加容易得手。
臨走時,越王面授機宜。讓他盡快出兵關中,搶在劉邦回師之前,對關中沉重一擊。
英布知曉這件事情乃是越國北上大計之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關系到越國下一步的計劃開戰和未來國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
現在子午谷通道已經探知,那就該抓住機會,盡快付諸實施。
可以想象漢軍在關中也是嚴陣以待,必須適當地采取一些手段。擾亂一下漢軍的注意力,聲東擊西乃是漢軍常用的手段。
于是乎一支軍隊進入了褒斜谷,原本有褒斜棧道由此經過,若是有什么風吹草動。漢國能夠第一時間探知消息。
已經如同驚弓之鳥的蕭何必然會緊張的,至于如何應對就不得而知了。的至于子午谷那邊,想必蕭丞相還什么都不知道。
既然是聲東擊西。那規模自然就不小,不僅僅只是限于關中這邊。這一步乃是對漢國的重大戰略,所以自然要有招迷惑漢王劉邦。
英布秘密集結兵馬的同時,坐鎮江陵的越國大將軍蒲俊也動了。越國水軍沿著沔水北上,荊楚越軍也隨之調動,目標正是漢國沔水中游的襄陽城。
越國在兩國邊境的西線陳有重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巴蜀,一個是江陵。
從兩處無論哪里出兵,都能很快危急漢國的根基之地。
與漢國一戰是尹旭早就預料到的事情,為此越國也已經謀劃許久,因此荊楚和巴蜀早已經做好準備。
不過到底從哪里出兵,外人是無法知曉的,就如同賭博一樣,做出猜測。
對漢國而言,尤其的壓力巨大的,他們的兵力有限,只能夠集中兵力著重防守一個地區。
可是到底該是關中還是襄陽,他們并不知曉,因此無論哪一處告急,都需要及時派兵前去駐守。
越國雖然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但是實際上也是有限的。
從荊楚北上,雖然可以同時威脅到關中和中原,可實質上只是威脅,想要取得重大勝利并不容易。
到了那個時候,關中和中原依舊掌控在漢國手中,到時候越軍將會面臨來自東西兩個方面的壓力,得不償失。并不能取得是實質性的進展,對大計劃沒有幫助。
從巴蜀則就不然了,關中處于西陲,可以與巴蜀連成一氣,各方面效果都要更好一些。加之尹旭還有別的重要考慮,關中的意義就愈發的重要了。所以從一開始越國既定的策略就是從巴蜀出兵北伐關中,至于荊楚這邊,只是起到聲東擊西,迷惑漢國的作用。
即便如此,蒲俊在得到詔命的時候,還是按部就班地出兵,雖然只是佯攻牽制,但還是做得有模有樣。
漢國的襄陽守將是劉賈,此人是劉邦的族人,一直以來負責越國在荊楚南方一帶的軍務。
自從劉邦聽從張良的建議之后,在沔水中游修建了襄陽城,劉賈便理所當然地出任襄陽漢軍守將。
越軍占領臨江之后,就一直虎視眈眈,讓劉賈一直的寢食難安,小心防備。在擔驚受怕之中度過了兩年時間,現在越軍突然出動了。
接到越軍出兵的消息,劉賈忍不住心里一陣陣地抽搐,有些惶恐。
越軍蟄伏了兩年時間,選擇在這樣一個時候出兵。漢軍主力尚且在淮水附近,來不及撤回來,自己這邊面臨的壓力著實不小。
蒲俊乃是越國最為驍勇的戰將,自己并不定會是他的對手。越國在荊楚的兵力也多余漢軍。何況越國水兵甲天下,襄陽城又緊鄰沔水。
常規的看法,沔水似乎是一道天然的防線。可是現在,在強大的越國水兵面前。似乎成了一個累贅,一個威脅。
劉賈更擔心的是襄陽出現什么問題,要是城池丟了,沔水中游的防線將完全被越軍撕開。越國大軍北上,西從武關威脅關中,都向威脅到中原滎陽一帶。
這是要出大亂子的,劉賈心中忐忑,不敢耽擱。及時將消息送到了正在撤軍途中的漢王劉邦的行轅。
