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54章 MBT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4章 MBT

第254章 MBT


更新時間:2013年04月19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即便是在世界經濟大蕭條的階段,帝國也沒有減少軍事裝備的科研開支,潛艇、艦載機、運輸機、轟炸機、坦克、自行火炮、機槍、化學武器的研究投入規模一如既往,現在也顯然就是中國拉開和世界其他國家在軍事技術差距的最佳時機。

春節長假結束后,宋彪就在喬貴婦的陪同下前往太原視察新型坦克的研制工作。

從地理位置的特點來看,東北顯然不適合作為中國唯一的軍工業生產基地,甚至不能唯一的重工業和高科技工業基地,山西作為資源豐富的煤鐵鋁大省,在技術和產業轉移上首當其沖。

中國現在有五個大型的工業區域,分別是東北、江南、華北、湖廣、魯豫,而華北的工業經濟區中就包括了山西省,并且在過去的十年間,華北的重工業規模也已經逐步和東北持平,而山西同時也是中國軍工業生產的重心,其規模僅次于東北,中國的導彈工程和軍工材料研究中心也都在山西。

雖然東北被攻占的可能性很低,但從長遠來看,帝國有兩到三個大規模的軍工業生產基地也是必不可少的布乃。

1931年4月,宋彪乘坐飛機抵達太原機場,隨即就前往位于郊區的中國裝甲工程研究院。

帝國目前有五大科研機構,分別是中央科學院、中央工程院、中央國防工業研究院、遠東科學研究院、遠東工業研究院,前三個機構是國立機構,遠東科學研究院是遠東財團贊助的社會研究機構,遠東工業研究院則是遠東財團下屬工業科技研究部,排在五大機構之后的則分別是震旦大學、中央帝國大學、東北大學、江南大學、中央理工大學。

在五大科研機構中,中央國防工業研究院是唯一直接負責國防軍事科技研究的機構,大部分的研究員都來自于其他四院,潛艇、艦載機、運輸機、轟炸機、坦克、自行火炮等研究項目都是由這家機構牽頭匯總,其他各研究機構和大學、企業分擔子項目的研究工作,包括渦噴發動機的研究和渦扇發動機的預研也是在這里。

唯一例外的是核武器和核工業研究單獨列入中央核物理研究院,而這個研究院秘密設置于漢中,由直屬內廷的中央保密局直接負責,其機構對外分開使用其他研究院的名義,龐大的經費開支同樣是從中央保密局直接撥款。

蘇聯在冷戰時期的科技基礎和經濟基礎比美國差很多,它就是靠這種大科研體制來維持同美國的競爭,在蘇聯看來,這是他們的體制優勢,美國研究原子彈的時候也是采用了這樣的方式。

帝國同樣是用這樣的大科研體制推動國家科技的重點突破,雖然基礎不如歐美,卻能憑借這種體制特長超越其他國家,在英美等國科技研究基本停滯的階段”蚓年,帝國已經開始進行第一代渦噴戰斗機的研制工作,地點則是在太原和銀川,利用騰格里沙漠的空曠和罕無人煙的條件,在這里進行大規模的試飛實驗,作為配套工程,太原和銀川都建有大規模的空洞基地,而帝國最大的空洞基地則分別位于北京昌平縣、沈陽和南昌。

渦噴戰斗機是研制的重點,常規的螺旋槳戰斗機也一樣要研究,其中兩種飛機的重點都在于發動機,往復式內燃機的研制依然是很重要的,航空往復式發動機在很大程度上同汽車、坦克的發動機是一致的,只是后者可以設計更多的氣缸,而前者大體只能限定在四缸。

帝國的渦噴發動機是從1925年開始啟動研制的,這兩年已經有實驗機型,但這幾個機型都還不穩定,兩個離心式,一個軸流式,軸流式這個還停在實驗室的階段,中科院的研究報告是十年內很難成功,所需要的材料對抗溫能力要求過高,現在基本沒有,只能是臨時開設新的項目進行全面的攻克。

從理論上來講肯定是軸流式好,帝國和英國不同,帝國一開始就走的是軸流式的設計,結果發現制造不出來才選擇同英國人一樣的離心式。

在這一年,中國稍微領先于英國,因為中國是由中央直接立項研制,經費充足,樣品已經成功,而英國則是企業性質,還處于理論階段。

主管國防工業研究院的人是陳其采上將,這兩年也是東飛西跑,經常要到山西,對這邊的情況最為了解,宋彪此次到山西視察也是由他負責全程陪同。

帝國迄今也只有十五位上將,全部是同光復革命、中日辛亥戰爭、一戰、中蘇戰爭有關,陳其采最出彩的就是一戰時期,在歐洲擔任遠征軍的參謀長期間的表現也能稱得上是眾望所歸。

