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宋西門慶第六章 寶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水滸>> 霸宋西門慶 >>霸宋西門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章 寶島

第六章 寶島


更新時間:2014年03月06日  作者:三王柳  分類: 歷史穿越 | 水滸 | 金瓶 | 穿越 | 重生 | 三王柳 | 霸宋西門慶 
第674章寶島

第674章寶島

三王柳

岳飛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開口了,說實在的,要不是為了國家大業,他才不屑于信口開河撒一堆謊。//

“吾與師傅周侗本是國家義民,宗澤師叔更是掖縣知縣,聞聽東京城破,天子蒙塵,遂一路前來勤王,到此后眼見賊人勢大,殺身無益,師傅便心生一計,拋盡榆錢,買來一個戰俘營看守的官缺,喬裝改扮后前來救人。”說著,岳飛舉手向趙羽一指,繼續道,“雖然二帝已經歸位,但若有宗室子弟出來振臂一呼,天下忠義之士必能攘臂而從,那時大事猶有可為,,我說完了。”

眾人聞言,都驚得呆了,王文德道:“也不知這話是真是假……。”

岳飛瞪了他一眼:“愛信不信。”

這一來,這些人反倒信了,張開就道:“小孩嘴里吐真言,再說了,他們費氣敗力的,騙我們何來。”

楊溫則向荊忠道:“怪不得荊兄說小將軍印堂生紅光,雙頰有紫氣,貴不可言,絕非短命之人,卻不想應在這里。”

荊忠灑然搖手作仙風道骨狀:“這正所謂逢兇化吉,遇難呈祥,龍騰九五,虎翼高張,,時、命、運、勢,皆應于此室中也。”

眾人聽荊忠說得這般振振有詞,浮想連翩處,皆是兩眼放光,,如果自己幫著把趙羽救出去了,然后趙羽登基為帝,重繼宋統,那么自己就是存亡絕續的從龍之臣,從此富貴不可限量,西門慶這等草寇縱然勢大于一時,但荊忠相法如神,他既然說趙羽有貴不可言之相,那么就必然有一番道理,再說了,常言道十邑之內必有忠信,象周侗、宗澤、小飛這樣的義民,全大宋也不知還有多少,上有自己等人輔佐,下有義民幫襯,大業可成也。

他們在一旁美夢連篇,那邊的趙羽卻已經嚇得跳了起來:“你們別這么看我,我只是上不了席面的狗肉,千萬別把當皇帝的主意打到我頭上。”

開玩笑啊,趙宋歷代官家都把宗室子弟當賊一樣暗防著,高壓之下,哪個宗室子弟敢動當皇帝的心思,那真真是活到頭了。

王文德便鼓起如簧之舌道:“西門慶屠刀之下,宗室凋零,此時若小將軍不挺身而出,奈天下蒼生何。”說著潸然淚下,盡展忠臣本色。

楊溫、張開也七嘴八舌地道:“王節度說得是,還望小將軍三思啊。”

趙羽見這些人逼宮的精神頭十足,捂了耳朵一頭栽倒在炕上,再不多言,眾人面面相覷。

荊忠一直在旁邊看戲,這時悠然道:“日后之事,日后再言,,這位小飛兄弟,卻不知尊師何時前來搭救小將軍。”眾人聽著,這可是關系到眼前身家性命的事,包括趙羽,都把目光轉了過來。

岳飛淡淡地道:“夜長夢多,只在眼下。”

荊忠道:“既如此,廢話少說,只養精蓄銳便是。”眾人都悶聲不語,心中卻沒一個平靜。

不久后,送進晚飯來,送飯人笑道:“今天宗爺新官上任,讓你們也吃頓好的。”眾人一看,果然豐盛,遂狼吞虎咽,飽餐戰飯。

時光流逝得好慢,終于熬到了子丑之交,外面高呼縱飲笑語歡歌的喧嘩聲終于寂了下來,一直凝立不動的小飛突然道:“來了。”眾人精神一振時,就見門外一陣輕風掠過,閃出老俠周侗的身影。

開了門,周侗向眾人一招手,眾人按捺住激動的心情,躡手躡腳地跟周侗摸了出去,一路上只聞得酒香撲鼻,看守皆醉,自然無人阻攔。

宗澤正在外面接應,見大家出來,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看守制服給眾人換上,然后一行人大搖大擺地出了囹圄,暗處宗澤早備好了馬,眾人上馬,一路往東北方飛馳。

西門慶站在黑暗里,向著大家的背影招手,心中默默地祝福:“一路順風,一帆風順。”

周侗、宗澤帶著趙羽等人一路跑到萊州大海邊,岸邊早已備下航船接應,趙羽瞠目道:“這是要往哪里去。”

宗澤道:“千歲聽我說,,此時天下皆掌控于西門慶之手,若留在陸上,終究吃他拿了,海外有夷州,又名臺灣寶島,三國時孫權曾至此,今日千歲可上島為主,必成大業。”

眾人聽說要出海,皆面面相覷,但得有一條生路,誰愿意背井離鄉,受那風波之苦,王文德就推托道:“宗兄說笑了,,臺灣島并非無人之地,你我異鄉之人,手下又無一兵一卒,若貿然登陸,不但做不了主,反而要被當地人趕下海喂魚了,千歲萬金之軀,豈可輕身涉險。”