接到越軍對襄陽動兵的消息,劉邦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滅楚之后,漢越兩國敵對是必然的事情,只是沒想到戰爭發生的如此之快。
越國竟然搶先一步率先對漢國出兵。看來尹旭真的是居心叵測,早就籌劃著對漢國不利了。想想當時還傻乎乎地去和越國聯合,現在看來似乎是多么的愚蠢。
而且在項羽的事情上,越國的一番運作,將正義之名占盡了。即便是現在立即對漢國出兵。人家也有足夠的理由,打著為項羽復仇,打擊背信棄義小人的名義,得到楚地百姓支持的同時。還站在了大義的一面,讓漢國在輿論上完全處于劣勢。
這些就不說。畢竟只是名義上的,關鍵還是在于戰爭之中的對決。
現在越國大軍浩浩蕩蕩地出兵撲向襄陽。沔水一帶的防線可以說是朝不保夕。劉邦很清楚荊楚對漢國的意義,要是一直這樣持續下去,后果怎么樣還真不好說呢?有些事情是絕對不敢冒險的,因此劉邦心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
聽聞越軍此番出動了五萬大軍,水陸并進,由尹旭親自率領。
因為之前要穩定滎陽防線,后來又要全方面反擊西楚國,幾乎將西線能夠抽調的兵力全部抽走了。襄陽一帶的防線十分有限,單單從兵力方面來看,漢軍是處于劣勢的,正面對敵是必敗無疑。先自愛唯一可以憑借的唯有一座襄陽城,襄陽城能夠支撐多久,沔水防線就能堅持多久。
劉賈能夠送來緊急的奏報和求援信,就說明情況肯定是比較嚴峻的,劉邦不由地就有些心慌了。
“子房先生,現在我們該如何是好?”劉邦將奏報遞給張良,想要盡快得到一個解決辦法。
張良也有些詫異越國的出兵速度,之前還擔心越國在西線會有什么動作,現在就完全應驗的。不得不驚嘆于越國的速度,這么快就造成了襄陽告急的局面。
“漢王,劉賈將軍這么提到的不過是越國出兵的消息,尚未對襄陽發起進攻!”張良一點都不著急。
劉邦道:“可是這樣下去終究不是個辦法,越軍已經大舉出動了,進攻襄陽是必然的事情。”
“襄陽城堅固,越軍一時半會似乎攻克不了!”張良表現的相當淡定。
劉邦搖頭道:“越國出其不意是經常的事情,襄陽的重要性先生是知道的,要是稍有閃失,后果不堪設想。”
張良道:“漢王先不要著急,現在我們的大軍還在路上,無法為劉賈將軍提供救援。且先讓他以襄陽本身的力量與漢軍對峙吧!”
“會不會有問題?”劉邦對此還是有些擔心的。
張良輕輕搖頭道:“暫時不會有但問題,我們正在撤軍之中,大軍西撤,有什么問題立即支援就是了,不過在臣看來,越國的目的似乎并非在襄陽!”
“此話怎么講?”劉邦眼神一動,轉而詢問。
張良解釋道:“漢王,你也知道,越國一向善于聲東擊西,焉知此戰是否是佯攻?”
劉邦有些遲疑了,他之前也這樣想過,不過劉賈的奏報強調了越軍的行動和規模,真實性太高,完全有理由相信越國要從沔水中游突破,因此放棄了懷疑。現在張良這么一說,讓他不得不再次重視這一點。
“聲東擊西?先生是說……?”劉邦沒有繼續說下去,他已經想到了一些什么,眼神之中已經蒙上了一層深深的憂色。
張良表情肅然,輕輕點頭道:“是的,關中!”
劉邦的心情陡然間有些沉重了吧蜀現在是掌握在越國手中,完全可以從此對關中造成什么威脅。想起陳倉小道的總總緣由,劉邦深知那秦嶺天險對漢國沒有多少用處,越國悄無聲息出現在關中完全是有可能的。這才是讓人最害怕的事情。
“先生,可能性大嗎?”劉邦忐忑地詢問,心中還是報了幾分僥幸。
張良說道:“雷聲大雨點小是常有的事情,荊楚這邊越國搞的聲勢浩大,實際上未必會有多大動作。倒是關中和巴蜀那邊,到現在還悄無聲息,越是平靜,才越是讓人擔憂啊!”
“那我們該怎么辦呢?”劉邦也已經意識到事情的麻煩之處。
張良說道:“盡快撤軍回去支援吧。至于關中那邊,就只能寄托于蕭丞相了!”
