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78章 國會大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8章 國會大廈

第278章 國會大廈


更新時間:2013年05月11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關于宋彪提議結束中法同盟關系的提議,確實是將章駿和顧維鈞嚇了一驚,兩人思量良久都沒有揣摩出這位宋皇帝的心意。(第三中文)

因為早有這個考慮,在心中盤算已久,宋彪本身是很穩的提出這個想法。

他選了一根玉溪雪茄靜靜的點燃,抽了數口,繼續在心里估算撤出中法同盟的成功可能性,既要退出,同時也要保持中法關系的穩定,這里面就需要很多機遇性的問題。

在思索了數分鐘之后,宋彪才繼續和顧維鈞、章駿說道:“中法兩國都有不同的國家利益,繼續保持同盟關系已經不合適了,現在只是如何體面的退出而已。我以為應該從亞盟的角度出發,由亞盟成員國提倡亞盟成員不得另外于其他國家保持緊密的軍事同盟關系,以確保亞盟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同盟的統一性。在此基礎上,我們同意提前結束中法同盟關系,并和法國簽署退一步的戰略合作協約,保持中法關系的穩定。換而言之,如果德國法西斯在歐洲繼續發動新的世界大戰,中國也就可以避開這一點,不需要直接參與戰爭,集中精力對付亞洲的敵人,而亞洲的敵人無非就是蘇日兩個極端國家,以及英國這個殖民地霸權國。”

顧維鈞這才道:“如果以亞盟的名義合理正當的結束中法同盟關系,這應該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隨著亞盟建立,我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已經主要的確立為亞洲的領導國和保護國。反帝國殖民主義和歐美霸權是我國外交上的中心,在這一點上,我們和法國這樣的世界殖民大國繼續保持同盟關系就顯得不妥。從國家利益而言,隨著世界經濟的復蘇和上海世貿公約的簽署,加上亞盟的成立,退出法國殖民地特權市場對我國損失不大,而且也未必就會有較大的損失。除了經濟上的特殊價值外,中法目前在世界外交和軍政領域的合作已經很少,我國的利益決定我們不能配合法國,而法國也不愿意繼續配合我國。雙方的分歧已經較大,而我們此前積極倡議的中法聯合艦隊由于法國執政黨激進共和黨內部極左成員的阻擾,最終也未能成功,所以目前在軍事上的合作也是乏善可陳,當然,就中法關系而言,雙方仍然是列強之中最重要的合作國,只要是以合適的方式,我國在結束中法同盟關系的同時。繼續保證中法之間的穩定合作仍然是必要的,但這可能無助于維持世界的和平穩定。而法西斯在歐洲繼續掀風興浪的可能性也會大為增加。”

宋彪現在是肯定不怕法西斯和蘇維埃聯手了,而且,他甚至很歡迎蘇德聯手,哪怕這種可能性非常低,真要是能逼迫蘇德聯手,正好可以一次性鏟除所有的麻煩事。

宋彪就和顧維鈞強調道:“從今天開始,帝國已經處于兩個不同時代的分界線,從現在開始,帝國已經無懼任何軍事上的威脅。如果歐洲注定還要發生新的戰爭。那也應該是歐洲自己的事情。我們目前最重要的敵人是蘇聯和日本,而不是德國和意大利,如果還有新的世界戰爭,中法和英美還是要繼續結盟,那就等到以后再說,有時候短視一點也不是什么太糟糕的問題。”

雖說顧維鈞內閣相對前兩位總理內閣之時,內閣實權已經大增。預計在顧維鈞這一屆,他還有極高的可能進入中央國防委員會,成為國防委員的委員,實現內閣總理涉入國防軍事力量的第一步。但在這個帝國之中,真正控制著國家一切最高權力的人永遠是皇帝。

既然宋彪已經做出了這樣的決定,顧維鈞也無法直接反對。

從整個國家利益考慮,結束中法同盟關系確實更符合帝國的整體利益,結束這一同盟,帝國在政治和外交上的目標、政策就將更為清晰的反殖民統治及促進世界自由貿易,而這兩點也是最符合帝國長遠利益方向的。

一直保持中法同盟關系,相互的外交政策需要通報協調,帝國想要直接反殖民統治是根本不可能的,作為亞盟的領導國,如果不能擺正反殖民和支持國家獨立主權的外交主導政策,在亞盟之中也就難以真正的起到領導作用。

換而言之,帝國作為亞洲領導者的地位必然同中法同盟關系沖突。

中法同盟的事情要如何處理,這是另一回事,當務之急肯定還是西班牙內戰,帝國要想讓西班牙配合帝國的美洲自由政策,那就必須要牢牢拉緊西班牙一起干,絕對不能讓西班牙加入蘇聯陣營,也不能讓西班牙加入德意陣營。

