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79章 糊涂的勝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9章 糊涂的勝利

第279章 糊涂的勝利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2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第一部日俄戰爭

大文學推薦各位書友閱讀:第一部日俄戰爭

中國懂西方世界,但是西世界界不懂中國……即便是英美法等國也不能理解中國為什么一定要支援埃塞俄比亞反抗意大利的侵略,甚至是不惜冒著和德意陣營宣戰的風險。大文學

從1936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的政治風向忽然有了很大變化,首先通過國會發表聲明,公開反對極左和極右主義西班牙主導內戰,以及公開警告意大利停止入侵埃霎俄比亞的軍事行動,伴隨著這樣的一個聲明和一次警告,中國也派遣了數十萬的自由聯軍進入西班牙和埃累俄比亞。

1937年3月,中國在亞盟領導會議上同其他各成員國達成一致協議1亞盟成員國不得再同其他國家保持直接的軍事同盟關系,以此為由,帝國總理大臣顧維鈞親自訪問法國,就提前中斷中法同盟關系,改簽署犬中法友好互助協約》一事進行討論。

由于中國實質上已經同蘇聯、德意在地區開戰,同日本也處于緊張的海軍競賽中,不愿意牽涉到戰爭中的法國很體面的給予了理解,經過數輪到協商,雙方改簽《中法友好互助協約》,正式于1937年8月15日結束雙方的軍事同盟關系了

至此,中國也理消楚了整個國家的外交關系,將中國的外交重心從歐美發達國家轉移回亞州、中南美洲和東非了

當中國完成了核武器的戰略研制計劃,從這一年開始,整個世界的政治局勢隨之出現了劇烈的變化,沒有多少國家能夠理解中國在政策方向上的突然性變化了

帝國派遣了超過二十萬的自由聯軍奔赴西班牙戰場,在東非戰場也投入六萬自由聯軍,組建成兩個半機械化的陸軍師,對意大利陸軍迎頭痛擊。

話說意軍連西班牙內亂民兵的戰斗力都不如了

帝國中央陸軍的正式介入讓意大利侵略軍迅速土崩瓦解,而所謂的自由聯軍基本都是由帝國二線的巡防軍和地方退役士官組成,一部分甚至是剛從軍校畢業的新生了

1937年5月,氣急敗壞的意大利索性撕碎了臉面直接威脅帝國將會爆發真正的世界戰爭,而帝國則更不留情面的派遣正規的中央國防軍進入東非,海陸空三軍全部派遣精銳主力抵達。

局勢進一步惡化后,英法決定介入調償,結果遭到意大利拒絕,因為意大利已經在厄立特里亞集結了二十萬的軍隊,從國內抽調了大約四百多架飛機和兩百多輛坦克,擺出一哥全面擴大戰爭的架勢。

帝國中央軍以四個陸軍師和一個空軍師對峙兩倍于自身的敵軍,但加上協同作戰的自由聯軍和埃塞俄比亞軍,總兵力基本同意軍相當。5月的埃塞俄比亞已經是非常炎熱的地方,埃塞俄比亞和北方的蘇丹,東側的索馬里不同,它是非洪水力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當然比不了烏干達、剛果這樣的國家,可在東北非確實屬于氣候環境非常好的地區,可惜是水力資源的利用率太低。

這畢竟是人類誕生的地方,它的自然環境有它的特殊性。

劉癖云很早就知道自己可能要去埃塞俄比亞,一直都在搜集和這方面有關的資料,以及意軍的軍事情報,即便如此,當他來到非洪還是覺得自己對這片天地所了解的太少。大文學

他印象中的非洲是一片廣袤無邊的草原,有非洲雄獨和獵豹,還有無盡的土著,在埃塞俄比亞領軍作戰的期間,他抽空去了當地的一些古跡建筑才意識非洲也有悠久的古代歷史。

以他的水平要對付意軍的難度并不大,而且關鍵并不在于他的水平,而是整個軍隊的水平,從這個水平進行對比,以他這幾月和意軍的幾次規模戰役中摸索的對手水準來看,這樣的軍隊連當年的東北土匪都不如。

他一度有點難以理解這樣的軍隊也敢侵略其他國家?

憑什么呀?