“好吧!”劉邦默默期盼,希望蕭何能夠牢牢守住關中,最好是什么事情都不要出。突然之間。劉邦覺得沒有了項羽,某種程度上對漢國也是有害處的。漢國的處境越來越不好,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步西楚國的后塵了,那自己的下場呢?會不會和項羽一樣悲慘?劉邦猛然搖搖頭,不愿意繼續想下去!
問題的關鍵。以及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關中,所以蕭何的壓力一點都不小。
蕭何也得到了越軍出兵襄陽的消息,很多將領聽說之后,都不由地松了一口。認為越國的主攻方向是荊楚。不會是關中,因此不必向之前那樣驚弓之鳥。小心翼翼地防備。
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了關中漢軍一位重要將領——司馬欣!
當初的三秦王之中。章邯和董翳兵敗之后,被尉繚救走去了江東,如今也是順風順水。而司馬欣則是投降了劉邦,一直留在關中輔助蕭何,日子過得也不錯。
關中現在的駐防兵力之中,有一半是由他來統帥的,他的地位和作用都不小,說句話起到不小的作用。
得知司馬欣有這樣的想法之后,蕭何的心情有些沉重了。他和張良的看法一樣,并不認為越軍進攻的是襄陽,那或許是聲東擊西之法。也許越軍的真正目標是關中,因為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越國出兵關中的可能性都要大一些。
正是一個危急關鍵的時刻,可將領們都是這樣一個態度,著實讓人有些憂慮。盡管蕭何一再強調,可將領們還是不以為然。
蕭何只能寄希望于的事情不要繼續惡化!
可是天不隨人愿,很快還是出事了。
漢軍的探子得到消息,有越國大軍出現在了褒斜山谷之中,正在朝著關中進發。這條山谷與原來的棧道多有關聯,越國由此進軍,想必是有通道的,對此蕭何一點都不意外。
由此可以驗證幾件事情,越軍對襄陽的進攻完全就是聲東擊西,目的還是在關中,這讓他肩上的壓力驟然間增加了許多。
越國既然圖謀關中,可是到底要從哪里出兵呢?是褒斜山谷?
蕭何并不這樣認為,越國明顯的事情就越是可能有變數,荊楚那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若是漢軍真的會從褒斜谷中進軍,倒是完全可以加以防備。可若這再是一個聲東擊西的做法呢?那越軍將會從哪里進攻呢?會是陳倉小道?還是有別的通道?對戲蕭何一無所知,充滿擔憂。
為此蕭何特意找來了司馬欣,向他詢問,不管怎么說,司馬欣都是曾經的的秦國將領,對秦國故地應該有更多地了解才是。
“司馬將軍,你可知道巴蜀山間還有什么別的通道嗎?”蕭何問道。
見到蕭何的時候,司馬欣的表情有那么一些不自然。之前他認為越軍會進攻襄陽,而不是關中,因此不聽從蕭何的勸告,并未專注于關中防務。現在接到消息,越軍出現在巴蜀山間,事實證明自己錯了,多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司馬欣搖頭道:“這個末將還真不知道!”
“將軍曾在秦國為將,竟不知道一點線索嗎?”蕭何對此還是有些詫異的。
司馬欣輕輕搖頭道:“從不知曉!”
這一點他并未說謊,司馬欣是真不知道。最初的時候,他不過是一位地方官,根本沒得那個得到機密的級別。
子午谷的一些信息只有李斯和尉繚知道,連章邯也并不知曉,司馬欣就更不必說了。
蕭何不免有些失望,連司馬欣都不知道,看來這山中道路的事情是注定沒有指望了。這防守的事情,還真就有些麻煩了。
“司馬將軍,你以為越軍會從哪里進攻?”
蕭何這么一問,自然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并不認為越軍會真的從褒斜谷進發。
有了之前那件事情的教訓,司馬欣便順著蕭何的意思,說道:“會不會是陳倉小道?”
對于山中道路他一無所知,唯一知道的也就是這陳倉小道了。
蕭何苦笑一下,說道:“也許吧!”
如今除了加強陳倉小道那邊的防守,似乎別無他法。至于別處,只能夠加強警戒,聽天由命了。
而此時,子午谷中,英布率領的大軍已經行程過半,即將出現在秦嶺以北的關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