乘著歐美大蕭條的時機,中國在中南美洲的利益切入已經太深,如今的中國是中南美洲的第一大投資國、出口國和第二大的進口國,這一點就決定了中國必須以一切的手段維持本國在中南美洲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正好皇帝和總理大臣都在這里,章駿就將西班牙目前最新的一些情況都說清楚。

此時的西班牙國內還是極左和極右的內戰,但是佛朗哥將軍已經接受了中央軍情部的建議和資助,作為西班牙國內最強的一方隨時可能倒向中國,只要帝國給予更多的支持。

章駿將佛朗哥將軍的條件說了一番后,宋彪基本覺得問題不大,同顧維鈞道:“我看還是可行的,派遣自由聯軍去協助佛朗哥將軍作戰,鎮壓內亂,同時,我們還可以為提供戰后貸款支持西班牙復建,條件當然是要西班牙進一步擴大市場對我國更為開放,雙方必須建立戰略合作關系,保持政治和外交上的協同性。”

顧維鈞倒是一直覺得涉入西班牙內戰太深會導致中蘇、中德關系的破裂,甚至也會加劇中法矛盾。可這個事情還是有利可圖的。

他慎密的思索片刻后,還是點頭同意,認同了皇帝和軍部的計劃。

只要內閣同意,后面就都是中央軍情部的事情了,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軍事情報部門,中央軍情部完全擁有顛覆一個國家的實力。

不久,蔣雁行也抵達中央皇宮前來覲見,他已經知道皇帝準備安排他去西班牙以退役將領的身份率領自由聯軍之事,對此也是欣然接受。

帝國不僅要干涉西班牙內戰,對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之事。肯定也要加大干預。

帝國在埃塞俄比亞的反意入侵戰爭中涉入的比較深,從一開始就派遣了一些軍事顧問,通過貸款援助了一大批軍事物資,維持著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亞的戰爭持續進行,既然要向西班牙派遣自由聯軍,那在埃塞俄比亞也肯定要這樣運作了。

為此,皇帝選擇派遣此前退役的陸軍中將劉賡云前往埃塞俄比亞,領導自由聯軍作戰,驅逐意大利侵略者。保證埃塞俄比亞王國的獨立和自由。

帝國在埃塞俄比亞基本沒有任何利益可言,此次堅持要幫助埃塞俄比亞抵御意大利入侵。也確實讓世界各國都感到驚訝,但這實際已經代表帝國外交政策向著更明確的反殖民統治而去。

當然,帝國也確實在這個緊急關頭同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一世達成了《中埃戰略合作協議》,這個協議將有效保障帝國在東非的利益,使得帝國不再需要聯合法國才能介入非洲。

在馬達加斯加北部的安齊拉納納,帝國已經建立了一個長期穩固的海外省基地,在這里擁有海軍和空軍基地,前往非洲的自由聯軍就以此為跳板和補給地,加上帝國在安達曼群島的港口。帝國想要加大力度干預東非和埃塞俄比亞之事也并不困難。

實際上,軍部的計劃還沒有完全展露,如果意大利嚴重挑釁而向帝國宣戰,帝國會毫不留情的直接打完意大利在東非的所有殖民地,對付意大利這樣的二流國家,帝國一貫還是很冷漠無情的。

宋彪派遣劉賡云這樣的前東北軍事學院的院長前往東非,本身就是有著長期的考慮。要在埃塞俄比亞建立軍事學院,培養親中派的軍人掌權,在東非扎根,為以后建立中非合作論壇做準備。

顧維鈞雖然不愿意同意大利發生正面的大規模戰爭。但他確實無法控制此事,對他來說,支持這一決策是唯一的選擇。

在帝國之中,其實同日本的情況差不多,反對軍部的總理基本不會有好下場,只是帝國總理和軍部之間總有皇帝可以協調,不像日本那樣直接相互傾軋,最后總是以日本軍部支持暗殺首相而告終。

在蔣雁行抵達之后,宋彪就同顧維鈞、蔣雁行、章駿一起商量了在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亞派遣自由聯軍的所有細節問題,說是以亞盟為主體的自由聯軍,其實肯定是以中央陸軍為主,伊朗、沙特、伊拉克、柬埔寨、泰國都會另外派遣一些軍隊協同作戰,說是去作戰,不如說是負責一些零碎的后勤工作。

