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門慶第三五章 盟誓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水滸>> 霸宋西門慶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五章 盟誓

第三五章 盟誓


更新時間:2014年04月08日  作者:三王柳  分類: 歷史穿越 | 水滸 | 金瓶 | 穿越 | 重生 | 三王柳 | 霸宋西門慶 
架空歷史列表


第三五章盟誓

西門慶知道鳩摩智是大智慧之士,連他都不得索解的問題,自己更加解釋不來。但是——穿越者最大的財富、最犀利的武器不是造玻璃、煉鋼鐵,而是思想。

因為有千年的見識撐腰,所以當鳩摩智一片朦朧的時候,西門慶已經是洞若觀火。

曾經梁山的圓桌會議之加強版就這樣被引入了新生的吐蕃自治區。

贊普的血脈雖然已經斷絕,但是可以有議院——一些大部落豪酋可以有效地集中吐蕃大部分部族的意見,他們成為了上議院的議員,當吐蕃發生的任何事件,他們的職責就是各抒己見。

世界上的事情很多時候都不會不約而同,意見相左是家常便飯,甚至有很多人生命中的樂趣就是為了反對而存在——你贊成,我反對;你反對,我贊成——樂此不疲,也算是人間特色。

上議院就是為人性的喧囂提供了一個表現的舞臺。

別的小部落豪酋組成了下議院,根據自家對事件的看法,選擇不同的陣營,他們雖然沒有發言權,但是可以做為自己支持的上議院代表的智囊,集思廣議后用遞話的方式來給自家代表進行智力上的支援。

上下議院的組合,將帶來一場場聲勢恢宏的大辯論,在鳩摩智看來,這倒很有藏廟舉辦盛會時,大和尚們辯經的風采——因此這主意讓鳩摩智天生就覺得親切。

當然,考慮到吐蕃子民熱情奔放的性格,而那些集大成的諸豪酋更不是循規蹈矩的典范,所以,上下議院辯論大會的主裁判由鳩摩智大師擔任,他將掄著那柄大木榔頭,將所有的煽動、挑唆、構陷、毀罵等等不利于安定團結的負面因素,全部震懾收拾掉。就象廟里辯經一樣,上下議院里決勝的關鍵不再是馬刀,而是比馬刀要更鋒利的舌頭。

看誰說的有理,看誰能感染更多的聽眾,那么舉手投票時,多數壓倒少數,口舌伶俐的議員就將占據最大的贏面兒。

沒有贊普的一言而決,就由眾人的群策群力來彌補。西門慶的主意讓鳩摩智突然豁然有悟——世界原來可以不需要強人,一個好的制度完全可以將之代替,甚至做得更加完美。

議院制度令鳩摩智歡喜贊嘆,于是信受奉行,在他的斡旋下,吐蕃的議院很快就完備起來,形成了基本的舌尖上的戰斗力,豪爽的吐蕃人很快就迷上了這種將利益爭奪完全表面化、彼此間吵得沸火連天卻不會傷筋動骨、最后還可以獲得解決之道的特殊戰斗。

西門慶悠然而笑——火種已經播下,分一人之權為眾人之權的理念將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漸漸深入人心,那時,一家一姓一黨一派的獨裁集權政治將再無市場,由此而滋生的貪婪也將瑟縮于大眾的光天化日之下,再不復后世那種無廉恥的肆無忌憚!

這就是歷史的走向,時代的脈搏!能夠親自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西門慶與有榮焉。

成功解決了吐蕃眾最大的問題后,民族會議上再無棘手事,這第一屆的民族會議眼看就要圓滿閉幕了。對與會的每一方勢力來說,此行都可謂收獲巨大——尤其是新生的吐蕃自治區,在煥發出勃勃生機后,剛剛成立的議院牛刀小試,代表所有的吐蕃子民以全票通過了一項議案——吐蕃眾子民為了感謝吐蕃大恩人西門慶對吐蕃的再造之恩,也為了表達吐蕃眾子民的一片血誠敬意,他們將以吐蕃最隆重的禮節,來和西門慶進行盟誓。

所謂盟誓,就是表示雙方和好之心永不改變的風俗儀式。在吐蕃部族心中,盟誓是神圣的,對于違盟背誓,不守信約之舉,所有吐蕃子民都深以為恥,予以卑視。

吐蕃最簡單的盟誓,就是鳩摩智給眾蕃部和斷后,眾人間的折箭為誓;規模再上檔次一些,則會“刑羊狗獼猴”;再大規模的話,就將“殺犬馬牛驢以為牲”;而吐蕃眾所公認的最高級別的盟誓,百年難得一遇。

這殊榮,西門慶遇上了,而且他還是主角。

西門慶想不到自己召開的民族大會,還將有一個充滿民族風情的盟誓來做閉幕式,真是固所愿,不敢請爾!感受著吐蕃人民的誠意,西門慶心里熱烘烘、美滋滋的,這種感覺比起撈錢玩女人、割人剮人還要來得爽多了。

盟誓之日,會場之地按照吐蕃民俗,被裝飾得一片純白。蓋因吐蕃人崇尚白色其尚白之俗與“尊佛”相關,因為佛教經典以人做好事為“白業”,做壞事稱為“黑業”。《毗奈耶雜事》卷八謂;“大王當知白業白報黑業黑報,雜業雜報,是故應舍黑、雜二業,當業白業。”按佛教釋義,白色是“光明”、“純潔”、“正直”、“勝利”的象征,最重佛法的吐蕃人自然產生了將白色視為圣色,奉為至上的民族信仰心理,并在其日常生活及言語行動中,更虔誠地表達了出來——以“心順為心白人”,蕃漢交際中吐蕃人給自己取漢姓時也要姓白,盟誓的會場上,更是心白旗飄揚,如雪練翻空,那都是無數吐蕃子民將自家珍藏的白色絲綢捐獻了出來,才有了今日這一片純白的海洋。

會場上到處人聲鼎沸。梁山、明教、吐蕃的戰士們三五成群地聚攏在一起,雖然言語有礙,但比手劃腳間也能心意相通,美酒遞來遞去間,不時有好勝之人友好地扭斗在一起,旁邊人紛紛鼓掌喝彩助威打氣。

從各佛寺趕來的喇嘛僧則圍攏在鳩摩智所居的行帳之前,同鳩摩智、本識高談闊論地辯經,一個個有所得處,便不由得眉飛色舞、神采飛揚起來。

吐蕃的子民換上了節日的盛裝,和鳳翔府的漢民們混雜在一起,雙方友好相處。這時最活躍的就是商人,在這種歡樂的時刻,平時最吝嗇的人也會不由得大方起來,讓商人們賺得滿盤滿缽。其中賣酒的小販最受歡迎,當然,也有被揪住痛打的——因為這些不長眼睛的家伙往酒里摻水摻得忒狠了些。

,請在書名


上一章  |  霸宋西門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