他倒是能夠理解這一點,現在意大利完全不是當年的羅馬帝國時代了,意大利的城邦體系使得全國各地的士兵都缺乏相互的認同感,作為現代民族意識發源地的歐洲,特別是拉丁歐逃,意大利人顯得過于特例,他們甚至很難凝聚出那私為了民族而死的壯烈情懷。

這是一個精神上早已腐朽的羅馬后裔了

其實劉展云在中蘇戰爭之后就已經長期遠離軍隊的第一線,一直是在東北軍事學院擔任院長,但這讓他對于機械化戰爭和現代軍事理論、戰術、戰略的變遷有著極其深入的研究,而這恰恰是皇帝派他前來同意軍主力會戰的原因,就要在這片古老的阿克蘇姆帝國的遺跡之地上,他要用一場又一場的實驗性的戰役來證明帝國陸軍的發展方向是否正確的這個議題了如果有錯誤1他們還可以重新調整:

雖然在軍力上并不占優,但是劉展云帶來了三支精銳機械化師,分別是第十師、第十四師和第二十師,這些都是帝國早期整編師時代就已經確立的精銳部隊,籬十師是主力坦克裝甲師,第十四師和第二十師都是常規裝甲師。

在這幾個月里,通過邊打邊練的方式,劉賡云將十二萬人的自由聯軍編成六個新編自由旅,但直到今天,劉床云都沒有真正將主力部隊拿出來,也沒有讓自由聯軍以帝國陸軍最為拿手的快速機動戰術進行速戰。

和當年配合陳武擔任教導長一樣,學院派的劉著云不是那和急于求成的將軍,他更擅長穩穩的保持守勢,靜等對方露出極大的破綻,在此之羊,他他不習慣過早求功心切的暴露圭力。

此外,因為全軍都沒有打過意軍,最早和意軍的接觸還是在一戰時期,他和部隊都需要時間去適應對手,熟悉對手,摸清楚對手的可慣。

意軍在埃塞俄比亞南北兩地都擁有殖民地和港口,但因為帝國海軍進駐在亞丁,拖守著整個亞丁灣,意軍不敢輕易冒險,只能在北側厄立特里亞的馬薩瓦港口集結,揮師南下進入阿克蘇姆,在阿克蘇姆高地再次集結成四十萬的陸軍,陸軍航空隊則有兩千多架戰斗機和四百余架轟炸機。

雖然只是經過幾次規模大不的戰役,但是意軍撤退的速度很快,已經基本將整個埃塞俄比亞空了出來,只是在阿克蘇姆周邊進行集中防御了

劉賡云剛將自由聯軍的部隊布置在一個叫阿比阿迪的小城布防,同意軍大約保持著三十公里的距離構造防線,而主力精銳的中央軍的三個機械化師和一個新編插重旅則留在默克萊地區。大文學

意軍在阿克蘇姆一帶布防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一帶都是荒山地,沒有道路,機械化部隊快速插進的難度太大,整體地形對防守方極其有利,雖然意軍的戰斗素養并不強,學院派出身的劉康云將軍也不打算硬攻。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是五十七歲的老裝領,打了十年的仗,當了二十年的院長,熟讀《史記》的他在舉手投足間更像是一位文人墨客,而非軍事將官。

對當地的地形了解清楚后,劉展云重新制定了一個新的作戰規劃,并且上報給中央軍部,希望能得到批準了

在軍部批準之兼,他要做則是積極進行兩手準備,中央軍部若是不批準,他只能硬攻1即便是硬攻也是要講策略的,若是中央批準他的計劃,他就要速攻,速攻倒是沒有什么策略可言,速度足夠快就行,三百公里大行軍,直接切斷對手港口即可,只是需要海軍的配合。

這幾天,中央軍部一直在不斷的開會,對于劉康云的新作戰計劃,支持者占多數,因為這也一貫是帝國陸軍的風格,雖然帝國陸軍的強度絕對夠硬,但是陸軍更喜歡發揮快速進攻這一點特長優勢。

陸軍同意,總參謀部和海軍則不是很習意,陸軍作戰還可以用自由聯軍來遮掩,連海軍都殺了過去,這算什么?是不是等于徹底宣告中意開戰?