宋彪到太原之后優先視察中央裝甲工程研究院的MBT30坦克,中央裝甲工程研究院的總部是在北京,北京也確實是中國科研機構的主要所在地,中央裝甲工程研究院有四個分院,分別位于沈陽、太原、武漢和南京,既配合,又競爭,主要還是和當地的軍工、冶金等企業合作。

總體上,中央軍部側重于太原這邊,太原分院發展的速度也最快,而MBT系列坦克就一直是在太原研制。

太原的這個分院也不是太原市區,而是在晉縣,也就是以前的榆次縣,因為晉縣是太原重工業的中心地帶,煤鋁和鉻鐵礦、鈦鐵礦的儲備都很高,太原飛機制造廠也位于這里。

宋彪甚至沒有去太原府,直接就乘坐飛機到晉縣軍用機場再前往太原裝甲工程研究院,帝國的航空工業發展的很快,全國的客機數量已經突破了一千架,這主要還是靠空軍和內閣交通部的鼎力支持。

特別是這兩年,宋彪去外地視察也是以乘坐飛機為主,他是坐慣了,喬貴妃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下飛機的時候還是臉色慘白呢,正好這些軍事單位是特殊保密機構,也不能讓她去,宋彪就安排喬貴妃先去晉縣萬德豐飯店休息。

宋彪自己則在陳其采等人的陪同下,乘車前往晉縣郊外的太原裝甲工程研究院,因為在周邊要征用很偏僻、便宜和復雜的大面積的土地用于坦克測驗,這個研究院的位置還是比較偏僻的,當地人將這個地方稱之為白草坡,周邊都是丘陵地。

汽車一路過去的時候,宋彪在周邊看到的也都是丘陵矮山,因為他要來視察,公路兩側都隔五百米的距離都有數名士兵站崗巡邏,空中有飛機低空巡邏警戒,兩側有巡防軍的騎兵部隊大范圍的保持警備。

這么多年了,宋彪在皇帝任上很少遇到暗殺,最成功的一次暗殺距離他也有數百米遠,比之林肯總統他身邊的警衛和安全工作還是非常嚴密的,國家軍事武裝對他的絕對忠誠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車隊駛入研究院后,宋彪先接見了研究院的主要工程師、科學顧問和太原機械車輛廠的代表,隨后就在研究院的安排下參觀本院過去十五年的主要成就,其中就包括目前國內主要運用的晉Ⅱ式底盤,這種底盤和美國克里斯蒂底盤基本一致,最大差別是前者采用了六輪負重設計。

MBT系列坦克的MBT10\20\30一字排開,都在宋彪的眼前停放,包括以MBT10\20為原型改裝的自行火炮,從中蘇戰爭結束后,帝國中央軍部就已經意識到輕中重三型坦克的劃分缺乏實際價值,真正在戰爭中決定勝負的將是一種更為均衡的坦克,只要數量足夠就能壓倒一切獲勝。

這種戰術思想就導致了MBT系列坦克的誕生,其原型車是在中蘇戰爭時期大放異彩的中型坦克T4,但是MBT10\20坦克及其改裝型號的自行火炮都沒有大規模的服役,T4到今天還在帝國陸軍服役,以及后續型號T14。

T系列坦克是一個型號一個編號,現在的最高編號是T15,實際上真正大規模服役的只有1928年定型投產的T14,MBT系列的10\20是一個型號的前后大改,MBT30則是1928正式開始研制的新坦克,吸收了T14工程項目的很多新成果,目前只有一輛原型車。

乍看起來,MBT30坦克的這輛原型車很像是二戰中的蘇聯T34坦克,只是新采用的晉Ⅲ式底盤采取了扭桿式獨立懸掛系統這種新的懸掛系統還不是很穩定,也是MBT30沒有立刻進行大規模測驗的原因。

因為帝國很早就直接使用了T系列的編號,蘇聯為了進行區別,他們使用的是階系列編號,也就是蘇聯坦克的意思,這里面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蘇聯最早期的坦克幾乎都來自于中國,1925年,蘇聯還從中國買下了T4系列坦克的設計和生產圖紙,直到今天,T4坦克在蘇聯也還有數千輛在服役。

