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皇帝第218章 婉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核武皇帝 >>核武皇帝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8章 婉婷

第218章 婉婷


更新時間:2013年03月14日  作者:浪子刀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浪子刀 | 核武皇帝 

德意志帝國的崩潰終究還是在國內,海軍士兵的起義讓危機蔓延到全國,迫使德皇威廉二世退位,新的德國政府試圖同協約國談判結束戰爭。

各國此時都忙于處理內政和堆積如山的軍費債務,正在建造的戰列艦和已經簽署的軍需物資訂單全部都要停止,穩住本國貨幣的含金量和黃金儲備,只有中華帝國依然在加強備戰,同英法美等國都簽訂了軍事物資回購協議,從歐洲戰場回收軍需物資用于維持帝國遠征軍在歐洲的二次備戰。

此時的帝國也甘愿被英法美等國當槍使喚,積極挑釁蘇俄,在協約國的支持下利用蘇德《布列斯特合約》,以保障波蘭和烏克蘭自由的名義派兵進駐兩國。

中蘇雙方到了這時就真的不再考慮通過協商解決問題,蘇俄紅軍集中一切力量消滅國內的白軍,而帝國中央陸軍也加緊在新西伯利亞地區修建防御工事和囤積物資,同時支援俄國內部的白軍拖延時間。

隨著局勢的不斷變化,帝國一再調整戰略計劃,最終將這場中蘇戰爭的開啟時間確定在1919年的中期,在6月份左右開戰是最為合適的,在此之前,帝國派遣阿圖爾.馬爾托斯將軍等波蘭裔帝國參謀軍官組建成中國顧問團,為波蘭提供陸軍訓練和改進計劃。

因為帝國缺乏向歐洲大規模派兵和維持補給的能力,完全依賴英法是不現實的。而波蘭軍也不是很可靠的軍事盟友,帝國在歐洲的軍事部署就只能是采取精銳主力部隊協助波蘭作戰的策略,一戰結束后,帝國就將駐東歐的帝國遠征軍削減到60萬的規模,在中東和巴爾干的駐軍則保持在15萬,駐東非遠征軍僅有兩個新編團。

為了保證蘇俄在1919年上半年之前無法進攻新西伯利亞和東歐,帝國繼續采取支持白軍的態勢。僅派駐部分新編團占領和俄國有爭議的領土地區,同時派遣大量新編團進入中亞,驅逐蘇俄和白軍在這里的勢力。

1919年的1月18日。帝國內閣總理大臣唐紹儀親自帶團抵達巴黎,參加即將在凡爾賽宮舉行的巴黎和會,對于德國。帝國所需要的戰爭索賠并不多,主要向帝國支付戰爭賠款的國家是奧地利、匈牙利兩國。

帝國此行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盡可能的爭取戰爭賠款,以減輕帝國在同時進攻蘇俄時的軍費壓力,同時要死保在中東占領區的保護權,最后才是帝國在亞洲從德國爭取到的殖民地,而日本代表團是希望在英國的支持下獲得德國在亞洲的所有殖民地。

英國顯然是個出爾反爾的國家,直到今天還在做夢要求中國同意英國繼續租借香港,而不是如此前約定的那樣在戰爭結束后就歸還香港,甚至派外交大臣到葡萄牙協商。“建議”葡萄牙也不得歸還澳門。

對于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占領問題,英國竭力反對,雖然很早就同意了這一事情,而英國的花招是反對拆解奧斯曼帝國,并且試圖和奧斯曼帝國簽署保護協議。將整個奧斯曼帝國置身于英國的保護之下。

法國想要拆解德國,爭取歐洲陸地霸權,英國反對拆解德國,想要維持英德平衡,中法自然又成了堅定的盟友,相互支持對方的目標。雖然中國原則上也不希望德國被削弱的太厲害。

毫無疑問,最重要的戰勝國是英法,其次是中美意三國,最后是其他協約國,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英國將日本也列位為重要的戰勝國之一,同中美意三國平起平坐,完全流露出便宜日意,也不能讓中國得逞的態勢,同時又積極支持中國對蘇俄開戰。