宗澤道:“王兄不必多慮,在下家中頗有兩條海船,做海外貿易時,識得了不少海上豪杰,這些人雖于海盜,但心中常懷忠義,我已派人聯絡于他們,約好在登州海上會合,必不失信,若得此人馬,足為寶島之主。”

張開見王文德張口結舌了,遂圖窮匕見道:“可我們家眷還在此處,若拋妻別子,遠走他鄉,情理上也說不過去,再說了,這一路走的都是風波不測的海上水路,萬一有失,非同小可,想來想去,只怕是去不得啊。”

周侗聽了便出來道:“老兒今年七十有五,若坐海船受那顛簸,便是催命的符兒了,因此愿留于此間為千歲內應,便請各位節度留書,吾暗中接了眾位家眷到此,尋機送上臺灣島,闔家團圓,如此一來,卻不是兩全其美。”

楊溫卻慨然道:“王兄張兄,卻不道富貴險中求,今日陸上,西門慶轉世天星之勢不可擋,若不逕棄中原,反取海域,宋室復興,終生無望,,你們若怕了,便休去,我卻是保定了千歲,非走一回臺灣不可。”

荊忠聽了嘆道:“楊兄此言,正合天意。”

王文德、張開聽宗澤說了有兵,又得周侗保證了家眷,其意已定,而荊忠的天意論更給他們吃下了定心丸,當下也奮然道:“開疆辟土,將者事耳,楊節度何得小覷我等,此去,必要保千歲拿下臺灣,得成大業。”

既然眾人都說要去,趙羽無奈,也只得半推半就地隨順了,于是眾人別了周侗、岳飛上船,宗澤下令扯起風帆時,卻不往東去登州,而是往北。

眾人問其故,宗澤道:“北方沙門島上,有一位宰相之才,正是被高俅高太尉陷害的原濟州太守張叔夜,若要成大事,非此公出馬不可。”

一聽張叔夜之名,眾人皆敬服,再無二話,一日后船到沙門島,眾人簇擁趙羽登島,這島子四面臨海,偏僻荒涼,是發配犯人的絕地,梁山鞭長莫及,因此還屬宋朝舊土,趙羽上島后,亮出身份,看守人都來迎接,就此尋到張叔夜。

張叔夜上島時,雖然已經存了必死之心,但架不住西門慶跋山涉水地往島上行賄,眾看守得了好處,都把張叔夜當祖宗供著,因此這囚犯生涯過得加倍安閑,今日見到宗澤、趙羽等人,聽到東京已失,宋朝已亡,張叔夜雖然震駭,卻早在預料之中,當下往西南方向叩拜,盡臣子最后之儀。

嘆息灑淚畢,張叔夜問道:“眾位來意如何。”

宗澤便把遠赴臺灣,重開宋室的計劃一說,最后誠懇地道:“若無張兄掌舵,復興大業舉步維艱,還望張兄看在大義份上,出山立一個新宋吧。”說著拜倒在地。

趙羽亦拜倒,張叔夜急忙扶起,嘆道:“但得忠誠報國事,敢將衰朽惜殘年,張叔夜雖不才,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張叔夜在沙門島上,素得人望,其意既已決,登高一呼,聞風景從之囚徒得百余人,還好宗澤準備的船夠大,否則還真載不下這么些志愿者。

但船到登州后,才知道百余人的規模實在算不上什么,,登州海上等待他們的是一支龐大的船隊,滿載了貨物水手,早已等候多時了。

宗澤引船隊的三個頭領來拜,這三位頭領,為首的一個叫李混江,還有兩個副頭領是親兄弟,一個叫童出洞,一個叫童翻江,光聽名字就知道是在水面上混的,這三人雖是海盜出身,禮數卻足,自報家門后,說他們弟兄曾受宗知縣厚恩,素有歸順之心,不久前得宗知縣相招,遂聚起手下船團,拉了眾多貨物補給,愿往臺灣共襄大事。

得了這支生力,趙羽雖然暈船吐得七犖八素,也不由得精神大振,喜上眉梢,對三人重加籠絡,略休整后,船隊起帆,往南而行。

這一日卻碰上了海難的船只,李混江正指揮救人時,卻聽一個聲音道:“兀的卻不是李俊哥哥嗎。”

李混江吃了一驚,急忙轉頭看時,卻是昔日的老兄弟毛頭星孔明、獨火星孔亮、鐵扇子宋清拉著個孩子一堆水濕地坐在那里。

原來李混江就是梁山水軍統領混江龍李俊,奉西門慶將令,喬裝改名,往臺灣干事,沒想到半路上碰上熟人,蹬一條褲腿里去了。

孔明孔亮宋清失了船,回去也見不得叔叔孔賓,索性隨著李俊往臺灣去,李俊便向宗澤引見三人,三人皆口訥,對答間多得侄兒宋安平提點,方不失禮,宗澤異其才,問起年歲后,驚嘆道:“真神童也。”遂引宋安平往見張叔夜,當日張叔夜、宗澤即收宋安平為關門弟子。

船隊帶著希望,帶著朝氣,帶著夢想駛向寶島臺灣的時候,周侗正問西門慶:“公此舉放虎歸山,不懼養虎為患嗎。”

西門慶眼望南方,遺憾地道:“可惜西夏生事,我不能親登寶島,只好找些有干勁的人去嘍,從此以后,不管誰做主,寶島臺灣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正是: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卻不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閱讀設置

保存設置

最新評論

①精彩小說《》連載于吞噬,更多關于《》內容,

吞噬魯2


上一章  |  霸宋西門慶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