中國的T4坦克,到了蘇聯就是PT4,蘇聯后續研制的兩種坦克也繼續沿用了PT系列的編號。

中國現在是兩條腿走路,MBT系列的主要戰斗坦克也搞,常規的輕中重型系列的T坦克也搞,輕型、中型和重型用T系列的編號,步兵戰車則使用BM系列編號。

MBT和T系列的一個重要差別就在于前者更貴,想要用中型坦克的機動性能去實現重型坦克的防御、火力,那顯然就只能是更貴一些,使用最好的發動機,最好的防御裝甲,最好的火炮,最好的金屬材料和均質裝甲。

MBT30克還在研制過程中,說是可以服役,距離真正的成熟恐怕還是遙遙無期。

宋彪看了之后的感覺還不錯,但也沒有說是可以先服役看看效果,而是叮囑陳其采繼續加大這方面的工作,特別是88MM加農炮的研制也要加快。

到了這一時期,宋彪對軍工業的很多影響就能夠看出來了,比如說帝國目前已經成立的設計組對復合裝甲進行理論研究工作,以應對穿甲彈的威脅。

當然,帝國軍工業現階段相對于美蘇最重要的一個領先優勢是引擎技術,帝國已經在MBT系列坦克中測驗新的柴油機,而這種12缸柴油機的額定動力則達到了550馬力。

為了進一步的擴大MBT系列坦克的噸位,帝國現在是投入一切人力物力加強引擎的研究,目標直指750馬力的發動機,現階段的一個比較合理的可能是繼續增加排氣量和氣缸,或者是采用機械增加技術,理論上還可以采用法國人提出的渦輪增壓,但和軸流式渦噴一樣,兩者都需要耐高溫高壓的特殊合金材料,而這一系列的材料目前在國際上根本沒有研究課題。

不管采取哪一種方式,新的冶金材料必須取得突破,否則就只能采用機械增加技術。

所以說,工業的最高水平往往取決于最基本的基礎,好在帝國201工程從一開始就特別側重于冶金業和合金材料的研究,每年投入的經費是很驚人的,帝國冶金工業的水平也堪稱是世界領先如果帝國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其他國家同樣也解決不了,包括美國,在遠東財團的操控下,中美冶金工業基本是聯合的,中國有的技術,美國未必有,美國有的技術,中國肯定有。

美國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是很危險的,等美國意識到的時候,估計中國也不需要繼續聯合美國冶金工業一起發展了,按照中國在冶金工業領域和重工業的發展速度,基本再等五年,最多十年,中國就不需要再捆綁美國鋼鐵工業了。

宋彪并沒有在太原裝甲工程研究院逗留太久,大致看了一因之后就直接乘車前往太原飛機制造廠,現在國內有六架渦噴戰斗機,分別屬于兩種不同的型號,兩架在沈陽,一架在太原,最后三架都在銀川。

目前基本解決有無的問題,實際上兩個型號都還不具備服役服役的技術條件,因為從一開始就排除了國內技術最優秀的福道飛機制造公司,由沈飛和太飛公司負責,有問題也比較正常。

沈飛那邊是比較保守的方案,敏捷性和低空比較占優勢,太飛這邊則是速度性能高,高空優勢大,空軍也沒有否定任何一個方案,兩個一起搞。

這兩家公司也不一樣,沈飛是遠東財團的子公司,太飛則是國有持股的山西財團企業,太飛的很多技術源頭都來自于法國和德國,到目前為止,德國的工程師還是很多,但這些人都屬于特殊合同,基本是不可能離開中國的。薪水待遇那么高,掌握的都是中國的最高機密,也不可能讓他們離開中國。

像中美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國家之所以容易崛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就它的人均收入可能比不上英法德,但是它的中央財政不比歐洲國家差,比人均產值,1931年的中國還是不如美英法德,但在經濟總規模上,中國已經和美國平齊,相當于是英法德三國之和。

就在1931年,中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已經高過美國,人均收入相對于英法美還是有一定的差距,人均年收入只相當于美國的1/4,所以,中國的工農業產品價格受國際因素的影響不是特別大,因為中國產品的成本一直就是最低的。

按照目前的計劃,中國人均收入到1937年要再增加70,中國經濟總量就將超過美國75左右。

這真不是美國現在能干預的事情。

等中國人均收入和人均GDP同美國持平,中國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三四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經濟總量占世界的1/2,如果沒有二戰,1950年左右基本就能達到這個規模。

中國,永遠都是不醒則已,一醒必當驚動整個世界。

從帝國建立至今就如同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二十年之發展驚天動地,既沒有技術上的封鎖,也沒有政治上的障礙,從早期的德俄支持到中期的法俄支持,最后是美法的支持和從德俄大肆收攬人才,前有一戰,后有大蕭條,中間有英美之爭,又有蘇聯分擔崛起的政治壓力,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都占盡了,想不崛起為世界第一也難。