所以,英國是一個很流氓的老牌帝國,而這場和會從一開始就注定要談半年之久,甚至更久。

當歐美的國家領袖都集中在巴黎爭吵不休的時候,宋彪靜靜的留在國內,繼續用心的布置作戰計劃和各項準備工作,同時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新武器的推進上。

1919年3月,過完一戰結束后的第一個春節后,宋彪乘坐專列前往山西視察,此行的一個重要目標當然是要視察175國民工業計劃中的山西鋼鐵總廠。

可以說是大規模的得益于一戰的推動,175國民工業計劃進展的非常順利,簡直是比預期還要更為順利很多倍的程度,此時帝國已經建立了五個大規模的鋼鐵工業區,分別位于東北、直隸、山西、湖北、山東。

直隸的鐵礦石儲備總量不僅要大于東北,礦石的含量率也更高,特別是邯鄲地區的鐵礦石水準很不錯,從德國轉移來的技術使得中國鋼鐵工業具備提煉貧鐵礦的能力,但是,中富鐵礦石資源顯然更有利于降低煉鋼的成本。

貧鐵礦不是不好,關鍵就在于成本太高。

直隸目前建立了兩家大型的鋼鐵總廠,分別是灤州鋼鐵總廠和邯鄲鋼鐵總廠,但這兩個鋼鐵總廠和山西鋼鐵總廠一樣,實際上都屬于遠東鋼鐵總公司。

在和上海商幫達成協議之后,遠東鋼鐵總公司將漢冶萍公司的主要控股權地位轉讓給江南工業總公司,至此,全國基本形成兩大鋼鐵巨頭,北方是遠東鋼鐵的地盤,但在福州等地也有投資鋼鐵廠,長江沿線是漢冶萍公司的地盤,同時在山東萊蕪投資鋼鐵廠,全國各地也有其他的鋼鐵公司,合資、民資、外資都有,但在總量規模上都不如兩大巨頭,而漢冶萍又遠不如遠東。

來自遠東財團的巨額投資,加上本地晉商的合股經營,山西鋼鐵總廠從一開始就不是很缺乏資金,也不缺乏技術。這使得山西鋼鐵工業的發展速度要遠快于山東,并且通過工業扶持和轉移政策,在太原快速重建了一個新的遼沈工業區。

考慮軍工業的特殊性,帝國在這里建立了山西機械車輛廠,專門生產裝甲車輛,與之配套的太原兵工廠也生產槍械火炮,帝國國資局同時在兩家公司都持有一部分股份。以保證對兩家公司的經營管理的底線。

山西這個地方好,四周環山,易守難攻。就算東北失陷,如果山西還有更為強大的軍工業,那就能繼續支持帝國陸軍戰斗下去。

山西的位置也好。正好處于北方中心,既可以支持北四省,也可以支持直隸和西北、中原,在這里發展軍工業簡直是再好不過。

到了山西,宋彪就前往山西機械車輛廠視察新型號的Tank4型坦克,也就是中央軍部裝甲車輛研究局設計的Tank.SY4坦克,結合惠比特A型坦克和FT17坦克的優點仿制,炮塔變得更大和靈活,裝甲也更為可靠,因為采用了兩臺馬力更大的發動機。時速依然維持在每小時14公里的水平,但是相比惠比特A型坦克,已經有著更為突破性的進步。

當然,如果宋彪親自操刀主持整個設計工作,T4型坦克顯然還能更為先進和獨特。但那是沒有必要的,宋彪并不希望過早的對整個坦克的發展產生太多影響,整體上,T4型坦克還是更像一輛大號的FT17坦克,并且安裝了47mm的火炮,炮管倍徑也更長。

宋彪倒是希望有更大的炮管。但是國內沒有現成55mm,或者是60mm的火炮,臨時開發的55mm坦克炮技術還未成熟,包括汽油發動機的技術限制,暫時也只能繼續使用47mm坦克炮。

這種坦克炮本身就是從步兵加農炮的基礎上照搬的,只是為了適應在坦克上使用而做過較多的修改,法國人的一個較大的修改是截短了倍徑,而中國人的修改是小幅截短了倍徑,以進一步增強射程和威力。