帝國中央海軍的兩艘航母和兩艘戰列艦已經抵達亞丁灣,距離意大利海軍只有700公里的距離”4個小時即可抵達,加上隱藏在索馬里海域的潛艇部隊,以及駐扎在埃寒俄比亞的空軍,想要擊潰意大利海軍停靠在馬薩瓦港口的三艘戰列艦并非做不到之事了

爭論不休之下,最后只好去找皇帝,而皇帝給予的結論是“先宣戰,再決戰”。

這個決策讓內閣很難受,雖然德國和意大利還沒有簽署正式的同盟條約,但在形式上,雙方已經確認了協調外交政策之類的準同盟協約,在帝國決定干涉西班牙內戰后,德國考慮中德關系的重要性,以及希特勒個人對華皇陛下的特殊尊重,德國立煎選擇撤出戰爭,并且減少了對西班牙極右翼的支持了

在中法結束了軍事同盟關系,僅保持經濟盟約和戰略互助協議后1德國迫不及待的想要加強中德關系,試圖不惜一切代價同中國結盟,近期一直在示好,使得中德關系保持在很不錯的情況,德國也一直在積極的試圖調解中意戰爭了如果軍部真的宣戰,那不僅是徹底要和意大利撕破臉,也等于是給了德國一記響亮的耳光,連中德關系都要隨之破裂。

軍事上,中國不怕這和關系的破裂,但在經濟上,內閣還是希望保持現有的關系與合作了

在軍部和內閣又形成爭議后,皇帝深夜么見總理大臣顧維鈞1就此進行協調,最后還是內閣選擇讓步了

1937年5月25日,中央內閣政府通知意大利駐北京大使館,正式通告,要求意軍在5天內必須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自由,撤出意軍在埃塞俄比亞的所有軍事武裝力量,向埃塞俄比亞賠償4000萬英鎊的戰爭賠償,否則,中國將會對意大利宣戰,終結意大利在東非的一切殖民謅,治。

收到這個消息之后,劉賽云迫不及待的就準備讓陸軍主力揮師北上,不管海軍打不打,他是肯定要打了,畢竟手里有足夠的空軍,他肯定要打的。明刃日,在德國和英法的協調下,墨索里尼決定同意中國提出的停戰要求,但是拒絕向埃塞俄比亞支付任何戰爭賠償,雙方在這一條款上未能達成任何一致意見。5月31日中國北京時間上午9點,開羅時間凌晨3點,中方正式向意大利宣戰。

結果,人類戰爭史上最具有戲劇性的一幕就將正式的發生了。

宣戰兩天后,劉廉云還在積極籌備攻勢,為了牽制住意軍,掩護主力精銳北上切斷意軍退路的作戰意圖,他決定派遣自由聯軍進攻阿克蘇姆地區,六個新編旅在這一天就將做好全面北上的準備。就在劉賡云準備出兵之際,意大利駐東非殖民軍的四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旅的已經南下進攻,十多萬的大軍瘋狂涌向自由聯軍駐守的阿比阿迪防線。

劉鹿云這樣的學院派將領在選擇防御區時是非常有半準的,他所布置的這條防線距離意軍的阿克蘇姆防線只有二十公里的距離,但是防線兩側都是高原山嶺,只有中間的這一段十五公里長的區域是丘陵地帶

在整條防線的建設上,劉康云也選擇依托高地進行防御,意軍很容易就能攻入防線,但主力部隊也極其容易被切開,必須分散開去圍攻自由聯軍的高地,一旦進入這樣的戰況,劉展云就可以充分發揮中國陸軍快速猛攻的特長,利用防御高地吸了敵軍,再在周邊進行包圍切割作戰,不斷利用步兵的機動特長圍殲對手。

劉展云的設想是很好的,可意軍不是這樣想的,他們究竟是怎么想的1恐怕在很長時期里都會是一個難以解答的懸念,總之意軍直接揮師南下,四個步兵師跟在一個裝甲旅的后面,以一冬貫線進軍的方式直接沖進了劉賡云的阿比阿迪防線,仿佛這里根本沒有防線,或者他們以為自己一來,對手就會逃跑。

意大利空軍有偵察機,有戰斗機,有轟炸機,這些飛機只要在上空飛一遍就能知道這里的情況,戰斗打了這么久,既然要宣戰了,相互在不足二十公里的距離上對峙了近三個月,對于敵軍的防御布置總要有基本的了解吧?