哪怕帝國現在的很多重要科研項目都還在進行中,身為皇帝,宋彪也是頗有閑情逸致坐觀世界風云變幻,在太原視察了兩天后,宋彪乘坐汽車前往祁縣。

此時的山西省在行政劃分上頗有一些特別之處,沒有九府一州,祁縣就是九府之外的直隸縣,平遙縣則并入祁縣,因為祁縣的地位特殊,山西省在鐵路修建計劃中更是多有偏重,使之地位更為重要,商賈繁榮。

到了祁縣之后,宋彪和喬貴妃還是照舊住在喬家大院里,此次來祁縣,宋彪并沒有必須要過問的事情,只是象征性的陪同貴妃回一次娘家,小住半個月,在祁縣觀賞人文風景。

祁縣可以說是山西旅游資源最為集中的地區,這也和晉商文化有關系,本地的喬渠兩家大院都堪稱是山西民居的巔峰之作,中央建筑研究院為了確定山西民居的改良派設計和美化,曾經先后四次到祁縣古城和喬渠兩家大院考察。

猶若閑云野鶴一般走在祁縣古城之中,走在喬家大院的過道里,欣賞著這些灰磚黑瓦的北方民居建筑,感受著在這個傳統時代的氣息,宋彪所能體會到的就是一種幸運,一種未曾被破壞過的幸運。

中國能有這樣的時代,真的不容易呢!

作為一個中國人,他就這樣贊嘆著,慶幸著。

在祁縣如休假一般小住半月之后,宋彪繼續前往黃河中上游的高展地區視察水土治理的情況,隨著人口大幅度遷居北四省和新西伯利亞地區,山西人口從建國之初的4400萬減少到了2740萬,加上工礦業的發展和城鎮化的推進,本地農業壓力大幅減輕,此一階段就是山西水土壓力最輕的時候。

這一切都為黃土高原的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地退耕還林工作開展的非常順利,沿黃河兩側的兩百多個鄉鎮退耕還林4.4千萬畝梯田,以種植經濟林和核桃林為主。

這樣做的一個根本原因還是世界糧食價格的大幅度下滑,全國糧食產量又節節高攀,人均收入的增加使得種地的收入已經遠不如過去,中央政府和山西政府對林業也有較大的補貼。

宋彪記得上一次來這里視察的時候,滿山野間還輕易可以見到土煙田,梯田密密麻麻,黃土高原上荒坡萬里,如今卻都已經變了一番模樣。

山西的退耕還林是這幾年才開始大范圍推行的新政策,絕大多數的還林區所種植的核桃、板栗樹都還是樹苗階段,只是在春天里,恰好是萬樹返青之時,一眼望去別有一番滋味。

帝國之治理不怕人口眾多,就怕人口過于擁擠,如今的帝國雖然有4.7億人口之多,疆域卻是遼闊了不止一倍,政府在王永江四任農業大臣期間也強行推進人口遷移到工作,加之工業效率不像21世紀,隨著工業的發展,城鎮化率反而更容易推動。

結束了在山西的行程后,宋彪乘坐專機中國一號飛往上海參加第一屆中國國民體育運動會的開幕式,同時也要在上海接見日本新任外相芳澤謙吉和日本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嘉納治五郎此次訪問上海得到了很高的重視,因為上海也是今年6月份第五屆中日柔道挑戰賽的舉辦地,第一屆國運會和第五屆中日柔道挑戰賽也將幾乎是同期在上海舉行。

在宋彪的安排下,中國的國運會每一年都會在5月1日舉行,正好和國際勞動節長假重疊。

帝國很擅長避開左翼的沖擊,有意識到將國際無產階級聯盟提倡的51無產階級共同節改稱為國際勞動節,并且是在國內確定為等同春節、國慶節的7天長假,而元旦、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元宵節都只是3天長假。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傳承多不勝數,節日多也很正常,對工人階層也是一個很大的好消息,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更有益處,各種節日的消費總是難以減免的。

為了契合國運會和國際勞動節的主題,國運會的運動員都屬于非職業性質,從農民、工人之中選拔,全國青年大學生運動會、全國青少年運動會則都是從學生中選拔,至于奧運會,帝國目前還沒有去給歐洲人捧場的念想,先發展國內的體育運動,再以亞洲為基礎推廣亞運會,等到國內全民體育發展到一定水平再去參加奧運會也不遲。

所以在近三屆的奧運會中,帝國都選擇拒絕參加。

參加倒是遲早的事,只不過是要么不參加,要參加就要一鳴驚人,折騰出大事件來。()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