為了適應這種新設計,坦克的炮塔在FT17坦克的基礎上進一步小幅后移,和現代坦克更為相似,因為汽油機很高,兩臺加起來很占地方,所以被挪移到炮塔的后側,這就導致一個問題,那就是可以旋轉的炮塔不能轉到后面,不能對后側開炮。

這里面就要充分利用惠比特坦克傳動設計上的一個優點,和惠比特坦克一樣,T4型坦克也可以原地轉圈,這是充分利用兩臺發動機的優點。

T4型坦克設計成型到這段時間已經有半年的時間,中間在部隊測驗之后又再次做了調整,目前在太原和沈陽同時生產,這有利于沈陽汽車公司更多的制造軍用卡車,由于產能總體還是有限,通用汽車公司和雷諾公司都在生產同一型號的軍用卡車。

現階段的軍用卡車也未必就比后來的皮卡好太多,最多只能保證1.5噸左右的運輸量,這很正常,要知道法國在一戰過程中還大量用雷諾的出租車當運輸工具,而這種出租車和福特的T型車基本一致,每次只能運輸五到六個人,或者是六百多公斤的物資。

唯一的好消息是戰爭結束,橡膠的價格開始大幅滑落,讓遠東生產的東方牌軍用卡車可以采用更為粗厚的橡膠輪胎。

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對于中國工業的推動力確實是太大了,大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宋彪在視察了山西機械車輛總廠和鋼鐵總廠后,唯一的感覺就是這樣的,他發自肺腑的感激德奧挑起的這場世界戰爭。

離開太原后,宋彪繼續南下前往祁縣。

晉商在一戰期間為帝國捐購了一千四百萬中圓的國債,還為為陸軍捐了二十門重炮和四萬支步槍的經費,身為皇帝,宋彪總是要表達一番謝意,正好山西今年在平遙縣召開晉商大會,宋彪就主動提前去為他揭幕祝詞,讓晉商們喜出望外。

喜出望外的肯定還有害怕,因為帝國現在分明是還要繼續開戰,皇帝親自來了,晉商們指不定還要繼續捐購國債。這讓各位商賈們壓力很大啊。

此次的晉商大會原本是打算在平遙縣召開,不過宋彪有事情只能在祁縣,所以就選擇祁縣的喬家大院舉辦,宋彪這天下午就乘坐火車抵達祁縣,隨即就乘坐馬車去了喬家大院,先行在喬家住下來。

喬家在喬致庸時期是鼎盛之時,當年的喬致庸也號稱是天下首富。后來宋彪給喬家寫信,邀請他們到東北發展,投資實業。喬家當時也就去投資了,而且聯絡了一些山西商人共同去發展,應該說是東北系和晉商之間的橋梁。

喬致庸晚年之后的喬家一直是他的三子喬景彥負責家業。這十年間,喬景彥和宋彪也有幾次來往,特別是在宋彪擔任東三省總督之時,后來在虞洽卿的推薦下,喬景彥也加入了圣公會,這就基本算是自己人了,喬景彥的才干也湊活,大體都是跟著虞洽卿和遠東財團一起投資,喬家自身做的實業無非就是礦產、皮革和制糖,也做一些小生意。很多都是遠東財團當年舍棄的小買賣,優惠賣給喬家接手。

宋彪之所以要來喬家,晚上在這里住下來,另外還有一件事。

關于立側妃的事情,內廷總署已經忙碌了兩年之久。分批四次選了十多位青年女子在秘書局任職,真正被宋彪看中的只有一個叫喬婉婷的山西籍少女。

她是喬景彥的侄女,長的很漂亮,自幼同喬家的子女們一起在喬家私塾里讀書學畫,精擅工筆水墨,以喜歡畫梅著稱。喬景彥也是托了關系才將她送到了秘書局選妃子。

喬婉婷雖然不算是傾國傾城的絕色佳麗,但也算是很難得的漂亮,身材婀娜,性格豁達,知書達理,書法繪畫都不錯,因為打了一手好算盤,還在秘書局做了一年的會計工作。宋彪對她的印象很不錯,在內廷總署的幾次交談中也覺得很適合自己,她也傾心于做皇帝的側妃,這個事情就成了。