軍費開支上倒不是很嚴重的問題,中央政府已經通過中信、中投等四大中央信托公司大幅度的減持在德國和其他歐美國家的直接投資,大蕭條時期的廉價投入為中央政府換取了巨額的回報,足以保證中央政府在未來幾年的財政平衡。

宋彪其實并沒有太在意他這一次的談話會對顧維鈞造成多大的影響,因為顧維鈞在長期以來并沒有明確的方向感,他也知道帝國發展至今肯定面臨著大政策的調整,可具體應該如何調整,他一是沒有明確的計劃,二是缺乏這種氣魄。

在今日之帝國,沒有皇帝的絕對支持,哪位總理都沒有這樣的氣魄。

在1936年10月份之后,在宋皇帝的協調之下,中央內閣和軍部達成一致的政策方向,從這個月開始,帝國的國家政策開始了一個明顯的大幅度轉向,其實也是要完成從中法同盟到亞洲同盟和亞洲領袖的這么一個巨大的轉變。

這個轉向的幅度非常之大。顧維鈞作為資歷較淺的總理還難以推動此事。

在顧維鈞的建議下,1936年的10月底,宋彪難得的決定出席國會關于聲援埃塞俄比亞反侵略戰爭的表決會議。

帝國之中,皇帝和國會之間并沒有太多的交集,除了國會議長,皇帝也很少召見國會議員,這么多年了,這還是皇帝第一次出席國會發表演說。

這個消息傳出之后,整個帝國上下都一片緊張,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十多年了。皇帝從來沒有進過國會大廈,今天忽然要進去發表演說,這到底是什么意思?

大家都想不明白。

正因為想不明白,所以每個人都異常緊張。

1936年10月30日的這天下午,宋皇帝很早就乘坐專車抵達國會大廈的總理休息室,國會大廈有很多休息室,而總理休息室通常是提供給總理專用,如果有其他外國領導人到帝國國會演講,通常也會使用這個休息室。而皇帝在國會就沒有專屬休息室,因為在國會大廈建成的二十年間。皇帝一次都沒有來過。

按照帝國目前實施的第二憲法,皇帝有權解散國會,而國會則沒有任何權利審議內廷,內廷每年的開支是多少,用多少,這些都不用國會投票表決和審議。

當然,這么多年以來,皇帝不僅沒有解散過國會,也沒有同國會發生過正面的沖突。

到了總理休息室后。因為離他演講的時間還有半個小時,宋彪就在休息室喝一杯茶,抽了根雪茄,沉靜的一個人思索著很多關于新局勢的變化問題。

帝國正在一個巨大的轉折點上。

此刻就坐在國會大廈頂層的休息室里,從這里遠眺著遠處的風景,宋彪可以輕松的看到遠處那金碧輝煌的中央宮,這一刻。他才意識到自己一直生活在國會議員們的眼皮之下。

時代在進步,從過去全國只有幾萬名選民到今天2475萬選民,帝國的民主革命發展的還是很順利的,距離真正的普選也將不再遙遠。

此時的宋彪也意識到。作為皇帝,他已經有必要更多的加強同國會的互動,跟隨著新時代一起成長。

隨著國會大廈的鐘聲敲響,陳嘉佑中將才走進休息室,請宋彪前往國會的中央國政廳演講,乘坐電梯回到國會大廈二樓的國政廳,宋彪手里持著幾頁紙的演說稿,走進大廳里就看到所有國會議員都已經肅然站立,鞠躬敬禮。

宋彪不為所動的掃視一眼,整個國政廳里有347名國會議員,他直接任命的只有52人,其他都是民選議員,這正說明中國的民主革命在繼續向前推進中。

他走上演講臺,將演說稿件放在桌子上,微微看了一眼手上的腕表。

沉默了片刻,他才再次抬起頭看著全體國會議員。

國政廳里莊嚴肅靜,所有人都躬身不動,沒有一個人敢于抬頭看皇帝一眼,這兩年間,特別是環球之旅結束后,皇帝就已經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往年熱衷的全國柔術錦標賽也不再去了,社評上也很少有標注皇帝名字的文章。

即便如此,每家每戶還是會有皇帝的敬像,國民上下還是繼續崇拜皇帝,萬民景仰。

他依然擁有在這個帝國之中說一不二的至高權威和聲望。

宋彪對于這樣的場合和情況早已再熟悉不過,處之泰然,等他點頭之后,一等內侍官陳嘉佑中將才喊一聲“禮畢”,聽到這樣的話,所有的國會議員都一起坐下來,以那種熱烈的敬慕的目光仰望著皇帝。