結果,意軍居然完全不了解阿比阿迪防線到底是一個什么情況。

劉庚云這樣的學院派將領可以說是前半輩子都在打仗,后半輩子都在搞戰略戰術軍事研究,可一輩子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軍隊,也沒有研究過這樣的軍隊。

既無法想象,也無法理解了

劉康云在阿比阿迪防線經營了三個月,布置了四十多個重點高地防區,結果意軍就像是十幾萬瞎子軍隊一樣的沖了進來,而且從頭至尾都沒有空軍參與作戰了

最終的結果顯然是一場悲喜劇?

十幾萬的軍隊被切割之后遭到了狂轟濫炸,前后兩個部認為包圍后,劉雇云本來想搞一場圍城打援,殲滅兩個部隊,將剩余的部隊圍在中央,讓意軍的后續部隊過來救援,再派主力截擊救援部隊,結果還沒有等大軍合圍,意軍十多萬人的部隊就投降了了

誰都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局面。

蔣方震獰東非戰場一直是比較謹慎的,他第二天上午發電給劉廉云,要求劉康云詳細匯報戰場上的情況,劉展云回電說他正在抽調一切人力物力修建俘虜營,以確保能有辦法安置十萬意軍俘虜,同時要求軍部盡快從西亞盟國抽調糧食過來,因為他的軍糧很難保證這十萬俘虜的正常需求。

兩天后,劉唐云再次發電,要求中央軍部務必要增派糧食和插重部隊,確保他能安置二十萬意軍俘虜。

東非戰場的這一場中意戰爭可以說是打的稀里糊涂了

要說兇狠,雙方也很兇狠,連化學武器都用上了,雙方也有坦克部隊的正面廝殺,但這些都是局部的一些戰況,從整個戰役和大方面來說,意軍是很糊涂的,以至于中隊也搞不清楚意軍的作戰意圖。

雖然是一場大勝利,劉展云卻實在想不明白勝在什么地方。

從1937年5月31日正式宣戰到7月底,帝國就占領了意大利在東非的所有殖民地,但是戰爭卻沒有因此而停止,帝國繼續考慮派遣軍隊進入利比亞,徹底消滅意大利在非洲的所有殖民地了

整個東非戰爭是非常具有黑色喜劇性的,甚至很難用“戰爭“這個詞來形容,在戰爭初期,德國表面上是支持意大利,實際上一直在支持中國,以換取中德關系的進步,甚至援助了埃塞俄比亞數萬支步槍,達到將意大利長期拖延在非淤,難以集中精力應付歐洪問題的局面了

英法則是明確反對意大利,同時又給予意大利一些暗中的支持,希望將中國拖延在非洲了

結果到了戰爭后期,因為意軍駐東非殖民軍徹底被摧毀,英法唯恐中國繼續支持周邊英法殖民地的獨立戰爭,又匆忙停止了對意大利的支持,急切的想要為中意兩國協調,而德國則又開始支援意大利。

意大利也確實是有一個狂妄自大的領導人,墨索里尼根本不承認意大利戰敗的現實,還要繼續打下去,重新建立他的大羅馬帝國舊夢9

因為英法的限制,中國海軍無法進入地中海,也就沒有辦法進攻意大利在利比亞的殖民地,至少短期內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對英法限制的回饋,帝國增加了在東非的駐軍規模,威脅英國在英屬索馬里和蘇丹的安全了

直到1937年的12月,意大利才被迫接受英國提出的停戰協調意見,承認埃塞俄比亞獨立和自由,承認厄立特里亞和意屬索馬里的保護權歸屬中國。如果人們知道意大利駐東非的空軍是因為缺乏燃油而從來沒有正式的起飛過,而意大利給空軍部隊配備了足夠的通心粉和冷凍肉、蔬菜,唯獨沒有配備航空燃油,人們就會更覺得這件事充滿了戲劇性。

最戲劇性的則莫過于意軍從頭到尾都沒有制定出一份真正的作戰計劃,因為墨索里尼的命令而被迫出征的軍隊,從上至下都荒唐的根本不知道具體要進攻哪一個陣地了如果還有比這更荒誕的事情,那莫過于意大利海軍在阿薩瓦港口停留的兩艘戰列艦,在接到撤退的命令之前就擅自搬回本土維修,運輸船隊則以等待戰列艦護送為由躲在比利亞的港口維修,而意軍也未對此作出任何處罰。大文學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