中間這個過程很快,從宋彪選中喬婉婷到納妃,中間不過就是兩個月的時間,此次到山西考察,宋彪原本考慮將這位淑妃帶回喬家,也算是讓她榮歸故里。

結果這年輕女孩子懷孕就快,說停就停了經事,顯然是已經懷孕了,剛懷孕也不敢讓她坐火車,這就只好讓她留在京師保胎,舒萱一貫對外巡沒有興趣,更別說是去喬家了,宋彪就只能繼續一個人出巡山西。

喬家大院是一棟非常典型的北方民居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喬家大院》等很多著名的影視劇都曾在這里開拍,回到1919年,站在此時的喬家大院門外會是一種很特別的感觸。

歷史是殘酷的。

喬家在19世紀的末期達到了中國商業社會的巔峰,隨即就迎來了快速的滑落,如果沒有宋彪在東三省總督之時的大力邀請,喬家首先在辛亥革命之時損傷慘重,在此后的軍閥混戰之時更是進入了很痛苦的衰敗期,后來,喬家做生意的人就很少了,大部分也都跟著國民黨去了臺灣。

喬致庸的堂兄喬致遠有一個曾外孫女后來很有名,她是謀女郎,演過《臥虎藏龍》。

喬婉婷則是喬致庸的親孫女。

此時的喬致庸早已逝去,宋彪此時還記得喬景彥去東北投資米行生意的時候還戴著孝,那時的喬景彥對宋彪而言真是貴客啊,宋彪也是真心希望喬家在東北投資實業,當時兩人徹夜促膝長談,應該說對喬景彥的啟發還是很大的。

宋彪到了喬家大院的時候,喬家上下百余口人都在喬景彥的大伯喬致遠的帶領下,一起出門迎接,一切禮儀事務都是嚴格按照內廷總署的要求秉辦,帝國是不講究磕頭這種禮儀的,但是你們不能擋皇帝的道路,不能背對皇帝,女子不能纏腳,男子不得留辮,不得穿旗袍,不得穿馬褂。

簡而言之,象征滿清的東西絕對不能有,所有人只能在大門內外的兩側迎接,未出嫁的年輕女子和孩子可以在門內,妻婦則陪同夫君站立,古稀之上的孤老長者可以免恭迎禮。

普天之下,漠土之濱,莫非王土。

皇帝到了喬家大院居住,這里成了行宮。內廷總署也按規格和面積支付了喬家一筆禮金,皇帝就是這里的主人,你們喬家現在才是客人。

哪怕喬家現在算是皇親國戚了,那也沒有資格款待皇帝,皇帝在大院里的衣食住行一律還是內廷總署負責,沒有你喬家要過問的地方,你喬家就當是租了一套房子給皇帝當行宮。其他沒有你什么事,你也別指望以地主之誼設宴款待皇帝,你們還沒有這個資格。

什么人有這個資格?

沙皇、德皇、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他們有這個資格。級別相同,其他一概沒有。

當然,禮是禮。規矩是規矩,法是法,法理之外不外乎人情。

宋彪還是一個很念舊的人,也是通情達理的皇帝,到了喬家之后,因為側妃喬婉婷此番未能成行,他就以晚輩的身份到喬家祖祠給喬家先祖燒了三柱香火,希望他們若是有在天之靈,也保佑喬婉婷可以順利產下皇子皇女。

身為人夫人父,他自然希望一切順利。母子平安。

上了香之后,宋彪也沒有因為自己是皇帝了,就不用將喬景彥當回事了,到了自己所占用的這棟北四合斗院住下時,時間已經是傍晚時分。他就將喬景彥和喬婉婷還在世的生母沈夫人請了過來。

喬婉婷的父親是喬景彥的二哥,宣統元年之時就已經過世了,沈夫人是側室,在喬家的地位不高,所以當初將喬婉婷送進內廷的時候,喬景彥特意將喬婉婷續給二房的長夫人。但是宋彪完全沒有管這個事情。

皇后就是舒家側室所生,如今帝國上下,誰敢在背后指指點點?