宋彪重新將演說稿的開局部分再看了一眼,這才再抬頭掃視一圈,淡定自若的說道:“帝國的諸位國會議員們,我們都知道國際社會的環境正在逐漸惡化,在極右翼思想和極左翼思想的沖擊之下新的戰爭,甚至是新的世界大戰仿佛離我們也不再遙遠,但我在這里承諾,也要在這里要求,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無論未來是否會再次爆發世界戰爭,那都將無法阻止我們將中華帝國建設為一個偉大繁榮昌盛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雖然宋彪開篇的這番話并無太多新穎之處。對于在座的這些議員們而言,依舊是這個世界上最激動人心的一番話,大家熱烈的集體鼓掌,興奮不已,仿佛皇帝所說的一切都會成為現實。

宋彪靜靜的看著大家,笑而非笑,或者說笑不出來。

在掌聲漸漸平息后,他才再問每一位國會議員道:“在諸位的心中,何等之中國才能算是偉大繁榮昌盛的帝國?回顧歷史,我們在唐宋之時都是繁榮昌盛的。經濟、民生、軍事和政治上都是繁榮的,文化和科技上更是如此,我們現在已經明白,科技是一切繁榮的根基,教育和文化則又是科技繁榮的根基,如果沒有文化,在一個文化的沙漠里是不會誕生真正的強國的。所以,經濟、軍事、政治、民生、文化、科技、教育七個方面的共同繁榮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繁榮昌盛的帝國,可這樣的帝國還不能算是偉大。大英帝國在鼎盛時期擁有世界1/3的版圖。很昌盛,但不夠偉大。因為那是一個強權即是公理的沒有正義的帝國,真正偉大的帝國應當是正義的。我們是一個特殊的國家,我們是一個東方國家,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和儒家精神,我們不可能和西方歐美列強一樣剝削掠奪其他弱小的國家,大國之大者,不僅當大于國力,更當大于胸襟,如果沒有大的胸襟。即便現在是繁榮和強大的,未來也必然會衰弱。現在,我們總是自稱中國是一個大國,但我們還是不像盛唐時那樣偉大,因為我們沒有勇氣去秉持正義,為了利益,我們茍且求生。茍求和平,這是不對的,這違背了我們的傳統道德和國治精神,中國之治。不在于武,而在于德,以德治而稱著天下……!”

他就用這樣的方式開啟了一個時代轉變的大門。

帝國從一個世界大國向一個偉大的世界霸主轉變的過程中,需要非常強大的社會推力,而這種推力通常需要很多年的積累才能出現。

宋彪所作的就是加快這種轉變的步伐,讓帝國改變自己的國策,承擔更多的責任,也積極的擴展更多的權利和利益。

過去,帝國還沒有挑戰英美的實力,現在則可以說是擁有了這樣的實力,所以帝國能夠站起來對殖民統治說不,并在這個世界上重新按照自己的規則另外建起一個新的世界秩序,并使之最大程度的符合自己的利益需求。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宋彪從未在國會發表過任何演說,即便需要操控國會,他也會采取利用帝黨和社會輿論暗中調節,這是他第一次在國會演說,為的正是要在光復革命日漸成功的今天,重新給帝國上下再次確定一個新目標,一個新方向。

唐紹儀不曾迷茫,歐陽賡也不曾迷茫,那是因為他們都有明確的光復革命之方向,誓言要將中國建成一個現代化的強國,要讓中國光復為強大之國。

顧維鈞此階段的迷茫則不是他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國家從上至下都處于一種經濟趕超世界第一的驕傲自滿,以及不知日后將如何改革,如何發展的迷茫。

遠離政治而知曉歷史的宋彪,正是極少數能將現階段的中華帝國的根源問題看清楚的人。

光復革命發展至今應該差不多能算是成功了,但還不夠,下一步應該是更偉大的光復,應該是東方文明在吸取了西方文明的精粹之后的再次光復。

如果大家都沒有新的方向,那就不妨按照皇帝的倡議繼續革命,建立一個“三個中等”的世界第一的工業強國,建立一個文化、教育、科技、經濟、軍事、政治、民生七個方面大繁榮的新帝國,建立一個建立一個融匯東西方文化的繁榮昌盛的新天朝上國,建立一個領導亞洲的強大帝國,建立一個不同于西方思想的新世界秩序,重新站在世界的頂端,以公正之領袖的視野縱覽全世界。

宋彪沒有去提及西班牙內戰和埃塞俄比亞的反意反侵略戰爭,他只要提出一個更為偉大的新綱領,所有人都會明白有些事即便看起來無利可圖,帝國也應該去做。

(第三中文)♂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