內廷準備了一個很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小皇宴,四個主菜和兩份湯,兩份點心一咸一甜,精巧為主,份量不多,除了喬景彥和沈夫人之外,宋彪就沒有請第三個人。

這還是很簡單一次皇宴,肯定和沈夫人心中的那種皇家氣派、滿漢全席不同。

用了晚膳之后,等侍衛們上了茶水和濕巾,宋彪稍作揩試,用茶水漱口之后重新換了一杯利腸胃的祁門紅茶,也請喬景彥和沈夫人各端一杯。

這個時候,宋彪才和沈夫人道謝:“多謝夫人生了個好女兒,婉婷的性子不錯,溫和大方,皇后也是夸贊不已,如今還懷了孕,身為人夫,我自然是更高興了。”

一聽皇上這番話,喬景彥和沈夫人都高興的不得了,這就差點要跪下來謝恩。

沒有皇上的隆恩垂憐,他們家婉婷妃子怎么才能懷孕啊?

喬景彥激動的都快說不出話來了,沈夫人也激動難耐,指不定眼睛一閉就昏了過去。

宋彪則繼續和沈夫人說道:“我聽說你只有婉婷這么一個女兒,這些年似乎也不容易,我就讓內廷總署在北京城里買了一棟四合院子請你過去住著,當然,你要是不想去北京那個陌生地方,那也沒有關系,我定期派人來接你去宮里走走,等到以后方便了,也可以讓婉婷回娘家探望你。”

沈夫人倒是很規矩,折身答道:“回稟皇上,民婦既然嫁到了喬家,這輩子也就未打算出喬家的門檻子,心里雖然掛念女兒,可這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哪怕一盆子金水,那還是潑出去了,如今又貴為娘娘,民婦豈敢進宮見她?”

宋彪微微點頭,各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既然沈夫人的觀念是比較保守的,他也就強求了。

宋彪重新和喬景彥道:“那就有勞你多多照顧一下沈夫人了,內廷這邊每年會有一筆奉養費,按月發放,數額不多,如果有不足的地方,你可以和內廷商量解決。”

喬景彥當即答道:“還請皇上放心,民下必當照顧好淑妃娘娘一家。”

錢財和奉養費對內廷、喬家都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喬景彥也不敢在這個事情夸口或者是炫耀,更不適合越俎代庖,所以不提此話是最好的選擇。

女人的份量輕啊。

沈夫人也是識得大體的女人,猜想皇帝和喬景彥還有事情要談,這就起身告辭,不敢仗著皇帝丈母娘的身份在這里顯擺,匆匆就離開宴堂。

等她走了之后。宋彪就和喬景彥感嘆道:“我們相識也有好些年了,當年倒是沒有想到會娶你們喬家的女人,頗是有些意思啊。其實,我原本的意思是讓秘書局安排一些西北回民之類的女子,想用聯姻的方式安撫西北,結果也看了一些,大體還是交流起來很有障礙。娶老婆這種事有時也不是長的漂亮就能成的。”

喬景彥謹慎的答道:“皇上說的是啊,所以,咱們有一句古話叫做有緣千里來相逢。無緣對面不相識,夫妻之事,還是天注定的緣分。天上月老一線相連。天下多少紅塵男女相戀成佳偶啊。”

宋彪哈哈一聲大笑,贊同道:“說的妙啊……可惜西北的那邊的事,終究還是一場躲不掉的大事,我聽說蘇俄革命以來,你們喬家在俄國損失不小,是不是真有這個事?”

喬景彥答道:“損失了四百多萬盧布,去年外交部發文公告讓各家公司匯總在俄德損失清單,我就已經報了上去。直接被蘇俄沒收私產銀行和物業的損失是不小,只是這兩年和俄國的外貿一直沒有恢復,損失才是更多。”

宋彪微微頷首。

中俄一直是重要的貿易伙伴。俄國從中國進口茶葉、砂糖、豆油、生絲、棉花和紡織品,前幾年也大量進口軍工產品,而中國從俄國的進口主要是以原材料和毛皮為主,這幾年基本也都越來越少,轉而進口石油為多。但總體還是中國對俄國貿易順差較大。

山西商幫在中俄貿易中所占的比例極高,蘇俄成立之后,中俄貿易中斷,基本就算是給山西商幫一次足以致命的重創,好在喬家的轉型比較快,這十年間的主要投資都集中在東北。

早年在宋彪的建議下。喬家就和渠本翹等山西商人合股經辦了晉商銀行,日漸成了中俄貿易之間的主導銀行之一,作用僅次于華俄道勝銀行,如今在莫斯科、喀山、圣彼得堡都設有分行,結果自然算是直接損失最重的中方企業,在俄國的分行資金都被蘇俄以外國資本主義資產的名義沒收。

蘇俄其實也壞,法國和英國的資產都沒有急于沒收,首先就從中日等國試探,沒收之后一直在觀風,如今則索性連英法等國在俄國的資本主義資產也沒收了,反正俄國在國外的資產也被各國沒收。

所以后來折騰出一件事,那就是張學良想要沒收蘇俄在東三省的鐵路,結果就惹出一連串子的大事,但這件事顯然是不可能發生了,帝國已經強行沒收了俄國在華的一切國家資產,包括鐵路和俄國設置在旅順的遠東艦隊,小賺了幾艘舊型號的鐵甲艦。

華俄道勝銀行自然在沒收的范圍內,所以,帝國總體上是并不虧本,只是等著和蘇俄開戰,再要求蘇俄對中方企業的一切損失進行賠償。

宋彪就和喬景彥問道:“喬家總的來說,問題應該不是很大吧?”

喬景彥想了想,道:“靠著東三省和山西的生意,大體也能湊活著能撐下去,只是也得想辦法,國際貿易的風險還是太大,我最近總琢磨還是得將資本繼續收在山西搞實業,去年底的時候,晉陽的煤鐵招標,我琢磨是想單獨買下,就是不知道山西煤鐵總公司會怎么說。”

宋彪覺得挺奇怪的,道:“遠東行當初置辦山西煤鐵總公司的時候并沒有少讓你們入股啊?”

喬景彥則道:“話是這么說,可做生意總是這樣,能多賺就多賺了,特別是山西這邊在俄國那邊虧損的厲害,總得另外尋一條出路啊。”

宋彪想了想,建議道:“當初辦175項目的時候,唐紹儀愿意是要你們山西自辦煤鐵,你們一看內閣的投資底線太高,家家都不肯出資太多,說是要從小辦起,那是扯淡,內閣有內閣的計劃。最后沒有辦法,內閣才便宜了遠東行,要是你們當初愿意出資合股興辦這家大型的山西煤鐵公司,哪里還有今天這么多的事情?”

喬景彥點頭稱是,道:“皇上教訓的是,只是山西商人如今不像過去了,咱們熟稔的生意日漸凋零,新賺錢的生意都不熟悉。人人心里只想求穩,我和渠家舅舅幾番勸說,大家也不愿意出資太多。如今,這些人看著山西煤鐵公司和鋼鐵總公司都是越來越火,日賺斗金,這才覺得山西的煤鐵不能便宜外人,這就重新想要合股經辦一家大企業同煤鐵公司競爭。”

宋彪笑了笑。道:“那就是你們自己的事情,我管不著。不過啊,我倒覺得喬家沒有必要做這些生意。第一,你不懂行,這里面的技術問題太多。你一概不通;第二,煤鐵的利潤雖然大,運轉起來卻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賺到錢的。所以,我建議喬家還是將銀行辦好,除了辦銀行,百貨、地產都是老門子的生意經,也比較容易辦起來,周轉起來也比煤鐵來的快。白酒、醋、醬、油、糖這邊的生意也是不錯的,就看你們家會不會做。我舉個例子,喬家還是可以將貨棧辦的多點。各地都有,自家再投資經辦白酒醋油糖,入股為主,資助別人做大做好。要是實在想不出路子,我就建議你去國外考察一年半載的。看看外國人怎么做生意,特別是美國和英國,如今的美國和英國,那也就是十年后的中國嘛。再比如說,卷煙這個生意也是可以做的,遠東行這些日子準備將遠東卷煙廠盤掉。這個生意是很賺錢的,但對遠東行來說,其實也算是外門生意,與其將資本繼續分散在這里,不如集中辦好主業。”

喬景彥聽著這番話也連連點頭,道:“皇上說的極是。”

他心里明白,宋彪不希望山西商人在煤鐵生意上和遠東行過不去,如今的山西商幫也是今不如昔,只有喬渠兩家因為在東三省投資多,沒有受到沖擊之外,其余各家實力大損,只要喬渠繼續穩定和遠東財團合作,不單獨伸手到山西的煤鐵業務中,其他山西商人就算聯合起來也無法和遠東競爭。

宋彪給喬景彥出了一番主意,隨即又說起了另外一件事,道:“我這一次來山西另外還有一個問題,需要你和渠本翹出面給其他人敲一個邊鼓。帝國目前有三大禁,一是禁鴉片,二是禁纏腳,三是禁私銀私金。可以說山西在這三大禁上的問題是最嚴重的,陋習最重。山西從光緒年開始就是全國最大的鴉片種植地區,帝國建成以來,屢禁而不止,外面的田不能種,那就跑到山地里種,大肆開墾新地重鴉片,更是混蛋。纏腳的事情就不多說,一再強調,山西還是沒有大的改變,至于私銀私金的問題,我不用明說,你們山西的各地富紳心里也明白,家家戶戶都有窖銀。原先山西省長是你們本地人,下手太軟弱了,執法不嚴,治理不緊,我從四川給你們調一位狠一點的省長,從今年開始就要強行抓山西的問題,我連你們巡防總長和警察廳長一并撤換,上下一起嚴抓。難聽的話,我不想公開的說,但是你最好和其他人都溝通一下,別給我抓到機會,抓到機會都會要你們好看,不是說給帝國政府捐錢買了國債,政府就不會姑息養奸,門都沒有。”

喬景彥心里冷笑,其實是很幸災樂禍的。

喬家在山西商幫中的地位并不高,只是在上一代才變得財力雄厚,所以,喬景彥了屢次勸誡商會同行,大體也都沒有任何效果,甚至遭來一番譏諷。

如果中央正要在山西嚴查,喬景彥那倒是很高興的作壁上觀,看著其他各家鬧笑話。

宋彪此時也到了不查不行的時候了,據中央調查總局的查證和推測,山西的窖銀總規模加起來接近2千萬兩白銀,除了云貴廣西等西南地區治理困難外,山西的非法鴉片產量依然占據內陸省的第一份額,甚至可以說是北方諸省中的半壁江山,其中很復雜的一個問題就是蔓延無邊的太行山等山地,山西商人就在這種地方秘密私墾新地,種植鴉片外售,謀取暴利。

帝國對鴉片的嚴查讓鴉片價格暴漲,而國內有鴉片癮的吸毒者數量太多,從越南、緬甸等地對內走私鴉片又成了一種暴利,在國內違法種植和經營的利潤同樣越來越高,使得帝國想要進一步嚴查下去的難度更是加大。

這里面還有一個很厲害的賄賂問題,為了讓地方官員睜一眼閉一眼,非法商人對官員的賄賂是很瘋狂的,特別是在山西,官商勾結的非常厲害,以至于本地的省長、巡防總長都束手無策。

宋彪以皇帝身份直接統管的中央調查總局基本就相當于是明代的錦衣衛,在山西更是密布眼線調查各種非法事務。

帝國建成之初的情況還好一些,但在一戰之中,和中國工業同步快速發展的還有地方的混亂、官僚主義和官商勾結的大復辟。

只是暫時還沒有到逼迫宋彪一定要全面大清洗的狀況,特別是中蘇即將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帝債日多的情況下,宋彪還是打算繼續采取較為強硬,但不過于激烈的方式處理這些問題。

等打完中蘇戰爭,國外軍事和政治都穩定了,宋彪才會考慮回過身嚴查國內政治,徹底的撤換一批,清理一批,甚至是在制度上更向前發展一步。RQ

(第三中文)


上一章  |  核武皇帝目錄  |  下一章